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以生为本”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x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转变观念 优化教学 适时评价
  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那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实践“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呢?
  一、转变观念,还“学”以生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来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交流合作少;记忆结论多,探索过程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完成任务多,体验过程少。学生们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难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就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存在,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从根本上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学以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把教学变成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放手。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时,我会努力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我会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先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知识,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接着,老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然后,可以设置情景,适时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人人参与其中,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二、以学定教,优化教学
  一切的改变始于课堂,在于课堂,成于课堂。 “以生为本”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课堂转型非常关键。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它强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方法来学习,并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或自己当小老师,或分小组学习展示,或自主学习。例如:阅读教学时,我让学生自主解读一段文章,课堂上学生从内容到结构,从主旨到语言特色,深入浅出,讲述自己的体念与感悟。综合性学习时,我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分工收集资料,制作PPT,课堂展示成果。展示课上学生侃侃而谈,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口齿伶俐,表述准确。单元自测后,让学生对试题分类归纳,总结方法。讲评试卷时,我让学生师徒结对,合作订正。我还把辩论引入语文课堂中,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在自由的氛围中争辩,让学生在明辨中拨云见日,认识真理,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也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方法有很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以生为本,优化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三、适时评价,激发兴趣
  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压抑的心情使人大脑受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而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腦清醒,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如果教师上课精神焕发,充满激情,再会煽情,和学生特别亲近,循循善诱,激励鼓舞学生,学生就爱学、乐意学,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就敢想敢说,就有自信心,就有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情感激励者。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激发“学”的情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多表扬,学会赏识学生。课堂上我会适当地使用一些赏识性的评语,例如,“读得真好、谢谢你精彩的回答;你很有创意、你的想法很可贵、你的观点太富有想象力了”等。当然多表扬,并不等于不能批评,当学生出现缺点、错误时,我也会尽可能地使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激励他们。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老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课,想学生之所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体验,经常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使“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扎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2015年6月20日,广东省考试院在官网正式发布《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新课标卷)。全国卷对于每一位广东考生来说都是极其陌生的,因为最近很长一段时间的高考广东省都采用广东卷,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作为应届高三体育考生该如何应对?广东卷与全国卷区别在哪里,难易程度如何调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
期刊
创造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态度,兴趣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从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个社会民族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际和思想交流。因此,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外语教育必然与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教育密不可分。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点两方面考虑,教师应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使学习者在学到一门外语的同时,能较好地了解以此为载体的文化。但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没有让学生参与交流,参与探究,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太太地束缚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梅州市梅县区教研室在温主任的带领下,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使教学走向“多样化教学方式”,把学生推向主体位置,给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下面就
期刊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从工具性的角度看,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首先,本册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的概述延续北京版教材注重语言学习基础,强调语言能力培养,
期刊
有意义的课堂,就是指教师在 新的理念指导下创建出来的能够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 意 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 习 者的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环境。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的改 革 逐 步 深 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现跃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教育技术跟着发生巨大变化。  忆往昔看今朝,教育教学手段深刻变化,现代教育技术悄然普及。过去,推开任意一扇教室门,三尺讲台上,老师左手举着一本书,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课文或定义定理;一转身右手拽着一支白色的粉笔,粉笔游走在漆黑油亮的黑板上,发出沙沙声响,同时留下一版白色印迹。那白色痕迹帮学生理解课本的意思,传达老师的见解。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从课标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性东西。而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能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并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  布鲁纳指
期刊
语文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语文的生命体现在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充满温暖的课堂,呼唤崇高的人性化的对话。我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教学目的达成乃是通过激励、唤醒、启迪等各种方式,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得到发展。  一、有情感  “情”
期刊
一、引言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数感的培养。与精算相比,估算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数感也很有意义。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