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应用题教学中五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的探究,使我们在教学应用题时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是指取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它通常是指用四则运算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应用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那么究竟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根据我多年教学应用题的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加强应用题的审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审题,就是弄清题中已知条件的意义,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审题分为读题、认清条件与问题以及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三个阶段。在读题阶段,学生要知道题里讲的是什么事情,使自己在大脑中对题中所叙述的内容有个具体的印象;在认清条件与问题阶段,学生要能准确地判断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分别是什么;最后在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一阶段,学生就要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决定算法,由于小学的年龄和注意特点,他们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注意审题,特别容易忽略条件或问题中的关键性字、词,从而导致把题意搞错。针对小学生共同存在的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分析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一般都是由条件和问题构成的。如果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学会分析条件与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无疑会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往往在解答两类貌似质异的应用题时,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分辨不清,产生错觉,容易造成思维混乱。
例如,在教学以下两道分数应用题时:
(1)林庄有一块4公顷的果园,苹果树占果园面积的3/4,苹果树占地多少公顷?
(2)林庄有3公顷苹果树,占果园总面积的3/4,果园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两道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构,让学生从对比分析中理解并掌握这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说理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看学生的列式、答案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列式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在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时,应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大脑,形成表象,然后通过说理训练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方法,逐步抽象、概括,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
1、通过动手操作为思维提供感性材料。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淘气折了5颗幸运星,笑笑比淘气多折了3颗,笑笑折了多少颗?"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教学:
(1)、利用学具动手操作阶段。
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先摆5个○,再一一对应地摆△,使△的个数比○的个数多3个,并要求学生从操作中直接判断出谁多谁少。
(2)、半具体、半抽象阶段。
在学生完成具体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笑笑折的幸运星多,淘气折的幸运星少。把笑笑折的幸运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淘气同样多的5颗,另一部分就是笑笑比淘气多折的3颗。
(3)、抽象、概括阶段。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题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上述操作用语言进行表述:"已知淘气折了5颗幸运星,笑笑比淘气多折了3颗,就是笑笑折的多,淘气折的少,笑笑和淘气同样多的部分与笑笑比淘气多的部分合起来就是笑笑折的颗数。这样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逐步的抽象和概括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2、通过说理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初学应用题时,往往只会做,不会说理。有的学生把题做对了,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却说不清楚。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差。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要使学生明白:不仅要学会做题,还要会说出道理,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维水平,语言表达的训练实质上就是思维的训练。应用题的说理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在叙述解题思路的过程中,使自己很好地发展了自己思维的逻辑性。
四、通过让学生自编自解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要求学生自编自解应用题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又注重实效的练习,如"变换说法编题"、"转换条件编题"、"根据问题编题"、"看图编题"等既达到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生的一个共同心理特点就是好胜心强,他们在自编自解应用题的过程中谁都想来试一试,这种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在自编自解应用题时积极思维、认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发展思维的"情境"。自编自解应用题的过程既是一个吸收、消化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巩固、运用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五、通过应用题的检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往往做完一道应用题时怕麻烦,根本不去检验列式与答案是否正确。殊不知这样有时会使前面的辛苦努力付之东流,因为检验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把算出来的结果与原题中的条件、问题联系起来,看列式与答案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积极思维、认真计算,而且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只有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是指取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它通常是指用四则运算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应用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那么究竟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根据我多年教学应用题的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加强应用题的审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审题,就是弄清题中已知条件的意义,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审题分为读题、认清条件与问题以及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三个阶段。在读题阶段,学生要知道题里讲的是什么事情,使自己在大脑中对题中所叙述的内容有个具体的印象;在认清条件与问题阶段,学生要能准确地判断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分别是什么;最后在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一阶段,学生就要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决定算法,由于小学的年龄和注意特点,他们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注意审题,特别容易忽略条件或问题中的关键性字、词,从而导致把题意搞错。针对小学生共同存在的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分析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一般都是由条件和问题构成的。如果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学会分析条件与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无疑会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往往在解答两类貌似质异的应用题时,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分辨不清,产生错觉,容易造成思维混乱。
例如,在教学以下两道分数应用题时:
(1)林庄有一块4公顷的果园,苹果树占果园面积的3/4,苹果树占地多少公顷?
(2)林庄有3公顷苹果树,占果园总面积的3/4,果园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两道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构,让学生从对比分析中理解并掌握这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说理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看学生的列式、答案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列式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在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时,应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大脑,形成表象,然后通过说理训练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方法,逐步抽象、概括,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
1、通过动手操作为思维提供感性材料。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淘气折了5颗幸运星,笑笑比淘气多折了3颗,笑笑折了多少颗?"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教学:
(1)、利用学具动手操作阶段。
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先摆5个○,再一一对应地摆△,使△的个数比○的个数多3个,并要求学生从操作中直接判断出谁多谁少。
(2)、半具体、半抽象阶段。
在学生完成具体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笑笑折的幸运星多,淘气折的幸运星少。把笑笑折的幸运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淘气同样多的5颗,另一部分就是笑笑比淘气多折的3颗。
(3)、抽象、概括阶段。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题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上述操作用语言进行表述:"已知淘气折了5颗幸运星,笑笑比淘气多折了3颗,就是笑笑折的多,淘气折的少,笑笑和淘气同样多的部分与笑笑比淘气多的部分合起来就是笑笑折的颗数。这样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逐步的抽象和概括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2、通过说理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初学应用题时,往往只会做,不会说理。有的学生把题做对了,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却说不清楚。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差。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要使学生明白:不仅要学会做题,还要会说出道理,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维水平,语言表达的训练实质上就是思维的训练。应用题的说理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在叙述解题思路的过程中,使自己很好地发展了自己思维的逻辑性。
四、通过让学生自编自解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要求学生自编自解应用题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又注重实效的练习,如"变换说法编题"、"转换条件编题"、"根据问题编题"、"看图编题"等既达到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生的一个共同心理特点就是好胜心强,他们在自编自解应用题的过程中谁都想来试一试,这种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在自编自解应用题时积极思维、认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发展思维的"情境"。自编自解应用题的过程既是一个吸收、消化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巩固、运用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五、通过应用题的检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往往做完一道应用题时怕麻烦,根本不去检验列式与答案是否正确。殊不知这样有时会使前面的辛苦努力付之东流,因为检验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把算出来的结果与原题中的条件、问题联系起来,看列式与答案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积极思维、认真计算,而且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只有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