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下,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然而,由于初中生严重缺乏责任意识,导致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目前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进而对中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有助于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教学;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一、目前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1.被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公平地承担维系和遵守制度的责任是每一位公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经过调查发现,尽管很多初中生都参加过形式各样的慈善活动,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明确的说出参与这些慈善活动的原因和意义所在,极少数人认为参与慈善活动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这说明现在的初中生都是被动的承担社会责任的。
2.严重缺乏社会参与意识
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然而,目前很多初中生都是作为消极服从者去对待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依然存在很多学生不会定期的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更不会参与社会管理。这种现状表明初中生严重的缺乏社会的参与意识。
3.责任的主体意识薄弱
初中生应该加强责任的主体意识,将权利与义务或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初中生不会遵守交通规则,但大多数的学生却介意他人闯红灯的行为。遵守交通安全应该是每一位公民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很多学生却推卸责任,提高了对社会以及对他人的要求,却唯独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初中生应该明确自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体,并学会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
二、中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主要原因
1.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都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社交活动或获取社会信息等,但是,由于初中生缺乏筛选信息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泛滥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的迷失以及信仰的缺失,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三观。很多初中生道德意识的下降和社会责任一时的弱化就是因为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以及信息接收的隐蔽性。
2.学校教育
很多学校至今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严重忽略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学校下达的升学率指标、教学指标的压力,对学生进行封闭式教学,而没有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去了解和接触社会,积累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3.缺乏家庭教育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出身,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发展,而更少的关心和关注他人,对社会也表现出漠视的心理态度,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比较淡薄。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严重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精神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反倒误认为教育仅仅由教师和学校负责即可,对孩子心灵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比较少,导致很多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封闭自我,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的行为。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1.充分发挥教学的教学内容,为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作为基础性的课程资源,教材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通过学习“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课,能够让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师长情谊”的学习,能够教会学生孝亲敬长的重要性等等。因此,对于教材中所涵盖的责任意识的内容,教师应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分析并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增强中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一小段教学视频或者进行有奖竞猜的法治知识大考察的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师长情谊”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大家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讨论以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尊重师长的体现呢?大家还知道有关孝亲敬长的古代故事吗?”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加强合作意识,从生活中和书本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3.利用学科的特点,渗透责任意识的强化教育
善于思考问题,好奇心强是初中生的特点。作为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是进行人格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渗透责任意识的强化教育,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责任,教师可以利用周边的事例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性,教会他们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师还可以利用诸如大合唱、四面红旗竞赛等集体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班集体意识。
4.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责任意识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用自身的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责任意识和负责任的表现。为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四、結语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初中生责任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学生做负责任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周治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98.
[2]韦柬,郭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发展[J].职业技术,2016,(05):98-99.
[3]夏国英.初中学生的法制意识与法律责任[J].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88-92.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教学;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一、目前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1.被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公平地承担维系和遵守制度的责任是每一位公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经过调查发现,尽管很多初中生都参加过形式各样的慈善活动,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明确的说出参与这些慈善活动的原因和意义所在,极少数人认为参与慈善活动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这说明现在的初中生都是被动的承担社会责任的。
2.严重缺乏社会参与意识
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然而,目前很多初中生都是作为消极服从者去对待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依然存在很多学生不会定期的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更不会参与社会管理。这种现状表明初中生严重的缺乏社会的参与意识。
3.责任的主体意识薄弱
初中生应该加强责任的主体意识,将权利与义务或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初中生不会遵守交通规则,但大多数的学生却介意他人闯红灯的行为。遵守交通安全应该是每一位公民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很多学生却推卸责任,提高了对社会以及对他人的要求,却唯独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初中生应该明确自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体,并学会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
二、中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主要原因
1.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都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社交活动或获取社会信息等,但是,由于初中生缺乏筛选信息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泛滥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的迷失以及信仰的缺失,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三观。很多初中生道德意识的下降和社会责任一时的弱化就是因为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以及信息接收的隐蔽性。
2.学校教育
很多学校至今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严重忽略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学校下达的升学率指标、教学指标的压力,对学生进行封闭式教学,而没有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去了解和接触社会,积累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3.缺乏家庭教育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出身,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发展,而更少的关心和关注他人,对社会也表现出漠视的心理态度,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比较淡薄。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严重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精神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反倒误认为教育仅仅由教师和学校负责即可,对孩子心灵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比较少,导致很多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封闭自我,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的行为。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1.充分发挥教学的教学内容,为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作为基础性的课程资源,教材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通过学习“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课,能够让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师长情谊”的学习,能够教会学生孝亲敬长的重要性等等。因此,对于教材中所涵盖的责任意识的内容,教师应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分析并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增强中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一小段教学视频或者进行有奖竞猜的法治知识大考察的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师长情谊”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大家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讨论以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尊重师长的体现呢?大家还知道有关孝亲敬长的古代故事吗?”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加强合作意识,从生活中和书本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3.利用学科的特点,渗透责任意识的强化教育
善于思考问题,好奇心强是初中生的特点。作为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是进行人格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渗透责任意识的强化教育,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责任,教师可以利用周边的事例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性,教会他们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师还可以利用诸如大合唱、四面红旗竞赛等集体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班集体意识。
4.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责任意识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用自身的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责任意识和负责任的表现。为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四、結语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初中生责任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学生做负责任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周治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98.
[2]韦柬,郭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发展[J].职业技术,2016,(05):98-99.
[3]夏国英.初中学生的法制意识与法律责任[J].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