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方伯务的画和他传播的革命种子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春,我在上海图书公司主持业务科工作。公司下属荣宝斋画店发现一张扇面,扇面画着数枝菊花,两朵盛开的花朵,下面两只小鸡。画的右下角写着:瘦楳(梅)先生之雅,白雾方舟写。画面和题字都是常见款式,不一般的是它的背面有一则文字,不知是受画者瘦楳先生还是别的什么人写的。文字的内容介绍了画作者的情况:
  方舟号白雾,湘人,年少美才,尤擅丹青。民十六因赤党案被逮下狱,与李守常等廿人于四月廿八日同受绞刑于京师。
  显然画者方白雾是早期中共党员,是受人尊敬的革命烈士。
  经查阅史料,1927年4月6日与李守常(大钊)同时被捕的,确有方伯务(即方白雾)在内。据当时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部”为杀害李大钊等所出布告中,也有方伯务其人。
  后来我在公司内刊《古旧书讯》上作了介绍,还请吕庆书同志为之摄影,一直保存到现在。
  近阅《炎黄春秋》杂志2017年第12期,有李燕口述、吴睿娜整理《国画大师李苦禅参与的地下抗战工作》一文。文章说:“李苦禅1922年考入北京艺专。他的同学方伯务是李大钊的追随者,在艺专宣传‘共产大同’。受其影响,李苦禅积极支持共产党的进步活动。”由此奠定了李苦禪一生的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文章接着介绍了李苦禅一生所参加的革命活动:在杭州、北平艺专任教期间,掩护爱国学生参加革命;积极支持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与学生家长黄浩(八路军干部)取得联系,在黄浩安排下把自己在北平的家作为地下抗日工作联络站;为白求恩开的药单找药,运到白求恩的野战医院;1939年被日本宪兵以“私通八路”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出狱后表面上停止以前一切工作,以卖画为地下党筹集资金支援抗战,直至日本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严格遵守纪律,对个人工作身份保密。
  李苦禅先生这一段特殊经历直到近年才被正式披露出来。他的革命经历确实令人敬佩,也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牺牲的先烈们传播的革命种子一直在生根发芽不断壮大。习近平同志倡导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让我们牢记老一辈革命工作者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宗旨,成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林纾不懂外文,他依靠与人合作的方式,竟成了百年前著名的小说翻译家。他是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其译作也畅行天下。关于林纾的研究论著已有不少,但论述多围绕其译作,其实还有些相关记载散见于近代报刊易被忽略,撷取考察,亦可对林纾及其翻译有更多的了解。  一、林纾对稿酬大为惶恐  不懂外语的林纾与小说翻译结缘带有点偶然性。光绪二十四年,林纾的妻子病故,为帮他排解悲痛,其友王寿昌提议合作翻译法国小
期刊
我是专门做刑事辩护的律师,一般不办民商事案子。但是,在1998年,我却做了一次轰动全国的“屈臣氏搜身案”中屈臣氏方的代理人,算是我律师生涯中的一次例外吧。  屈臣氏搜身案引广泛关注  1998年7月8日上午10点左右,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女大学生钱缘带着她的小侄子走进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四川北路店。当钱缘离开时,店门口警报器鸣响,女保安走出来查看,看到钱缘手里提了一个马甲袋。于是,女保安就拦住了钱
期刊
在广东文化界,韩英是个名人,他才华横溢著作丰硕。他曾经是官员,退休前当过佛山市委副书记、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是作家,业余写作出版了多部小说集、散文集。  我对韩英之所以有所了解,主要来源于我的两位好朋友:谢常青与黄落尘。谢常青,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退休后定居佛山,他和韩英合作写过书;黄落尘,佛山市老作家,他与韩英相交数十年,惺惺相惜感情深厚。他们给我讲述过韩英许多故事,令我对这个学
期刊
台湾自从1979年元旦与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后,对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寻找未来的出路与生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岛内“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斗争,双方互不相让,激烈的程度,超出外界所能想象的范畴。  其实,所谓“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的区别,一言以蔽之,差别就在“安定”与“进步”两者,究竟以何为先、为重。  “保守派”的立场,总是祭出“台湾安全与安定”高于一切的大旗,坚持
期刊
江青亲口向戚本禹等人讲述廖沫沙对其有非分之想  在上海,我跟戚本禹见过两次,听他回忆史事。时间虽短促,但感到他记忆力强,连细节都表述清晰,独具价值。所以一听说《戚本禹回忆录》在他辞世之际于香港出版,就尽快找来读了。  政治人物回忆录大概都难免争议的吧,何况戚本禹经历如此奇特复杂。这一回,我的眼光停留在第二部分的一段——  “文革”中有一次江青对我、王力、关锋、文元和穆欣几个人,谈过她的早年历史,穆
期刊
1933年的5月15日,上海《申报》等几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刊发了一条《无名男人,坠楼殒命》的消息:“昨天下午四时许,在昆山路昆山花园后面通到海宁路的一条小弄内,有无名男由四层高楼跌下身亡。身穿灰色哔叽纱长衫,内衣上有怀表同一枚小指南针……那人高高瘦瘦,右额破碎,肠子流出,当场死亡。”  这位坠楼身亡者,就是左联作家、诗人应修人。  缘 由  应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原名应麟德,字修士
期刊
光阴似箭,时光如飞,舅舅王元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  2008年5月初,舅舅已经躺在瑞金医院病床上多日了,听说他情况不好,许多人都赶来看他。那天等到人们离去,直至傍晚,我才陪着九十多岁、步履艰难的母亲来到医院探望,只见舅舅十分疲惫,但姐弟相见情绪激动,母亲强忍住泪水,不愿多打扰他,叮咛了几句,流着眼泪就匆匆地移步离开病房,我赶忙前去搀扶,这时突然听见舅舅大叫了声:“乡乡!”我赶紧跑回舅舅床边,
期刊
周湘琦亲历“长沙大轰炸”  2013年在香港太古城一栋面向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湾的高层寓所中,我见到了梳着当年香港影星夏梦式发型的周湘琦(现名周薇)女士。周女士亲切、热情,讲话声轻柔动听,我们一见如故。来之前我就知道这是一位从不言败的坚强女性,也是一个有着别样人生的将门之后。  现年84岁的周女士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周游的次女,周游是黄埔四期的学生,同届的有刘志丹、谢晋元、林彪、陶铸、张灵甫等人。毕业考试
期刊
雄峙长江之滨的黄鹤楼,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这文化体现在历史掌故、神仙传说、匾额楹联、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种种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诗文化。正是当年崔颢的一首七律,使“驾鹤仙人”的传说变得家喻户晓,使“白云黄鹤”、“芳草晴川”成为武汉的美好代称。自从李白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慨叹后,此诗一直受到后世高度评价,宋代诗论家严羽甚至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
期刊
“学者的价值在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从学者而言,也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学者做研究的过程,要唯学术,去功利。第二,做研究一定要有自信。以我自己来说,从1998年开始研究“共生”的问题,“共生”這个概念是国外的学者提出来的,我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把它移植到社会学里面,以“共生”处理所有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社会共生论”,这是原创性的。我认为“共生”涵盖了人类所有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