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不仅有利于国内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更快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目标。对此,为了更好的满足农业生产的工作需求,农业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大量的农机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农业推广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
0 引言
为了更好的推动国内农业的机械化进展,不但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更加需要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机技术模式。由于我国农业生产采用的是家庭责任承包制,因此,就会出现每一块农作物都有所不同,再加上农民的耕作方式属于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此种状态下,只有不断加强农机推广工作,才能将机械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1 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1.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中,农机推广工作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标志,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但可以加强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相关技术的应用力度,并且还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的保收、增收。
1.2 解放了劳动力
农机的推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同时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另外还可以节省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的生产中去,实现农业经济的大幅提升[1]。现阶段,在实际的农业发展中,很多地方都需要通过农机设备才可以完成,例如土壤深松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秸秆粉碎技术、精量播种技术等等。如果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全靠劳动力进行生产和操作,不但会消耗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同时还会浪费很多时间。而农业机械设备的运用,不但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时间,最终实现农业的高效率生产。
2 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完善的服务推广体系
从农业推广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国内的农业部门尚未制定出完善的推广机制,这也是造成农民工意识薄弱、认识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在农村的各乡镇单位,即没有设置专业的农机推广小组,又没有专属的办公设施和办公场所。尽管有部门乡镇单位设立了农业推广部门,但真正行使的权利是远远不够的,有的也是在其他部门的附属中,在农机推广中并没有花费较多的时间,致使推广力度严重削弱,最终致使农机推广体系得不到有力的支持,造成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些乡镇单位虽然设置了专门的农机推广部分,但也会被调往其他的工作岗位上,最终导致农机推广体系不能得到很好的完善。
2.2 农机推广没有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农机市场的需求使密不可分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重要的项目都是通过政府来直接掌控,并没有对农机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因此,就会导致一些刚研发出来的新型设备和新型技术得到实地测验,最终不能的对其进行科学化的判断和评价,还会出现新研发的新型设备不能和农艺生产相吻合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一台高技术、高配比的农机设备,如果不能符合本地实际的农艺生产,也将是一辆无用的设备,不能体现出其该有的价值,对农业的生产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2.3 農机技术人员水平较低,缺少活动经费
农机技术的研发对技术人员的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而现在的状态是农村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留在城市中工作,根本不会考虑回去农村,这也是农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技术力量根本达不到农机技术的研发水准(农民文化程度如图一所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程,需要有业务能力较强的推广人员、还需要有技术水平较高的研发团队,不管是哪一方面欠缺,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些农民虽然可以购买到高技术的农机设备,但由于对其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最终致使在使用的过程中突发事故。另外,由于政府部门没有给出足够的活动经费,导致一些比较陈旧的机械设备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这样对技术研发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农机推广部门属于国家事业单位,需要为一些员工解决入场的福利待遇,很难早节省出多余的费用来进行公益性的服务工作,最终导致部门的职责从公益性服务转化为盈利性服务[2]。
3 农机推广工作的改进策略
3.1 完善农机服务推广体系,实现责任分工
首先,各乡镇企业必须要加大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力度,选定一些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员来成立专门小组,并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对其进行高度的认识,提升小组全员的责任意识,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表率作用,针对工作中的不足制定出完善的应对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完善推广机制。同时,还需要引进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深入研发新技术,实现技术的最大创新,最终促使农机服务的推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2 转化农机推广机制,与市场经济建立有机联系
政府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农机推广的项目适当的放宽政策,让农机产品的推广与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对农机推广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3]。为了更好的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寻找出一条最为科学的发展道路,在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来弥补推广机制中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新型技术制造出的农机设备,必须要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制定出科学的数据分析,精准的判断出其是否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农机推广单位在满足上级领导的要求之外,还需要依据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推广方案的调整和完善,提供高效的工作内容,来强化农机的推广力度,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
3.3 加大技术投资力度,落实补贴政策
首先,在提升农业技术人员水平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大量借鉴新型技术,了解和掌握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扩充技术知识,提升自身创新精神,大胆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另外,在不断增加技术投资的力度以外,还需要让推广部门进行适当有偿服务。也正是由于政府部门的投资费用较低,使得推广部门的服务转变为经营性服务,因此,要加大农机补贴政策的建设力度,提升农民对其的关注度。
3.4 扩大农机推广的范围
从目前农机推广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其推广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度,同时也决定着农业推广工作的思维模式。由于国内的生产模式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转变,因此使得农田生产不在是农民赚钱的主要方式了,让他们有了多种选择(农村家庭收入情况如图二所示),这也是造成农村老龄化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不在看重农业生产。这也使得农业机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农机推广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包括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农业生产示范点等以此来提升农机的外在形象。另外,还需要与农业协会的工作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全面掌握本地农业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以及需求,将农机推广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下去。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高效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必须要加强对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农机推广小组,并对他们进行明确的分工,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能够各司其职;其次,还要加强技术投资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的水平;最后,还需要将农机推广与农业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经济对机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进行主导,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寻找出最新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 段恒军.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20(27):117.
[2] 王静波.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50.
[3] 陶方学.试论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20(3):126.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
0 引言
为了更好的推动国内农业的机械化进展,不但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更加需要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机技术模式。由于我国农业生产采用的是家庭责任承包制,因此,就会出现每一块农作物都有所不同,再加上农民的耕作方式属于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此种状态下,只有不断加强农机推广工作,才能将机械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1 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1.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中,农机推广工作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标志,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但可以加强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相关技术的应用力度,并且还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的保收、增收。
1.2 解放了劳动力
农机的推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同时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另外还可以节省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的生产中去,实现农业经济的大幅提升[1]。现阶段,在实际的农业发展中,很多地方都需要通过农机设备才可以完成,例如土壤深松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秸秆粉碎技术、精量播种技术等等。如果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全靠劳动力进行生产和操作,不但会消耗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同时还会浪费很多时间。而农业机械设备的运用,不但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时间,最终实现农业的高效率生产。
2 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完善的服务推广体系
从农业推广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国内的农业部门尚未制定出完善的推广机制,这也是造成农民工意识薄弱、认识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在农村的各乡镇单位,即没有设置专业的农机推广小组,又没有专属的办公设施和办公场所。尽管有部门乡镇单位设立了农业推广部门,但真正行使的权利是远远不够的,有的也是在其他部门的附属中,在农机推广中并没有花费较多的时间,致使推广力度严重削弱,最终致使农机推广体系得不到有力的支持,造成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些乡镇单位虽然设置了专门的农机推广部分,但也会被调往其他的工作岗位上,最终导致农机推广体系不能得到很好的完善。
2.2 农机推广没有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农机市场的需求使密不可分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重要的项目都是通过政府来直接掌控,并没有对农机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因此,就会导致一些刚研发出来的新型设备和新型技术得到实地测验,最终不能的对其进行科学化的判断和评价,还会出现新研发的新型设备不能和农艺生产相吻合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一台高技术、高配比的农机设备,如果不能符合本地实际的农艺生产,也将是一辆无用的设备,不能体现出其该有的价值,对农业的生产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2.3 農机技术人员水平较低,缺少活动经费
农机技术的研发对技术人员的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而现在的状态是农村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留在城市中工作,根本不会考虑回去农村,这也是农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技术力量根本达不到农机技术的研发水准(农民文化程度如图一所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程,需要有业务能力较强的推广人员、还需要有技术水平较高的研发团队,不管是哪一方面欠缺,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些农民虽然可以购买到高技术的农机设备,但由于对其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最终致使在使用的过程中突发事故。另外,由于政府部门没有给出足够的活动经费,导致一些比较陈旧的机械设备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这样对技术研发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农机推广部门属于国家事业单位,需要为一些员工解决入场的福利待遇,很难早节省出多余的费用来进行公益性的服务工作,最终导致部门的职责从公益性服务转化为盈利性服务[2]。
3 农机推广工作的改进策略
3.1 完善农机服务推广体系,实现责任分工
首先,各乡镇企业必须要加大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力度,选定一些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员来成立专门小组,并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对其进行高度的认识,提升小组全员的责任意识,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表率作用,针对工作中的不足制定出完善的应对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完善推广机制。同时,还需要引进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深入研发新技术,实现技术的最大创新,最终促使农机服务的推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2 转化农机推广机制,与市场经济建立有机联系
政府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农机推广的项目适当的放宽政策,让农机产品的推广与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对农机推广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3]。为了更好的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寻找出一条最为科学的发展道路,在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来弥补推广机制中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新型技术制造出的农机设备,必须要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制定出科学的数据分析,精准的判断出其是否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农机推广单位在满足上级领导的要求之外,还需要依据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推广方案的调整和完善,提供高效的工作内容,来强化农机的推广力度,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
3.3 加大技术投资力度,落实补贴政策
首先,在提升农业技术人员水平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大量借鉴新型技术,了解和掌握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扩充技术知识,提升自身创新精神,大胆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另外,在不断增加技术投资的力度以外,还需要让推广部门进行适当有偿服务。也正是由于政府部门的投资费用较低,使得推广部门的服务转变为经营性服务,因此,要加大农机补贴政策的建设力度,提升农民对其的关注度。
3.4 扩大农机推广的范围
从目前农机推广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其推广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度,同时也决定着农业推广工作的思维模式。由于国内的生产模式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转变,因此使得农田生产不在是农民赚钱的主要方式了,让他们有了多种选择(农村家庭收入情况如图二所示),这也是造成农村老龄化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不在看重农业生产。这也使得农业机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农机推广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包括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农业生产示范点等以此来提升农机的外在形象。另外,还需要与农业协会的工作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全面掌握本地农业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以及需求,将农机推广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下去。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高效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必须要加强对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农机推广小组,并对他们进行明确的分工,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能够各司其职;其次,还要加强技术投资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的水平;最后,还需要将农机推广与农业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经济对机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进行主导,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寻找出最新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 段恒军.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20(27):117.
[2] 王静波.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50.
[3] 陶方学.试论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2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