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梳理我国城乡关系及其空间组织研究的脉络,回顾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经历,展现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解决城乡矛盾、探索改革道路的艰辛,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提供启迪与借鉴。
关键词:城乡关系空间组织综述
一、理论研究
我国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研究的动力始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与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同我国城乡关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的引进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框架,开始涉及城中村、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城市化等热点领域,关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第三阶段即21世纪初期至今,研究的中国特色显著,内容与理论结构日趋完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费孝通、张庭伟、周一星等学者为首,在引进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开启了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及空间组织研究道路。社会学家费孝通(1984)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和沿海地区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背景,提出在我国以小城镇发展为基础来解决城乡空间组织问题,以乡镇企业的复兴来平衡城乡经济实力的差距。进而又在1985年,提出他的“小城镇,大战略”思想,并首次提出“一体化”的概念。骆子程(1988)进一步对“一体化”概念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新型城乡关系,是具有分工、协作、开放特性的社会经济统一体。随后,《中国城郊发展研究》课题组专家进一步强调,城乡一体化也应该具有城市市区与城郊一体化的含义。而张庭伟(1984)等学者则关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带来的动力机制变化,较早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概念并探讨了自下而上的运行机制。总之,这一时期多数学者都集中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内涵和城乡不平等关系上,并寄希望借助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城镇化来缩小城乡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学者(钟荣魁,1994)对城乡一体化提出异议,并认为城乡一体化有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真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后期,城乡关系研究逐步进入城乡发展的热点问题领域,从多角度对城乡空间的研究框架基本形成。崔功豪(1998)等提出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城乡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被动城市化,其发展受到城乡经济张力、城乡文化渗透力等因素的影响。顾朝林(1994)、胡序成(1998)等侧重于研究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地域空间特征与城乡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郭焕成(1998)等专家学者侧重于农村经济、乡村工业等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研究。而甄峰(1999)则提出,农村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辐射(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 郭荣朝.城镇化研究综述[J].绥化师专学报,2004(1):23-26]。杨培峰(1999)从目标取向、空间、经济、对策等角度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指出空间重组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与必然。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统筹新战略后,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主题下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完善。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是战略上宏观、措施上微观,跳出了在特定区域、基于特定现象研究城乡关系的圈子,在区域宏观大循环中看城乡,注重城乡互动联系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发展策略的细化研究。吴良镛、顾朝林、陈建军等学者密切关注长三角、京津唐等城镇化基础较好的宏观区域,研究廣域上城乡统筹的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以及发展模式等;崔功豪、许学强、王伟光等从区域产业化视角看城乡关系,研究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化演进背景下,工农关系的新变化及其所引起城乡关系和空间组织波动;吴志强、黄坤明、徐同文等则针对新时期政府、体制、产业等的新变化,详细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结构特征和空间组织等,并进行了子系统的划分。
综观我国学者近30年的理论研究,虽然围绕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实质、动力机制、模式等,并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三个主要不足:①研究视角和领域多样化,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②应急性课题研究居多,前瞻性研究较少;③注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研究,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测度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
二、实践应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较早。早在1986年,上海市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并且以安亭镇、七宝镇等为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也陆续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其中江苏省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思路,稳步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中心城镇,积极制定城乡就业、户籍、医疗等方面的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和设施共享。而苏南地区更是走在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前列,他们强调城市化和工业化、非农化同步推进,积极强镇扩权,发展现代农业,充分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并创造性地提出“三集中、三置换”策略。除此之外,浙江的绍兴市、嘉兴市,山东的莱芜市、寿光市也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硕果累累。
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于十六届三中全会“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之后。2004年,湖南省长沙市提出“一体规划、以人为本、村民主体、政府主导、三化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总原则。在具体实施中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而河南省济源市在2004年大开发型城市战略的基础上,以项目建设为城乡经济增长主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依托点,注重城乡产业资源的培育和扶持,通过城乡产业要素的流通,拉动农村基础设施、人口再就业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对于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基础较为薄弱,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四川省成都市于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历程。初步做法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产业层面上,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推动城乡资源配置,强化产业支撑。同时,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上进行尝试性试点。甘肃省华亭县则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在初期行动中,注重用工业化思想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实行以支农资金和重大项目为两股劲力促进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但从实际实施的效果看,由于当地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加之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巨大、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城乡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败与城乡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经济空间呈现由东到西的阶梯状布局,因此,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程度、深度也在一定程度展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光伟.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调研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
[2]程水源,刘汉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2
[3]陈承明,施镇平.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探索[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1
[4]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与对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4
[5]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2009.1
[6]韩俊.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诸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9.12
[7]朱晋伟,詹玉华,韩朝华.苏南城乡一体化之路——胡埭镇的变迁和创新
关键词:城乡关系空间组织综述
一、理论研究
我国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研究的动力始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与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同我国城乡关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的引进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框架,开始涉及城中村、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城市化等热点领域,关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第三阶段即21世纪初期至今,研究的中国特色显著,内容与理论结构日趋完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费孝通、张庭伟、周一星等学者为首,在引进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开启了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及空间组织研究道路。社会学家费孝通(1984)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和沿海地区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背景,提出在我国以小城镇发展为基础来解决城乡空间组织问题,以乡镇企业的复兴来平衡城乡经济实力的差距。进而又在1985年,提出他的“小城镇,大战略”思想,并首次提出“一体化”的概念。骆子程(1988)进一步对“一体化”概念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新型城乡关系,是具有分工、协作、开放特性的社会经济统一体。随后,《中国城郊发展研究》课题组专家进一步强调,城乡一体化也应该具有城市市区与城郊一体化的含义。而张庭伟(1984)等学者则关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带来的动力机制变化,较早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概念并探讨了自下而上的运行机制。总之,这一时期多数学者都集中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内涵和城乡不平等关系上,并寄希望借助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城镇化来缩小城乡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学者(钟荣魁,1994)对城乡一体化提出异议,并认为城乡一体化有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真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后期,城乡关系研究逐步进入城乡发展的热点问题领域,从多角度对城乡空间的研究框架基本形成。崔功豪(1998)等提出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城乡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被动城市化,其发展受到城乡经济张力、城乡文化渗透力等因素的影响。顾朝林(1994)、胡序成(1998)等侧重于研究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地域空间特征与城乡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郭焕成(1998)等专家学者侧重于农村经济、乡村工业等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研究。而甄峰(1999)则提出,农村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辐射(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 郭荣朝.城镇化研究综述[J].绥化师专学报,2004(1):23-26]。杨培峰(1999)从目标取向、空间、经济、对策等角度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指出空间重组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与必然。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统筹新战略后,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主题下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完善。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是战略上宏观、措施上微观,跳出了在特定区域、基于特定现象研究城乡关系的圈子,在区域宏观大循环中看城乡,注重城乡互动联系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发展策略的细化研究。吴良镛、顾朝林、陈建军等学者密切关注长三角、京津唐等城镇化基础较好的宏观区域,研究廣域上城乡统筹的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以及发展模式等;崔功豪、许学强、王伟光等从区域产业化视角看城乡关系,研究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化演进背景下,工农关系的新变化及其所引起城乡关系和空间组织波动;吴志强、黄坤明、徐同文等则针对新时期政府、体制、产业等的新变化,详细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结构特征和空间组织等,并进行了子系统的划分。
综观我国学者近30年的理论研究,虽然围绕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实质、动力机制、模式等,并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三个主要不足:①研究视角和领域多样化,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②应急性课题研究居多,前瞻性研究较少;③注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研究,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测度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
二、实践应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较早。早在1986年,上海市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并且以安亭镇、七宝镇等为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也陆续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其中江苏省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思路,稳步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中心城镇,积极制定城乡就业、户籍、医疗等方面的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和设施共享。而苏南地区更是走在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前列,他们强调城市化和工业化、非农化同步推进,积极强镇扩权,发展现代农业,充分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并创造性地提出“三集中、三置换”策略。除此之外,浙江的绍兴市、嘉兴市,山东的莱芜市、寿光市也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硕果累累。
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于十六届三中全会“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之后。2004年,湖南省长沙市提出“一体规划、以人为本、村民主体、政府主导、三化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总原则。在具体实施中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而河南省济源市在2004年大开发型城市战略的基础上,以项目建设为城乡经济增长主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依托点,注重城乡产业资源的培育和扶持,通过城乡产业要素的流通,拉动农村基础设施、人口再就业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对于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基础较为薄弱,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四川省成都市于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历程。初步做法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产业层面上,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推动城乡资源配置,强化产业支撑。同时,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上进行尝试性试点。甘肃省华亭县则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在初期行动中,注重用工业化思想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实行以支农资金和重大项目为两股劲力促进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但从实际实施的效果看,由于当地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加之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巨大、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城乡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败与城乡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经济空间呈现由东到西的阶梯状布局,因此,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程度、深度也在一定程度展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光伟.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调研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
[2]程水源,刘汉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2
[3]陈承明,施镇平.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探索[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1
[4]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与对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4
[5]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2009.1
[6]韩俊.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诸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9.12
[7]朱晋伟,詹玉华,韩朝华.苏南城乡一体化之路——胡埭镇的变迁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