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美术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美术的特点在“感悟与鉴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在“表现”中强化合作的意识,在“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中确立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合作意识 美术课堂 合作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1 在“感悟与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感悟与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扩大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美术感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综合性的美术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全身心地投入美术活动中。围绕美术欣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美术的特点以小组讨论式、互动交流式、小组表演式、合作创作式、 比赛评选式、师生互动学习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在“表现”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有关制作方法、绘画步骤,以及材料工具使用多元化的问题,如果仅靠老师的教,既不能让学生理解透、掌握好,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如果通过自学看书,实践体验、发现的情境学习,让学生在小组的范围内学习、讨论,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发表见解,逐步形成对问题方法的认识,逐渐构建过程与方法的知识。在美术活动中,为了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常常把制作好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再次创作表现,更好地体现造型与表现的课程标准精神,让学生从小树立美术是为了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思想。
许多美术课程仅靠一人之力很难做得很好,如果通过集体合作创作,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合作创作式一般分成两种形式:一是小组合作创作完成一件作品或一幅画;二是班集体的合作创作。合作创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二是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定要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而定。
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常采用小组比赛评选式,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在组内形成合作学习的机制,在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参与竞争的意识,感受竞争活动的乐趣,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益。对于各个小组的比赛应是多元化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更是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和和亲近,在一种完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全体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在自然、常态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作潜能,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在“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中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更突出的体现在美术与音乐课的融合中。一堂美术欣赏课,如果单纯的欣赏,学生可能很难理解美术的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与之相关的音乐作品,畅谈对画面的直观感受,然后再欣赏作品,从而达到理解作品的目的。中学美术课本中的《表演道具的设计与制作》,如果程式化的欣赏作品、设计与制作,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就可以将音乐课中有一节《动物狂欢节》的欣赏课与此美术课紧密结合起来,将作品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成头饰,伴随音乐,以短剧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本来很沉闷的一堂欣赏课就会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变得有声有色。
初中美术课本七年级下册《装点我的居室》单元活动四:《变废为宝因才施艺》整个活动学生以动手体验为主。将自己搜集整理的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小组合作进行大胆创意,根据其呈现出来的不同的肌理效果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将这些材料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学生在动手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本单元活动六《装点居室》巧妙结合,运用PHOTOSHOP等相关软件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电脑辅助工具掌握情况大胆创意,将自己的创作成果融合到学生自己的居室图片当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总之,学生合作意识在“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中的培养可以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合作,实现相关内容的整合和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的互补。通过合作,使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活动、成为一个整体,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整,促使美术课堂成为与其它学科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美术学科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去发现,就一定能通过我们美术的教学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赵俊茹,李江霞.关于合作行为的研究述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
[2] 蔡慧琴.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05(1).
[3] 施健.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4] 浮世小调.美术与其它学科渗透教学浅探.
关键词合作意识 美术课堂 合作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1 在“感悟与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感悟与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扩大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美术感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综合性的美术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全身心地投入美术活动中。围绕美术欣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美术的特点以小组讨论式、互动交流式、小组表演式、合作创作式、 比赛评选式、师生互动学习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在“表现”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有关制作方法、绘画步骤,以及材料工具使用多元化的问题,如果仅靠老师的教,既不能让学生理解透、掌握好,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如果通过自学看书,实践体验、发现的情境学习,让学生在小组的范围内学习、讨论,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发表见解,逐步形成对问题方法的认识,逐渐构建过程与方法的知识。在美术活动中,为了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常常把制作好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再次创作表现,更好地体现造型与表现的课程标准精神,让学生从小树立美术是为了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思想。
许多美术课程仅靠一人之力很难做得很好,如果通过集体合作创作,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合作创作式一般分成两种形式:一是小组合作创作完成一件作品或一幅画;二是班集体的合作创作。合作创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二是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定要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而定。
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常采用小组比赛评选式,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在组内形成合作学习的机制,在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参与竞争的意识,感受竞争活动的乐趣,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益。对于各个小组的比赛应是多元化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更是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和和亲近,在一种完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全体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在自然、常态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作潜能,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在“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中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更突出的体现在美术与音乐课的融合中。一堂美术欣赏课,如果单纯的欣赏,学生可能很难理解美术的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与之相关的音乐作品,畅谈对画面的直观感受,然后再欣赏作品,从而达到理解作品的目的。中学美术课本中的《表演道具的设计与制作》,如果程式化的欣赏作品、设计与制作,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就可以将音乐课中有一节《动物狂欢节》的欣赏课与此美术课紧密结合起来,将作品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成头饰,伴随音乐,以短剧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本来很沉闷的一堂欣赏课就会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变得有声有色。
初中美术课本七年级下册《装点我的居室》单元活动四:《变废为宝因才施艺》整个活动学生以动手体验为主。将自己搜集整理的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小组合作进行大胆创意,根据其呈现出来的不同的肌理效果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将这些材料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学生在动手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本单元活动六《装点居室》巧妙结合,运用PHOTOSHOP等相关软件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电脑辅助工具掌握情况大胆创意,将自己的创作成果融合到学生自己的居室图片当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总之,学生合作意识在“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中的培养可以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合作,实现相关内容的整合和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的互补。通过合作,使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活动、成为一个整体,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整,促使美术课堂成为与其它学科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美术学科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去发现,就一定能通过我们美术的教学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赵俊茹,李江霞.关于合作行为的研究述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
[2] 蔡慧琴.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05(1).
[3] 施健.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4] 浮世小调.美术与其它学科渗透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