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是什么?自信意味着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它是人们对自己力量充分估价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种反映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缺乏自信心就像一堆潮湿的柴火是无法点燃的,它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正如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可见自信心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科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相对论的伟大基石,然而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就是给学生讲爱因斯坦做板凳的故事,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多作肯定性评价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当学生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但还不够理想时,我们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我让学生用“请求”一词说话,一位学生说:“我请求爸爸睡觉前洗脚”(学生哄堂大笑)。学生笑是觉得“爸爸睡觉前肯定洗脚,不需要请求”,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造句,表扬他带了好头。学生笑过之后,说出这样的句子:“我请求爸爸不要喝酒”,“我请求爸爸少抽点烟”,“爸爸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可以经常这样说:“我知道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已经进步了”、“对于这次考试我知道你在用心难备”、“可能你觉得距离目标还好遥远,但想想你从刚开始到现在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我们还利用晨会和班队会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如开展“找优点”活动,让学生相互找优点,让学生在同伴的赞赏中充分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
(二)从多个层面评价学生
从多个层面看学生,善于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学生的素质包含着德智体美等方面,从多个层面看学生,就会发现学生中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差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这样比喻:“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在农夫的眼里,它没有提供起码收成的希望。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进行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巨大的宝藏。”我们会发现,班中的一些学生成绩虽然不好,但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有的孝敬父母,善良懂事……我们就捕捉适宜的时机,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法,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赞赏。班级一位张某的同学,原先他做事拖拉,没有耐心,做作业马虎,更让老师头疼的是他常去“打骂”同学,惹事生非,同学常来告状。可是他的体育成绩很棒,在学校运动会上,跳高、跳远都取得了好名次,为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运动会结束后的一次班会课上,我表扬了他,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几天,他作业本上的字端正多了,数学老师也反映作业能按时完成了,而且也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了。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三、运用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用微笑去关心学生
联合国亲善大使乔伊·亚当斯去过法国几次后,宣称巴黎人是全世界最差劲的主人。海关人员臭着一张脸、计程司机态度恶劣、餐厅侍者傲慢无礼、人民不耐烦又有敌意。后来,他看到一段话:“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于是下次去巴黎时,他决定一路挂着笑容。结果竞看不到任何不高兴的计程车司机、侍者或警察,人人都是神情愉快,亲切随和。他这才发现纠正别人态度最快的方法是纠正自己的态度。其实,对学生来说,教师也是一面镜子,他们很希望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像,看到自己被尊重的影像。教师应是一面对学生“常常地笑”的镜子。教师的音容笑貌可能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蝓悦和谐、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映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或许是一片灿烂。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姥姥家,上二年级时才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到了新学校,环境变了,同学都不太熟悉,感觉没意思,一个班五六十人,有我没我都一样。有一次课堂上我的铅笔盒突然掉到了地上,当我准备弯腰捡起来时,洽好碰到了老师的眼神,老师示意我不要去捡。讲完课,老师帮我捡起,并且表扬了我。这件事让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觉得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也说明我并不比城市的学生差,使我不再自卑,心中充满了自信的阳光。人人都爱看别人的笑脸,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学生。教师露出甜美可亲的笑容,可消除学生的生疏感、恐惧感。我要让师生间这种和谐的关系永远地保留。我特别喜欢孩子:课间,我会把学生叫过来,微笑着跟他们聊天,有时给小女孩扎小辫子,摸摸孩子可爱的小脸
(二)用宽容去爱护学生 《蜜蜂》一课,课文讲到作者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捉20只蜜蜂,做上记号,在两里外的地方放飞,让他的小女儿守在家里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当我让学生质疑时,一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的大女儿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让小女儿守着。”孩子们听后哄堂大笑。孩子大部分怕羞,害怕说错话,同学笑话,老师批评。学生提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也想笑。但我首先想到要保护这颗幼小的心灵。不要让它受到伤害,害怕这是她最后一次举手。于是,我就一本正经地让同学回答,笑得最厉害的那位同学回答不上。我乘机教育同学不能笑话别人,表扬了提问题的同学,说她能够大胆发言。同时,请其他同学讨论。这样,既培养孩子提问题、辩论的技巧,又符合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孩子提出问题,孩子自己解决,学生互教:同时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了自信心。
有一天,班里新转来的一位女同学告诉我,她丢了准备交给老师的十二块钱。我的脑袋“轰”的一声,调查丢钱这种事是最头疼的,处理不好就会伤到孩子的自尊。经过了解,我就把这位同学的同桌叫到办公室问他知不知道丢钱这件事,“知道”,“你看见钱了吗”,“没有”,“你的钱从哪儿来的”,“卖了三根废铁”,“哪来的废铁”,“我家的”,“老师,她的钱是第四节课丢的,我第二节课就有钱”。听到这位同学的话,我想:如果再问下去,他也不好承认,只能继续撒谎。于是,我对他说:“你可能忘了事情的经过,这样吧,这会儿我要开会去,你明天再来告诉我”。事后我悄悄地跟家长取得了联系,,第二天早上,那位学生先找同桌赔礼道歉,并且把花掉的钱还给了同桌,然后主动找我承认错误。?他在事后的日记中写道:“老师,谢谢你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批评我,我很内疚,是我影响了我们班级的荣誉,今后做事我会三思而后行,请老师和同学们相信我。”
教师的宽容源于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宽容更易触动孩子的心灵,宽容留给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留给学生找回自信的机会。
(三)用赏识去激励学生
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并以此点燃其自信心。以前,我在评价作文时,比较吝啬,总认为真正的优秀作文才给“优”,后来我改变了观点,在作文中找作者的闪光点,那怕只找到一处,就给“优”,在作文讲评时请他们只读闪光处,这样,既扩大了讲评的范围,也给孩子们制定了一个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们知道若闪光处再多一点、开头或结尾再写得好一点,就会得上“优”。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写道:我不知不觉地爱学语文了,上课觉得时间过得快,有一次作文竟然还得了“优”呢!还有的孩子在修改作文时主动征求家长的意见,问这样写行不行,文章有几处闪光点……可见这些都是赏识的结果。“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不得力啦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进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我的工作中,引导多于要求,表扬多于指责,指导多于埋怨,使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几年年班级组织“庆元旦”联欢会,班里联欢会的主持人是毛遂自荐的,节目是同学自己排练的,场面壮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即兴演出的走“时装步”把联欢会推向高潮。在班里举行的各项评选活动,都是告诉孩子们评比标准,由他们自己选举。办每一期学习园地都是让孩子们挑选作品,老师和他们一起布置。怎样开、关窗户最安全;垃圾桶、拖布怎样放置;怎样拿簸箕安全:如何做值日的首尾工作等,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孩子们知道在做事的过程中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能伤害别人。通过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赏识变成了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情绪时,才可能有长期和真诚的鼓励,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信。而鼓掌与喝彩则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教师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烈的掌声,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和巨大的鼓舞。教师的鼓掌与喝彩是打开学生创造心灵的钥匙。鼓掌与喝彩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在一定的场合,教师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在教师的眼中应该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学生,在孩子的眼中,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让孩子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快乐的成长,让孩子从生活的点滴中找到自信,让孩子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一、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科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相对论的伟大基石,然而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就是给学生讲爱因斯坦做板凳的故事,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多作肯定性评价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当学生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但还不够理想时,我们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我让学生用“请求”一词说话,一位学生说:“我请求爸爸睡觉前洗脚”(学生哄堂大笑)。学生笑是觉得“爸爸睡觉前肯定洗脚,不需要请求”,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造句,表扬他带了好头。学生笑过之后,说出这样的句子:“我请求爸爸不要喝酒”,“我请求爸爸少抽点烟”,“爸爸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可以经常这样说:“我知道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已经进步了”、“对于这次考试我知道你在用心难备”、“可能你觉得距离目标还好遥远,但想想你从刚开始到现在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我们还利用晨会和班队会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如开展“找优点”活动,让学生相互找优点,让学生在同伴的赞赏中充分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
(二)从多个层面评价学生
从多个层面看学生,善于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学生的素质包含着德智体美等方面,从多个层面看学生,就会发现学生中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差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这样比喻:“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在农夫的眼里,它没有提供起码收成的希望。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进行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巨大的宝藏。”我们会发现,班中的一些学生成绩虽然不好,但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有的孝敬父母,善良懂事……我们就捕捉适宜的时机,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法,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赞赏。班级一位张某的同学,原先他做事拖拉,没有耐心,做作业马虎,更让老师头疼的是他常去“打骂”同学,惹事生非,同学常来告状。可是他的体育成绩很棒,在学校运动会上,跳高、跳远都取得了好名次,为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运动会结束后的一次班会课上,我表扬了他,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几天,他作业本上的字端正多了,数学老师也反映作业能按时完成了,而且也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了。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三、运用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用微笑去关心学生
联合国亲善大使乔伊·亚当斯去过法国几次后,宣称巴黎人是全世界最差劲的主人。海关人员臭着一张脸、计程司机态度恶劣、餐厅侍者傲慢无礼、人民不耐烦又有敌意。后来,他看到一段话:“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于是下次去巴黎时,他决定一路挂着笑容。结果竞看不到任何不高兴的计程车司机、侍者或警察,人人都是神情愉快,亲切随和。他这才发现纠正别人态度最快的方法是纠正自己的态度。其实,对学生来说,教师也是一面镜子,他们很希望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像,看到自己被尊重的影像。教师应是一面对学生“常常地笑”的镜子。教师的音容笑貌可能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蝓悦和谐、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映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或许是一片灿烂。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姥姥家,上二年级时才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到了新学校,环境变了,同学都不太熟悉,感觉没意思,一个班五六十人,有我没我都一样。有一次课堂上我的铅笔盒突然掉到了地上,当我准备弯腰捡起来时,洽好碰到了老师的眼神,老师示意我不要去捡。讲完课,老师帮我捡起,并且表扬了我。这件事让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觉得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也说明我并不比城市的学生差,使我不再自卑,心中充满了自信的阳光。人人都爱看别人的笑脸,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学生。教师露出甜美可亲的笑容,可消除学生的生疏感、恐惧感。我要让师生间这种和谐的关系永远地保留。我特别喜欢孩子:课间,我会把学生叫过来,微笑着跟他们聊天,有时给小女孩扎小辫子,摸摸孩子可爱的小脸
(二)用宽容去爱护学生 《蜜蜂》一课,课文讲到作者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捉20只蜜蜂,做上记号,在两里外的地方放飞,让他的小女儿守在家里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当我让学生质疑时,一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的大女儿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让小女儿守着。”孩子们听后哄堂大笑。孩子大部分怕羞,害怕说错话,同学笑话,老师批评。学生提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也想笑。但我首先想到要保护这颗幼小的心灵。不要让它受到伤害,害怕这是她最后一次举手。于是,我就一本正经地让同学回答,笑得最厉害的那位同学回答不上。我乘机教育同学不能笑话别人,表扬了提问题的同学,说她能够大胆发言。同时,请其他同学讨论。这样,既培养孩子提问题、辩论的技巧,又符合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孩子提出问题,孩子自己解决,学生互教:同时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了自信心。
有一天,班里新转来的一位女同学告诉我,她丢了准备交给老师的十二块钱。我的脑袋“轰”的一声,调查丢钱这种事是最头疼的,处理不好就会伤到孩子的自尊。经过了解,我就把这位同学的同桌叫到办公室问他知不知道丢钱这件事,“知道”,“你看见钱了吗”,“没有”,“你的钱从哪儿来的”,“卖了三根废铁”,“哪来的废铁”,“我家的”,“老师,她的钱是第四节课丢的,我第二节课就有钱”。听到这位同学的话,我想:如果再问下去,他也不好承认,只能继续撒谎。于是,我对他说:“你可能忘了事情的经过,这样吧,这会儿我要开会去,你明天再来告诉我”。事后我悄悄地跟家长取得了联系,,第二天早上,那位学生先找同桌赔礼道歉,并且把花掉的钱还给了同桌,然后主动找我承认错误。?他在事后的日记中写道:“老师,谢谢你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批评我,我很内疚,是我影响了我们班级的荣誉,今后做事我会三思而后行,请老师和同学们相信我。”
教师的宽容源于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宽容更易触动孩子的心灵,宽容留给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留给学生找回自信的机会。
(三)用赏识去激励学生
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并以此点燃其自信心。以前,我在评价作文时,比较吝啬,总认为真正的优秀作文才给“优”,后来我改变了观点,在作文中找作者的闪光点,那怕只找到一处,就给“优”,在作文讲评时请他们只读闪光处,这样,既扩大了讲评的范围,也给孩子们制定了一个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们知道若闪光处再多一点、开头或结尾再写得好一点,就会得上“优”。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写道:我不知不觉地爱学语文了,上课觉得时间过得快,有一次作文竟然还得了“优”呢!还有的孩子在修改作文时主动征求家长的意见,问这样写行不行,文章有几处闪光点……可见这些都是赏识的结果。“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不得力啦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进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我的工作中,引导多于要求,表扬多于指责,指导多于埋怨,使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几年年班级组织“庆元旦”联欢会,班里联欢会的主持人是毛遂自荐的,节目是同学自己排练的,场面壮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即兴演出的走“时装步”把联欢会推向高潮。在班里举行的各项评选活动,都是告诉孩子们评比标准,由他们自己选举。办每一期学习园地都是让孩子们挑选作品,老师和他们一起布置。怎样开、关窗户最安全;垃圾桶、拖布怎样放置;怎样拿簸箕安全:如何做值日的首尾工作等,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孩子们知道在做事的过程中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能伤害别人。通过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赏识变成了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情绪时,才可能有长期和真诚的鼓励,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信。而鼓掌与喝彩则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教师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烈的掌声,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和巨大的鼓舞。教师的鼓掌与喝彩是打开学生创造心灵的钥匙。鼓掌与喝彩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在一定的场合,教师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在教师的眼中应该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学生,在孩子的眼中,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让孩子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快乐的成长,让孩子从生活的点滴中找到自信,让孩子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