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齐法”提高小学生书法结字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构训练是学习书法的必要环节。本文对对齐法进行了界定、分类,并把对齐法引入结构训练,探究如何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结构特点,有效提高结字的能力和临摹水平,由此总结了一套简单易懂、容易操作的有效训练模式。
  【关键词】对齐法;书法结字能力;实践研究
  结字,亦称“结体”“结构”,指每个字笔画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笔画的长、短、粗、细、俯、仰的变化,部件之间的宽窄、高低、欹正的关系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形成不同的风格。结构训练,是学习书法的必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结字能力,前人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以及清末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等,可谓众法至备,为后来者学书之楷则。本文试图把对齐法引入结构训练,探究如何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结构特点,有效提高结字的能力和临摹水平。
  一、对齐法的基本内涵
  对齐法的基本内涵,主要从以下几个面进行阐述。
  1. 对齐法的界定
  对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笔画同处于一直线或弧线上,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如右图 “颜”字中横画与横画之间,三个点与横画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右边“页”部上横左右两个端点与下部左右两个竖画的分别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这就是对齐现象。
  2. 对齐法的分类
  从对齐的方位来分,有横向对齐(左右对齐)、竖向对齐(上下对齐)、斜向对齐三种。(如下图 )。
  从对齐的对象来说,对齐有以下三种:第一,点与点对齐。这里所说的点,一是指作为基本笔画的点,二是指两个笔画的相交点,三是指一个笔画起笔与收笔的两个端点,如上图“散”字的斜齐线就是由三个点构成的。第二,点与线对齐。就是指点与的横、竖、撇、捺、斜等线型笔画的对齐。如上图“直”字首横起收笔的两个端点与下两竖画的对齐(见右图所示)。第三,线与线对齐。指两个笔画延长后同处于一直线或弧线上,如上图中“卿”字就是三个横画的齐平。
  3. 对齐法的实践意义
  第一,以对齐的方法介入书法结字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理解每一个笔画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跟其它笔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书法结构的严谨性。
  第二,利用笔画的对齐关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找出笔画的位置,提高了临摹的成效,培养学生快速把握结构的能力。
  第三,通过对齐的变通训练,理解书法结体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结字的水平。
  二、对齐法的结字训练模式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对齐法的结字训练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通过讲授,明确对齐法则
  电脑多媒体平台的缩放功能和动画效果,为学生更为清晰地观察笔画形状,快速理解字的内部结构和笔画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例如,讲“左右对齐”时,先在大屏幕上,展示颜体的“姓”字,让学生用红笔把“姓”字右边的三条横画向左画出延长线,看看发现什么现象,由此引出“对齐”和“左右对齐”的概念。然后,再列举几个不同书家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领悟。接着,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点与点对齐、点与线对齐、线与线对齐”三种对齐方式(见下图 )。
  2.通过临摹,树立以对齐法找形的意识
  一是定内容。临摹内容包括:①临摹上面分析过的范字;②教师在字帖中选出的另一个范字(当然也可以为每小组准备不相同的范字);③学生各人自选一个范字。二是定要求。要求笔画位置及字形必须接近原帖,这样才能理解原帖范字的笔画关系,体会结构的严谨性。三是重示范。艺贵亲授,通过电脑平台,教师及时演示书写的过程,使学生从中领会老师是怎样用笔,怎样利用对齐法,找準笔画位置的。四是重分析。临摹前要作自主分析,要求学生自已用红线提示有对齐关系的点和线,然后进行临摹。五是重评价。学生自己谈临摹体会、阐述范字笔画对齐的特点,同时也引导学生互评。评价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对齐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通过演绎,灵活利用对齐法进行结字训练
  演绎,就是灵活运用,一方面是指改变原帖范字的对齐方式,重新配对;另一方面是对字贴中没有的字,能恰当地运用对齐法则进行自主结字。灵活变通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创变潜力。
  (1)启发思考,探究变通的方法
  利用电脑平台,展示经典碑帖,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总结,从经典作品里找方法。例如,在讲授“左右对齐”的课程中,笔者特意在古代碑帖里选八个“教”字,并列展示在屏幕上。
  组织教学:
  ①请学生用红笔画出各个字的外形,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举例:
  ②同样是用红色虚线提示出笔画的对齐关系,比较一下它们的对齐方式有什么不同?
  ③小组讨论:八个“教”字外形的变化跟对齐方式有关系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字形变化跟笔画的长短有关,也跟对齐关系有关。
  ④八个“教”字的对齐方式各有特点,思考:为了对齐,作者对笔画作出怎样灵活的变动?引出变化的方法:分析原字的结构,分析原来的对齐关系,然后通过伸长或缩短,抬高或降低,改变斜线角度等方式,尝试几种不同的对齐方式。
  (2)鼓励尝试,大胆演绎
  每一个稍为复杂一点的字,都会有几个或多个点线,这就为组成对齐关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教师鼓励学生依照上面的方法提示,进行大胆尝试。
  对齐法就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简单易懂,操作性强,把它引入结构训练,可以使学生快速找出笔画的位置,准确地把握范字的结构,学生的临摹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自主结字的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当然,对齐法只是结构训练的一部分,它并不能解决结字能力的全部,还要配合笔画的松紧、收放、长短、粗细、直曲变化以及部首的宽窄处理,等等。尽管如此,对齐法无疑是提高学生结字水平最直观、最简易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季伏昆.中国书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2]邱振中.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相互影响,教育者善于调动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掌握情感策略相关技巧,能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增进师生的教学心理距离,感染学生自发地内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适当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本文对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了探析。  【关键词】情感体验;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情感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
千百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多读”,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但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过于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不重视阅读,学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作为教研员,如何引领广大语文老师扎实开展好课外阅读工作,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推荐阅读书单,制订考核方案,及时反馈建议等策略引领各学校老师扎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一、推进课外阅读的缘起  随着课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直是每一个教师关心的关键问题,为切实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本文将从递进师生关系,加深彼此了解;创新教学方式,丰富阅读教学;激发阅读趣味,提升学生热情以及注重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率这四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关系不理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微课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合性探究,分析了我国当前微课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以此来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并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微课介入;语文教学;传统与革新  微课在我国当前大部分的中小学课堂上都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实践效果,尤其是在我国的初
【摘要】听算是指学生听数学问题,同时进行思考,然后写出结果。坚持听算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课前听算;数感  和往常一样,预备铃响了,我来到了二(6)班的教室门口,说好的做完课前准备(把数学课本,课堂练习本,练习册,笔袋叠放整齐放桌面的左上角)后假睡,可事实上,没有几个学生照做,还有个别学生预备铃响后,还匆匆忙忙去上洗手间,有个别学生预备铃响后才来翻书包各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名著作品,开展读书会便是很好的阅读推广形式。文章以《水浒傳》读书会为范例研究读书会活动,希望我们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有组织地开展为期三年的读书会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名著阅读水平。  【关键词】读书会;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读书会指的是一群人定期针对一个主题或一本书进行有计划的团体阅读活动。发展至今,不仅有线下的阅读聚会活动,如,阅
【摘要】新时期,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具有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劳动教育既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路径,也是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实践需要。基于此,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以小学为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创新路径  一、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及其现实价值  新时期,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对提
【摘要】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各种资源,打造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关键词】小学;校园;劳动教育;探究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逐步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型教育模式的不断碰撞摩擦下,在这种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三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困境,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大大降低教育改革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对此,笔者将首先分析一下教改背景下初三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然后探讨一下针对这些困境的策略。  【关键词】教改背景;初三语文;教学困境;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大势所趋,尤其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能根据教材编排较快找准单元教学读写点,避免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泛滥,强化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但要想落实好这一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找到破冰点,否则会“冰塞前川”。  一、教学冰点——细节决定成败  落实教学理念,需要细节的支撑。教学实践中,不少貌似精彩的设计,就是缺乏了细节的关注而导致教学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