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评—互评”是文本细读的一种路径。“注评”,是指在文章精妙处“注”,在思有所得处“评”。其目标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能够自主地就一篇、一段、一句、一词进行注与评,实现细读细想。“互评”,即相互评论,利用口头汇报、实物投影呈现、答案汇总后呈现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对“注评”的成果进行比较和评论,实现共生共进。
关键词:文本细读注评互评共生
为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实践,近年来,笔者摸索了“注评—互评”式文本细读路径。
一、“注评”——实现细读细想
这里的“注评”,是指在文章精妙处“注”,在思有所得处“评”。其目标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自主地就一篇、一段、一句、一词进行注与评,实现细读细想。学生的注评,离不开教师的示范。
首先,示范“注”。 “注”就是标注出文本细节的含义、手法、使用效果等。比如学习《登高》时,笔者采用“提问+标注”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在环境的表现上,“风急”——苍凉;“天高”——空阔;“猿啸哀”——悲凉;“无边落木萧萧下”——宏阔、萧瑟;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无边落木萧萧下”——夸张、叠词。如果学生能力层级较高,教师也可就平仄、用韵等指导学生标注。其实,“注”并没有摆脱常规的提问范畴,但是这种方法优在能够引领全体学生参与,在观照文本方面也比较细致周到,能够进入文本的角角落落,从而实现细读。
其次,示范“评”。“评”是在“注”的基础上对文本内涵、人物形象、在文本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思考和评论,体现的是阅读者对文本的领悟。如《登高》前两联写景写得如何以及在全诗中的作用等,就属于“评”的范畴。依照“提问+评论”的方式引导,如在《祝福》中提到的描写祥林嫂的段落,笔者问:“此段写了祥林嫂哪些地方,为什么挑选这些来写”——富有特征的细节(头发、脸色、眼神)生动表现人物的处境和状态。笔者又问:“本段在全篇开头位置,这样处理的效果如何?放在文本结尾好不好?”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形成文字,从而完成了一次关于写作技巧与作用的思考与表达。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环节使用的“评”仍然是对文本细节的“评”,可以联系全文,可以知人论世。同时,与传统的注重细节的只言片语的“批语”有所不同。笔者刻意要求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完整清晰的文字评论,使其在规范的思维与表达方面得到训练。
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生操练“注评”。操练分两步,先是“教师提问+学生注评”,训练学生在掌握一定规律及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自主注评。比如示范《登高》前两联后,教师问:“后两联中人物是怎样的形象?”学生模仿教师先前的示范进行尝试性注评。
在实践中,笔者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差异较为明显。“教师提问+学生注评”相对较容易操作,但分析能否细致深刻、表达是否准确完整是因人而异的。差异虽始终会存在,但经过一学期或更长时间的训练,每个个体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本就符合教学效果的特点。
“学生自主注评”操作难度较大,原因还在于学生会感觉无的放矢,所以笔者还是会以“教师提问+学生注评”为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后者。其实,教师提问既有益于教学与学习目标的集中,也有益于學生逐步掌握注评的效率,符合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互评”——实现共生共进
如何实现“注评”的有效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有所修正、有所创造?笔者采用的是师生、生生间的“互评”,即相互评论,利用口头汇报、实物投影呈现、答案汇总后呈现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对“注评”的成果进行比较和评论,实现共生共进。在上进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在对比、争论中会进步明显,也时常会有创见。
如在分析《抄检大观园》中王熙凤的形象时,经过半节课的比较、争辩,就有学生从诸多细节中总结出“王熙凤抄检大观园不在于翻检出什锦春意香袋,甚至不在于整顿大观园的风气,实质上是借此举在大病初愈、探春理家、尤二姐进府之后重新宣示权力,再夺掌府大权”。此语一出,满座哗然,班级里掌声雷动,共生状态下的创新激起了所有学生的热情。
综上,“注评—互评”的显见优势在于学生全体参与,思维力、品鉴力、表达力得到切实训练,最终使语言得以升华,思维得以深入,审美得以实现,文化得以理解。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 崔允漷,沈毅,吴江林等.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关键词:文本细读注评互评共生
为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实践,近年来,笔者摸索了“注评—互评”式文本细读路径。
一、“注评”——实现细读细想
这里的“注评”,是指在文章精妙处“注”,在思有所得处“评”。其目标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自主地就一篇、一段、一句、一词进行注与评,实现细读细想。学生的注评,离不开教师的示范。
首先,示范“注”。 “注”就是标注出文本细节的含义、手法、使用效果等。比如学习《登高》时,笔者采用“提问+标注”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在环境的表现上,“风急”——苍凉;“天高”——空阔;“猿啸哀”——悲凉;“无边落木萧萧下”——宏阔、萧瑟;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无边落木萧萧下”——夸张、叠词。如果学生能力层级较高,教师也可就平仄、用韵等指导学生标注。其实,“注”并没有摆脱常规的提问范畴,但是这种方法优在能够引领全体学生参与,在观照文本方面也比较细致周到,能够进入文本的角角落落,从而实现细读。
其次,示范“评”。“评”是在“注”的基础上对文本内涵、人物形象、在文本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思考和评论,体现的是阅读者对文本的领悟。如《登高》前两联写景写得如何以及在全诗中的作用等,就属于“评”的范畴。依照“提问+评论”的方式引导,如在《祝福》中提到的描写祥林嫂的段落,笔者问:“此段写了祥林嫂哪些地方,为什么挑选这些来写”——富有特征的细节(头发、脸色、眼神)生动表现人物的处境和状态。笔者又问:“本段在全篇开头位置,这样处理的效果如何?放在文本结尾好不好?”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形成文字,从而完成了一次关于写作技巧与作用的思考与表达。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环节使用的“评”仍然是对文本细节的“评”,可以联系全文,可以知人论世。同时,与传统的注重细节的只言片语的“批语”有所不同。笔者刻意要求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完整清晰的文字评论,使其在规范的思维与表达方面得到训练。
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生操练“注评”。操练分两步,先是“教师提问+学生注评”,训练学生在掌握一定规律及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自主注评。比如示范《登高》前两联后,教师问:“后两联中人物是怎样的形象?”学生模仿教师先前的示范进行尝试性注评。
在实践中,笔者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差异较为明显。“教师提问+学生注评”相对较容易操作,但分析能否细致深刻、表达是否准确完整是因人而异的。差异虽始终会存在,但经过一学期或更长时间的训练,每个个体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本就符合教学效果的特点。
“学生自主注评”操作难度较大,原因还在于学生会感觉无的放矢,所以笔者还是会以“教师提问+学生注评”为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后者。其实,教师提问既有益于教学与学习目标的集中,也有益于學生逐步掌握注评的效率,符合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互评”——实现共生共进
如何实现“注评”的有效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有所修正、有所创造?笔者采用的是师生、生生间的“互评”,即相互评论,利用口头汇报、实物投影呈现、答案汇总后呈现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对“注评”的成果进行比较和评论,实现共生共进。在上进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在对比、争论中会进步明显,也时常会有创见。
如在分析《抄检大观园》中王熙凤的形象时,经过半节课的比较、争辩,就有学生从诸多细节中总结出“王熙凤抄检大观园不在于翻检出什锦春意香袋,甚至不在于整顿大观园的风气,实质上是借此举在大病初愈、探春理家、尤二姐进府之后重新宣示权力,再夺掌府大权”。此语一出,满座哗然,班级里掌声雷动,共生状态下的创新激起了所有学生的热情。
综上,“注评—互评”的显见优势在于学生全体参与,思维力、品鉴力、表达力得到切实训练,最终使语言得以升华,思维得以深入,审美得以实现,文化得以理解。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 崔允漷,沈毅,吴江林等.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