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要遵循科学的提问原则。教师掌握了提问的技能,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有效方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职高英语课堂、提问技巧、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的生命活动。合理“提问”是构建这种运行体系,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的催化剂。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教师要先提出问题,并迅速地望着每个学生的眼睛,促其准备回答,然后再指定回答的人。这会确保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如果教师先叫学生的名字,然后再说出问题,剩下的学生就会心不在焉。提出问题后,要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这样就会使学生有机会收集并组织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形成有条理的答案。问题的类型、难易程度及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水平决定留的思考时间的长短。
(2)要提问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损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不再积极主动地回答,而是尽量回避,这样就打击了中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太容易的问题学生又不屑于回答,觉得问题太乏味,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觉得自己都学会了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过易的问题没有启发性,学生回答时不动脑筋,思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样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问题难易程度的原则是稍难但未超过学生的水平,就像摘树上的果子,既非垂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应当是“跳起来摘果子”最合适。
(3)按学生的不同程度安排和均匀分配问题。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高有低,接受能力、反应速度有快有慢,所以要按学生的不同程度合理地提出并安排问题。让比较聪明的和自信的学生回答稍难一些的问题;让缺乏自信的、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容易的问题。这样,程度好的学生会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认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更加努力学习英语。另外,问题要在班级中均匀分配。提问学生时教师要顾及学生面,不能每次都叫同样的学生,每次都提问前面的几个学生等等。要考虑到各个角落的学生。
(4)每个问题尽量只问一次。这是必要的,因为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听问题只听一次的好习惯,只有在很明显存在有一部分学生没正确理解问题的时候才能重复问题。如果教师意识到学生没理解问题,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问同一个问题,或者在必要时换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而且要一次提问一个问题。像 “Who is standing with whom under the big tree and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nd why are they laughing so loudly?”这样的问题要避免提问,因为大部分职高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涉及到太多的内容,他们会顾及不过来,会降低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教师提问时还要注意明确而清晰地说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要确保全体学生很容易就理解问题的意思。所以选择好提问时的谴词造句和方式。要避免太抽象的问题,或一字不差地重复课文内容的问题。
(5)提问时应该用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如果教师提问时用充满责备和威胁、坚硬的态度,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恐惧心理,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提问时态度应该是喜悦、友好、轻松的。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尽量使用像“Would you please tell us…?”“Would you like to…?”“May I ask you…?”等委婉而友好的语气。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Well done.”“Very good!” “You did a good job!”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Try again.”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教师提问时尽量多使用体态语。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教师的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教师鼓励的眼神可以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教师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好地思考答案。另外,教师还要观察和了解学生的体态语,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总之,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性,既要掌握难度,使难度适当,考虑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学生,问题的类型要多样化,使用yes或W. H.等不同问句;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暗示或疑点,启发学生思考,生动活泼、和蔼耐心地引领 学生进入境界;还要清晰、明确、具体地提出问题,使学生一听就懂,提一连串的问题时前后要连贯,可以跟着学生的思维绕到希望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年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薛中梁.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M]. 安徽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叶静坤. 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性. 玉林师专学报, 1999, (2).
[4]张正东. 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 科学出版社, 1999.
关键词:职高英语课堂、提问技巧、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的生命活动。合理“提问”是构建这种运行体系,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的催化剂。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教师要先提出问题,并迅速地望着每个学生的眼睛,促其准备回答,然后再指定回答的人。这会确保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如果教师先叫学生的名字,然后再说出问题,剩下的学生就会心不在焉。提出问题后,要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这样就会使学生有机会收集并组织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形成有条理的答案。问题的类型、难易程度及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水平决定留的思考时间的长短。
(2)要提问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损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不再积极主动地回答,而是尽量回避,这样就打击了中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太容易的问题学生又不屑于回答,觉得问题太乏味,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觉得自己都学会了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过易的问题没有启发性,学生回答时不动脑筋,思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样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问题难易程度的原则是稍难但未超过学生的水平,就像摘树上的果子,既非垂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应当是“跳起来摘果子”最合适。
(3)按学生的不同程度安排和均匀分配问题。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高有低,接受能力、反应速度有快有慢,所以要按学生的不同程度合理地提出并安排问题。让比较聪明的和自信的学生回答稍难一些的问题;让缺乏自信的、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容易的问题。这样,程度好的学生会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认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更加努力学习英语。另外,问题要在班级中均匀分配。提问学生时教师要顾及学生面,不能每次都叫同样的学生,每次都提问前面的几个学生等等。要考虑到各个角落的学生。
(4)每个问题尽量只问一次。这是必要的,因为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听问题只听一次的好习惯,只有在很明显存在有一部分学生没正确理解问题的时候才能重复问题。如果教师意识到学生没理解问题,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问同一个问题,或者在必要时换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而且要一次提问一个问题。像 “Who is standing with whom under the big tree and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nd why are they laughing so loudly?”这样的问题要避免提问,因为大部分职高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涉及到太多的内容,他们会顾及不过来,会降低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教师提问时还要注意明确而清晰地说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要确保全体学生很容易就理解问题的意思。所以选择好提问时的谴词造句和方式。要避免太抽象的问题,或一字不差地重复课文内容的问题。
(5)提问时应该用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如果教师提问时用充满责备和威胁、坚硬的态度,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恐惧心理,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提问时态度应该是喜悦、友好、轻松的。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尽量使用像“Would you please tell us…?”“Would you like to…?”“May I ask you…?”等委婉而友好的语气。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Well done.”“Very good!” “You did a good job!”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Try again.”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教师提问时尽量多使用体态语。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教师的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教师鼓励的眼神可以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教师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好地思考答案。另外,教师还要观察和了解学生的体态语,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总之,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性,既要掌握难度,使难度适当,考虑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学生,问题的类型要多样化,使用yes或W. H.等不同问句;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暗示或疑点,启发学生思考,生动活泼、和蔼耐心地引领 学生进入境界;还要清晰、明确、具体地提出问题,使学生一听就懂,提一连串的问题时前后要连贯,可以跟着学生的思维绕到希望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年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薛中梁.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M]. 安徽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叶静坤. 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性. 玉林师专学报, 1999, (2).
[4]张正东. 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 科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