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生活圈”的乡村地域系统设计

来源 :东方藏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地域的共享生活圈是以居民公共生活为基础设计的系统,并且它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生活圈概念的起源,分析乡村地域共享生活圈的具体概念,然后分析列举了当前形式下,乡村地域生活圈共享系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分配盲点、盲目配置等问题,其次提出乡村地域生活圈共享系统的设计原则:均匀分配、长远考虑、便民利民,最后对本文做出总结。
  关键词:乡村地域;共享生活圈;设计原则
  前言
  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直线上升,我国也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缩小城乡建设差距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如何设计乡村地域的共享生活圈也是问题核心所在。在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我国乡村并没有独立的生活圈系统设计,其关于共享生活圈的实施,从理论层面至实践层面均沿用了城市的设计套路,因此,以当地居民实际生活情况为设计基础,有针对性的研究乡村地域的生活圈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共享生活圈的概念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发布的《农村生活环境整备计划》中首次提到了生活圈,其将生活圈定义为在指定的区域内,该区域可为小村镇或某个生活空间,区域内居民每日的生产活动与生活内容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可在空间层面上投射出一个基本固定的轨迹区域,该区域即被定义为生活圈。
  流传至今,关于生活圈衍生出不同的理解,从社会角度来看,生活圈研究的是社会人之间的交互交际,而从城市空间建设角度来看,生活圈的研究重点在于空间规划,在城乡规划的角度,生活圈则是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相关。基于上述理论,本文所研究的乡村地域的共享生活圈,可定义为在乡村地域内,为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人才发展,公共生活资源与设施如医院、公园、学校等地与居民居住地点投射在空间层面的轨迹圈,以居民居住地区为中心,其余设施呈星形分散排布。
  2.乡村地域共享生活圈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乡村的建设规划建设十分重要,而乡村地域的公共生活资源设计与配置是其核心所在。基于乡村地域设计的共享生活圈十分罕见,大多乡村地域的公共资源设计与分配均是套用城市的方案,但是城乡的差异性使得方案并不完全通用,因此乡村地域的共享生活圈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乡村的共享资源不能公平分配
  共享生活圈主要为建立公共生活空间,公共资源与设施,其中公共资源与设施即为可共用的、不具排斥性的可共享物品,此类物品一般来自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发放,也有部分发展较为超前的乡村自给自足。这种政府部分发放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其对于资源的发放形式为按行政村分配,但较为传统落后的村落并没有严格的村庄层次分级,因此按行政村发放公共资源的方式存在无法完全公平分配的问题。
  2.2乡村的共享资源发放存在盲点
  部分乡村处于偏僻地带,受所处地势限制,交通工具较为落后或交通运输十分不便,这就造成无法运输公共设施的情况出现。此类乡村即为共享资源的发放盲点,政府部门为其提供资源的过于困难。
  2.3乡村共享资源盲目配置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背景,我国乡村的发展水平一直较城市落后一段距离,在共享生活圈的建设上,也是城市地域的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在配置公共资源与设施时,乡村往往会依照城市的配置来挑选,或是挑选更为昂贵的种类,而不考虑是否匹配,存在盲目配置公共资源的现象。
  3乡村地域共享生活圈系統设计原则
  在共享生活圈这一背景下,针对乡村地域进行设计时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因地制宜,并且尊重以下原则。
  3.1均匀分配
  在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受国家政策优先级的限制,乡村的发展与城市相比较为缓慢,乡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体现在共享生活圈的系统设计上即是公共资源、设施的分配力度与水平的差距,而在乡村地域系统内部也存在村与村之间不能均匀分配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乡村地域生活圈共享系统时应保证均匀分配。
  3.2考虑长远
  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口移居城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少村落只剩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并且这种现象仍在持续发生,因此在设计生活圈共享系统时应充分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村庄未来的发展状况与人口流失情况,避免出现公共资源与设施过剩的现象,造成浪费。
  3.3便民利民
  生活圈共享系统是在公共生活空间配置各种基本设施,以此来满足居民的公共活动需求,达到改善居民公共生活环境的目的。因此,在针对乡村地域生活圈共享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将乡村居民居住地的分布调查清楚,分层次的设计不同区域的生活圈内容,结合乡村分布、民居分布、交通路线等因素,设计出便民利民的生活圈共享系统。
  4结语
  我国乡村地域的生活圈共享系统尚未发展成熟,存在不能均匀分配、配置水平不合理、不能完全配置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生活圈设计时应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在资源分配时应做到城乡、村村之间都均匀分配;在生活圈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村落未来的人口分布情况,避免资源浪费;最后,在设计前充分了解乡村地域的民居分布、交通路线等情况,设计出便民利民的生活圈共享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彬.基于乡村基本生活圈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为例[J]. 上海房地,2018(05):15-17.
  [2]路邯淞.均等化视域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3]周鑫鑫,王培震,杨帆,徐建刚.生活圈理论视角下的村庄布局规划思路与实践[J]. 规划师,2016,32(04):114-119.
  作者简介:
  姚红媛,女,200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沈阳化工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
  谭心,女,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沈阳化工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2015级环境设计专业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戏曲与中国画的历史都很悠久,但以戏曲人物形象的绘画历史并不久远。在封建社会时期,戏曲表演者的地位低下,没有画家以其人物形象当作绘画题材并加以重视。直到20世纪,受到西
【教学片段】师:阅读课文注解①和注解⑥,你会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这两处注解有矛盾。师:矛盾在哪里?说出来让大家听听!生:注解①交代背景时这样说:
话题:话文课的语文味主持人语:什么是语文味?这个问题,自从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来后,就争议不断。语文课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
摘要:“大数据”改变了红色舞蹈传播的方式,对红色舞蹈的传播影响巨大。文章从大数据时代和红色舞蹈的内容出发,论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红色舞蹈的传播价值,并对大数据时代下红色舞蹈传播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字:大数据;红色舞蹈;传播策略  前言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对于红色舞蹈的传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大数据时代,需要我们更有针对性、因时因地的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红色舞蹈
主持人语:什么是“好”的作文——即学生优秀习作具有哪些重要的特征?这在国内外语文教学领域,向来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它不单单是个作文评价的指标或要素问题,其实质是
开发利用产业观光资源、发展产业旅游在发达国家以及国内许多地区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大连拥有相对丰富产业观光资源,但产业观光发展却缓慢。分析大连市产业观光资源特征及开
齐墩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而且其毒性较低。目前研究发现,齐墩果酸除了具有消炎、降糖、增强免疫、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利尿作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早在2004年就对试题评价作出明确要求: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题目的立意、情境、设问的角度及方式科学、可信、新颖、灵活;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题干及设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造自主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改革的主旋律,我深入到学区、学校听课调研,发现一些教师在认识上、操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惑。
摘要: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对艺术课程教学在校园当中的发展极为的重视,各个高校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逐渐将艺术课程教育逐渐列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尤其是针对舞蹈形体许梿的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因此,针对舞蹈形体训练在课程教育教学当中受到极大的重视。舞蹈形体训练作为现当代课程教育教学内容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起到的作用则具有极强的积极性,例如:能够对学生的形体进行有效的改善,让学生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