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1st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及对照组(n=37),治疗组采用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痛点阻滞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疗效,但前者在治疗效果和临床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患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跟痛症;小针刀;局部痛点阻滞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ology combined with Local pain point blockade for calcanodynia. Methods 80 cases of calcanodyni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n=43)which was treated with acupotomology combined after Local pain point blockade and the contrast one(n=37)just local pain points blockade only.Result Both groups were effective , but the treatment one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linical reoccurrence rat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technique of acupotomology combined with Local pain point blockade is worth of further promotion for calcanodynia account for its high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
  Keywords:calcanodynia pain ; acupotomology; topic pain point blockade.
  跟痛症(calcanodynia)又称足跟痛,是以足跟刺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慢性疾患,是中老年人足跟部骨与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和退行性病变[1]。常发生于中年以后,以40 岁~60 岁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多为单侧发病,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晨起时加重,行走后缓解,久行后或足跟部压力加大时疼痛明显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治疗。临床治疗跟痛症常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药物治疗或物理因子治疗,自2011 年—2013 年,笔者采用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 例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40~75岁,平均(45.369±5.29)岁;病程2~13个月,平均(4.23±2.21)个月。对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1~65岁,平均(50.03±9.45)岁;病程1~16个月,平均(5.42±3.2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疼痛诊断治疗学》 [ 2] 。起病缓慢, 多无明显急性外伤史, 均拍X 线片排除跟骨骨刺以外的其他病变。经口服药物、理疗、中药熏洗等治疗无效或复发者。排除标准为痛风性、跟骨骨髓炎、跟骨结核、跟骨肿瘤等所致的跟痛症。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者。跟部皮肤感染者。正在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者。所有患者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符合临床试验伦理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俯卧位,足跟向上,在足跟跟骨前侧或前内侧压痛最明显处做标记,常规消毒,5ml注射器针头自穿刺点刺入跟骨结节处, 患者有酸胀沉感, 回抽无血,推注复合镇痛液1.5ml(2%利多卡因1mL、0.9%生理盐水1mL和得保松7mg)作局部痛点阻滞。术毕用创可贴敷贴针眼,用拇指从足底部按揉足跟1~2 分钟。术后保持术口干洁,3日不可沾水。
  1.2.2治疗组
   患者俯卧位,足跟向上,在足跟跟骨前侧或前内侧压痛最明显处做标记,常规消毒,5ml注射器针头自穿刺点刺入跟骨结节处, 患者有酸胀沉感, 回抽无血,推注复合镇痛液1.5ml(2%利多卡因1mL、0.9%生理盐水1mL和得保松7mg)作局部痛点阻滞。用拇指从足底部按揉足跟1~2 分钟。后用汉章牌针刀垂直进针,抵至骨面,后将针刀退至皮下行前后左右松解及剥离,术中保持刀口线与足纵轴方向一致。术毕用创可贴敷贴针眼,并轻压2~3min。术后保持术口干洁,3日不可沾水。
   治疗前后记录VAS评分及疗效分析。治疗六个月后电话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1.3疗效评定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评定疼痛状况: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程度。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疼痛消失,行走正常,能正常生活;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正常;有效:疼痛减轻,步行久后可出现疼痛;无效:疼痛无改善,影响行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两组间治疗后疗效的   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有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差值更大, 说明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更显著,且复发率更低。
  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跟痛症是因跟骨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一种以足跟肿胀、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的骨科常见疾病,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4]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疼痛,其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中医认为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临床上跟痛症常伴有骨刺形成,但其疼痛程度与骨刺大小不成正比,而与骨刺的方向有关。如骨刺斜向下方则常有疼痛,若骨刺与跟骨平行,可没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劳损使足跟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如足跟脂肪纤维垫炎、跖腱膜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跟骨高压症和跟骨骨刺等。这些跟骨周围不同组织发生的相应疾病,是形成跟痛症的重要病因。痛点阻滞是将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止痛、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复发时间视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定。小针刀通过松解剥离粘连, 推铲刮平跟骨骨刺及通透、剥离滑囊炎囊壁,达到改善局部微循环, 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目的。[5]若单用局部痛点阻滞,可消除无菌性炎症、缓解疼痛, 但不能松解紧张筋膜、解除病因。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既标本兼治,还可减少复发,较为患者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贠明东,熊娜,郭明阳,等.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跟痛症104 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7) : 71 - 72.
  [2]赵俊. 疼痛诊断治疗学[M ]. 郑州: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7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79.
  [4]董明生,鲁海云.穴位推拿配合透骨草熏洗剂治疗足跟痛44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66.
  [5]杨国青,代桂英.小针刀疗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56 例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 7) : 1014 - 10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5例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患者的有缺点进行分析,对其治疗效果做出了论述,并探讨了固定点相关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早期并发症,无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现象,病例均在4-10月内骨折愈合,对随访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35例子中优32例,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背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手背组织缺损患者共68例,将旋股外侧的动脉降支与静脉血管以及股外侧皮神经分支分别与手背动静脉血管、神经分支吻合,然后固定并缝合。对手术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8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均未发生感染,64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同琥珀酸美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行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在临床上治疗小儿疝气的过程中应用微创手术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小儿疝气的患儿中选出6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儿则采用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手术中总出血量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共收治200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急救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全面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与管理,提高普外科新入职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笔者所在普外科18名新入职一年内护士进行职业培训。通过基本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仪器设备使用、普外科专科理论与技术、专科素质培养、急救技能及应急预案、危重患者的管理等内容,采用了集中式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利用晨交班时间培训和提问、多媒体教学、护理查房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结果: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确诊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观察组联合应用氢氯噻嗪和氯沙坦钾,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就医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依从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Ⅰb期~Ⅲc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368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以及化疗周期数的多少分为未化疗组(组一)、少化疗组(组二)及化疗不少于4周期组(组三),比较三组间总生存率的差别。结果:全组病人5年总生存率为54%,组一、组二、组三五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49%、68%(χ2=5.927,P=0.052)。组一与组二患者比较,χ2=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以上方式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SF-36分量表中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