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每次下乡,映入眼帘的人群绝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今天,我们面对诸多的压力和诸多的诱惑,于是我们在许多时候和许多事情上变得迷惘了,甚至分不清主次了。留守老人、留守村嫂、留守儿童,他们忍耐着孤寂,远离家庭的温馨,成了特殊的群体。下面《工人日报》记者陈晓燕亲身采访到的这些关于留守儿童活生生的镜头,是不是就曾经或正发生在您的身边呢?“生儿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母之错”,面对这些渴望的眼神、扭曲的性格,我们再也不能不好好反思了。家庭的兴旺也好,我们自己年老后的精神依托也罢,如果没有心智健全的儿女,一切都将枉然。
今年暑假,5岁半的小群到福建泉州跟父母团聚了。尽管父母来接她时,她还是带着惯常对他们的冷漠和倔犟,但涨红的小脸、来回跑着收拾玩具的举动仍掩盖不了她内心的兴奋。而这一切,邻居7岁的孩子聪聪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数以千万计的儿童被留在农村,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成长。近日,记者连续走访了湖北和江西的两个乡村,近距离接触留守儿童家庭,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孩子对亲情的渴望。
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湖北的一个乡村里,记者看到了小群的家——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楼。可是,无论记者怎么“讨好”小群,而她却始终都不愿意吭声。
“这孩子脾气就是倔,她连爸爸妈妈都不喊的。”小群的爷爷告诉记者,“当小群还在襁褓中时,她的父母就去福建打工了,一两年才回家一次。这栋楼房就是两口子用打工攒下的钱建的,可是,他们每年回家时,小群都不认他们,不愿意喊‘爸爸、妈妈’,也不愿意他们抱她。”
“你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古怪呢?人家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好久才回家一次,孩子都是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可这孩子,从不近她爸爸妈妈的身,但是也不走远,就那么远远地看着。为这孩子的性格问题,她奶奶压力特别大,总说是自己没带好孩子。”小群的爷爷叹息道。
“孩子的心理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爸爸妈妈在身边,渴望爸爸妈妈的爱;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一种被爸爸妈妈抛弃的感觉。这种矛盾的心态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的工作人员钟起荣说。
钟起荣家在沙洲坝镇下面的一个小乡村。村里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作为一名3岁孩子的母亲,钟起荣敏感地发现,很多留守在家的孩子性格都很孤僻、叛逆,跟父母分别时间越久,这种倾向越严重。
她告诉记者,她妹妹有个儿子,在将近两岁时,她妹妹把孩子托付给公婆,自己外出打工。在此之前,孩子的父亲早已外出打工。自她妹妹离家后,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一下变得沉默寡言,也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有一次,这个孩子抢钟起荣女儿的玩具,外婆就说他:“你看姐姐多懂事,你为什么不听话呢?”没想到,孩子一下子就哭起来,说:“姐姐有爸爸妈妈,当然乖,我爸爸妈妈又不在家。”
因为这件事,钟起荣给妹妹打了好几次电话,劝妹妹不要为了赚钱而疏忽孩子。在她的劝说下,妹妹回到了家乡,在附近的工业园区内找了份工作。母亲回来后,孩子重新活泼起来。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而他们自己又难以返乡就业,在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孩子留守的结果就是:苦了孩子,痛了父母。
情非得已的骨肉分离
“谁愿意离开孩子呢?我也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啊。”一提起儿子,聪聪的妈妈——29岁的陆爱云声音就低了下去。
陸爱云家在湖北的一个乡村。村里地少人多,靠种地的收入全家人只能勉强“糊口”。为了寻找出路,她的丈夫在外面断断续续打零工,一年攒不下几个钱。眼看着村里一家家靠打工挣钱盖起了新楼房,心疼儿子的公婆劝陆爱云也出去打工,孩子交给他们看。于是,陆爱云丢下儿子到北京打工去了。
刚到北京那几天,陆爱云每晚都想儿子想到哭。每个星期她都给儿子、公婆打电话,问儿子的情况。她总计划着:儿子一直想要个滑板车,过年回家时一定给他买一辆;儿子喜欢看故事书,下次回家一定给他买几套……
不过,一向懂事听话的儿子让陆爱云渐渐感到不安了:公婆照顾孩子过于“放纵”,经常让孩子买零食打发午餐,孩子在外面玩半天也不管,或是任由孩子在家看电视却不写暑假作业……最让她难受的是,最近两个星期儿子竟拒绝接她的电话。可能还在怨她狠心离家,或是不耐烦听她在电话里的说教。
“就这一年!等今年我和他爸爸攒个三四万块钱,我就回家照顾儿子。”陆爱云斩钉截铁地说。
“解渴”还需复合配方
一般来说,1~15岁是青少年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非常强。父母对孩子情感和心理关切的缺位,给孩子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亲情饥渴”不仅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生疏、冷漠、交流困难以及产生逆反心理,也带来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失范。但是,这个“亲情饥渴”综合征眼下尚未引起外出务工父母的足够重视,以至于一些家庭陷入“赚了点钱,赔了孩子”的困境。
有专家表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家长、社会、学校等综合发力。从根本上讲,必须从制度入手,打破城市对农民工子女进城的壁垒,打通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教育资源流通渠道,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同等的入学待遇,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有学可上。在许多打工父母的观念中,孩子的成长仅限于物质方面,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父母把教育孩子的担子完全扔给了学校和老师。留守儿童大多是由文盲或半文盲的祖父母担任监护人,有的是寄养在亲戚家,这也使得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等更是捉襟见肘。“养不教,父之过”,家长也应该转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能只“谈钱”、只“嘘寒问暖”,还应该加强对孩子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摸底,多给予思想引导。此外,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学校,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信息库,建立健全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渠道,及时双向交流,争取做到各类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比如,父母中一个人出去打工,留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孩子,或者在本地找工作。总之,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钟起荣结合自己的经验呼吁道。
(《工人日报》记者 陈晓燕)
编者的喜悦:说是喜悦,其实编者在编这篇稿子的时候心里是很沉重的。看到、听到那么多的农民工子女在成长的道路上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内心总有说不出的苦涩。而欣喜的是,目前各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打破农民工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的壁垒,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同享城市教育资源的政策措施也正在制定、完善中,也有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已经沐浴到了这一措施带来的“阳光”。更让人欣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工已经认识到了只注意挣钱而忽视子女健康成长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生儿女易,育儿女难”,在下一代成长的问题上,仅等政府出台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等不起,伤不起”,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儿女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亲情伴随,这种亲情是无可替代也是不可回补的。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不再发出“亲情饥渴”的呼喊!
——编者
今年暑假,5岁半的小群到福建泉州跟父母团聚了。尽管父母来接她时,她还是带着惯常对他们的冷漠和倔犟,但涨红的小脸、来回跑着收拾玩具的举动仍掩盖不了她内心的兴奋。而这一切,邻居7岁的孩子聪聪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数以千万计的儿童被留在农村,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成长。近日,记者连续走访了湖北和江西的两个乡村,近距离接触留守儿童家庭,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孩子对亲情的渴望。
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湖北的一个乡村里,记者看到了小群的家——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楼。可是,无论记者怎么“讨好”小群,而她却始终都不愿意吭声。
“这孩子脾气就是倔,她连爸爸妈妈都不喊的。”小群的爷爷告诉记者,“当小群还在襁褓中时,她的父母就去福建打工了,一两年才回家一次。这栋楼房就是两口子用打工攒下的钱建的,可是,他们每年回家时,小群都不认他们,不愿意喊‘爸爸、妈妈’,也不愿意他们抱她。”
“你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古怪呢?人家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好久才回家一次,孩子都是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可这孩子,从不近她爸爸妈妈的身,但是也不走远,就那么远远地看着。为这孩子的性格问题,她奶奶压力特别大,总说是自己没带好孩子。”小群的爷爷叹息道。
“孩子的心理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爸爸妈妈在身边,渴望爸爸妈妈的爱;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一种被爸爸妈妈抛弃的感觉。这种矛盾的心态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的工作人员钟起荣说。
钟起荣家在沙洲坝镇下面的一个小乡村。村里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作为一名3岁孩子的母亲,钟起荣敏感地发现,很多留守在家的孩子性格都很孤僻、叛逆,跟父母分别时间越久,这种倾向越严重。
她告诉记者,她妹妹有个儿子,在将近两岁时,她妹妹把孩子托付给公婆,自己外出打工。在此之前,孩子的父亲早已外出打工。自她妹妹离家后,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一下变得沉默寡言,也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有一次,这个孩子抢钟起荣女儿的玩具,外婆就说他:“你看姐姐多懂事,你为什么不听话呢?”没想到,孩子一下子就哭起来,说:“姐姐有爸爸妈妈,当然乖,我爸爸妈妈又不在家。”
因为这件事,钟起荣给妹妹打了好几次电话,劝妹妹不要为了赚钱而疏忽孩子。在她的劝说下,妹妹回到了家乡,在附近的工业园区内找了份工作。母亲回来后,孩子重新活泼起来。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而他们自己又难以返乡就业,在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孩子留守的结果就是:苦了孩子,痛了父母。
情非得已的骨肉分离
“谁愿意离开孩子呢?我也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啊。”一提起儿子,聪聪的妈妈——29岁的陆爱云声音就低了下去。
陸爱云家在湖北的一个乡村。村里地少人多,靠种地的收入全家人只能勉强“糊口”。为了寻找出路,她的丈夫在外面断断续续打零工,一年攒不下几个钱。眼看着村里一家家靠打工挣钱盖起了新楼房,心疼儿子的公婆劝陆爱云也出去打工,孩子交给他们看。于是,陆爱云丢下儿子到北京打工去了。
刚到北京那几天,陆爱云每晚都想儿子想到哭。每个星期她都给儿子、公婆打电话,问儿子的情况。她总计划着:儿子一直想要个滑板车,过年回家时一定给他买一辆;儿子喜欢看故事书,下次回家一定给他买几套……
不过,一向懂事听话的儿子让陆爱云渐渐感到不安了:公婆照顾孩子过于“放纵”,经常让孩子买零食打发午餐,孩子在外面玩半天也不管,或是任由孩子在家看电视却不写暑假作业……最让她难受的是,最近两个星期儿子竟拒绝接她的电话。可能还在怨她狠心离家,或是不耐烦听她在电话里的说教。
“就这一年!等今年我和他爸爸攒个三四万块钱,我就回家照顾儿子。”陆爱云斩钉截铁地说。
“解渴”还需复合配方
一般来说,1~15岁是青少年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非常强。父母对孩子情感和心理关切的缺位,给孩子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亲情饥渴”不仅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生疏、冷漠、交流困难以及产生逆反心理,也带来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失范。但是,这个“亲情饥渴”综合征眼下尚未引起外出务工父母的足够重视,以至于一些家庭陷入“赚了点钱,赔了孩子”的困境。
有专家表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家长、社会、学校等综合发力。从根本上讲,必须从制度入手,打破城市对农民工子女进城的壁垒,打通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教育资源流通渠道,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同等的入学待遇,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有学可上。在许多打工父母的观念中,孩子的成长仅限于物质方面,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父母把教育孩子的担子完全扔给了学校和老师。留守儿童大多是由文盲或半文盲的祖父母担任监护人,有的是寄养在亲戚家,这也使得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等更是捉襟见肘。“养不教,父之过”,家长也应该转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能只“谈钱”、只“嘘寒问暖”,还应该加强对孩子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摸底,多给予思想引导。此外,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学校,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信息库,建立健全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渠道,及时双向交流,争取做到各类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比如,父母中一个人出去打工,留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孩子,或者在本地找工作。总之,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钟起荣结合自己的经验呼吁道。
(《工人日报》记者 陈晓燕)
编者的喜悦:说是喜悦,其实编者在编这篇稿子的时候心里是很沉重的。看到、听到那么多的农民工子女在成长的道路上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内心总有说不出的苦涩。而欣喜的是,目前各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打破农民工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的壁垒,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同享城市教育资源的政策措施也正在制定、完善中,也有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已经沐浴到了这一措施带来的“阳光”。更让人欣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工已经认识到了只注意挣钱而忽视子女健康成长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生儿女易,育儿女难”,在下一代成长的问题上,仅等政府出台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等不起,伤不起”,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儿女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亲情伴随,这种亲情是无可替代也是不可回补的。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不再发出“亲情饥渴”的呼喊!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