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美颜 中、日、韩螺钿漆盒赏析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盒,最初是春秋战国时期楚人使用的生活用器,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写道:“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其中楚人制作的“椟”,是嵌了贝壳、宝石、翡翠的“百宝嵌”漆盒,也就是明清时期扬州漆工匠周翥创造漆工艺技法“百宝嵌,,的一种工艺手法。由于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如今我们在世界级的大博物馆才有可能一睹这些珍贵螺钿镶嵌漆盒的芳容。
  中国,螺钿漆艺起源之地
  螺钿起源于中国殷周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在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了不少西周时期的镶嵌螺钿漆器,商周时期,人们只会将贝壳简单地进行切割打磨,在漆底上稍作点缀,发展至唐代,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匠们开始将螺贝锯磨成不同厚度的薄片,再经过打磨、抛光,直到泛出彩虹般的珍珠光泽才谓之螺钿。通过镶嵌、黏贴、研磨、髹涂等工艺技法,运用大漆坚牢的粘着力,将螺钿镶嵌在漆器表面上,使镶嵌螺钿髹涂大漆的器物透出独有的光彩与奢华。
  螺钿工艺发展到唐代8世纪中叶,已经非常成熟,种类繁多,有木地螺钿、漆地螺钿、树脂地螺钿、玳瑁地螺钿,几乎囊括了亚洲各地的螺钿种类,其中的玳瑁——一种来玳瑁帽海龟的壳,是当时螺钿最为珍贵的质材之一。《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收藏于日本正仓院,是中国唐代皇室赠送给当时日本圣武天皇的厚礼。八方盖盒呈八角形,长约356厘米,花纹晶莹,玳瑁表层镶嵌珍珠丹和琥珀制成的花鸟纹饰彰显华美瑰丽工序繁复的螺钿工艺,体现了盛唐时期极为璀璨辉煌的成熟风格。
  中国晚唐五代期间的螺钿漆箱《花鸟纹嵌螺钿黑漆经箱》,现藏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属于厚螺钿的漆器作品,白色贝片在光的作用下,呈现出淡雅的五彩。黑漆经箱长35厘米,宽12厘米,高12.5厘米,木胎,用合题法镶榫制作。长方形,箱盖盝顶,台座略宽与箱身连接。表面黑漆,经箱上的花纹、图案都是用螺钿装饰,盖墙飞鸟纹,用花叶间隔,内施金平脱花纹,如嫩芽初茁。箱身立墙嵌石榴、牡丹等花纹。以上纹饰均用厚螺钿镶嵌,并用线雕刻纹理,外箱身精美绝伦。
  到了宋代,唐代辉煌的螺钿工艺已衰落无存,11世纪的后半叶,方勺所著的《泊宅编》里面就有“螺填器本出倭国,物像百熊颇极工巧,非若今市人所售者”,宋人反借鉴日本螺钿工艺的同时还引进高丽的薄螺钿工艺,并融入本土民族文化符号,创造了像《黑漆嵌螺钿人物图盒》这样绚丽的螺钿漆器,这也是宋元时期螺钿漆艺的代表作品,这件作品的纹饰保留了唐风的牡丹纹、唐草纹、菊花纹、莲花纹等纹样,盒盖镶嵌人物图极其丰富奢华与绚丽多彩,是运用薄螺锢技艺的经典之作。
  明代之后,薄螺钿漆工艺进一步发展出了加金箔、银箔、金屑、银屑等工艺技法,使薄螺钿漆器更加璀璨绚丽。在此漆器生产的盛世时期,髹漆工艺承前启后,漆工黄成著述的《髹饰录》是现存最早的髹漆工艺总结性专著。黄成在《髹饰录》中对螺钿的阐述有:“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挑,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
  明代中后期,同是扬州漆工匠周翥创造了驰名中外的百宝嵌工艺,将螺钿、珍珠、壁玉、水晶、玛瑙、玳瑁、青金、绿松、象牙、宝石、蜜蜡、沉香、彩石、珊瑚等各种贵重质材,通过切、割、雕、镂、磨、刻等技法巧妙地将山水、花卉、树木、鸟兽、虫草、人物、楼台等形态镶嵌在首饰盒、挂屏、屏风等漆器表面,巧用珍奇原料的天然质感,打磨出高浮悬雕的艺术效果。“百宝嵌”将百宝荟聚,于画面设计精细繁密,极其奢华名贵,很受皇家贵族喜爱。百宝嵌到清代更为盛行。
  清代的螺钿镶嵌工艺无论在纹饰上、题材上、技法上与艺术风格都产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顺应清朝满族统治阶级繁缛华丽的审美趣味,也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意趣,髹饰工艺吸收了西方外来文化,器物装饰趋向细腻精致。如使用曲线设计,纤弱娇媚,光泽闪烁,华美精巧的设计手法,追求华美闲适、雍容繁褥的极致艺术风格,突显髹漆工艺技法的精湛。扬州漆工匠江千里的薄螺钿镶嵌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了明代后期及清代螺钿漆器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今天人们对螺钿镶嵌的审美趋向。
  日本,奉为国艺之漆
  漆艺源于中国,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盛于日本。因此,日本也被称为“漆国(Japan)”。日本漆艺从绳文时代开始,脉脉相传,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学习中国乃及东南亚各国的技术发展,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日本漆艺发展的历史看,漆器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上至王族、士大夫,下至平民,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不同等级的漆器,贵族阶层使用螺钿镶嵌、朱地戗金、黑地戗金等精美漆器。平民阶层则多使用木地涂等漆器。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国的漆艺随着漆器开始大量传入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日本漆艺已经将中国最优秀的技术和最本质的美学内涵,融入本民族自身特有的审美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日本正苍院留下来的唐代螺钿漆器开始,日本就有了其独特的螺钿工艺发展历史。从奈良平安时代开始,到中世纪,螺钿漆器结合日本独有的莳绘技法(莳绘乃日本独特的漆器装饰法,即以漆描绘纹样,在漆未干前洒以金、银粉或色粉的技法),奢华的螺锢镶嵌与华丽的莳绘将审美与功能集为一体,创造了日本绚烂的螺钿漆器新时代。
  从奈良时代开始,日本螺钿工艺逐渐出现了金银泥绘、金镂、平纹、漆皮、干漆等各种技法,莳绘漆工艺便产生于这个时期,辉煌于江户时代。日本漆工创造性地把中国洒金罩明研磨推光的“末金镂”发展成為莳绘漆工艺技法。
  莳绘的洒金法可能是受中国明代漆工专著《髹饰录》中所说的“屑蚌末”技法的影响,以洒金的方法洒在漆器面上的装饰。这个技法又分为“平莳绘”与“高莳绘”。奈良平安时代的国宝级经典作品《单轮车螺钿莳绘手箱》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件作品除了莳绘与描金以外,还融入了螺钿镶嵌工艺,形成了螺钿与莳绘结合的一种独有的漆工艺技法,在世界漆艺史上创造了具有鲜明日本风格的艺术形式。莳绘的纹样图案,以自然景物与花草为题材,表现日本崇尚大自然的民族性格,无论是山峦、流水、花鸟、板桥等都体现了一种特有的日式审美情趣。   从奈良平安时代到江户明治时代,是日本螺钿漆工艺突飞猛进的时期。
  莳绘技艺在江户时代发展最为鼎盛,在众多的漆工匠中,本阿弥光悦对日本的艺术贡献显著,被称为日本的“毕加索”,他在作品中创造了平淡而富有深沉的纯粹的日本美学观,其作品含蓄、平静、纯洁,手法洗练大气,形成了光悦莳绘“琳派”的艺术风格。江户时代中期,尾形光琳继承光悦莳绘的漆工艺技法与艺术风格,运用莳绘漆工艺结合螺钿工艺,将“琳派”发扬光大。光琳的经典代表作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八桥莳绘螺钿砚箱》。作品由两层砚盒所组成,上层置砚与铜壶,下层储纸。砚箱的装饰纹样依《伊势物语》第九段“八桥”的场景设计,螺钿镶嵌燕子花,叶茎则以莳绘技法制作。板桥采用经加工腐蚀后的铅板,而桩基则用银板,在质感上形成强烈对比效果。砚箱的内部描以金色水波纹样,桥的别致随打开箱盖便能发现。光琳的漆艺设计深蕴自然意态的精髓,其装饰纤巧细腻,妙趣横生。韩国,漆器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韩国,螺钿漆器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往往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使用,一般平民是不能使用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的。在进入现代化进程韩国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螺钿漆器的含义与象征,因为每个家庭无论嫁娶都必须拥有螺钿漆器作为嫁妆或者聘礼。富人或者贵族会购买螺钿衣拒、螺钿床、螺钿化妆桌等大型的螺钿镶嵌家具,一般平民只能买螺钿化妆盒,或者首饰盒等。哪怕再穷的韩国人结婚时也要买上一两件有镶嵌螺钿的精美小镜子、或者一对漆碗、筷子等/小件螺钿漆器作嫁妆。韩国人对螺钿文化的着迷,没有任有问种艺术形式如此地受韩国人的喜爱,兴盛于高丽比哦初期的螺钿工艺,是如此完美地反映出韩国人在生活中,培养出的那种淡雅的艺术精神与朴素的自然观,在经历了多少个朝代兴衰与无数个岁月的流逝过程中仍然不断地发展着,也反映了韩国人心灵深处对器具文化的一种寄托与归宿感。
  从高丽时代12世纪到朝鲜时代、一直到今天,螺钿漆器的制用都十分盛行,高丽比哦与朝鲜时代的螺钿漆器样式已有明显的分别,更不同于中国与日本的艺术样式。从了专世的作品分析,高丽时期的螺钿漆器,仍承袭新罗时期的唐朝及本土祠料的特色,向更具本民族特色的方向迈进。高丽时期螺钿漆器纹饰的繁缛特点,集中表现的主题以菊花纹、菊唐草纹、菊牡月尼草纹为最著。高丽太相统一全国后,佛教成为国教,贵族阶层需要高级佛教用品和生活用品。
  高丽王朝1310年设立官营供造署(中尚署),大量生产螺钿漆器,主要以佛器和贵族生活用品为主,所以高丽时期螺钿漆器的精美和贵族化需求是分不开的。高丽时期的螺钿漆器设计,无论是功能还是器形镐点都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以下这件纯菊花纹螺钿漆器,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螺钿菊花纹经函》,菊花纹经函37.8厘米长,19.2厘米高。盒盖有斜角设计,在凸起的方形中心上写着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以示其为专门存经所用,字形也是由螺钿镶嵌而成。盒盖周围绕着多瓣菊花纹,转角的位置也是菊花饰带装饰。盒面也用菊花纹装饰,纹饰则由于薄螺钿的流行及切拔法、伏彩法等技艺的发展,日趋细密繁琐。花蕊用红漆以玳瑁镶嵌。此盒被认为是高丽时期螺钿镶嵌器传统风格的典范之作。另外,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螺钿菊唐草文洲滨形盒》,高4.1厘米;最大幅10.2厘米。盒呈半花形。盒身遍布单开菊纹绕以卷草文,盒盖中嵌出三朵六瓣花型,并点红、黄色漆作衬。工艺精湛,造形雅致,装饰繁缛。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在日统时期就开始关注韩国漆器的收藏与保有。中央膺物馆收藏的漆艺作品代表着高丽时期与朝鲜时期的螺钿漆器的最高水准。比较而言,朝鲜时期的螺钿漆器的艺术,风格样式多样化,除了延续与发展了高丽末期的设计风格以莲花纹、宝相花纹、牡丹纹、菊花纹为主题以外,还创造性地将漆器纹样(花鸟纹、葡萄纹、双鹤纹、梅鸟纹、四君子等)变成一幅花鸟画或山水画作为漆器的主题,镶嵌到漆器的表面装饰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这种独有的大韩风格也透露出文人士大夫阶层代表的审美情趣。
  纵览漫长的漆文化历史,中国、日本、韩国有着千丝万缕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没有日本正仓院收藏的那件中国唐朝的奇出珍宝《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我们也许无法一窥曾经唐朝螺钿漆艺的辉煌吗?如果中国唐代皇家没有赠送这件奇世珍宝给日本圣武天皇,日本奈良平安時代、江户时代会有这么多杰出的漆工匠、创造这么多精美绝伦的螺钿漆器。如果宋徽宗没有派使节徐兢到高丽国去,中国宋代会有薄螺钿工艺出现吗?如果中国明代的《髹饰录》洒金技法没有传入日本,日本今天会创造如此丰富的莳绘技艺吗?从这些螺钿漆盒的国宝级案例中可以证明,无论历史未来如何变迁发展,东亚之问的文化交流深植血液、交互绵延,永远不会变,更不会断。但愿我们都能成为“买犊还珠”里的那个楚人,创造出更多更美的“椟”。
其他文献
在日益强调重拾传统民族审美的今天,如何找回古老的优秀传统,无疑值得探讨。民族美学植根于数千年的传统艺术中,它可以是当代艺术创造的不竭源泉。此次展场选取近期三个独具特色的展览,它们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美学:“砚德清风”展可以窥探中国古砚中的传统美学及其与清代宫廷文化的融合; “叶浅予的‘民族学’”展则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他一生如何在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革新中国画;而“动画中国风”展则探讨舶来的动画如
期刊
不知不觉间,本刊封面已变得日益抽象化,这也许是我们对于封面定义的次转变。从以往反复斟酌,选取具体的物像,到如今从艺术符号中甄选出局部的元素,或重组再现,或抽象变化表达。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我们如今更倾向于向读者传达范围更为广阔的收藏理念、潮流趋势或是市场信号,带给读者更多的认知延伸和自我思辨,而非仅仅推荐器物的美好与价值。  本期封面主体是艘插满旌旗的船只,注定与在众多期封面中显得尤为另类。这是一艘
期刊
爱收集老物件的人,是对时光情有独钟的一个群体。恋旧物,实际上是恋其穿越时间和历史的种种印痕,恋其难以再生的古往雕琢和质感,每件旧物独特的身份记忆,不仅仅包括其本身带有的品相、时代所赋予的文化特质,还包括其刻下的匠人标识、与之匹配的主人……历经浮沉的熠熠旧物,亦让珍之、淘之、惜之的藏家们窃取了历史长流中的片刻时光。  古董珠宝收藏家lennifer Zhang浸染欧洲珠宝艺术十几年,问及对于珠宝带给
期刊
《收藏·拍卖》:请简述亚洲当代艺术展的定位与发展历程  Mark Saunderson:首届亚洲当代艺术展在2012年10月举行,是由我及我的伙伴DouweCramer和Sarah Benecke共同经营,我们拥有数十年媒体、市场推广及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同是也是资深收藏家。展会举办至今已迎来第十一届。除此之外,我们也创立了亚洲最大型的艺术网站“当代艺术藏家”。  亚洲当代艺术展成立目的旨在为香港
期刊
对于艺术品投资而言,艺术品价值评估一直是特别棘手的问题。假如,我们对一件艺术品建立一个科学模型,从视觉价值、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六个维度进行打分,各位就不会轻易被各种玄乎其词的“境界”“高度”所忽悠了。  判断艺术品价值需要模型  价值是一切投资的前提,艺术品的价值是艺术投资的前提;要进行艺术品投资,首先就要学会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但是,由于艺术品并不是标准化产品,也不拥
期刊
《收藏·拍卖》:香港国际古玩展今年已经踏入第10年。与刚刚起步时相比,进入第10年的香港古玩展有哪些变化?  翟健民:确切地说今年已经是14年,早期是在香港机场附近的会展中心。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来参加的客户70%是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只有30%是内地的。到今天这个比例完全倒过来。今年有70家古玩商参展,其中有20家来自内地,这完全是一个质的变化。  今年的古玩展增加了多元化的东西,有很多策划和推
期刊
鲁本斯故居(Rubenshuis)位于比利时第二大城市安特卫普,这是一栋意大利风格的公寓,在繁华的Meir名店街后面,闹中取静。两层楼内部装修漂亮奢华,并且拥有一座美丽的后花园。房子哪怕经历风雨500年,依然保持当年生活原貌。鲁本斯和家人就在这里生活了25年,他也在这里完成了一生的大部分艺术创作。今时今日故居里陈列着的一器一物都讲诉着这位平民之子繁花似锦的一生。  我坐在巴洛克风情的后花园中,阅读
期刊
在西方珠宝首饰的发展史中,19世纪无疑是一个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东西方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加上受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艺术思潮的影响,19世纪的西方首饰风格可谓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诞生了诸多闪耀的经典。透过这一时期的华美首饰,可以追思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奢华的定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浪漫期盼。  19世纪,全球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当时的欧洲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而欧洲
期刊
在很多熟悉楼朋竹的人认知里,楼朋竹是首都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专家,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她还有一个身份——世纪大藏家张伯驹老先生的外孙女。从少年时严格的传统文化培养,到长大后职业的选择,张伯驹对这位外孙女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楼朋竹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张伯驹更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和为人处世之道。  家教严格的外公  在楼朋竹的印象里,外公虽然是旧派人,但很有新派思想。最特别的就是这“重女轻男”的思想,当时社
期刊
随着2017年春拍一件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2.1275亿元成交,以及今年3月纽约佳士得“藤田美术馆”藏四件商周晚期青铜重器以近9亿元人民币成交,频频过亿的价格重新点燃人们对于青铜器收藏的热情。  彰显王者风范  7月15日,兮甲盘2.1275亿元的成交价格,引发业内一片惊叹。对于这个价格,有人认为相比书画、瓷器,这样的国之重器一点都不贵。也有人认为这个价格有点虚高,似乎透支了未来升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