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揭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组织实施了小样本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岗位现状以及专业教育认同水平;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初始就业质量不高,工作稳定性较差,不少毕业生通过跳槽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总体上仍有六成毕业生正在从事物流相关工作;调查结果反映出,感知专业知识匮乏与忽视理论教育两种心态同时存在,说明物流教育现状不能契合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加务实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物流学会披露,我国物流类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超过400余所,物流学科地位也基本获得确立,物流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已经从“求规模”转向“要质量”。就业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契合水平的关键指标,在近些年物流类专业“大跃进”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在关注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1—3],笔者对物流类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同样心存隐忧,因此特别组织了小范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以便探究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为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启示。
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问卷的题项结构
调查问卷由五个部分组成,共58道题项。初始问卷设计完毕后,先邀请了数名毕业生预填写,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修正了问卷题项及描述语言,然后制定出正式问卷并在网络上发布。本文主要分析问卷前四个部分的调查结果,第五部分的调查情况将另文报告(见表1)。
1.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
我们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发放问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两种方式邀请安庆师范学院2007~2012届毕业生参与调查。由于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上网查收邀请信,本次调查仅回收130份有效问卷,低于预期目标(200份以上),因此本文仅作为小样本分析,数据特征的典型意义还有待后续验证。
在全部样本中,男生占62%,女生占38%;本科生占49%,专科生占51%,本专科人数大致相当。调查对象的届别如图1所示,可知2009~2012年的毕业生占主体,这主要是因为早年毕业生已经失去联系,无法邀请他们填写问卷。同时,大约五分之一的调查对象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分析某些题项时需要留意到这个特点。
2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
该项调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了解毕业生的跳槽频度及动因,二是了解就业单位的类型,三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四是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2.1 跳槽状况分析
近些年来,地方高校普遍强调“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观念,部分毕业生抱着临时将就的心态签下了第一份工作合同,伺机寻找跳槽机会。调查显示,累计85%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平均每个人跳槽1.7次。普遍跳槽现象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岗位偏离预期是其重要原因,间接证明大学生“就业难”依旧存在。大学生跳槽的原因比较复杂,51%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原有工作”,47%的人选择了“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21%的人选择了“为了到其他城市发展”,还有22%的人选择了“其他原因”,但本次调查未能详细挖掘个性化动因。
2.2 就业单位分析
物流相关企业仍是学院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调查显示初次就业时,45%的毕业生被这类企业录用,16%的人进入了生产制造企业,15%的人进入了贸易和流通企业,这三类单位是物流管理毕业生的重点选择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工作单位属于物流相关企业的占33%,贸易和流通企业占20%,生产制造企业占16%,这预示一部分毕业生最终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其原因很可能是这类企业的工作单调、缺乏专业性、待遇没有吸引力等,导致一些毕业生通过跳槽另谋高就。
调查显示,65%的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这个比例高于初次就业时的45%相关性比例,更高于目前的33%相关性比例,说明一部分毕业生曾经跳槽进入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李向滨曾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的女性毕业生求职相对困难[4],若将本研究的调查问项和毕业生性别做交叉分析,可发现男性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的比例为74%,而女性毕业生仅有51%;这说明男女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存在差异,其原因也可能是目前的物流岗位普遍强调体力劳动,女性毕业生敬而远之。
2.3 就业区域分析
由于学院地处中部地区,我们原以为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集中在江浙沪地区,然而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初次就业时47%的人留在了省内,江浙沪合计占44%的比例,省内就业的比例超过预期。而目前仍然留在省内的毕业生也占到43%,江浙沪合计为42%,地域分布特征与初次就业时没有显著差异。鉴于安徽省经济水平(包括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及江浙沪地区,为何近半数毕业生仍然愿意留在省内就业值得深究。
2.4 就业难度分析
针对“就业是否存在困难”这个问题,45%的毕业生都认为“困难不大”或“没有困难”,在剩余55%的承认就业困难的人群当中,具有较强困难感受的人大约占到27%,这个比例值得我们警惕。
就业困难大体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就业环境的影响,如就业竞争激烈,岗位门槛低等;我们特别调查了学校名气对就业的影响,68%的毕业生认为存在影响,27%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影响,其余人没有给出明确观点;当然,由于问卷调查方法的局限性,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将就业困难的责任推卸给外在因素,但总体来看,我们判断学校名气的影响是存在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类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地方高校与少数名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可能形成差异。二是自身的原因,如知识和能力欠缺。调查表明,52%的毕业生曾经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专业知识匮乏,预示目前的物流教育体系不能支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3 毕业生的岗位现状分析
该项调查是为了进一步揭示出毕业生的岗位特征,主要包括物流相关性分析、岗位满意评价、岗位压力评价。
3.1 物流相关性分析 25%的毕业生认为当前的工作岗位与物流非常相关,38%的毕业生认为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合计共有63%的人群比例。上文已经披露大约33%的毕业生正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这说明其中有一半毕业生在其他类型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调查显示,66%的人都愿意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只有12%的毕业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在本行业内工作。这说明目前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对物流职业的接受程度较好。
3.2 岗位满意评价
调查表明,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平均满意率达到79%,明确的不满意率只有13%,毕业生对工作岗位满意说明当前工作岗位接近他(她)的心理预期。以毕业年份为因变量,对工作岗位满意率进行交叉分析,截取2009~2012年份数据(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岗位满意率逐年提高,这说明大部分毕业生最终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其中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2009届毕业生满意率达到了96%。与工作岗位满意率类似,78%的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适合自己,按毕业年份做交叉分析同样发现,工作时间越长,认同工作岗位适合性的比例越高。
3.3 岗位压力评价
尽管工作岗位平均满意率接近8成,但调查也发现42%的毕业生具有更换岗位或工作单位的意愿,因此工作满意与工作忠诚之间没有很直接的一致性,反映出跳槽几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文化”。岗位压力可视为促使毕业生频繁跳槽的一项综合因素,调查发现84%的毕业生承认存在工作压力,典型的压力来源依次是岗位提升困难、工作任务繁重、害怕出错、工作能力欠缺等,这说明毕业生非常重视在工作岗位上的可拓展性,而目前的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岗位专业技术要求低等问题,所以毕业生往往感到“此地不宜久留”。
4 毕业生对专业教育价值的自我评价
该项调查是为了探究毕业生对物流教育的认同水平,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价值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自我评价。
4.1 物流理论的学习价值
毋庸置疑,我国物流类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对从事过物流相关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了专门调查,了解他们对物流理论教学的意见,其中有47%的毕业生认为大学阶段的物流理论学习存在必要性,但也有52%的人持有否定态度,这说明传统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上,这些毕业生当中,仅有33%的人承认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工作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超过53%的人建议压缩物流理论课程。
作为地方高校的物流专业课教师,笔者深感物流理论知识陈旧、落后、缺失等现象还没有获得根本改观,人才规格模糊混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内在原因,教材与师资短缺则是当前地方高校最突出的瓶颈。当然,由于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并没有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因此他们的评价意见显然具有否定倾向,因此笔者也认为应该谨慎看待这项调查数据。
4.2 专业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效果
在过去十年中,媒体大力宣扬物流人才紧缺,推动各大高校开设物流类专业,但是社会的真实人才需求却以物流操作岗位为主,管理型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且一般都要从实践中培养出来,使得人才培养供需错位,专业背景对毕业生的求职影响力值得研究。我们对从事过物流相关岗位的毕业生设计了专门问项,结果发现只有24%的人承认物流专业背景提升了自己的就业或工作能力,69%的人则认为专业背景的作用不大,上述调查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多少也能说明目前的物流专业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不够显著。
我们也对比了学生在入学前、大学期间、毕业以后三个阶段对物流专业发展前景的看法,结果发现持有乐观态度的学生比例呈现减少趋势,这个结果表面上有些消极,但笔者认为这并非坏事,因为它反映出学生的专业认知正在回归理性,而且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灵活选择职业岗位要比固守专业更妥当。
5 结 论
本文简要汇报了一份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研究发现作为地方普通高校,近6成的物流管理毕业生将会从事物流相关岗位的工作,但工作单位属于物流相关企业比例只有3成。调查证实毕业生跳槽现象确实常见,初次就业稳定性不高,间接证明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现象;调查也表明,工作三年后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较高,除了已经寻觅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外,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是一项重要原因。留在省内就业是学院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超过了江浙沪地区吸纳数量,就业区域分布状况偏离我们预期。调查揭示出,尽管半数毕业生都曾感受到专业知识的匮乏,但他们对专业教育价值的认同感并不高,专业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心理预期也不强,这种现象需要教育界关注。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当前就业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不高,人才供需错位[5],体现不出学历教育的比较优势。考虑到今后几年物流类毕业生规模有可能还会增加,就业严峻程度不会降低,高校应当警惕毕业生出现专业认知方面的心理落差,这对物流类专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其他老牌专业同样存在着类似挑战。面对不甚乐观的就业形势,安庆师范学院提出了构建就业与创业并重的人才改革思路,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以期探索一条可持续的物流人才培养路径。由于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建立之中,目前还无法检验两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绩效差异,但本文披露的调查数据表明,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再次提醒,本次调查样本数量较少,且以最近四届毕业生为主,无法确定数据特征是否具有典型性,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谢五洲,郑浩昊. 对高校物流类毕业生就业的冷思考[J]. 江苏商论,2006(7):56—57.
[2] 黎业芬. 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及解决对策[J]. 中国西部科技,2009(9):79.
[3] 范文晶,李大颖. 物流人才就业市场“热”与“冷”[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5):60—61.
[4] 李向滨.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1(15):135.
[5] 史晓原. “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物流科技,2011(9):35—37.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物流学会披露,我国物流类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超过400余所,物流学科地位也基本获得确立,物流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已经从“求规模”转向“要质量”。就业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契合水平的关键指标,在近些年物流类专业“大跃进”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在关注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1—3],笔者对物流类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同样心存隐忧,因此特别组织了小范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以便探究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为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启示。
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问卷的题项结构
调查问卷由五个部分组成,共58道题项。初始问卷设计完毕后,先邀请了数名毕业生预填写,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修正了问卷题项及描述语言,然后制定出正式问卷并在网络上发布。本文主要分析问卷前四个部分的调查结果,第五部分的调查情况将另文报告(见表1)。
1.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
我们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发放问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两种方式邀请安庆师范学院2007~2012届毕业生参与调查。由于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上网查收邀请信,本次调查仅回收130份有效问卷,低于预期目标(200份以上),因此本文仅作为小样本分析,数据特征的典型意义还有待后续验证。
在全部样本中,男生占62%,女生占38%;本科生占49%,专科生占51%,本专科人数大致相当。调查对象的届别如图1所示,可知2009~2012年的毕业生占主体,这主要是因为早年毕业生已经失去联系,无法邀请他们填写问卷。同时,大约五分之一的调查对象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分析某些题项时需要留意到这个特点。
2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
该项调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了解毕业生的跳槽频度及动因,二是了解就业单位的类型,三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四是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2.1 跳槽状况分析
近些年来,地方高校普遍强调“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观念,部分毕业生抱着临时将就的心态签下了第一份工作合同,伺机寻找跳槽机会。调查显示,累计85%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平均每个人跳槽1.7次。普遍跳槽现象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岗位偏离预期是其重要原因,间接证明大学生“就业难”依旧存在。大学生跳槽的原因比较复杂,51%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原有工作”,47%的人选择了“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21%的人选择了“为了到其他城市发展”,还有22%的人选择了“其他原因”,但本次调查未能详细挖掘个性化动因。
2.2 就业单位分析
物流相关企业仍是学院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调查显示初次就业时,45%的毕业生被这类企业录用,16%的人进入了生产制造企业,15%的人进入了贸易和流通企业,这三类单位是物流管理毕业生的重点选择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工作单位属于物流相关企业的占33%,贸易和流通企业占20%,生产制造企业占16%,这预示一部分毕业生最终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其原因很可能是这类企业的工作单调、缺乏专业性、待遇没有吸引力等,导致一些毕业生通过跳槽另谋高就。
调查显示,65%的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这个比例高于初次就业时的45%相关性比例,更高于目前的33%相关性比例,说明一部分毕业生曾经跳槽进入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李向滨曾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的女性毕业生求职相对困难[4],若将本研究的调查问项和毕业生性别做交叉分析,可发现男性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的比例为74%,而女性毕业生仅有51%;这说明男女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存在差异,其原因也可能是目前的物流岗位普遍强调体力劳动,女性毕业生敬而远之。
2.3 就业区域分析
由于学院地处中部地区,我们原以为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集中在江浙沪地区,然而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初次就业时47%的人留在了省内,江浙沪合计占44%的比例,省内就业的比例超过预期。而目前仍然留在省内的毕业生也占到43%,江浙沪合计为42%,地域分布特征与初次就业时没有显著差异。鉴于安徽省经济水平(包括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及江浙沪地区,为何近半数毕业生仍然愿意留在省内就业值得深究。
2.4 就业难度分析
针对“就业是否存在困难”这个问题,45%的毕业生都认为“困难不大”或“没有困难”,在剩余55%的承认就业困难的人群当中,具有较强困难感受的人大约占到27%,这个比例值得我们警惕。
就业困难大体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就业环境的影响,如就业竞争激烈,岗位门槛低等;我们特别调查了学校名气对就业的影响,68%的毕业生认为存在影响,27%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影响,其余人没有给出明确观点;当然,由于问卷调查方法的局限性,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将就业困难的责任推卸给外在因素,但总体来看,我们判断学校名气的影响是存在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类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地方高校与少数名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可能形成差异。二是自身的原因,如知识和能力欠缺。调查表明,52%的毕业生曾经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专业知识匮乏,预示目前的物流教育体系不能支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3 毕业生的岗位现状分析
该项调查是为了进一步揭示出毕业生的岗位特征,主要包括物流相关性分析、岗位满意评价、岗位压力评价。
3.1 物流相关性分析 25%的毕业生认为当前的工作岗位与物流非常相关,38%的毕业生认为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合计共有63%的人群比例。上文已经披露大约33%的毕业生正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这说明其中有一半毕业生在其他类型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调查显示,66%的人都愿意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只有12%的毕业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在本行业内工作。这说明目前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对物流职业的接受程度较好。
3.2 岗位满意评价
调查表明,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平均满意率达到79%,明确的不满意率只有13%,毕业生对工作岗位满意说明当前工作岗位接近他(她)的心理预期。以毕业年份为因变量,对工作岗位满意率进行交叉分析,截取2009~2012年份数据(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岗位满意率逐年提高,这说明大部分毕业生最终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其中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2009届毕业生满意率达到了96%。与工作岗位满意率类似,78%的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适合自己,按毕业年份做交叉分析同样发现,工作时间越长,认同工作岗位适合性的比例越高。
3.3 岗位压力评价
尽管工作岗位平均满意率接近8成,但调查也发现42%的毕业生具有更换岗位或工作单位的意愿,因此工作满意与工作忠诚之间没有很直接的一致性,反映出跳槽几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文化”。岗位压力可视为促使毕业生频繁跳槽的一项综合因素,调查发现84%的毕业生承认存在工作压力,典型的压力来源依次是岗位提升困难、工作任务繁重、害怕出错、工作能力欠缺等,这说明毕业生非常重视在工作岗位上的可拓展性,而目前的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岗位专业技术要求低等问题,所以毕业生往往感到“此地不宜久留”。
4 毕业生对专业教育价值的自我评价
该项调查是为了探究毕业生对物流教育的认同水平,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价值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自我评价。
4.1 物流理论的学习价值
毋庸置疑,我国物流类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对从事过物流相关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了专门调查,了解他们对物流理论教学的意见,其中有47%的毕业生认为大学阶段的物流理论学习存在必要性,但也有52%的人持有否定态度,这说明传统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上,这些毕业生当中,仅有33%的人承认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工作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超过53%的人建议压缩物流理论课程。
作为地方高校的物流专业课教师,笔者深感物流理论知识陈旧、落后、缺失等现象还没有获得根本改观,人才规格模糊混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内在原因,教材与师资短缺则是当前地方高校最突出的瓶颈。当然,由于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并没有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因此他们的评价意见显然具有否定倾向,因此笔者也认为应该谨慎看待这项调查数据。
4.2 专业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效果
在过去十年中,媒体大力宣扬物流人才紧缺,推动各大高校开设物流类专业,但是社会的真实人才需求却以物流操作岗位为主,管理型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且一般都要从实践中培养出来,使得人才培养供需错位,专业背景对毕业生的求职影响力值得研究。我们对从事过物流相关岗位的毕业生设计了专门问项,结果发现只有24%的人承认物流专业背景提升了自己的就业或工作能力,69%的人则认为专业背景的作用不大,上述调查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多少也能说明目前的物流专业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不够显著。
我们也对比了学生在入学前、大学期间、毕业以后三个阶段对物流专业发展前景的看法,结果发现持有乐观态度的学生比例呈现减少趋势,这个结果表面上有些消极,但笔者认为这并非坏事,因为它反映出学生的专业认知正在回归理性,而且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灵活选择职业岗位要比固守专业更妥当。
5 结 论
本文简要汇报了一份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研究发现作为地方普通高校,近6成的物流管理毕业生将会从事物流相关岗位的工作,但工作单位属于物流相关企业比例只有3成。调查证实毕业生跳槽现象确实常见,初次就业稳定性不高,间接证明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现象;调查也表明,工作三年后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较高,除了已经寻觅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外,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是一项重要原因。留在省内就业是学院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超过了江浙沪地区吸纳数量,就业区域分布状况偏离我们预期。调查揭示出,尽管半数毕业生都曾感受到专业知识的匮乏,但他们对专业教育价值的认同感并不高,专业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心理预期也不强,这种现象需要教育界关注。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当前就业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不高,人才供需错位[5],体现不出学历教育的比较优势。考虑到今后几年物流类毕业生规模有可能还会增加,就业严峻程度不会降低,高校应当警惕毕业生出现专业认知方面的心理落差,这对物流类专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其他老牌专业同样存在着类似挑战。面对不甚乐观的就业形势,安庆师范学院提出了构建就业与创业并重的人才改革思路,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以期探索一条可持续的物流人才培养路径。由于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建立之中,目前还无法检验两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绩效差异,但本文披露的调查数据表明,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再次提醒,本次调查样本数量较少,且以最近四届毕业生为主,无法确定数据特征是否具有典型性,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谢五洲,郑浩昊. 对高校物流类毕业生就业的冷思考[J]. 江苏商论,2006(7):56—57.
[2] 黎业芬. 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及解决对策[J]. 中国西部科技,2009(9):79.
[3] 范文晶,李大颖. 物流人才就业市场“热”与“冷”[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5):60—61.
[4] 李向滨.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1(15):135.
[5] 史晓原. “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物流科技,2011(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