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课来源于实践,和大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当广泛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鉴赏美的广阔天地。本文从数学课堂的各个方面去发现美,提出了在数学课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
【关键字】数学 课堂教学 美育
一、数字美,计算中的美
阿拉伯数字看似枯燥,但它是从无数具体的物体数量中抽象得出,在让学生认数、写数的同时让学生喜欢数学,有着丰富的美的蕴含。1像根木棒也像火柴,2像小鸭,8像葫芦……数学计算中,也有很多美的地方,如11×11=121,111×111=12321……,计算结果是回文数,正着读与倒着读完全相同,而且还以中间数为基准对称。尤其它还有十分巧妙、简单的简算方法等等。又如循环小数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犹如万里长城绵沿不断,又似大海波涛,生生不息,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图形美
在教学平面几何初步认识时,通过操作、观察、度量、绘制等,让学生领悟直线美、曲线美和对称美。对称是指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匀称和对等。对称性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对称美是一种形态美,数学的对称美是侧重于形态的。德国数学家魏尔曾经说过“美与对称性密切相关”。对称,展示整体的和谐与平衡美。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结构美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许多知识前后联系密切,通过由此及彼的转化,能促使知识的正迁移,方便学生掌握新知,并由此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如在教了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采用图示方法,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图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只要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可以通过运用割补、拼合等方法得出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由商不变性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到比的基本性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等等时,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产生正迁移,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从中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蕴含的内在结构美。
四、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性是指数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和表达形式的简洁,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的简单。它既是数学结构美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学形态美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所得的和却是相同的。在这两道算式中,一道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而另一道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这样的运算定律文字叙述冗长,学生记忆困难。如果这三个加数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那么这个加法结合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这是一个多么简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表达了加法结合律这个概念的丰富的内涵和全部的外延,它把加法结合律表达得再也简洁不过了,真是太美了。
五、统一与和谐美
数学知识本身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观点,如加与减、乘与除、精确与近似、有限与无限等等,到处充满着矛盾。如乘和除是对立的,但学生了解了分数乘除以后,又可把两者统一起来,即除以一个数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的自然数又都是由有限个基本单位“1”组成的,这说明“有限”包含在“无限”之中,而“无限”又从“有限”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提示知识间这些有限与无限、合与分,变与不变等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指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和谐美。
六、表现美、创造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紧张激烈的学习比赛,饶有情趣的数学故事,富有魅力的数学知识,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数学中要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同时具有充分地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请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设计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图案。学生积极性很高,设计了一张又一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师生一起进行评比,评出最佳作品和优秀作品展览表扬。这样既达对轴对称图形的巩固认识,又通过设计、评比、展览使学生提高审美素质,更满足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实践,和大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当广泛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鉴赏美的广阔天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上去认识美、发现美。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造型各异的建筑结构就是运用数学中几何图形与代数公式设计建造而成的,许多自然景观无不与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相联系,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的激情与创造的动机。令学生在感知审美对象的基础上引起情感反应,产生积极联想和深刻理解,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作者单位: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双沟头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字】数学 课堂教学 美育
一、数字美,计算中的美
阿拉伯数字看似枯燥,但它是从无数具体的物体数量中抽象得出,在让学生认数、写数的同时让学生喜欢数学,有着丰富的美的蕴含。1像根木棒也像火柴,2像小鸭,8像葫芦……数学计算中,也有很多美的地方,如11×11=121,111×111=12321……,计算结果是回文数,正着读与倒着读完全相同,而且还以中间数为基准对称。尤其它还有十分巧妙、简单的简算方法等等。又如循环小数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犹如万里长城绵沿不断,又似大海波涛,生生不息,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图形美
在教学平面几何初步认识时,通过操作、观察、度量、绘制等,让学生领悟直线美、曲线美和对称美。对称是指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匀称和对等。对称性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对称美是一种形态美,数学的对称美是侧重于形态的。德国数学家魏尔曾经说过“美与对称性密切相关”。对称,展示整体的和谐与平衡美。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结构美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许多知识前后联系密切,通过由此及彼的转化,能促使知识的正迁移,方便学生掌握新知,并由此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如在教了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采用图示方法,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图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只要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可以通过运用割补、拼合等方法得出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由商不变性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到比的基本性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等等时,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产生正迁移,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从中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蕴含的内在结构美。
四、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性是指数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和表达形式的简洁,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的简单。它既是数学结构美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学形态美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所得的和却是相同的。在这两道算式中,一道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而另一道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这样的运算定律文字叙述冗长,学生记忆困难。如果这三个加数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那么这个加法结合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这是一个多么简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表达了加法结合律这个概念的丰富的内涵和全部的外延,它把加法结合律表达得再也简洁不过了,真是太美了。
五、统一与和谐美
数学知识本身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观点,如加与减、乘与除、精确与近似、有限与无限等等,到处充满着矛盾。如乘和除是对立的,但学生了解了分数乘除以后,又可把两者统一起来,即除以一个数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的自然数又都是由有限个基本单位“1”组成的,这说明“有限”包含在“无限”之中,而“无限”又从“有限”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提示知识间这些有限与无限、合与分,变与不变等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指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和谐美。
六、表现美、创造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紧张激烈的学习比赛,饶有情趣的数学故事,富有魅力的数学知识,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数学中要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同时具有充分地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请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设计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图案。学生积极性很高,设计了一张又一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师生一起进行评比,评出最佳作品和优秀作品展览表扬。这样既达对轴对称图形的巩固认识,又通过设计、评比、展览使学生提高审美素质,更满足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实践,和大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当广泛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鉴赏美的广阔天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上去认识美、发现美。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造型各异的建筑结构就是运用数学中几何图形与代数公式设计建造而成的,许多自然景观无不与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相联系,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的激情与创造的动机。令学生在感知审美对象的基础上引起情感反应,产生积极联想和深刻理解,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作者单位: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双沟头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