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补发林徽因迟到63年的讣告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起那些八卦谣言,我们更应该记得这些
  4月11日,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旧讣闻,内容是20世纪中国著名女建筑师、作家林徽因的讣告以及她和丈夫梁思成的故事——这篇“迟到”了63年的讣告本应在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女士去世时发布。之所以这么晚才刊登,纽约时报的解释是:自1851年创刊以来,讣告部分一直以白人男性为主导地位。为弥补曾经忽视那些伟大女性的遗憾,我们推出了这一名为“被遗漏的(Overlooked)”的栏目。我们希望将注意力拓展到那些曾被边缘化、忽视的女性身上。而林徽因在保护中国建筑上做出的成就,得到了该栏目的首肯。
  一直以来,世人多乐于用一颗八卦的心去谈论林徽因的爱情,却很少有人能够严肃地认识到,林徽因是一位专业的建筑学家。
  中国现代的城市与建筑发展始于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第一代建筑学家崭露头角,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林徽因与梁思成就是其中的两位。那时的中国,古代建筑被当作普通建筑来对待,并非像西方国家那样受到保护和研究。许多古老的建筑瑰宝都因不被保护而化为尘埃。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与梁思成开始对被忽视的中国古建筑进行考察记录,力图展开对这些建筑的保护工作。
  这些建筑通常散布在很远的地方。许多时候,他们必须途经环境恶劣的农村,才能到达这些建筑的所在地。这对于梁、林两人来说,并非易事:梁思成年轻时一场摩托车事故让他后来走路一瘸一拐,而林徽因长期患有肺结核。可为了全面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两人一个忍着肺病,一个拖着伤腿,奔波于穷乡僻壤。从1930年到1945年,他们走过15个省,190多个县,共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1937年,他们在山西省五台县发现了佛光寺。这座令人惊叹的木制寺庙建于公元857年,是当时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建筑。它的发现更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土地上没有唐朝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
  当时,为了确定佛光寺的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爬进了最令人生畏的地方:寺的屋檐底下,那里住着成千上万的蝙蝠和数百万臭虫,到处都是尘土……后来梁思成在书中记述了那段经历:“当我们终于从屋檐下钻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发现在背包里爬滿了臭虫。我们自己也被咬得很厉害,可是我们发现的重要性和意外收获,使得这些日子成为我多年来寻找古建筑中最快乐的时光。”
  从抗日战争之前至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竭尽全力,多方设法保护。甚至在二战期间,还保护了日本京都、奈良的珍贵文物古建筑。日本报刊将梁、林二人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和“日本文化的恩人”。建国后,林徽因与梁思成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建筑学事业,先后担任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教授。她还曾受周恩来总理之托,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林徽因都在为保护北京城古建筑而奔走呼吁。因为她知道,承载千年的古建筑一旦被毁,即是永别。
  《纽约时报》这样评论林徽因与梁思成:“这对夫妇是推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的先行者。他们的努力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古代建筑在开发中遭到破坏发声。”
  除了林徽因外,《纽约时报》还追加了许多优秀女性的讣告,她们中有中国近代的女权运动家、革命烈士秋瑾、《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勃朗特等。
  媒体评点:梁思成与林徽因二人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贡献不可磨灭,没有他们的前瞻性的思想、实地考察的行动、长期潜心研究的定力,也许我们就只能在黑白照片上和绘画作品上看到那些沧桑的建筑了。他们对中国建筑最大的贡献,是那种为保护和修缮古建而拼命的精神。梁、林二人保护的,是鲜活的建筑历史、沉淀的建筑知识与人文的建筑情怀。与之相比,用八卦的方式谈论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我们,是最大的无知。(Chilly,知乎)
  话题拓展:保护中国古建的先行者;被遗漏的与被疏忽的;影响;真正的伟大;传奇;虔诚;热爱;用八卦的方式谈论林徽因,是我们最大的无知……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中国日报》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其他文献
16期—17期—18期是合刊,所以本期數据都在16期中。
成长似一丛焰火,或张牙舞爪,毫不留情地将一具残损人格化为灰烬,彻骨之痛后浴火新生;或细火慢煨、反复淬炼,脱胎换骨后留有炽热的余温灼肤,最终化为白烟消散。许多人不愿意接受成长,因为成长必然伴随着疼痛。他们宁愿紧紧捂住自己的心,远离刀枪剑戟、风雨雷电,企望能在安适的桃花源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無奈,人生在世,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的监牢。  古稀之年的卓别林,在尝遍人生冷暖之后这样写道:“当我开始爱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言:“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高考过后,准大学生们掀起一股“整容热”。整容项目主要集中在五官,如割双眼皮、隆鼻、改脸型等。他们中极少数人是为“修残补缺”,更多人是为“锦上添花”,而且整容队伍中
高考作文虽以“稳妥”为主,但如果毫无个性可言,自然也很难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所以,高考作文既要“稳妥”,又要在“稳妥”的基础上彰显个性,纵观历年高考50 作文,都有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个性色彩。一、立意有个性  1.立意充满思辨性。所谓立意充满思辨性就是考生在立意时,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如:既看到其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看到其利,又看到其弊;既关注现象,更思考其原因与实
2019年,在W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上,一位穿着红色衬衫、留着帅气短发的90后女生高高举起一把金色手冲咖啡壶——在这个咖啡界的“奥运会”中,中国内地选手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这个女生名叫杜嘉宁,外号“豆子”。  10年前,杜嘉宁高中毕业。同很多18岁的孩子一样,她对自己的未来选择很迷茫,不想继续念书,想找工作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一次去咖啡店“偶遇”明星未果,她卻被一则咖啡师招聘广告吸引,开始学做一
吴冠中曾说,想出这样一道研究生考题:表现一个村庄,却没有具体的房子;表现一个树林,但没有一株具体的树。有人说,这是提醒不要谨毛失貌,谨慎拘泥于局部而损毁全貌。我却读出别出心裁打破惯常的惊喜和豁朗。  常见画作中的村庄,多半是高墙低垣、黛白相间的错落房屋,一条清溪穿桥而过。可不可以不见房舍也成村庄?自然不难,青山为怀,层层黛瓦之上,缕缕炊烟蒸蒸而起,又有谁人不识那一管管炊烟下把酒围炉构建的安详村庄;
适用主题:坚持;初心;面对挫折……  第一批“90后”满脑门上贴的都是标签:佛系、已秃、朋克养生……一种面对岁月的焦虑感喷薄而出。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焦虑也不只出现在“90后”身上,“40后”作家保罗·奥斯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穷得叮当响,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准未来的方向。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那帮写作者中,少有像他过得这么失败的。  保罗·奥斯特在类似回忆录的《冬日笔记》中计算
凤凰浴火重生——这是上古时期祖先为后世留下的启迪:不琢、不痛,不成器。痛而不言、炼而不屈。它给了人们坚强,更给了人们成长。  痛了,就直接说出来是出于本能,但痛而不言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正如汪国真所写:将生活的苦酒当成饮品品尝,为了让生命更辉煌。“天才”导演李安,起初一贫如洗甚至要依靠他的妻子在外工作赚钱养家。用他的话说:用精神喂养理想。可他无论怎样 ,都无法做出点成绩来,致使他陷于怪圈无法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9年高考尘埃落定,但研读上年度试题,洞察命题规律及走向,对于下一届的考生来说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故此,笔者对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广大学子备战来年高考有所帮助。  命题特点  1.题材较为广泛。2019年高考8套语文试卷,除了北京卷、浙江卷未考查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其他6套试卷均进行了考查。选材及命题上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选
求小同,存大异  明前茶  日本文化中,哪一点最让中国游客惊讶?我的体验,是他们随处可见的“不對称之美”。  在他们的杂货店里,同一个家庭用的饭碗,不但个头由大到小方便叠放,朴素的烧瓷底釉上掺入的小片金箔,像秋天的金叶子一样飘浮在灰青色天光中,每一片的形态与位置都不一样;一块蓼蓝汁液染就的蓝色方桌巾,四个角上都染印上一株盛开白梅花的老梅树,每棵树的形态都不同,构成完全不同于对称结构的幽微、繁盛、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