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渐增加了对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认识,对“外语学习过度重视”这种现象进行矫正。但是,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方法老套,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才能够让中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本文将阐述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一些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学生接受能力、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教学方法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对教学效果具有严重的影响。我国古代的理学家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则是无以学”。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才能够取得效果。如果教师没有教学方法,就没法教育学生,学生不遵循教师的教育方法进行学习,就不会取得太好的学习成果。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机械化
在我国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学模式机械化,严格遵循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按照教师的课前设计来进行,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来进行。在这种僵化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发挥和创新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部分教师即使有新的想法,也没有条件能够实行。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来巩固,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极差。
(二)形式化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形式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过多,而且与实际教学严重脱离。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是语文教师展示教学成果、晋升高一级职称、评选优秀资格的重要手段,倾注了语文教师的大量精力。甚至很多教师都要在正式讲课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排练”,这就背离了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的初衷。在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上,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频繁的景象很少出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严重与教学实际不符。
二、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教师发挥更多的教学方法创造空间,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推行,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与发挥空间,教师扮演的角色由知识讲授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学生要通过独立探索与思考去学习语文知识。
(二)教学理念现代化
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切。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能够流传到现在,必然有其精髓之处。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发扬净化,摒其糟粕”的态度,将传统教育理念当中的优秀部分留下来,通过另一种形式加以利用;将传统教育理念中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抛弃。比如说我国传统教学强调“举一反三”,这一点就非常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时候,不要局限于知识点本身,需要适当进行教学延伸,联系一些相关联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借鉴国外教学经验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行各业都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一些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教育界来说,我国应当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研究是否能够运用到我国教育当中、以何种方式运用到我国教育当中。情景教学法就是国外教学经验在我国进行实践应用的典型代表。教师通过设置课文当中描述的情景,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容易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成果。
(四)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语文知识功底和教学素养,还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引导能力,明白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带领学生运用他们自身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语文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随着我国对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深刻,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教育界开始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借鉴国外的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提高我国中学语文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楠.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2]黄俞.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现象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9).
[3]常璐.目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编辑:陈岑)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学生接受能力、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教学方法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对教学效果具有严重的影响。我国古代的理学家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则是无以学”。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才能够取得效果。如果教师没有教学方法,就没法教育学生,学生不遵循教师的教育方法进行学习,就不会取得太好的学习成果。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机械化
在我国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学模式机械化,严格遵循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按照教师的课前设计来进行,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来进行。在这种僵化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发挥和创新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部分教师即使有新的想法,也没有条件能够实行。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来巩固,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极差。
(二)形式化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形式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过多,而且与实际教学严重脱离。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是语文教师展示教学成果、晋升高一级职称、评选优秀资格的重要手段,倾注了语文教师的大量精力。甚至很多教师都要在正式讲课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排练”,这就背离了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的初衷。在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上,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频繁的景象很少出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严重与教学实际不符。
二、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教师发挥更多的教学方法创造空间,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推行,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与发挥空间,教师扮演的角色由知识讲授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学生要通过独立探索与思考去学习语文知识。
(二)教学理念现代化
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切。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能够流传到现在,必然有其精髓之处。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发扬净化,摒其糟粕”的态度,将传统教育理念当中的优秀部分留下来,通过另一种形式加以利用;将传统教育理念中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抛弃。比如说我国传统教学强调“举一反三”,这一点就非常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时候,不要局限于知识点本身,需要适当进行教学延伸,联系一些相关联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借鉴国外教学经验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行各业都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一些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教育界来说,我国应当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研究是否能够运用到我国教育当中、以何种方式运用到我国教育当中。情景教学法就是国外教学经验在我国进行实践应用的典型代表。教师通过设置课文当中描述的情景,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容易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成果。
(四)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语文知识功底和教学素养,还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引导能力,明白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带领学生运用他们自身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语文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随着我国对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深刻,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教育界开始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借鉴国外的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提高我国中学语文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楠.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2]黄俞.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现象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9).
[3]常璐.目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