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必须逐步走向有序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k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中考改革呼唤中考复习变革。在分析苏州市语文中考特点的基础上,从更新中考复习理念,梳理中考复习内容,改革中考复习方法,提高中考复习有序性四个层次提出中考复习的新构想,以取得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和中考成绩提升的双赢,实现师生与新课程改革、中考改革共同成长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新构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新课改以来,作为指挥棒的苏州语文中考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标理念,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起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一、苏州市语文中考的特点
  苏州市语文中考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具有试卷结构简约而稳定,试题类型和内容不断创新,能力考查体现语文姓“语”等特点。
  1.试卷结构特点
  简约而稳定是苏州市语文中考试卷的特点。根据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试卷稳定设置如下三个板块,总题量控制在21至23题。
  积累和应用板块。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如字词的识记辨析、名人名言名句的积累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等。
  阅读理解板块。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发挥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品味感悟等阅读能力。
  作文板块。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个板块简约精炼、层次分明,内容全面,体现了“培养感情、养成习惯、注重积累、学会方法、拓宽视野”的理念。试卷结构简约而稳定的特点,能使师生有章可循,有利于中考复习和考出水平。
  2.试卷题型特点
  苏州市语文中考卷的题型一直在创新,不断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题出现。
  (1)调整主客观题的比例
  虽然标准化考试中应设置一定比例的客观题,如选择题等。但该题型的命题要求较高,很容易将题目出偏出难,且在学生不会时容易引导猜答案,这会影响其效度。因此命题组逐年缩减选择题,试卷以主观题为主,重在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
  (2)题目类型多样化。
  下面以积累和应用板块为例作说明。
  图文题。如2006年第5题的比较柱状图,2016年第4题的比较数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来考查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与数学统计相关,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性和工具性特点。
  新闻类题。如2004年第5 题的修改新闻标题,巧妙地将语法知识与新闻标题结合,有一箭双雕功效。
  生活类题。结合生活实际检测学生迁移语文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2008年第5题“夏季来临,某物业公司准备在小区内喷洒除虫药水,时间:5月30日14:00-15:00。请你代物业公司拟一份告示(只需写出正文部分内容),告知小区居民。要求:内容清楚,语言简明、得体。”
  语言分析概括组织题。如2005年第4题、2007年和2009年的第5题从词语、句子、修辞等不同角度、形式来考查学生分析题目内容、提取核心信息并加以概括组织的能力。
  (3)题目形式不断创新
  如对名著的考查。2007年第4题,曾以改句型的方式考查过《西游记》,2009年第4题又以复述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的情节再次考查《西游记》,2016年第3题的第2小题,《西游记》的内容又在被选项中出现。同一名著考查方式和内容都不同,足以看出命题组力求创新的指导思想。
  3.着重测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突现能力、注重运用和综合联系是苏州市语文中考改革的新趋势,它对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苏州市教育科学院原副院长兼语文教研员,教授级高级教师傅嘉德在谈到中考语文评价目标时说过:“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能够反映出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这与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比较题是测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新题型,2004年至2016年的试卷中其出现的频率很高,或教材文本间的比较,或教材文本与课内、外读物间的比较。例如下面是2005年中考试卷中的5道比较题。
  ①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②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③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也体现了一种“退隐文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上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④联系上文想一想,《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这体现了园主人一种怎样的文化追求?请作简要分析。
  ⑤作者认为,现代苏州“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请你结合上下文并参考相关链接,具体说说这些演变和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这5道题的考查内容涵盖了六篇文章、两首诗、一个专题的内容,文章体裁涉及到文言文、古诗词、说明文、散文等体裁。既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又拓展迁移到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感受和想法,测试了学生在比较中去整合、探究,从而形成新见解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如2016年第18题,将教材文本《月迹》与课外读物联系起来,综合考查学生对“月亮”在不同语境中的特点、作用、寓意的理解,考出了新意。
  比较题可将较多的语文因素组合起来,考查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检测学生思维的发散迁移能力和整合知识的综合能力。比较题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符合“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情况”的中考总结性评价目标。
  二、苏州市语文中考复习的新构想
  苏州市语文中考的不断革新在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向深水区改革的同时,也促进中考总复习从应试复习向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变革。下面提出一些中考复习的新构想。
  (一)更新中考复习理念
  1.明确复习目标。复习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激活记忆,重现知识,更不是大量做题,采取题海战术,而应梳理三年的语文知识结构,进行优化组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分析答题能力。把“取得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和中考成绩提升的双赢”作为复习目标。
  2.确立复习核心。笔者认为总复习不应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其核心应是构建清晰、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先要引领学生梳理出教材知识、能力的要点,再从庞杂的教材中剥离出来,不断归纳总结,并在新的语文情境中重新思考,加深理解,熟练迁移。
  (二)梳理中考复习内容
  1.文本内容与板块梳理并进
  苏州市语文中考涉及教材的所有板块: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诵读欣赏、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写作。这提示我们,中考复习不能只复习课文,而要梳理教材中所有的板块。
  2.基础知识与语文能力并重
  苏州市语文中考试卷的前二、三题及文言文阅读中的1、2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些内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貌似简单但要求很高,需要反复背诵、反复默写,努力提高正确率。
  鉴于中考试卷突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表情达意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因此,中考复习中一定要创设新的语境反复训练,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试卷情境的变化。
  (三)改革中考复习方法
  笔者在中考复习中借鉴新课教学中的单元教学法,采用单元复习法,做到有效、高效、长效复习,即有效果、高效率、记得牢,真正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而不是考过了就全忘了。
  单元复习法就是将文体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复习的方法,可有效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教材中共有十个专题,分散在各册教材中,教师可将十个专题按文体重新整合,归类复习。如可将“荷、叶”专题归在一起,从植物的角度教会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能力;再把“狼、鸟”专题组合在一起,可从动物的角度巩固训练这一能力。运用单元复习法能做到复习的系统化、整合化,解决内容多、时间紧的难题,尤其适合应对比较题、拓展题、迁移题。
  (四)提高中考复习有序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认为,教无定法是在教学有法的前提下的个性化发挥,而不是各显神通的无序教学。中考复习与新课教学毕竟不同,教师面对的是同一中考的终结性评价,学生面对的是同一张中考试卷,其中必然有其规律可循,提高中考复习的有序性是可行的。
  1.理清教师思路
  教师是中考复习的主导,因此语文教师先要理清自己的思路。
  ①教师要转变观念。一要研究历年本市的语文中考试卷,掌握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以指导中考复习。二要改革复习方法,改变死记硬背、满堂灌、逐一精讲的方法,要对初中全套教材的知识、训练、范文、助读四大系统了然于胸,再认真研究,梳理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抓住复习要点,优化组合,必要时还可自选一些文章来指导学生复习。
  ②制定合理的阶段性复习目标。要制定一个循序渐进、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将它们一一落实。如“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象征手法”“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等,这样才能将复习要点落到实处,学生既能复习语文知识,又能螺旋式地训练写作能力。
  ③采用合理的教法。基础知识,如字词、诗句背诵、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解释及句子的翻译,都要扎扎实实地默写过关,这既是为了得分,又可为训练能力和写作打基础。鉴于比较题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复习中要多采用比较法,以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2.稳定学生情绪
  学生是中考复习的主体。在强大的中考压力下,稳定学生情绪显得至关重要。
  ①在思想上重视复习。要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虽是母语,同其他学科相比,虽有一定得分优势,但仍要掌握科学的复习策略,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复习时间,树立信心把能得的分尽量得到。
  ②要精简内容,减轻负担。简单的,自己已掌握的就不必化大力气;难的,自己还不理解的、渴望提高的要重点复习。
  ③要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复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采用变换复习课模式,改变默写方式,精心设计题目,给予适当奖励等手段,帮助学生激起并保持语文复习的鲜活兴趣。
  总之,语文中考改革呼唤中考复习变革。中考复习一定要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有序走向有效、高效、长效,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事半功倍,只有师生协同合作,才能取得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和中考成绩提升的双赢,才能实现师生与新课程改革、中考改革共同成长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家伦,张婷.提倡科学的语文应试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08(4)
  【3】王家伦,赵黎丽.呼唤语文单元教学的涅磐【J】.中学语文,2009(11)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就作文来说,学生望“文”色变,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来,怕写、懒写作文,时间一长,学生就更不愿意写了,也就越不会写了,即使硬着头皮写,也总是东拼西凑,不假思索,那么作文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写作文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负担。  而文言文呢,又是学生害怕的课文之一,他们觉得这些离我们甚
期刊
当前的多数教师偏重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疑”的时间和空间。也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大力提倡学生提疑,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造成了问题满堂飞,教学思路、教学秩序变得松散。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下面,就以六年级教学《三打白骨精》为例,谈一谈以问
期刊
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深知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在户外,他们会自然地玩,自然地成长,自然地发展。而今社会的现实中,幼儿的户外活动与亲子接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鉴于此,我园决心走出校园,开展幼儿园亲子户外定向体锻活动,以此来还给幼儿接触自然享受亲情的快乐时光。现以本园大班组开展的“金仓湖亲子户外定向体锻活动”为例,谈谈在开展亲子户外定向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
期刊
一、问题提出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玩电脑游戏的现象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许多小学生着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  小明(化名),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2003年出生于农村,2015年转学到南京市鼓楼区小学就读。小明无重大疾病,体检情况正常,主客观世界统一,内在精神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
期刊
课堂需要教师精心地预设,在预设中把握生成,这样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有序发展。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主体,全盘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学生留足自主发展、自主
期刊
【摘 要】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活动,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等任何一种文体的文章都离不开朗读。但是,因为初三教学的特殊性,很多教师在讲解阅读理解的时候,都是带领孩子进行理性地分析文本,而放弃了朗读这一学习活动。其实,朗读真的是一把打开阅读理解大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孩子们才能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提高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  朗读 阅读理解 初三教学  朗读是什么?笔者不想
期刊
新课改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席卷了教学课堂,可以说现在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局面。现在评价一节优质课的标准之一往往就是是不是存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在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以及解放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这也是它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它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在初中这一时期,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语文素质水平。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更好的理解语文学习的内涵,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就必须要重视课外阅读这一教学辅助形式,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诗歌能够纯净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儿童诗歌能够运用睿智的语言、纯真的童趣还有美好的感受不断地彰显出文学中独特的、纯净的一种特质,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认识生活、丰富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教师要能够在教学孩子们儿童诗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走进诗歌,进而启蒙生命,不断地激活孩子们对于表达的欲望,滋养孩子们的生命,培育他们的“诗心”。  【关键词】  
期刊
一、分级阅读的现状  在很多小学,儿童阅读长期以来“重知识而轻感受,重学习而轻体验,重推介而轻指导,重课内而轻课外”的倾向严重。许多时候,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对儿童阅读的关注、引导基本还停留在表面上,既缺乏长远规划,也忽视阅读指导,这已经体现在了“儿童分级阅读”的观念接受与实践展开中。新世纪以来,尽管一些教育、出版、文化机构纷纷开始研究和倡导儿童分级阅读,也推出了一系列儿童分级阅读读物,但是,因缺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