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统计和分析过程,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感知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平均数的实际需求。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3.了解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平均数的引入
1.出示情境:亮亮很喜欢投篮,他想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他回家好好练习了一下,一共投了5次(每次投10下),分别投进5,6,8,10,6个。
2.独立思考:亮亮在填报名表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他到底要填几个呢?
3.全班交流。
(1)最大值。
师:他想了想,填了10。可是过了一会,又把它涂掉了。你能理解他的做法吗?他是怎么想的?
生:10个是他投得最多的个数。
生:这是他投得最多的一次!但不能保证每次都投得这么好!
师:这个成绩是他所有成绩中,投中个数最多的。他怕下次投不到这么多。
(2)最小值。
师:他又填了5,没过多久又把它涂掉了。如果是你,你会涂掉吗?为什么他把这个5涂掉了?
生:这么差的成绩我肯定划掉!
生:你看,5是最少的,他还能投到10个呢!
师:5个是投中最少的个数,5能代表他的水平吗?
(3)总体水平。
师:5不合适,10也不合适,那你觉得填几比较合适?
生:我填的是6,因为出现次数最多。(板书:次数最多)
生:我们觉得填7,7更能代表他的水平。
生:7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不多不少。刚刚好!我觉得应该填表示亮亮通常情况下的投篮个数。
生:是的!7能表示亮亮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不可以填,它没有出现过。
生:可以填!虽然这次没有出现,但是不代表以后不出现。
师:看来7这个数虽然没出现,如果一直投下去很有可能投到7。7是怎么来的?
生:我觉得可以算出来。我是这样算的:(5 6 8 10 6)÷5=7(个)。
生:其实就是总个数除以次数就能算出平均数。
二、数形结合——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师:现在黄老师把他投篮的情况这样表示出来(图略),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把代表他水平的7找到吗?
生:你看!把这两个球移到这里,把这个球移到这里,把两个球移到这里,这样每次都是7个。
生:其实还可以这样移,我把这个最多的移到最少的这里,之后又把多的3个移到少的这里。这样,每次也都是7个。
师:7就是这些数的平均数,大家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了吗?
师: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投篮比赛导入,引出“哪个成绩能够代表亮亮的总体水平”,考查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比较了最大值与最小值后,学生提出了众数、平均数,接着学生讨论了代表其水平的7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步步聚焦数据本身,慢慢地感知平均数的意义。而对于7是如何得来的这个问题,学生又从计算、移多补少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三、感知平均数的虚拟性
1.数据变化——区分具体量和统计量。
师:这是谢同学4月份第一周的引体向上成绩,第二周他的成绩是这样的。这周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多的补给少的就可以了,所以还是5。
生:我觉得很有可能是3,4,5,6,7,所以平均数还是5。
师:原来可以根据数的特征进行估计。这里有两个5,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5表示谢同学第3次引体向上的个数,第二个5表示他5次平均的个数。这个5是算出来的。
生:是的!后面这个5是根据(3 4 5 6 7)÷5算出来的。
师:看来第一个5是具体的个数,第二个5是通过计算统计出来的量。
2.数据对比——感知具体量与统计量的关系。
师:你看!这两组数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平均成绩都是5个呢?
生:因为它们的总个数是一样的,次数也一样。
生:是啊!都是5次,总数都是25个,所以平均成绩是不变的。
师:总数不变、次数不变,所以整体水平没有发生变化。
3.逆向思维——根据统计量找具体量。
师:第三周他的平均成绩是6个!你觉得这5次的成绩分别是几个?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怎么来判断它们的结果是否正确?
生:可能是6,6,6,6,6,也可能是4,5,6,7,8。
生:其实只要这五个数的和是30就可以了。
生:平均数是6,一共做了5次,因此和是30就可以了。
师:平均成绩是6个,这里明明没有哪一次是6个啊?
生:这个6是计算出来的。
生:是啊!而且它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师:看来!平均数是统计出来的。平均数可能出现在这组数中,也可能不出现。
(设计意图:平均数是一个“虚拟值”,学生如何感受呢?教师在数据大小、数据呈现方式上进行变化。在数据的大小上:学生感知当总量和次数都保持不变时,平均数也不变。在数据的呈现方式上:第二周的成绩只给中间的具体量与图形,猜测其平均数,第三周的成绩根据平均数猜测具体量,引導学生理解平均数是统计得到的,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它可能出现在这组数中,也可能不出现。) 四、数据变化中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1.预测变化。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跳绳。这个小组又加入了一名新成员,欢迎吗?
生:得看他的成绩。
生:是的!如果很差,我们才不欢迎他呢。
生:如果他的成绩是170个以上,就能拉高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我们就欢迎他。
2.平均数受极值的影响较大。
师:(出示成绩)现在呢?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生:你的成绩太低了。
生:你的成绩把整组的平均成绩都拉低了。
生:是啊!你的成绩太差了,影响了这个组的平均成绩。
师:黄同学跳了2个,你觉得平均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想象一下。经过黄同学的不断努力,最终他跳了250下,现在还能想象平均数是多少吗?
生:我发现黄同学成绩低,这组的平均成绩就低;他跳绳个数增加了,这组的平均成绩就变高了。
3.平均数受每个数的影响。
师:只有黄同学的成绩对这六个人的平均成绩有影响吗?
生:那不是的!
生:其实每一个同学的成绩对平均数都有影响。
生:是啊!你看(120 120 130 120 110 12)÷6=102(个),每个成绩发生变化对平均成绩都有影响。
师:原来每个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平均数。只不过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更大。有时候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来计算它的平均成绩。你们觉得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生:平均数受每个数的影响,很大或者很小的数对平均数影响很大。
生:更能代表他的真实水平。
师: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平均数是一个“敏感”的统计量。它的敏感性体现在它受每个数的影响,极值对它的影响很大,这样的体会在本环节中层层展开,在未知第六个数据前先讨论,如果新增一个同学你们是否欢迎。这种讨论具有数学味,当他的成绩很低或很高时,学生的情绪也随之发生变化,情绪的变化来源于他对平均数“敏感”的体验。)
五、平均数的应用
1.出示题目。
2.小组交流: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题,独立完成。
3.全班讨论。
师:对于第一题,黄老师收到了两种解法。你们同意谁,理由是什么?
生:计算平均每个班级捐书多少本,因此要除以班级数。所以第一种解法对。
师:原来反映的是两个班级的整体水平,除以2。
师:对于第二题,有些同学是这样想的,还有同学是这样想的,你能读懂吗?
4.信息提取与简单推断。
师:这里有一则招聘广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
生:110万元是比较多的。可能是骗人的。
生:说明这个公司整体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只不过有些人的年薪比110万元低,有些人的年薪比110万元高。
生:从月薪中我发现,工资比较多的占了一半多。说明有一部分人的工资是很高的,拉高了整个公司的平均年薪。还有少部分人的年薪是很低的。
师:如果黄叔叔想去他们公司,你推荐吗?
生:我推荐啊!平均工资这么高,去了一定年薪很高。
生:我觉得要看黄叔叔的水平,如果水平比较高可以去,这样他的工资也很高。
生:是的!万一他去是属于4500~6000元的月工资,不是所有人工资都这么高的。
师: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要学会理性地分析数据。
(设计意图:本环节强调学生的应用意识。一方面,学生利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选择求平均数的合适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并且进行简单的推断。)
(浙江省杭州市勝利实验学校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统计和分析过程,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感知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平均数的实际需求。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3.了解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平均数的引入
1.出示情境:亮亮很喜欢投篮,他想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他回家好好练习了一下,一共投了5次(每次投10下),分别投进5,6,8,10,6个。
2.独立思考:亮亮在填报名表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他到底要填几个呢?
3.全班交流。
(1)最大值。
师:他想了想,填了10。可是过了一会,又把它涂掉了。你能理解他的做法吗?他是怎么想的?
生:10个是他投得最多的个数。
生:这是他投得最多的一次!但不能保证每次都投得这么好!
师:这个成绩是他所有成绩中,投中个数最多的。他怕下次投不到这么多。
(2)最小值。
师:他又填了5,没过多久又把它涂掉了。如果是你,你会涂掉吗?为什么他把这个5涂掉了?
生:这么差的成绩我肯定划掉!
生:你看,5是最少的,他还能投到10个呢!
师:5个是投中最少的个数,5能代表他的水平吗?
(3)总体水平。
师:5不合适,10也不合适,那你觉得填几比较合适?
生:我填的是6,因为出现次数最多。(板书:次数最多)
生:我们觉得填7,7更能代表他的水平。
生:7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不多不少。刚刚好!我觉得应该填表示亮亮通常情况下的投篮个数。
生:是的!7能表示亮亮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不可以填,它没有出现过。
生:可以填!虽然这次没有出现,但是不代表以后不出现。
师:看来7这个数虽然没出现,如果一直投下去很有可能投到7。7是怎么来的?
生:我觉得可以算出来。我是这样算的:(5 6 8 10 6)÷5=7(个)。
生:其实就是总个数除以次数就能算出平均数。
二、数形结合——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师:现在黄老师把他投篮的情况这样表示出来(图略),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把代表他水平的7找到吗?
生:你看!把这两个球移到这里,把这个球移到这里,把两个球移到这里,这样每次都是7个。
生:其实还可以这样移,我把这个最多的移到最少的这里,之后又把多的3个移到少的这里。这样,每次也都是7个。
师:7就是这些数的平均数,大家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了吗?
师: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投篮比赛导入,引出“哪个成绩能够代表亮亮的总体水平”,考查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比较了最大值与最小值后,学生提出了众数、平均数,接着学生讨论了代表其水平的7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步步聚焦数据本身,慢慢地感知平均数的意义。而对于7是如何得来的这个问题,学生又从计算、移多补少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三、感知平均数的虚拟性
1.数据变化——区分具体量和统计量。
师:这是谢同学4月份第一周的引体向上成绩,第二周他的成绩是这样的。这周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多的补给少的就可以了,所以还是5。
生:我觉得很有可能是3,4,5,6,7,所以平均数还是5。
师:原来可以根据数的特征进行估计。这里有两个5,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5表示谢同学第3次引体向上的个数,第二个5表示他5次平均的个数。这个5是算出来的。
生:是的!后面这个5是根据(3 4 5 6 7)÷5算出来的。
师:看来第一个5是具体的个数,第二个5是通过计算统计出来的量。
2.数据对比——感知具体量与统计量的关系。
师:你看!这两组数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平均成绩都是5个呢?
生:因为它们的总个数是一样的,次数也一样。
生:是啊!都是5次,总数都是25个,所以平均成绩是不变的。
师:总数不变、次数不变,所以整体水平没有发生变化。
3.逆向思维——根据统计量找具体量。
师:第三周他的平均成绩是6个!你觉得这5次的成绩分别是几个?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怎么来判断它们的结果是否正确?
生:可能是6,6,6,6,6,也可能是4,5,6,7,8。
生:其实只要这五个数的和是30就可以了。
生:平均数是6,一共做了5次,因此和是30就可以了。
师:平均成绩是6个,这里明明没有哪一次是6个啊?
生:这个6是计算出来的。
生:是啊!而且它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师:看来!平均数是统计出来的。平均数可能出现在这组数中,也可能不出现。
(设计意图:平均数是一个“虚拟值”,学生如何感受呢?教师在数据大小、数据呈现方式上进行变化。在数据的大小上:学生感知当总量和次数都保持不变时,平均数也不变。在数据的呈现方式上:第二周的成绩只给中间的具体量与图形,猜测其平均数,第三周的成绩根据平均数猜测具体量,引導学生理解平均数是统计得到的,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它可能出现在这组数中,也可能不出现。) 四、数据变化中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1.预测变化。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跳绳。这个小组又加入了一名新成员,欢迎吗?
生:得看他的成绩。
生:是的!如果很差,我们才不欢迎他呢。
生:如果他的成绩是170个以上,就能拉高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我们就欢迎他。
2.平均数受极值的影响较大。
师:(出示成绩)现在呢?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生:你的成绩太低了。
生:你的成绩把整组的平均成绩都拉低了。
生:是啊!你的成绩太差了,影响了这个组的平均成绩。
师:黄同学跳了2个,你觉得平均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想象一下。经过黄同学的不断努力,最终他跳了250下,现在还能想象平均数是多少吗?
生:我发现黄同学成绩低,这组的平均成绩就低;他跳绳个数增加了,这组的平均成绩就变高了。
3.平均数受每个数的影响。
师:只有黄同学的成绩对这六个人的平均成绩有影响吗?
生:那不是的!
生:其实每一个同学的成绩对平均数都有影响。
生:是啊!你看(120 120 130 120 110 12)÷6=102(个),每个成绩发生变化对平均成绩都有影响。
师:原来每个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平均数。只不过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更大。有时候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来计算它的平均成绩。你们觉得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生:平均数受每个数的影响,很大或者很小的数对平均数影响很大。
生:更能代表他的真实水平。
师: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平均数是一个“敏感”的统计量。它的敏感性体现在它受每个数的影响,极值对它的影响很大,这样的体会在本环节中层层展开,在未知第六个数据前先讨论,如果新增一个同学你们是否欢迎。这种讨论具有数学味,当他的成绩很低或很高时,学生的情绪也随之发生变化,情绪的变化来源于他对平均数“敏感”的体验。)
五、平均数的应用
1.出示题目。
2.小组交流: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题,独立完成。
3.全班讨论。
师:对于第一题,黄老师收到了两种解法。你们同意谁,理由是什么?
生:计算平均每个班级捐书多少本,因此要除以班级数。所以第一种解法对。
师:原来反映的是两个班级的整体水平,除以2。
师:对于第二题,有些同学是这样想的,还有同学是这样想的,你能读懂吗?
4.信息提取与简单推断。
师:这里有一则招聘广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
生:110万元是比较多的。可能是骗人的。
生:说明这个公司整体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只不过有些人的年薪比110万元低,有些人的年薪比110万元高。
生:从月薪中我发现,工资比较多的占了一半多。说明有一部分人的工资是很高的,拉高了整个公司的平均年薪。还有少部分人的年薪是很低的。
师:如果黄叔叔想去他们公司,你推荐吗?
生:我推荐啊!平均工资这么高,去了一定年薪很高。
生:我觉得要看黄叔叔的水平,如果水平比较高可以去,这样他的工资也很高。
生:是的!万一他去是属于4500~6000元的月工资,不是所有人工资都这么高的。
师: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要学会理性地分析数据。
(设计意图:本环节强调学生的应用意识。一方面,学生利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选择求平均数的合适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并且进行简单的推断。)
(浙江省杭州市勝利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