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既需要人们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又需要建立一套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更需要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从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 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既需要人们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又需要建立一套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更需要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生物学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生物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 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二)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在将来的生物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生物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生物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课前讲生物、演讲辩论、例举时事、联系热点等。
  
  (三)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也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21世纪的人才标准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需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二、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有疑问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维要素的动作。生物教学中要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二)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想方式。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三)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想象法进行训练。例如:经常要学生看漫画讲生物含义;看图表分析生物规律;看景观联想生物特征等。通过这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
  
  (一)要在课堂开展好课内活动
  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生物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動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要促成创造性人格品质
  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人格品质有着密切联系,情绪、动机、坚持性、独立性等都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创造性的学生多表现为自信、富有责任感、富有想象力、独立性强、求知欲旺、尝试困难、兴趣广泛、勇于探索、毫不犹豫地把握时机等。为此,要鼓励学生自信敢为,促使其创造个性自由充分地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符合跨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我们生物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书目:
  《山东教育》2005年10期
  《论创新教育的培养》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汪忠 2002
  
  (作者单位:276022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中学)
其他文献
有人说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话不假,因为课堂教学既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要讲究一点与人沟通的艺术,毕竟教学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    一、怎样吸引学生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为六个字:联系、挑战、变化。所谓联系是指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經验和知识联系起来。挑战是指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
期刊
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今天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态度,就是明天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背政治”是当前学生学习政治方法的口头禅,这种学习方式是以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的,反映的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其最终目的是知识传授,很难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起不到思想政治教学应有的效果,更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信息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
期刊
一、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育人的根本。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我们面临着四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1、一个是如何加强青少年德育;2、是如何进行课程改革;3、如何进行教育评价;4、如何建立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青少年德育是以上四个问题中关键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教育为人民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责无旁
期刊
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入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涉及区域空间综合的题目所占比例和难度日渐加大,其中关于经纬位置的判断和解读更为明显。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空间信息量较小,关于经纬位置的空间概念很难整合成为完整的“心理地图”,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空间系统。从而导致这类高考题目出现时,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经纬线的存在和应用
期刊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的美,它包括动物,植物,山水,天象的美。自然美无处不在,它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走过了漫漫长路。实践告诉我们,自然美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根据已知的表象,经过选择加工组成新形象的能力。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与他的已知表象成正比的。如果学生储存在大脑的表象越多,那么他的想象力就越丰富。而學生大部分的已知表象是通过自然审美获得的。  如果一个学生从未见过大海,在头脑中没有大海的表象,
期刊
科学素质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和加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扎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结合义务教材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先
期刊
化学复习中的四要:    一、要弄通课本。要弄通课本的基本要求是:对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要清楚、明白;有关物质结构、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知识掌握熟练。  二、要重视实验。实验的综合化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特征。要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加深对仪器的选用和实验操作先后的理解。  三、要选做好题。好题是指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的题目,通过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强化多向思维和创新能力。
期刊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从情感、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
期刊
一、以娱乐活动,促进说的兴趣    以娛促说,就是运用游戏、比赛、猜谜等活动,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猜谜是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声音猜姓名,根据动作猜动物,根据物品猜颜色,能大大激发学生好表现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说,兴致勃勃的说。此外,抽签抢答、问答比赛、传悄悄话、接龙游戏等多种活动,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激发说的信心
期刊
现代教育科学特别提倡和强调“激发兴趣”、“教会学习”、“开发潜能”。而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于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作为教师,仅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运用激励手段。  什么是激励呢?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