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日本JADGA公布了年度获奖作品,现年90岁的永井一正再次登顶,这是他继2018年后连续两年登顶这个象征着日本平面设计最高水平的奖项。
1929年出生的永井一正是二战后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他与龟仓雄策、田中一光、福田繁雄等对当代日本设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永井一正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日本传统审美的影子。在连续两年JADGA公布的获奖海报中永井一正的“LIFE”系列成为了他的新标签。研究永井一正的海报视觉语言有助于我们打开平面海报创作视野,了解近现代的设计思潮对日本设计的深远影响。分析永井一正的海报视觉语言,总结规律及方法,能使其方法能够在创作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的设计作品中为我所用。
永井一正的海报视觉语言的演变分析离不开日本当时所处的设计文化。这位从业68年的视觉设计师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仅反映了日本设计所受到文化影响和,更是一部日本设计语言如何演变成其具有独特现代视觉魅力和传统韵味的“编年本”。
一、初期——几何结构单体的视觉语言
1929年,永井一正出生于日本大阪,少年时代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短期内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产业、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暖,同时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为日本带来了西方艺术思潮和风格。当时日本设计界热衷于在西方艺术流派中汲取多元的创新设计理念和手法,而众多西方设计运动中对日本影响最深远的当属现代主义设计运动。1951年,永井一正考入东京艺术大学刻专业,入学后他对图案专业的设计课程非常感兴趣,转系失败后退学,入职“大和纺织”在其宣传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任职期间永井一正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奠定了平面设计的基础。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直持续至1970年代,当时的日本设计艺术发展主要以龜仓雄策为代表的抽象构成主义影响了诸多的平面设计师,永井一正就是其一。
源自于日本传统文化中对横纵线条和简单几何图形的喜爱,永井一正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海报作品多由各种各样形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组成。这个期间永井一正海报的特点是把事物或者主题的形象特征完全剥除,利用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称之为“元素”)的视觉语言进行画面的组合来表达海报的主题。其表现的主题利用“元素”这样的视觉符号来进行展现,而单独的“元素”依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他这种国际主义的设计方式其实源自日本民间传统装饰和设计中,所以能够创作出既是国际的又是日本传统的视觉语言。画面色彩上,画面通常涉及的色彩不会过多,大多数时是利用强烈对比的色彩和中性色以独特的方式反复运用来制造出一种东方韵味的调和对比美。
不论是从1966年的Growth-Life Science Library海报(图1)还是1967年他为Toshiba IC产品制作的海报(图2),永井一正都将海报所展现的视觉语言解构为简单的“元素”,几何体的点阵有序排列,充满传统感与现代感的线条与体块的交融,海报的主题以一种极其简单的几何结构单体表现出来,以及冲击感极强的色彩搭配,无一不在展示这永井一正这一阶段所理解的几何化的、现代化的、符号化的海报视觉语言。
二、融合期——维度交替的视觉语言
1960年代,日本平面设计在充分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进行融合,随着新的视觉影像技术的更迭,一种更具有日本审美意识的视觉语言呼之欲出。垄断了平面设计近30年的国际主义风格,随着印刷技术和摄影技术在日本的介入而逐渐破冰,新的日本本土化的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得以迅速的成长。
永井一正在这个阶段的海报创作中,开始探索平面海报如何用西方构成主义的思想来表现日本民族风格。这个阶段的永井一正开始尝试在二维的平面上增加摄影图片来构筑二维和三维的视觉落差。这个阶段的海报创作从感性上来看待,人们很容易感受到日本设计的空灵和禅意,同时也能从维度落差中获得视觉冲击感。从视觉语言来看待,永井一正选取的三维摄影通常为一个空旷的场景,而选择呈现的二维的视觉语言则为几何的线条或图形。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这个时期的海报充满现代感,而空旷的场景和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禅意和“雅”(MIyabi)不谋而合,而线条的堆叠和重复正好和日式的装饰交相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他于1972年完成的Expo ’75 - International Ocean Exposition海报(图3)。这幅作品图底运用了真实的海平面摄影,使海报所能承载的表达维度更加多元化。而海报中的主体浪花则是运用了曲线和圆弧形线条重复堆叠而成。这一静一动引起强烈的冲击感,而视觉形式上的极端具象和抽象产生的差异则让画面产生了独特的韵味。
三、转折期——装饰性的视觉语言
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海报作品,永井一正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所创作的海报,是具有东方韵味的具象装饰风格。海报主题多以动物为主体来表达,通过动物的形体关系来传达视觉语言。在早期的“I’M HERE”系列海报设计中,永井一正选择了大量的动物作为图案来进行海报创作,这些动物被加工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视觉语言来进行使用。画面借由具象化的动物的多样性来表达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他在与靳埭强的谈话中曾表达,选择具象的动物来创作是从“吉祥意义”和“自然万物融合”的审美观出发的。这个时期永井一正开始摒弃前两个时期所擅长的抽象形象和线条的运用,更多的融合东方的视觉元素来体现海报的主题。海报画面的构成感因为线条和几何元素的减少而被降低,而装饰平面感则伴随着手绘的表达手法而增强。图形之间通过重叠共用一个部分,或是图形之间连体的构思来处理海报画面主体。对画面装饰性动物的处理形式也体现了日本民族中对禅意的追求,而所创作的海报则是通过这样的装饰语言达到了高度的民族化。至此永井一正的海报的视觉语言开始从设计形式上表达日本民族逐渐转化为设计理念上表达民族文化。
四、突破期——纯粹、具象化的视觉语言
近些年来,永井一正的海报作品更多关注在公益上,这一时期的海报创作特点为图形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海报上同时也呈现大胆的排布,类似于散点、出血等。这个时期的海报永井一正更多的是展示日本审美中的侘寂(Wabi-sabi)与涩(Shibui),即“不完美、不圆满、残缺……”。在2015年的“LIFE”系列海报中,整个画面大量留白,仅仅出现一个残缺的天鹅头。画面留白处则增加了一个天鹅的眼睛轮廓,使观看者在视觉感受上自动将其形象补充完整。这则海报通过单一纯粹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及留白的图像处理来为画面赢得了一种清寂的“不完整”的美。2019年的获奖作品“LIFE”系列公益海报是通过单色彩色铅笔的手绘来表达的,其中动物的眼睛则是统一以同心圆的变形的图案来表现。主题上,都是体现了生命顽强的歌颂。海报的表现手法同样单一纯粹,画面的中心聚焦于生物的眼睛。纵观整个“LIFE”系列海报,永井一正都在尝试以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冲击观看者的视觉感官,即使是不同年份的同系列海报,观看者都能在海报中看到“不完整”,这种“不完整”更多体现在单一纯粹的具象化的视觉语言上。
而今,永井一正也经常创作出一些尝试性作品,他在设计上不断地探索尝试与更迭舍弃,这样的创作精神需要非常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即使是90岁高龄依旧敢于跳出自己原有的设计创作“舒适圈”。但是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永井一正对于日本民族审美的坚持。他这一生对日本平面设计事业的上下求索,为后人们展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如何形而下之表现在海报创作中。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永井一正海报形式语言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吴文佳.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J].艺术百家,2007(01).
[4]厉璋.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海报浅析[J].四川:中国科技博览,2009(36):256
[5]吴卫.平面构成(图说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6.
作者简介:叶琪,汉族,中共党员,任教于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1929年出生的永井一正是二战后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他与龟仓雄策、田中一光、福田繁雄等对当代日本设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永井一正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日本传统审美的影子。在连续两年JADGA公布的获奖海报中永井一正的“LIFE”系列成为了他的新标签。研究永井一正的海报视觉语言有助于我们打开平面海报创作视野,了解近现代的设计思潮对日本设计的深远影响。分析永井一正的海报视觉语言,总结规律及方法,能使其方法能够在创作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的设计作品中为我所用。
永井一正的海报视觉语言的演变分析离不开日本当时所处的设计文化。这位从业68年的视觉设计师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仅反映了日本设计所受到文化影响和,更是一部日本设计语言如何演变成其具有独特现代视觉魅力和传统韵味的“编年本”。
一、初期——几何结构单体的视觉语言
1929年,永井一正出生于日本大阪,少年时代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短期内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产业、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暖,同时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为日本带来了西方艺术思潮和风格。当时日本设计界热衷于在西方艺术流派中汲取多元的创新设计理念和手法,而众多西方设计运动中对日本影响最深远的当属现代主义设计运动。1951年,永井一正考入东京艺术大学刻专业,入学后他对图案专业的设计课程非常感兴趣,转系失败后退学,入职“大和纺织”在其宣传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任职期间永井一正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奠定了平面设计的基础。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直持续至1970年代,当时的日本设计艺术发展主要以龜仓雄策为代表的抽象构成主义影响了诸多的平面设计师,永井一正就是其一。
源自于日本传统文化中对横纵线条和简单几何图形的喜爱,永井一正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海报作品多由各种各样形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组成。这个期间永井一正海报的特点是把事物或者主题的形象特征完全剥除,利用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称之为“元素”)的视觉语言进行画面的组合来表达海报的主题。其表现的主题利用“元素”这样的视觉符号来进行展现,而单独的“元素”依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他这种国际主义的设计方式其实源自日本民间传统装饰和设计中,所以能够创作出既是国际的又是日本传统的视觉语言。画面色彩上,画面通常涉及的色彩不会过多,大多数时是利用强烈对比的色彩和中性色以独特的方式反复运用来制造出一种东方韵味的调和对比美。
不论是从1966年的Growth-Life Science Library海报(图1)还是1967年他为Toshiba IC产品制作的海报(图2),永井一正都将海报所展现的视觉语言解构为简单的“元素”,几何体的点阵有序排列,充满传统感与现代感的线条与体块的交融,海报的主题以一种极其简单的几何结构单体表现出来,以及冲击感极强的色彩搭配,无一不在展示这永井一正这一阶段所理解的几何化的、现代化的、符号化的海报视觉语言。
二、融合期——维度交替的视觉语言
1960年代,日本平面设计在充分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进行融合,随着新的视觉影像技术的更迭,一种更具有日本审美意识的视觉语言呼之欲出。垄断了平面设计近30年的国际主义风格,随着印刷技术和摄影技术在日本的介入而逐渐破冰,新的日本本土化的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得以迅速的成长。
永井一正在这个阶段的海报创作中,开始探索平面海报如何用西方构成主义的思想来表现日本民族风格。这个阶段的永井一正开始尝试在二维的平面上增加摄影图片来构筑二维和三维的视觉落差。这个阶段的海报创作从感性上来看待,人们很容易感受到日本设计的空灵和禅意,同时也能从维度落差中获得视觉冲击感。从视觉语言来看待,永井一正选取的三维摄影通常为一个空旷的场景,而选择呈现的二维的视觉语言则为几何的线条或图形。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这个时期的海报充满现代感,而空旷的场景和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禅意和“雅”(MIyabi)不谋而合,而线条的堆叠和重复正好和日式的装饰交相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他于1972年完成的Expo ’75 - International Ocean Exposition海报(图3)。这幅作品图底运用了真实的海平面摄影,使海报所能承载的表达维度更加多元化。而海报中的主体浪花则是运用了曲线和圆弧形线条重复堆叠而成。这一静一动引起强烈的冲击感,而视觉形式上的极端具象和抽象产生的差异则让画面产生了独特的韵味。
三、转折期——装饰性的视觉语言
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海报作品,永井一正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所创作的海报,是具有东方韵味的具象装饰风格。海报主题多以动物为主体来表达,通过动物的形体关系来传达视觉语言。在早期的“I’M HERE”系列海报设计中,永井一正选择了大量的动物作为图案来进行海报创作,这些动物被加工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视觉语言来进行使用。画面借由具象化的动物的多样性来表达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他在与靳埭强的谈话中曾表达,选择具象的动物来创作是从“吉祥意义”和“自然万物融合”的审美观出发的。这个时期永井一正开始摒弃前两个时期所擅长的抽象形象和线条的运用,更多的融合东方的视觉元素来体现海报的主题。海报画面的构成感因为线条和几何元素的减少而被降低,而装饰平面感则伴随着手绘的表达手法而增强。图形之间通过重叠共用一个部分,或是图形之间连体的构思来处理海报画面主体。对画面装饰性动物的处理形式也体现了日本民族中对禅意的追求,而所创作的海报则是通过这样的装饰语言达到了高度的民族化。至此永井一正的海报的视觉语言开始从设计形式上表达日本民族逐渐转化为设计理念上表达民族文化。
四、突破期——纯粹、具象化的视觉语言
近些年来,永井一正的海报作品更多关注在公益上,这一时期的海报创作特点为图形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海报上同时也呈现大胆的排布,类似于散点、出血等。这个时期的海报永井一正更多的是展示日本审美中的侘寂(Wabi-sabi)与涩(Shibui),即“不完美、不圆满、残缺……”。在2015年的“LIFE”系列海报中,整个画面大量留白,仅仅出现一个残缺的天鹅头。画面留白处则增加了一个天鹅的眼睛轮廓,使观看者在视觉感受上自动将其形象补充完整。这则海报通过单一纯粹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及留白的图像处理来为画面赢得了一种清寂的“不完整”的美。2019年的获奖作品“LIFE”系列公益海报是通过单色彩色铅笔的手绘来表达的,其中动物的眼睛则是统一以同心圆的变形的图案来表现。主题上,都是体现了生命顽强的歌颂。海报的表现手法同样单一纯粹,画面的中心聚焦于生物的眼睛。纵观整个“LIFE”系列海报,永井一正都在尝试以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冲击观看者的视觉感官,即使是不同年份的同系列海报,观看者都能在海报中看到“不完整”,这种“不完整”更多体现在单一纯粹的具象化的视觉语言上。
而今,永井一正也经常创作出一些尝试性作品,他在设计上不断地探索尝试与更迭舍弃,这样的创作精神需要非常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即使是90岁高龄依旧敢于跳出自己原有的设计创作“舒适圈”。但是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永井一正对于日本民族审美的坚持。他这一生对日本平面设计事业的上下求索,为后人们展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如何形而下之表现在海报创作中。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永井一正海报形式语言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吴文佳.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J].艺术百家,2007(01).
[4]厉璋.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海报浅析[J].四川:中国科技博览,2009(36):256
[5]吴卫.平面构成(图说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6.
作者简介:叶琪,汉族,中共党员,任教于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