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有个油画部落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乌有一个油画部落,是由青年画家邵永红、傅庆明、叶永明、耿建、黄世香、楼志强、辛守辉、王颢铭、禾乃等九人组织发起的。
  临近2016年底,该部落举办作品首展,名为“征途”,寓意这些创始成员已经整装出发,开启新的艺术征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刚跨出大学的校门,有的已经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多年,但都对油画挚爱,一直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用油彩涂抹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当天,笔者去采访,请部落头领邵永红随意谈。
  邵永红是义乌一所高校艺术学科的领头人,教书育人之余,也希望能为社会的文化事业做点贡献,于是发起、组织了油画部落。他从对往事的回忆谈起:“小时候很喜欢坐在奶奶身边看她剪纸……当时我觉得奶奶好厉害,便也学着拿支笔或剪刀涂涂剪剪。这可能就是我与艺术的最初邂逅吧!
  “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心灰意冷地上了一所职业高中的美工班,但从此与美术结下不解之缘。上大学,接触到油画,我立刻被油画的魅力所折服。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中影响力最大、普及面最广的一个画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我喜欢油画艺术所呈现的丰富色彩变化,透明、厚重的层次对比,变化无穷的笔触及坚实的耐久性。
  “我喜欢拿着画笔坐在画架前的感觉。
  “我愿意握着画笔让生命一天天逝去。
  “我喜欢平淡、安静的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时常会怀念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庄。那是一个地处浙中的普通小村庄,有蔚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舒缓的清风和碧水涟漪的山塘、丘陵上茂密的树丛、田野间错落的庄稼……我对之感动。我愿意拿起手中的画笔,一遍一遍涂抹那心中的风景。我努力让画布上的每一块颜色、每一根线条都能与我颤动的心灵相吻。在饱蘸颜料的笔与画布接触的瞬间,我觉得很幸福。”
  邵永红走出展厅,望着远山说:“我希望我的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诗意的浪漫。艺术之旅漫长而又艰辛,我会一如既往地往前走。”
  远山有远韵。邵永红有理想和奋斗目标。
  第二天,笔者对油画部落一些成员作了书面采访。
  叶永明也是美术教师,差不多每年寒暑假都会去外地写生。仅凭这一点,我就很钦佩他的执著,相信他日后会有所成。
  他说:“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去陕北参加油画高级研究班培训。到了黄土高坡,那里就几户人家——是镇政府所在地。每天早起晚归,搬运画架、画布和画具。绘画需要凝神聚气,需要体力耐力,更需要一鼓作气和吃苦精神,完成一幅画得几个小时,但这些都不算什么。见到老师上课示范,我明白了许多、领悟了许多。每天学习、思考、实践,每天在庄稼地里钻、在山坡上跑,写生带来别样的满足感觉和情怀释放。半个月下来,我觉得自己实现了由表面的美到内在的感动的认知。
  “我喜欢并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去观察物象,去感悟它们的美好属性,提升认知能力,尝试用主观色彩去概括物象,以此训练自身更高的艺术境界。”
  他补充说:“每个地方带来的感受都不一样,每当我完成一幅比较满意的作品时,心底的喜悦也油然而生。”
  楼志强是工厂员工,凭着热爱画画而坚守不移。他说:“从记事起,我就爱乱涂乱画。小学三年级时,我课外去学习素描,似懂非懂地了解了一些光影、透视,还有黑、白、灰,但从此对绘画难以割舍。”
  他围绕这次油画部落的首展,谈了自己的创作感悟,说提供的几幅画,有早期创作的“梦”系列作品和新近创作的“雨”系列作品。我们感觉到他是相对有系统地进行创作,以期个人独特的发展。
  他说:“‘梦’系列作品是大学毕业后进行的艺术尝试,用超现实的手法表达对女性情感的遐想。颜色基本运用红色,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对人、事、物的亢奋。这样的创作一直延续至今。
  “‘雨’系列的创作,始于多雨的义乌。第一幅作品画的就是义乌商场在雨中湿润的画面,技法上也与之前的平面式有了本质的区别,多了肌理感,笔触更丰富,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雨’的朦胧感。
  “2011年伊丽沙白·泰勒逝世,莫名的有了为她画肖像的冲动。我采取朴实的画法,背景使用大量的幽蓝色,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冷艳,也为忧伤的气氛增加凝重感。为了趣味性,我给人像脖子上系了一条‘玉观音’,增加几分中国味。”
  王颢铭是部落中最年轻的一位,2016年刚从大学毕业。他说:“许多人说90后只能在爸妈的羽翼下面踱步,我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很多人都说义乌人就会做生意,义乌是块‘文化沙漠’,我当时听了就超想回義乌创业……”他与两位小伙伴搞了一间画室,做点培训工作,有些响动,据说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有过介绍。王颢铭对未来充满向往与期待,这次展出的作品也大气。
  “我来自舟山,叫戎科军,笔名禾乃。”
  禾乃自称“大海的儿子”,却选择在浙中内地义乌发展。他打拼多年,摆过摊,做过广告,办过厂子,现在有画室,专职创作。他自学油画,说:“我一直坚持油画艺术的实践,从对生活的感知中获取创作动力。我自信有定力,能够坚守,有平常心,痴迷创作。”
  禾乃从社会基层走过来,所以本能地目光“向下”,“诉说”现实,所以也就对我们说:“对于油画艺术,一直在探索和寻觅的过程中行走着,有痛苦,有纠结,有迷茫,有快乐,有兴奋,有未来,这也许是绘画艺术带给我的真实人生!”
  艺术需要走进象牙之塔,同样需要走出象牙之塔。
  第三天,笔者通过邵永红了解其他部落成员。
  黄世香是部落中唯一的女性,大学毕业当教师二十余年,一直对艺术有所追求。她用女人特有的情怀,记录身边的人和事,画风细腻,色调柔雅。
  耿建来自山东,扎根义乌。这汉子说话不多,为人耿直、率性,好动,有激情,画如其人,用笔泼辣,充满激情。
  辛守辉喜欢画风景,作品主要描绘他成长与工作的第二故乡义乌的山水,景观在他笔下变得唯美生动。
  傅庆明是一位资深美术名师,其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是深得大家喜欢和尊敬的油画家。
  热爱,是笔者采访义乌油画部落之后最大的感受:他们因为热爱坚持创作,因为热爱走到一起,并希望为商业之都繁荣艺术。前几天与邵永红通电话,他说起正在考虑义乌油画部落2017年活动计划,笔者建议他们的创作贴近人生、贴近社会、走向世界,比如更多地表现义乌这个国际商都的外商的种种风景,为大众服务,也为历史存照,邵永红连连称好。
  愿义乌油画部落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远!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由义乌油画部落提供)
其他文献
《鸡毛飞上天》真实地表现了几代人创业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耳目一新。该剧题材新颖、视角独特,用浙商崛起的故事,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初,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问题与困惑,展现了中华商业传奇和中国商人勇于开拓、善于创新、诚实守信的实干精神。  一部立足本地反映浙商精神的正能量剧  “鸡毛换糖”,一个上年岁的人听来无比熟悉,多数年轻一代又十分陌生的词语,它包含了几百年来浙江义乌百姓在时代大潮
期刊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35年前,一部名叫《萬水千山总是情》的香港TVB影视剧一经播出便吸引了两地观众的注意,其同名电视剧主题曲也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中的经典;35年后的今天,这部电视剧以“翻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成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标志性文化活动之一。  回望经典 献礼回归  这部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典港剧,以中国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
期刊
故鄉对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特别的存在,乡情、乡愁更像是一种文化基因和生命密码,无声地浸润在一个人的血脉里,纵使少小离家、双鬓斑白,也依旧乡音未改,故乡萦绕在心头永远不曾远去。而故乡、乡情对中国人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生命意义上的,通常指一个人出生、生长的地方,而另一层含义是情感、文化意义上的,比如一个人生活过、在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地方,就像《乡愁乡愁》作者庞亚君所书写的松阳。  从《乡愁乡愁》的副题“
期刊
今天,2017年4月18日,是“杜立特突袭”75周年纪念。1942年4月18日清晨,在传奇飞行员杜立特中校带领下,80位志愿加入的美国飞行员驾驶16架B-25轰炸机,从美军航母“大黃蜂号”起飞,轰炸日本五座城市。这次勇敢进攻,是针对日本海军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采取的报复行动。  今天,仅有一位杜立特突袭者依然在世,他就是现年101岁的科尔中校,杜立特的副驾驶。4月18日上午,在俄亥俄州代
期刊
国内的茶叶博览会很多,仅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北京、广州、西安、济南等城市举办。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架势。  但是,能冠以“国际”头衔的茶博会却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这就是5月中旬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百度搜索“国际茶叶博览会”,找到结果3,760,000个,齐齐指向了这次刷爆了我们朋友圈的盛会。  究竟是哪些元素,让此次茶博会喊出了响当当的“国际”口号?  了解:“国际范”从这里起步
期刊
“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段豪言壮语发自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之口,时间是1955年。这一指示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上世纪50年代高中毕业的我,抱着玫瑰色的梦想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编导系。当我正在跟着欧阳予倩院长见习导演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之际,学院领导找我谈话说,新华社来院招人,要把我选送到北京去深造。当年凡有志青年都自觉听从党召唤。我就从此走上了国际新闻战线,刻苦学习
期刊
前不久,在浙江卫视播出的一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火了,义乌人津津乐道。在他们看来,“鸡毛换糖”传统所反映出来的浙商的创业精神,正是义乌文化的特质。  这个小商品之都——曾经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前沿阵地,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练、变迁之后,也正在发生耀眼的改变,变成“中国智造”的兴起与传播之地。  最近在义乌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文化产品交易会正是折射这种文化嬗变的精彩呈现。  从创意到产业  在文交会
期刊
“妈妈,我好想你。记不清多少个夜晚,因为对你的想念,我泪流满面。看到电视里别人的父母都在家里,享受家的温暖,我好羡慕。可我知道,你们在国外也非常辛苦……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七都办了个‘留守儿童快乐之家’,那里真的很好,有多媒体教室。周末,有很多大学生来给我们上课,教我们唱歌、手工、做游戏等。我们上课都是免费的,我觉得他们像家人一样,我在这里很快乐。等你来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  这是温州市鹿城区
期刊
侠客,旧时指武艺高强、讲义气的人物,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新时代,在仙居这座小城,有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武艺高强,利用过人的攀岩技能挽救遇险人生命;他们行走崖间,义务清除游客留下的垃圾,默默守护着青山秀水;他们参加志愿行动200多次,解救被困人员272人次,累计服务社会时间超过6万小时。他们就是仙居县红十字应急搜救队,新时代的侠客。  攀岩高手组建搜救队  仙居,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幽深奇崛的
期刊
近日,筆者从温州博物馆获悉,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温州共登录一级文物183件(套),其中东晋瓯窑青釉褐彩瓷鸡首壶、北宋瓯窑青釉观音菩萨瓷坐像、北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瓷执壶等3件瓯窑极为罕见,为瓯窑艺术的代表作。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瓷执壶还是温州“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是目前瓯窑仅有的一件国宝级文物。该执壶通高25.10厘米、壶身口径5.10厘米、足径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