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习实质上是概念的同化过程。“同化”是生物学的概念,原指生物体把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数学概念学习也是一种同化过程,因此在学习概念时,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的学习场景,激励学生经历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探究过程。
一、在情境中丰富素材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概念是抽象概括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概念时,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借助直观经验充分体验概念的本质,为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教师创设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分食物的情境,首先提供了把10个竹笋分给两只熊猫这一组素材,让学生得到了1个、9个;2个、8个……5个、5个等几组不同的分法,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一种分法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为了更好发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概念,老师又在情境中出示问题:如果分6个桃子,每份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并自主提供素材分成2份,每份3个;分成3份,每份2个;分成6份,每份1个。在情境中通过丰富素材可以改变分的物品、分的份数、每份个数等非本质属性,并使“每份同样多”的本质属性“恒在”。避免由于素材过于单一导致学生产生的诸如平均分是不是只能分两份,是不是每份必须分5个等歧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有效地借助素材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
二、在操作中初步感知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真切体验丰富感性认识,激发探究欲望,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制作“平行四边形”,学生有的用小棒摆,有的用钉子板围,有的用七巧板拼,有的用纸折,还有的用尺子画……平行四边形的轮廓在孩子们的手中慢慢利用得清晰起来。当完成后的作品展现给大家的时候,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用心感受着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津津有味地评价着,对其中的问题观察得格外细致,互相帮忙调一根小棒、把皮筋移一个格子……把“平行四边形”变得更像。在学生的操作、观察与思考中慢慢体验到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作品共同的特征,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感知初步形成了。
三、在交流中激发思考
对小学生来说,同化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概念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概念时,要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等直观活动的基础上,有足够的质疑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的思维与直观共舞。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5只船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只数是总数的五分之一。”老师马上质疑:“‘1只船模’为什么用1/5表示,而不用1表示呢?”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对分数的分率与比率内涵有了初步的认识。又比如当有学生提出把“10只船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只数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二时,马上又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是1,5。“到底是2/10还是1/5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一场精彩的辩论,在辩论中凸显了“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的分数概念本质,学生的模糊认识得到澄清。像这样在概念的关键处引发质疑,激发学生思考,可以为从感性材料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搭建桥梁,促使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四、在归类中感悟本质
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要注重多层次地进行,只有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同化概念。我们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对概念有了外在的感知,然后再通过归类活动才能产生内在的感悟,所以说,观察和操作为归类提供了外部信息,而归类则能使感知得以升华。因此,我们不能停滞在感知的层面上,而要重视对素材的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丰富素材、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归类对比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积极思维,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完成对概念的有效同化。
一、在情境中丰富素材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概念是抽象概括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概念时,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借助直观经验充分体验概念的本质,为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教师创设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分食物的情境,首先提供了把10个竹笋分给两只熊猫这一组素材,让学生得到了1个、9个;2个、8个……5个、5个等几组不同的分法,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一种分法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为了更好发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概念,老师又在情境中出示问题:如果分6个桃子,每份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并自主提供素材分成2份,每份3个;分成3份,每份2个;分成6份,每份1个。在情境中通过丰富素材可以改变分的物品、分的份数、每份个数等非本质属性,并使“每份同样多”的本质属性“恒在”。避免由于素材过于单一导致学生产生的诸如平均分是不是只能分两份,是不是每份必须分5个等歧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有效地借助素材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
二、在操作中初步感知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真切体验丰富感性认识,激发探究欲望,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制作“平行四边形”,学生有的用小棒摆,有的用钉子板围,有的用七巧板拼,有的用纸折,还有的用尺子画……平行四边形的轮廓在孩子们的手中慢慢利用得清晰起来。当完成后的作品展现给大家的时候,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用心感受着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津津有味地评价着,对其中的问题观察得格外细致,互相帮忙调一根小棒、把皮筋移一个格子……把“平行四边形”变得更像。在学生的操作、观察与思考中慢慢体验到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作品共同的特征,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感知初步形成了。
三、在交流中激发思考
对小学生来说,同化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概念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概念时,要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等直观活动的基础上,有足够的质疑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的思维与直观共舞。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5只船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只数是总数的五分之一。”老师马上质疑:“‘1只船模’为什么用1/5表示,而不用1表示呢?”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对分数的分率与比率内涵有了初步的认识。又比如当有学生提出把“10只船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只数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二时,马上又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是1,5。“到底是2/10还是1/5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一场精彩的辩论,在辩论中凸显了“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的分数概念本质,学生的模糊认识得到澄清。像这样在概念的关键处引发质疑,激发学生思考,可以为从感性材料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搭建桥梁,促使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四、在归类中感悟本质
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要注重多层次地进行,只有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同化概念。我们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对概念有了外在的感知,然后再通过归类活动才能产生内在的感悟,所以说,观察和操作为归类提供了外部信息,而归类则能使感知得以升华。因此,我们不能停滞在感知的层面上,而要重视对素材的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丰富素材、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归类对比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积极思维,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完成对概念的有效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