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渝经济区”应用1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市场体系,形成中国第四大增长极和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带动和辐射长江上游及西部发展。
以重庆、成都为支撑,以其周围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建设“成渝经济区”,在我国宏观生产力空间战略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加快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打造我国“第四增长极”,既是区域内各方的内在要求,也应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条件已经具备
“成渝经济区”包括重庆市除奉节、城口、巫山、巫溪以外的36个区县和四川省105个区(县、市)共141个县级行政单元,幅员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部分为12.2万平方公里,重庆部分为6.8万平方公里),占川渝两省市的33.51%、西部的2.82%。2005年,总人口9850.34万人,占川渝两省市的89.47% 、西部的27.38%;地区生产总值9284.11亿元,占川渝两省市的88.8%、西部的27.72%;城镇化率为49.43%,比川渝两省市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比西部高18个百分点;经济密度为488.64万元/平方公里,比西部的平均水平高439.05万元、比全国高297.92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320元,比川渝两省市平均水平高824元、比西部高1010元。
“成渝经济区”是一个典型的流域经济区,范围主要在长江上游干流和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等主要支流的中下游地区,城市和产业绝大部分都沿江分布。长江黄金水道是整个区域的战略大通道,也是西部东向最大的出海口,在内陆地区独一无二。
该区域产业发展呈三大特点: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相互依存。区域内矿产、水利、生物、历史遗存及自然景观等资源富集,综合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这些资源优势,奠定了该区域较强的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特点。围绕资源开发的产业,如以水电为主,火电、天然气为辅的能源产业,以钒铁矿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开发为重点的重化工产业,以农副产品为资源的食品饮料产业,以中草药资源开发为主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以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旅游产业等,均得到较快发展,已成为整个区域产业的主体部分。这既是本区域有别于其他经济区的优势所在,也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形成了产业互补。合理并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禀赋,通过资源共享、产业整合和企业制度整合,做大做长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精度,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区域各方面临的共同任务。
二是这里属我国军工产业密集分布的区域。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两次内迁,建成了一大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装备精良、人才汇聚的军工企业,是本区域民用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切实解决军转民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债务及企业办社会等问题,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发挥军工企业和地方工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现军民兼用,也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是重庆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通过本区域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进一步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也是本区域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一区域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任务繁重;区域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市场发育程度低,资源配置功能弱,产业重复建设与同构现象较突出等问题。
鉴于此,我们认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发挥产业优势,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成渝经济区”的基础已经打好,条件已经成熟。
“第四增长极”的战略目标及空间发展战略
“成渝经济区”战略目标应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及其在西部开发战略和全国空间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下,通过川渝双方共同努力,用1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市场体系,形成中国第四大增长极和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带动和辐射长江上游及西部发展。
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标志应是:
——西部第一、中国第四大城市群。形成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核,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级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枢纽,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水陆空有机结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以长江为依托的西部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
——西部现代制造业高地。形成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形成清洁能源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等三大战略产业;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重化工、食品饮料、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等六大特色产业。
——西部金融中心。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各业并举,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使本区域成为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聚散能力最强的区域。
——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通过生态建设、治理和保护,推动“成渝经济区”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中国国防战略后方基地。建成我国最大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基地,增强国防战略后方综合功能。
在空间组织上,应以重庆都市区和成都都市区为支撑,以涪陵、万州、黔江、永川、合川、江津、绵阳、宜宾、泸州、遂宁等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以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成—德—绵—乐高速公路及宝成—成昆铁路,襄—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一横二纵”为发展主轴;成渝、成—遂—渝高速公路及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铁路)为发展次轴,展开空间布局,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覆盖全区域的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实施“两极、三轴”空间发展战略。
“两极”即重庆和成都两个都市区。它们既是区域内城市网络的主导性中心城市和核心增长极,又是本区域参与外部区域性、国际性竞争的战略支撑。因此,做大做强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区,搞好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其在城镇网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组织作用,对于有效整合区域的空间资源,构筑区域空间的有序化、多元化网络体系,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整体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轴”的“横轴”即长江黄金水道。长江一线是本区域产业聚集轴和推动整个“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轴。该轴线既是长江流域汽车产业带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能源产业和重化工产业的聚集地之一。长江主轴的深度开发,可以带动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从国家范围的空间尺度看,重庆与上海构成的双核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国家经济地理横轴”,长江发展轴不仅是抬起广大中部地区经济的扁担,又是撬动西部经济的杠杆。
“纵轴”之一是成(德)绵(乐)一线。这一条发展轴以成都为中心,北有德阳、绵阳,南有眉山、乐山,是全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是驱动区域发展重要的主轴之一。另一“纵轴”为襄—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一线。这一线与另一条纵轴“成(德)绵(乐)”基本平行。这条纵轴与长江干流和“成(德)绵(乐)”两轴相比,虽然指标值较低,但在空间尺度上仅次于长江横轴,在“成渝经济区”内,放大了长江和“成(德)绵(乐)”两轴和渝蓉两个超大城市的综合辐射作用。
“一横两纵”三条发展主轴构成区域空间布局主骨架,形成东西贯通、南北相连、覆盖全区域的网络型空间发展格局。重庆位于区域两条主轴、一条次轴的交叉点上,是西部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整个区域具有全局意义的增长极和重要的战略支撑;成都位于区域西部一条主轴、两条次轴的交叉点上,是整个区域的增长极和重要的战略支撑。两大增长极“极效应”通过发展轴和地区中心城市节点传递和辐射,带动整个经济区及其辐射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网络组织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成渝经济区”建成后,将成为带动和辐射整个西部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四极鼎立的中国“第四增长极”。
团结合作寻求成渝共赢
“一个巴掌拍不响”,“成渝经济区”的打造,需要各个方面尤其是川渝的精诚团结,打破行政区划的条条框框,寻求共赢之道。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四个层面的良性互动。一是区域内部各方的良性互动;二是长江流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良性互动;三是与西部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四是加强与世界各国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分工协作体系。
二、建立多层面协调机制,推进成渝全面合作。在政府之间,建立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建立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努力实现人力资本共享、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信息和科研资源共享等;二是建立以竞争为基础加强合作的经济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在政府、民间企业以及学术界等设立多个层面的合作与协调组织。
三、编制“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规划。对于地方政府层面决策的项目,由项目所涉及的各方制定统一规划。如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长江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综合治理规划、相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森林保护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线路建设规划、相邻地区之间的矿产及水利资源开发规划、应急系统建设规划、信息网络建设规划、边境交易市场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对那些需要国家支持的项目,如铁路、高速和高等级公路、一般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大型能源项目等,相关政府共同开展前期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推动项目规划编制及立项。
四、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成渝经济区”有很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教育、技术、人才资源,有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渝、成—绵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集群。将这些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进行跨区域整合,构建区域创新平台,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应加快建设综合信息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教育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等。
五、加快产业的市场化整合,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市场培育。一是加快改革步伐,塑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二是建立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搞好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一是把城镇建设与产业的空间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区域两个超大城市、地区中心城市、重点小城镇及交通通道集聚,形成产业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二是产业向园区集中,解决好布局分散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企业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三是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工基地与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变;四是对于一些事关全国军事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优先考虑充分利用本地区位、本地优势进行扩张整合。
以重庆、成都为支撑,以其周围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建设“成渝经济区”,在我国宏观生产力空间战略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加快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打造我国“第四增长极”,既是区域内各方的内在要求,也应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条件已经具备
“成渝经济区”包括重庆市除奉节、城口、巫山、巫溪以外的36个区县和四川省105个区(县、市)共141个县级行政单元,幅员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部分为12.2万平方公里,重庆部分为6.8万平方公里),占川渝两省市的33.51%、西部的2.82%。2005年,总人口9850.34万人,占川渝两省市的89.47% 、西部的27.38%;地区生产总值9284.11亿元,占川渝两省市的88.8%、西部的27.72%;城镇化率为49.43%,比川渝两省市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比西部高18个百分点;经济密度为488.64万元/平方公里,比西部的平均水平高439.05万元、比全国高297.92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320元,比川渝两省市平均水平高824元、比西部高1010元。
“成渝经济区”是一个典型的流域经济区,范围主要在长江上游干流和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等主要支流的中下游地区,城市和产业绝大部分都沿江分布。长江黄金水道是整个区域的战略大通道,也是西部东向最大的出海口,在内陆地区独一无二。
该区域产业发展呈三大特点: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相互依存。区域内矿产、水利、生物、历史遗存及自然景观等资源富集,综合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这些资源优势,奠定了该区域较强的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特点。围绕资源开发的产业,如以水电为主,火电、天然气为辅的能源产业,以钒铁矿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开发为重点的重化工产业,以农副产品为资源的食品饮料产业,以中草药资源开发为主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以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旅游产业等,均得到较快发展,已成为整个区域产业的主体部分。这既是本区域有别于其他经济区的优势所在,也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形成了产业互补。合理并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禀赋,通过资源共享、产业整合和企业制度整合,做大做长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精度,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区域各方面临的共同任务。
二是这里属我国军工产业密集分布的区域。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两次内迁,建成了一大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装备精良、人才汇聚的军工企业,是本区域民用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切实解决军转民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债务及企业办社会等问题,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发挥军工企业和地方工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现军民兼用,也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是重庆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通过本区域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进一步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也是本区域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一区域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任务繁重;区域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市场发育程度低,资源配置功能弱,产业重复建设与同构现象较突出等问题。
鉴于此,我们认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发挥产业优势,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成渝经济区”的基础已经打好,条件已经成熟。
“第四增长极”的战略目标及空间发展战略
“成渝经济区”战略目标应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及其在西部开发战略和全国空间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下,通过川渝双方共同努力,用1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市场体系,形成中国第四大增长极和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带动和辐射长江上游及西部发展。
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标志应是:
——西部第一、中国第四大城市群。形成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核,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级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枢纽,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水陆空有机结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以长江为依托的西部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
——西部现代制造业高地。形成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形成清洁能源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等三大战略产业;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重化工、食品饮料、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等六大特色产业。
——西部金融中心。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各业并举,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使本区域成为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聚散能力最强的区域。
——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通过生态建设、治理和保护,推动“成渝经济区”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中国国防战略后方基地。建成我国最大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基地,增强国防战略后方综合功能。
在空间组织上,应以重庆都市区和成都都市区为支撑,以涪陵、万州、黔江、永川、合川、江津、绵阳、宜宾、泸州、遂宁等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以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成—德—绵—乐高速公路及宝成—成昆铁路,襄—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一横二纵”为发展主轴;成渝、成—遂—渝高速公路及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铁路)为发展次轴,展开空间布局,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覆盖全区域的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实施“两极、三轴”空间发展战略。
“两极”即重庆和成都两个都市区。它们既是区域内城市网络的主导性中心城市和核心增长极,又是本区域参与外部区域性、国际性竞争的战略支撑。因此,做大做强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区,搞好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其在城镇网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组织作用,对于有效整合区域的空间资源,构筑区域空间的有序化、多元化网络体系,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整体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轴”的“横轴”即长江黄金水道。长江一线是本区域产业聚集轴和推动整个“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轴。该轴线既是长江流域汽车产业带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能源产业和重化工产业的聚集地之一。长江主轴的深度开发,可以带动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从国家范围的空间尺度看,重庆与上海构成的双核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国家经济地理横轴”,长江发展轴不仅是抬起广大中部地区经济的扁担,又是撬动西部经济的杠杆。
“纵轴”之一是成(德)绵(乐)一线。这一条发展轴以成都为中心,北有德阳、绵阳,南有眉山、乐山,是全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是驱动区域发展重要的主轴之一。另一“纵轴”为襄—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一线。这一线与另一条纵轴“成(德)绵(乐)”基本平行。这条纵轴与长江干流和“成(德)绵(乐)”两轴相比,虽然指标值较低,但在空间尺度上仅次于长江横轴,在“成渝经济区”内,放大了长江和“成(德)绵(乐)”两轴和渝蓉两个超大城市的综合辐射作用。
“一横两纵”三条发展主轴构成区域空间布局主骨架,形成东西贯通、南北相连、覆盖全区域的网络型空间发展格局。重庆位于区域两条主轴、一条次轴的交叉点上,是西部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整个区域具有全局意义的增长极和重要的战略支撑;成都位于区域西部一条主轴、两条次轴的交叉点上,是整个区域的增长极和重要的战略支撑。两大增长极“极效应”通过发展轴和地区中心城市节点传递和辐射,带动整个经济区及其辐射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网络组织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成渝经济区”建成后,将成为带动和辐射整个西部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四极鼎立的中国“第四增长极”。
团结合作寻求成渝共赢
“一个巴掌拍不响”,“成渝经济区”的打造,需要各个方面尤其是川渝的精诚团结,打破行政区划的条条框框,寻求共赢之道。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四个层面的良性互动。一是区域内部各方的良性互动;二是长江流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良性互动;三是与西部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四是加强与世界各国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分工协作体系。
二、建立多层面协调机制,推进成渝全面合作。在政府之间,建立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建立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努力实现人力资本共享、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信息和科研资源共享等;二是建立以竞争为基础加强合作的经济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在政府、民间企业以及学术界等设立多个层面的合作与协调组织。
三、编制“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规划。对于地方政府层面决策的项目,由项目所涉及的各方制定统一规划。如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长江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综合治理规划、相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森林保护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线路建设规划、相邻地区之间的矿产及水利资源开发规划、应急系统建设规划、信息网络建设规划、边境交易市场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对那些需要国家支持的项目,如铁路、高速和高等级公路、一般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大型能源项目等,相关政府共同开展前期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推动项目规划编制及立项。
四、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成渝经济区”有很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教育、技术、人才资源,有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渝、成—绵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集群。将这些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进行跨区域整合,构建区域创新平台,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应加快建设综合信息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教育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等。
五、加快产业的市场化整合,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市场培育。一是加快改革步伐,塑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二是建立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搞好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一是把城镇建设与产业的空间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区域两个超大城市、地区中心城市、重点小城镇及交通通道集聚,形成产业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二是产业向园区集中,解决好布局分散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企业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三是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工基地与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变;四是对于一些事关全国军事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优先考虑充分利用本地区位、本地优势进行扩张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