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有效策略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材料作文在学生的写作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新材料作文方面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如何提升新材料作文写作质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从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困境入手,对提高新材料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新材料作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1-0023-02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新材料作文是介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样式。新材料作文相较于其他作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和情境下,整体把握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者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也就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进而展开写作。有效正确的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基础,因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审题,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困境
  (一)教学实践没有实行素质培育
  在分数说明一切这个观念下,作文教学显然已经与学生素养的培养脱节,教师教学的模板化、传授的呆板化问题日益凸显。教师们忘记了材料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得分,还是培养学生的素养。我们所说的素养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作文走模式化的套路,学生思维就走向了简单化的结果。”[1]这种教学的模板化,是教师教学思想严重懒惰化的体现。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学生通过理解材料内容,用自身的思想解读材料,考查的是学生的审题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现今有些教师的思维已经固化,得不到有效改正。学生的素养也没有进一步提升。
   (二)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根据研究发现,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模式并不系统,规划也没有整体性,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教师多开展的是片段式教学,没有统一的进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完全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导致写作教学常常会出现很多状况。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文章结构的分析,在立意方面则甚少提及,或是一语带过,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导致新材料作文中出现了很多偏题的现象,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就泛泛而谈,写作质量非常差。
  (三)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实践脱节
  “在教育过程中,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内容构成的教育活动是一个脱离学生生活的封闭体系。”[2]现在的学生被家庭和学校牢牢封闭,他们的生活圈子就局限于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彻底形成,导致他们对很多事情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片面的,所以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也就让人见怪不怪了。另外,由于教师在材料作文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分数,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少顾及,缺乏对学生的鼓励,这就造成了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对策
  (一)挖掘关键信息,把握意蕴
  学生写作前,须认真分析且仔细研究材料内容,了解出题者的意图,明确材料的关键信息,利用关键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在此基础上写作,通过描述恰当的案例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新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都含有哲理意义,要求学生采用辩证思维理解材料的主旨。第二点,学生明确主旨后,须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这就重点考查学生的审题理解能力。学生在认真阅读材料后,就需要选取一个恰当的写作角度。此时,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再次细致阅读材料,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然后进行写作。例如,教师在开展写作训练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材料:一只蚌和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通过分析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即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意: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关键信息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信息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策略,对题目当中的关键信息认真思考,了解材料寫作的重点,这样学生才能立意正确,表达出真实情感。
  (二)确定文章立意,巧妙切入
  俗话说,语文即生活。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也需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写作时,学生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看法。新材料作文涉及多种事物,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针对这类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审题立意,尝试去立体思考,防止顾此失彼。2020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材料涉及管仲、齐桓公和鲍叔牙三个人物,要求学生谈谈对其的感受和思考。不论学生选择谁,只要紧扣材料,立意正确皆可,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写作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兹奖”与“内万林纳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在这则材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立意。第一,从国家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尊重知识和科学,对数学家充满无限敬意。第二,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第三,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应该择优进行写作。在多角度立意,整体把握材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辩证思维,不能将材料视为彼此无关的部分,而应将它们看作是整体,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文章立意,巧妙切入,写出的文章也更有说服力。   (三)开展针对训练,拓展思路
  古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材料作文的写作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对材料进行阅读和理解。”[3]学生不会审题立意,其根源在于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因此,教育者需要通过一系列指导训练,引领学生准确地掌握材料作文的关键信息,然后选取最佳的立意角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明确材料的前因后果、主要事件、解决办法等多个角度出发,掌握材料的关键点、正确的写作思维来确定立意。例如, 2020 年的全国三卷高考语文中,作文材料的主题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材料中提出了我是怎样的人、我能做什么等问题,这一类问题导向的材料就为学生指明了方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归纳分类,针对这类问题式的材料作文,学生应准确地掌握材料问题和解决策略,将其作为本文的立意,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错误,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些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两则材料,让学生对比进而提炼观点,比如,材料一: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的好事之徒。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材料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显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记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这就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据此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第一,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第二,不要用狭隘的经验看待世界和生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不断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升写作的质量。教师每周拿出两节课的时间开展针对性训练,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材料,既可以是寓言性的材料,也可以是对比性的材料。在拿到材料后,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并且仔细分析材料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其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好文章立意。定期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材料的主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进而实现写作成绩和写作质量的同步提高。
  结 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4]。根据实施建议对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语文教育者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正视当前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的困境,立足学生实际,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升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年忠.用思维之灯点亮作文教学——从新材料作文审题谈作文思维训练[J].教育艺术,2013(9).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第 2 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何 軍.关于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写作[J].新课程学习,201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李 婷(1999—),女,甘肃庆阳人,硕士在读。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是高中生的必修科目,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乃至个人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高中地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核心素养培养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影响出发,对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六点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65-02  引 言  地理是一
摘 要: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家国情怀教育融进来,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文章就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
摘 要:阅读发生于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人一生中的阅读时间大约有4.5万个小时,阅读量大约有4亿~5亿字。因此,阅读是中小学生必备的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两者结合的意义,进而研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肩负着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使命,倡导以探索为主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学习阶段目标强调的八个要素模拟了科学家研究的过程,每个研究環节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都有促进作用。科学教师要巧设课堂教学,结合科学探究学习阶段目标,发挥小学科学课程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优势。文章提出的培养小学生“三思维、三能力”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对小学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