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重要内容,学好分数意味着对数学应用性内容的理解更进一步,因而在小学数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青岛版数学中分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设计了实用性强的教学设计,旨在为小学分数课程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分数;创设情境;读写意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的结果。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教学重点】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板贴,道具月饼,彩笔。
学具:课本,尺子,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趣,激思迁移
师生共同表演数学情景剧:
师:王老师手里有4个月饼,家里来了一名小客人。(谁上来当我的小客人?)
(请一名学生上台)
师:要将这4个月饼平均分给我和客人两个人,那每人分得几个月饼呢?(2个)
师:王老师拿着分来的2个月饼刚要吃,又来了一个小客人(请另一名学生上台)
师:现在要把这2个月饼平均分给我们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1个)
师:王老师拿着手里仅有的1个月饼刚要下嘴,又来了一个小客人(请另一名学生上台)
师:现在要把这1个月饼平均分给我们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半个)
师:同学们,这半个月饼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表示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来老师家做客分吃月饼即平均分的情境,让学生在表达“分”的结果时产生认知冲突,体会到:自然数不能表达一些结果,于是引出了数的扩展的需要,由此引进“新数”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二、操作探究,认识分数
1.认识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
师:分数,顾名思义,要先分才能得到分数,把一个月饼分给两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呢?
(平均分)
师:为了方便观察,我们用一个大的圆纸片代替刚才的月饼,现在我把它“咔嚓”平均分成两份。(把两份“月饼”粘在黑板上)
师:我用阴影部分表明我要吃那一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师:这一条短短的横线,就像刚才“咔嚓”的一刀,怎么分的?(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所以横线下面写2,它叫分母。我分到了几份?(1份),所以在横线上面写“1,这叫分子”。
师:分母就好比妈妈,分子就好比孩子,先分為母,后取为子,所以先读写分母再读写分子。
师:我们再来看这半个月饼,是整个月饼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月饼,让学生直观体会半个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来的。加深理解的同时,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分数时就建立分数正确的读写意识,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便利。】
2.的含义
师:找同学上来写一写,说一说哪里是分母、分子、分数线。
师:小组合作说一说,这里的是什么意思?
交流完善更正后(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注意此处是动态分步出示的,“平均分成4份”动态移动到分母的位置变成数字4,“其中的一”动态移动到分子的位置变成数字1,让学生再次体会分子和分母所代表的含义。)
【设计意图:从抽象的数学图形中再回到实物,亲手练习书写,讨论得出描述分数含义的标准句式。并通过动态分步出示的,再次让学生体会分母和分子所代表的含义。】
3.认识几分之一
(1)动手创造“几分之一”
师:请任选一个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每人三个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
(视频示范,视频示范操作的步骤和规则)
(2)学生汇报
师:请大家具体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这个分数的?
(详细说把一个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规范语言。)
(3)教师有意识地把三个不同图形的放在黑板上对比,问为什么图形不同、折法不同,但涂色的部分都用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不同素材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分数,再通过对比思考,进一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同时,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表达的过程中,完善对于分数含义的理解。】
4.认识几分之几
(1)老师在学生展示的作品中多涂几份,让学生判定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并完整地说明这个分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
(2)同桌之间再像老师一样多涂几份,互相说说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创造的分数上多涂几份,自然而然地引出几分之几的学习,让学生很容易接受。】
三、巩固练习
课本93页自主练习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略)
编辑 郭小琴
关键词:分数;创设情境;读写意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的结果。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教学重点】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板贴,道具月饼,彩笔。
学具:课本,尺子,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趣,激思迁移
师生共同表演数学情景剧:
师:王老师手里有4个月饼,家里来了一名小客人。(谁上来当我的小客人?)
(请一名学生上台)
师:要将这4个月饼平均分给我和客人两个人,那每人分得几个月饼呢?(2个)
师:王老师拿着分来的2个月饼刚要吃,又来了一个小客人(请另一名学生上台)
师:现在要把这2个月饼平均分给我们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1个)
师:王老师拿着手里仅有的1个月饼刚要下嘴,又来了一个小客人(请另一名学生上台)
师:现在要把这1个月饼平均分给我们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半个)
师:同学们,这半个月饼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表示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来老师家做客分吃月饼即平均分的情境,让学生在表达“分”的结果时产生认知冲突,体会到:自然数不能表达一些结果,于是引出了数的扩展的需要,由此引进“新数”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二、操作探究,认识分数
1.认识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
师:分数,顾名思义,要先分才能得到分数,把一个月饼分给两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呢?
(平均分)
师:为了方便观察,我们用一个大的圆纸片代替刚才的月饼,现在我把它“咔嚓”平均分成两份。(把两份“月饼”粘在黑板上)
师:我用阴影部分表明我要吃那一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师:这一条短短的横线,就像刚才“咔嚓”的一刀,怎么分的?(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所以横线下面写2,它叫分母。我分到了几份?(1份),所以在横线上面写“1,这叫分子”。
师:分母就好比妈妈,分子就好比孩子,先分為母,后取为子,所以先读写分母再读写分子。
师:我们再来看这半个月饼,是整个月饼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月饼,让学生直观体会半个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来的。加深理解的同时,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分数时就建立分数正确的读写意识,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便利。】
2.的含义
师:找同学上来写一写,说一说哪里是分母、分子、分数线。
师:小组合作说一说,这里的是什么意思?
交流完善更正后(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注意此处是动态分步出示的,“平均分成4份”动态移动到分母的位置变成数字4,“其中的一”动态移动到分子的位置变成数字1,让学生再次体会分子和分母所代表的含义。)
【设计意图:从抽象的数学图形中再回到实物,亲手练习书写,讨论得出描述分数含义的标准句式。并通过动态分步出示的,再次让学生体会分母和分子所代表的含义。】
3.认识几分之一
(1)动手创造“几分之一”
师:请任选一个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每人三个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
(视频示范,视频示范操作的步骤和规则)
(2)学生汇报
师:请大家具体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这个分数的?
(详细说把一个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规范语言。)
(3)教师有意识地把三个不同图形的放在黑板上对比,问为什么图形不同、折法不同,但涂色的部分都用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不同素材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分数,再通过对比思考,进一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同时,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表达的过程中,完善对于分数含义的理解。】
4.认识几分之几
(1)老师在学生展示的作品中多涂几份,让学生判定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并完整地说明这个分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
(2)同桌之间再像老师一样多涂几份,互相说说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创造的分数上多涂几份,自然而然地引出几分之几的学习,让学生很容易接受。】
三、巩固练习
课本93页自主练习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略)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