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酚妥拉明外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用酚妥拉明10%氯化钠溶液稀释后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 治疗组对静脉输液外渗后引起水肿、淤血、疼痛者总有效率为97.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结论 酚妥拉明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关键词】 静脉输液外渗;酚妥拉明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而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由于患者烦躁不安、穿刺位置不适宜或固定不妥而导致液体外渗至皮下,一旦发生会导致皮下组织肿胀疼痛,影响肢体功能,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引起护患纠纷。据文献统计,浅静脉穿刺渗漏的发生率为0.1%-6.0%[1]。为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的有效治疗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0月,我们采用酚妥拉明稀释后外敷治疗输液外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4例发生静脉外渗患者,诊断符合静脉输液外渗,排除全身性水肿或全身皮肤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1月-3岁,平均年龄10.5月;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1月-4岁,平均年龄11月。外渗面积范围为最大面积8.0cm-5.5cm,最小面积2.8cm-3.6cm。未见皮下组织坏死病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酚妥拉明10mg加10%氯化钠稀释后,用三层无菌纱布块浸取药液均匀敷在患处皮肤,每次30分,2次/d。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每次30分,2次/d。两组疗程均为4d。
1.3 观察指示 ①疼痛程度判定标准;根据Me Gill疼痛问答法[2],将疼痛按照患者感受分为1级有感,但不严重;2级疼痛轻微,患者不舒服;3级疼痛,患者痛苦。②外渗表现:水肿、青紫、皮肤黑红、管壁硬化、穿刺局部液体外渗。③每次用要改善症状所需时间。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0min后,局部疼痛明显减轻,1h内肿胀消失,血管行径显露,弹性恢复。有效:敷药1h后局部疼痛减轻,3h内肿胀消失,血管弹性好。无效:敷药超过12h局部肿胀无明显减轻,仍有疼痛不适。
2 结果
见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酚妥拉明外敷时能明显减轻局部疼痛感,增加舒适感。
3 讨论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常见为穿刺时刺破血管壁;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来回穿刺;输液过程中患者改变体位,针对斜面滑脱、半滑脱。酚妥拉明具有能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10%氯化钠溶液为高渗溶液,《本草纲目》曰:盐走血、解毒、凉血润燥、活血化瘀、定痛止痒:《日华子本草》曰:盐治一切疮肿、长肉、补皮肤。10%氯化钠为高渗晶体液,局部应用后,使其成为一比较干燥的环境,减轻水肿。两者配伍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炎作用,加速血管壁的修复,具有药效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传统用50%硫酸镁湿敷能起到消炎祛肿的功效,其硫酸镁味苦、咸,有风化性在皮肤表面容易形成无色的结晶[3],令皮肤较为干燥,但有一定的刺激性,患者感到不适。治疗结果表明应用酚妥拉明加10%氯化钠溶液外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而且费用低、安全、患者无痛苦、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患者乐于接受。因而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箭.静脉注射药外泄的判断与处理[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8):30-31.
[2] 杨慧,彭学勤,黄家群,等.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1-62.
[3] 陈新廉,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8.
[4] 路必顺,别发瀛.凝血酶雾化吸入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咯血30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4):249.
【关键词】 静脉输液外渗;酚妥拉明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而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由于患者烦躁不安、穿刺位置不适宜或固定不妥而导致液体外渗至皮下,一旦发生会导致皮下组织肿胀疼痛,影响肢体功能,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引起护患纠纷。据文献统计,浅静脉穿刺渗漏的发生率为0.1%-6.0%[1]。为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的有效治疗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0月,我们采用酚妥拉明稀释后外敷治疗输液外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4例发生静脉外渗患者,诊断符合静脉输液外渗,排除全身性水肿或全身皮肤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1月-3岁,平均年龄10.5月;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1月-4岁,平均年龄11月。外渗面积范围为最大面积8.0cm-5.5cm,最小面积2.8cm-3.6cm。未见皮下组织坏死病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酚妥拉明10mg加10%氯化钠稀释后,用三层无菌纱布块浸取药液均匀敷在患处皮肤,每次30分,2次/d。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每次30分,2次/d。两组疗程均为4d。
1.3 观察指示 ①疼痛程度判定标准;根据Me Gill疼痛问答法[2],将疼痛按照患者感受分为1级有感,但不严重;2级疼痛轻微,患者不舒服;3级疼痛,患者痛苦。②外渗表现:水肿、青紫、皮肤黑红、管壁硬化、穿刺局部液体外渗。③每次用要改善症状所需时间。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0min后,局部疼痛明显减轻,1h内肿胀消失,血管行径显露,弹性恢复。有效:敷药1h后局部疼痛减轻,3h内肿胀消失,血管弹性好。无效:敷药超过12h局部肿胀无明显减轻,仍有疼痛不适。
2 结果
见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酚妥拉明外敷时能明显减轻局部疼痛感,增加舒适感。
3 讨论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常见为穿刺时刺破血管壁;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来回穿刺;输液过程中患者改变体位,针对斜面滑脱、半滑脱。酚妥拉明具有能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10%氯化钠溶液为高渗溶液,《本草纲目》曰:盐走血、解毒、凉血润燥、活血化瘀、定痛止痒:《日华子本草》曰:盐治一切疮肿、长肉、补皮肤。10%氯化钠为高渗晶体液,局部应用后,使其成为一比较干燥的环境,减轻水肿。两者配伍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炎作用,加速血管壁的修复,具有药效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传统用50%硫酸镁湿敷能起到消炎祛肿的功效,其硫酸镁味苦、咸,有风化性在皮肤表面容易形成无色的结晶[3],令皮肤较为干燥,但有一定的刺激性,患者感到不适。治疗结果表明应用酚妥拉明加10%氯化钠溶液外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而且费用低、安全、患者无痛苦、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患者乐于接受。因而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箭.静脉注射药外泄的判断与处理[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8):30-31.
[2] 杨慧,彭学勤,黄家群,等.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1-62.
[3] 陈新廉,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8.
[4] 路必顺,别发瀛.凝血酶雾化吸入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咯血30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