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单琼花(1973-),女,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着上层设计不足、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缺陷、现有师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缺乏积极性等困境。然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期,促使我们不得不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实施,以期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30-02
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强调了实践教学在转型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国各省市的教育厅局办等也纷纷发布了相应的指导意见,被确定为转型发展单位的地方院校都开始制定转型发展计划,以期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什么意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应该实施什么样的对策?
一、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活动的总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自觉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使在校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升自身的能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高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
民办高校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有针对性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大量培养社会急需的一线建设、生产、管理的人才。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是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它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民办高校转型的成败。
(二)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人才能力与工作实际岗位的无缝对接;在校学习过程和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无缝对接,除了专业课合理的设置、安排外,还要选择最佳的思政实践教学,发展思政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重要保证。
(三)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就业的重要举措
学生创新就业能力是当前摆在学生、家长面前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是地方高校应对经济转型必须承担的责任。要提升在校学生的创新就业能力,必须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通过设置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实践等思政实践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自觉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使在校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升自身的能力。然而,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有待完善。
(一)上层设计不足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然而,独立学院是国家机构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的高等本科院校,国家并没有给任何资助。虽然具有“优”、“新”、“独”等特点,办学也相对比较灵活,但是和传统的公办院校相比,劣势也很明显,特别是办学资金、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方面。民办高校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往往更热衷于发展会计学、法学、市场营销等便于就业的理工科或新兴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不闻不问,能达到国家规定即可,而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想获得国家支持的机会是极小的。既没有来自民办高校本身的资金支持,也得不到国家的资金投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二)实践教学基地缺乏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来被认为传播党和国家重要意识形态的,是培养在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常常被理解为只需要一个教室就可以进行,这样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而且,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紧张,民办高校出于经济利益和考虑,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民办高校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开展,使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也促使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难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三)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民办高校思政部制定的实践教学方案往往受制于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当前使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内容和相应的教案、课件都缺乏实践环节的安排和设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往往只是形式,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在校毕业生的实习计划带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人为因素太明显,并且不同的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难以有效的开展。 (四)现有师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中,实践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的优劣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否能顺利开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理论的传授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识,思政教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型。另外,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农村工作过的教师很少,大部分高校教师都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教书,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民办高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直接具有实践教学的教师又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配套设施。而且,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缺乏相应的竞争力,在教师的招聘环节中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留不住资历较深的高职称人才。
(五)学生缺乏积极性
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已经习惯于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习惯和学生互动,上课过程中也很少用到和现实相关的案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实践教学,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不可能将实践教学无限的扩大或形成长效机制;并且,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教学无法吸引太多学生的关注;在校大学生四年只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教学,甚至根本不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的现象不在少数,而且参加社会实践教学还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没有兴趣也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的现象很普遍。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对策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民办高校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是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重要保证;是民办高校提高学生创新就业的重要举措。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期,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实施就成为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促使我们不得不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以期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完善上层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自觉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使在校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升自身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不应当分公办民办,党和国家都应当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资助。并且,民办高校也应该拨出一笔特别的资金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获得党和政府更多的支持。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最重要的平台,其数量的维持和质量的提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保障。因此,民办大学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第一,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主动和历史悠久的大学、政府机关、革命老区、红色基地、企业工厂等组织或单位联系,寻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实现合作,争取形成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固定的、长期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民办高校要确保在校大学生经常到实践教学基地接受教育,使全部在校大学生进行政治、文化、历史、爱国教育,加强在校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归属感。第二,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建设校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第三,民办高校对校内资源要充分实现共享,发动二级学院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并且形成共享机制。并且,对校内进行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形成管理机制,明确日常管理规则和条款,切实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
(三)革新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
民办高校应当积极、主动的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宏观上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把实际权力下放到思政部,并且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思政部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学教研部,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人员,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应该开展大量的调研活动,探索社会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且大量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和相关企业、单位和工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民办高校必须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有的放矢,开设大量相关专业,争取大量生源,获得丰富的教育资金。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
要在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必须先有大量相关的师资队伍。第一,对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培训,将现有教师送到相关企业、单位和工厂进行短期培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一批实践教学能手。第二,积极引进一批实践教学专业人才。民办高校还应当在相关的企业、单位和工厂引进一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表现优异的实践能手,颁发给其相关的学校职称证书,让其来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指导,以弥补短期内无法培训本校教师的遗憾。第三,学校还应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赛,由排名靠前的教师一对一帮扶排名靠后的教师。第四,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导师制,由导师对其负责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实践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兴趣。
(五)切实将学生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
在校大学生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就业的方向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展的方向。因此,民办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在有效落实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应当积极、主动的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见,总结、归纳其中有益的观点,切实将学生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度云南省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课题名称: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4YNYB3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3).
[3]吕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
摘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着上层设计不足、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缺陷、现有师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缺乏积极性等困境。然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期,促使我们不得不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实施,以期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30-02
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强调了实践教学在转型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国各省市的教育厅局办等也纷纷发布了相应的指导意见,被确定为转型发展单位的地方院校都开始制定转型发展计划,以期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什么意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应该实施什么样的对策?
一、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活动的总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自觉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使在校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升自身的能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高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
民办高校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有针对性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大量培养社会急需的一线建设、生产、管理的人才。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是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它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民办高校转型的成败。
(二)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人才能力与工作实际岗位的无缝对接;在校学习过程和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无缝对接,除了专业课合理的设置、安排外,还要选择最佳的思政实践教学,发展思政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重要保证。
(三)民办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就业的重要举措
学生创新就业能力是当前摆在学生、家长面前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是地方高校应对经济转型必须承担的责任。要提升在校学生的创新就业能力,必须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通过设置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实践等思政实践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自觉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使在校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升自身的能力。然而,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有待完善。
(一)上层设计不足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然而,独立学院是国家机构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的高等本科院校,国家并没有给任何资助。虽然具有“优”、“新”、“独”等特点,办学也相对比较灵活,但是和传统的公办院校相比,劣势也很明显,特别是办学资金、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方面。民办高校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往往更热衷于发展会计学、法学、市场营销等便于就业的理工科或新兴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不闻不问,能达到国家规定即可,而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想获得国家支持的机会是极小的。既没有来自民办高校本身的资金支持,也得不到国家的资金投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二)实践教学基地缺乏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来被认为传播党和国家重要意识形态的,是培养在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常常被理解为只需要一个教室就可以进行,这样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而且,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紧张,民办高校出于经济利益和考虑,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民办高校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开展,使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也促使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难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三)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民办高校思政部制定的实践教学方案往往受制于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当前使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内容和相应的教案、课件都缺乏实践环节的安排和设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往往只是形式,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在校毕业生的实习计划带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人为因素太明显,并且不同的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难以有效的开展。 (四)现有师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中,实践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的优劣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否能顺利开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理论的传授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识,思政教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型。另外,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农村工作过的教师很少,大部分高校教师都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教书,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民办高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直接具有实践教学的教师又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配套设施。而且,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缺乏相应的竞争力,在教师的招聘环节中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留不住资历较深的高职称人才。
(五)学生缺乏积极性
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已经习惯于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习惯和学生互动,上课过程中也很少用到和现实相关的案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实践教学,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不可能将实践教学无限的扩大或形成长效机制;并且,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教学无法吸引太多学生的关注;在校大学生四年只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教学,甚至根本不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的现象不在少数,而且参加社会实践教学还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没有兴趣也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的现象很普遍。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对策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民办高校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是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重要保证;是民办高校提高学生创新就业的重要举措。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期,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实施就成为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促使我们不得不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以期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完善上层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自觉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使在校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升自身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不应当分公办民办,党和国家都应当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资助。并且,民办高校也应该拨出一笔特别的资金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获得党和政府更多的支持。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最重要的平台,其数量的维持和质量的提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保障。因此,民办大学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第一,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主动和历史悠久的大学、政府机关、革命老区、红色基地、企业工厂等组织或单位联系,寻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实现合作,争取形成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固定的、长期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民办高校要确保在校大学生经常到实践教学基地接受教育,使全部在校大学生进行政治、文化、历史、爱国教育,加强在校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归属感。第二,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建设校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第三,民办高校对校内资源要充分实现共享,发动二级学院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并且形成共享机制。并且,对校内进行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形成管理机制,明确日常管理规则和条款,切实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
(三)革新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
民办高校应当积极、主动的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宏观上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把实际权力下放到思政部,并且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思政部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学教研部,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人员,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应该开展大量的调研活动,探索社会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且大量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和相关企业、单位和工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民办高校必须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有的放矢,开设大量相关专业,争取大量生源,获得丰富的教育资金。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
要在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必须先有大量相关的师资队伍。第一,对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培训,将现有教师送到相关企业、单位和工厂进行短期培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一批实践教学能手。第二,积极引进一批实践教学专业人才。民办高校还应当在相关的企业、单位和工厂引进一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表现优异的实践能手,颁发给其相关的学校职称证书,让其来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指导,以弥补短期内无法培训本校教师的遗憾。第三,学校还应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赛,由排名靠前的教师一对一帮扶排名靠后的教师。第四,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导师制,由导师对其负责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实践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兴趣。
(五)切实将学生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
在校大学生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就业的方向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展的方向。因此,民办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在有效落实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应当积极、主动的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见,总结、归纳其中有益的观点,切实将学生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度云南省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课题名称: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4YNYB3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3).
[3]吕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