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作家应修人“坠楼”之谜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的5月15日,上海《申报》等几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刊发了一条《无名男人,坠楼殒命》的消息:“昨天下午四时许,在昆山路昆山花园后面通到海宁路的一条小弄内,有无名男由四层高楼跌下身亡。身穿灰色哔叽纱长衫,内衣上有怀表同一枚小指南针……那人高高瘦瘦,右额破碎,肠子流出,当场死亡。”
  这位坠楼身亡者,就是左联作家、诗人应修人。
  缘 由
  应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原名应麟德,字修士,笔名丁九、丁休人。14岁时从宁波老家来沪谋生,工作之余,自学不辍,学养渐深。受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他从1920年起开始发表新诗,并与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魏金枝等人成立了“湖畔詩社”。 1922年同潘漠华等合出诗集《湖畔》。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州黄埔军校和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工作。1927年赴苏联留学,1930年回国后不久参加“左联”。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军委秘书处油印科工作,刻得一手好字,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宣传部部长,主编中共江苏省委的报纸《大中报》。著有童话《旗子的故事》和《金宝塔银宝塔》等。
  现在我们还原应修人坠楼的时代背景:1933年5月12日,英美烟草公司事先没有通知工人,突然关闭坐落于杨树浦的英美烟草一厂,于是引爆了轰轰烈烈的英美烟厂罢工运动。时为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应修人翌日亲赴英美烟草一厂,了解罢工实情,指导罢工斗争,回家后,连夜起草了传单《援助英美烟厂罢工工友》。传单中说:“英美烟厂和一切烟厂工友们,英美烟厂工友已经实行罢工了,这是红五月工人阶级的先锋。中外资本家趁着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和国民党继续出卖中国的时候,拼命剥削和压迫工人,英美烟厂资本家为开快车,生产合理化,改为五日班不够,还要改四日班、三日班来减少我们工友的工钱。四日班工钱已经不够吃饭,三日班真是要饿死了!只有向资本家斗争!”等等,这张应修人手刻的《援助英美烟厂罢工工友》传单,作为应修人的所谓“罪证”,当年曾被国民党存档。解放后,这张传单成了上海工运史料的珍贵的革命文物,曾多次展出。这是后话。当时 ,应修人准备第二天与左联党团书记丁玲商议后,广为散发。
  丁玲当时居住在昆山花园路7号四楼2室,昆山花园路仅一百多米长。5月14日,由于叛徒周光亚出卖,丁玲与前来商谈工作的“文委”负责人潘梓年当场被捕。为了“钓鱼”,几名特务蹲守在丁玲房中。当时居于昆山花园路不远处四川北路公益坊的左联作家楼适夷1941年就此事曾写过一篇文章《记湖畔诗人应修人》,1978年,他又对此文作了修改,文章是这样记述当时的情景:“这时候,英文的《大美晚报》突然发表一封署名蔡飞的来信,详细叙述了国民党在公共租界秘密绑架丁(玲)、潘(梓年),和丁九因拒捕在屋顶失足坠楼而死的经过。这名蔡飞的人,自称也是一个被捕的共产党员,他伪作自首,当特务们逮捕丁玲的时候,也把他带去了。……(丁、潘被绑架后),以后又留几个特务在丁玲寓所,丁九推门进来,一发现形势不对,立刻退出门外,丁玲的屋子在二楼,他发见梯口有特务把守,便向三楼屋顶退去,几个特务追上去,在屋顶阳台上展开了徒手的搏斗,丁九向后退却,便从阳台边缘失足跌楼在马路上。”
  楼适夷与丁玲同为左联作家,彼此很熟悉,又与丁玲居住不远,其所记是大体可信的。但其不是现场目击者,其所记事实大多是根据一位死里逃生的名叫蔡飞的共产党员的记述。还好,这位其实姓李的共产党员致英文《大美晚报》的原信,在1933年6月19日的《大公报》上有披露,原文如下:“又李某致‘大美晚报’函关于目击丁某被捕经过之记述如次:余等在室内等候少许,至四时余闻有扣门声。有身高大,身着灰色长衫目戴眼镜之男子一人,自外步入,其人即尹树人,彼睹房中情形后,颜色陡变,尹立被扭,钟某即搜索其身畔,尹即与钟交手,其他侦探上前帮助钟某。时周广亚在余身旁,余亦立时与彼动手,尹背窗与三人相斗,势甚猛烈,余则与周斗甚忙,未几耳际忽闻呼声,时窗门洞开,该窗临海宁路一弄堂中,钟某等冲下楼,余亦趁机(从前门)脱逃……”这是原文,与英文《大美晚报》上名字有所差别,有英文音译的缘故,也有记忆偏差的因素。
  解放后的1958年,应修人的夫人曾岚曾写过一本回忆应修人生平的书《战斗的一生》,讲到应修人之死,她采信的也是李某的记述。可惜的是这位李某解放后一直没有露面。
  谜 团
  不过我们细细阅读楼适夷、李某和当时《申报》等报纸报道,有几个谜团浮上心头:
  一是应修人坠楼处是四楼,还是三楼?《申报》等报报道“在昆山路昆山花园后面通到海宁路的一条小弄内,有无名男由四层高楼跌下身亡”,明确说是在四楼坠下;楼适夷称“ 丁玲的屋子在二楼,他发见梯口有特务把守,便向三楼屋顶退去,几个特务追上去,在屋顶阳台上展开了徒手的搏斗,丁九向后退却,便从阳台边缘失足跌楼在马路上”。说是三楼。其实昆山花园路7号,其后门可通昆山路227号,这里上世纪60年代曾是上海浦江电表厂女职工宿舍,当年笔者的女朋友就住在这里,因此笔者对这里相当熟悉。为撰写此文,笔者又两度踏访此地。这是一幢日本式公寓,前后门都有楼梯,前门楼梯宽达两米,可通四楼,三楼并无“屋顶阳台”;后门楼梯宽一米不到,只通到三楼;二、三楼经公共通道可达后门楼梯,二、三楼在离地面不足10厘米的楼梯处都有双扇玻璃窗。其三面临街,即前门为昆山花园路;后门经小巷可达昆山路、百官街,再通海宁路,此小巷现在已在通昆山路的门口处安装铁门;一面紧挨百官街。丁玲寓所约20平方,其临窗一面正对昆山花园路,因此应修人若真从这窗口跌下,不可能落到后门“昆山路昆山花园后面通到海宁路的一条小弄内”;而如果应修人坠楼在前门“昆山花园路”上,李某也不可能从“前门”逃出去。而要坠落在“通到海宁路的一条小弄内”,只有二、三楼后门楼梯口处的窗户。二楼坠落,因高度有限,不太可能当场“殒命”,尤其对一位会武功的人而言。因此最大可能是应修人从三楼坠下,三楼楼梯窗口应为诗人殉难之处。由于这幢日本式公寓特殊结构,在患难中的李某搞不清楚方位是很正常的。笔者对这公寓并不陌生,可真正搞清它的结构朝向,还得先后两次实地踏访。   二是失足坠楼,还是拒捕跳楼?《申报》等报报道应修人是“跌下身亡”; 楼适夷称应修人是“失足跌楼”;而李某说应修人“背窗与三人相斗,势甚猛烈”,拒捕,以死相拼。坠楼是中性词,从高楼跌落、摔下、失足等,都可称坠楼。但根据应修人的为人性格,以及现场考证,我更相信是拒捕跳楼。应修人于1914年,即年仅14岁时就来沪学生意,以其名字看,他似文弱书生,其实是文武兼修,崇尚“一手放不下笔,一手要去捏把雪亮的刀”。早在1923年9月,应修人就到上海虹口横浜桥附近的精武会学武,到年底他已学会了潭腿、工力拳、大战拳等拳术大路,有着浓厚的武术功底。为此,面对强敌,他当然出手应战。李某说应修人“背窗与三人相斗,势甚猛烈”,是可信的。根据《申报》等几家报纸报道“右额破碎,肠子流出,当场死亡”,可见应修人是头朝下着地的,这是一个有意为之的自杀行为,而不是失足坠落。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应修人从四楼丁玲寓所,拼死搏斗,将蹲守丁玲寓所的特务打倒后,曾夺门而出,逃到三楼,此时,原先守在楼下的特务也冲了上来,应修人便向后门的楼梯跑去,他自知身携革命传单《援助英美烟厂罢工工友》,今日难逃魔手,便从三楼楼梯口处的一个窗口纵身跳下,壮烈牺牲。这一跳,彰显了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慷慨赴死的高尚襟怀;这一跳,反映了应修人为人民利益不惜以身相许的无私精神;这一跳,也印证了革命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品格,因为诗人曾写过这样掷地有声的诗句:“纵然天地一齐坍碎/可是从这败墟之内/依然有我的爱火飘飞!”
  三是丁玲的居所到底是四楼,还是二楼?楼适夷的文章说:“丁玲的屋子在二楼”,而《申报》等报报道说“有无名男由四层高楼跌下身亡”,与李某的说法相似。我们经过实地察访,询问了现在居住在昆山花园路7号的居民,有位上了年纪的大妈,告诉我们她从小长在这里,曾听爷爷说过,四楼2室解放前曾住过一位有名的女作家。前几年,有好几拨人曾经来四楼探问过这位女作家的事情。她还说,现在住在这里是位房管所的职工,他嫌烦,不太搭理人。我们见2室门口有旅游鞋放着,就轻轻敲门,但无回音,不知是室内无人,还是“嫌烦”,不愿搭理,只得作罢。《丁玲传》的作者李向东夫妇也认为丁玲家居四楼。因此综合当时的情况和实地察访结果来看,丁玲的居所在四楼更为可信。
  尾 声
  应修人牺牲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表了《对青年作家应修人被害宣言》,我地下党组织和“左联”为营救丁玲、潘梓年的宣言中,也均提到了应修人之死,同声谴责罪恶制造者的野蛮行径。
  说来也巧,由于应修人英勇拒捕,除感召、解救了李某之外,还挽救了另一位左联领导。当时左联领导人周扬也去了丁玲家。据他事后回忆,那天他因事去迟了一步,当他走到昆山花园附近时,抬眼向那座楼房望去,只见丁玲寓所附近,噪声阵阵,人影晃乱,显得慌忙紧张,顿时他警惕起来,赶紧閃进邻近的一条弄巷,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后周扬接替丁玲出任左联党团书记。
其他文献
父亲鞠国栋(1929~2018)山东籍,号醉菊。著名诗人、词家、楹联家、收藏家、京昆名票、文化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于2018年6月30日病逝,享年90岁,谨以此文纪念。  一、革命生涯 命运坎坷  童年时,逢日寇入侵,家穷,爷爷奶奶不让父亲读书,恩师刘民放说“这孩子天资聪颖,今后吃我饭好啦”。14岁,恩师带他参加了革命。1949年,与恩师随军南下,恩师任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后來的上海师范大学)马列主
期刊
现在不是特区的城市也像特区,可是1979年决定在中国设四个特区的时候,对特区言人人殊,褒贬不一。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我是睁大眼睛看争论双方的言论和表情。谁都知道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怎样才能把生产力搞上去是一道值得认真研究的大课题。既然都看见老路子走得慢,就提醒人们考虑另辟蹊径。另辟的蹊径肯定不同于老路,有争论是难免的。  深圳特区给我上了第一课  1980年深圳特区正式成立不久,我就去了深圳。
期刊
2018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每当我们上海的一些支青回忆起他,总觉得他犹在眼前。  响应号召,报名参加支疆建设  1963年起至1966年,先后有八万五千多名上海青年学生,报名参加支援新疆建设,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意志。他们被俗称为支青。支青有别于上山下乡知青,虽然都属于响应党的号召,但区别在于上海支青发生的年代早,于“文革”前,指到人烟稀少的边疆,支援祖国建设。知青则广义指知识青年,他
期刊
屈指算来,距离2005年4月10日那个日子,陈逸飞先生离世已经整整13年了。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名文艺记者,数年间和陈逸飞先生有过几次比较近距离的接触。他先后拍摄的电影《海上旧梦》《人约黄昏》《理发师》等都请了记者做宣传,或到拍摄地采访、或参加新闻发布会、或参加电影首映式,因工作的关系,我忝列其中。每次他面对媒体都是客气而尊重、和气又周到,显得彬彬有礼、淡定儒雅,非常有修养,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期刊
纳扎尔巴耶夫其人  “岁月如梭,今年纳氏75岁,卡氏己77岁高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所系的哈萨克族是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牧民传统的特点是驰骋辽阔大草原,居高临下选择目标后奔向最佳草场;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属于农耕民族,农民传统的特点是勤劳耕耘自家的3分地,渴盼着老天开恩风调雨顺。他们两位都是古突厥后裔,都起家于重工业,都是当时苏共政治局委员,1990年均由共和国第一书记当选首任总统,都是苏解体后独
期刊
林纾不懂外文,他依靠与人合作的方式,竟成了百年前著名的小说翻译家。他是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其译作也畅行天下。关于林纾的研究论著已有不少,但论述多围绕其译作,其实还有些相关记载散见于近代报刊易被忽略,撷取考察,亦可对林纾及其翻译有更多的了解。  一、林纾对稿酬大为惶恐  不懂外语的林纾与小说翻译结缘带有点偶然性。光绪二十四年,林纾的妻子病故,为帮他排解悲痛,其友王寿昌提议合作翻译法国小
期刊
我是专门做刑事辩护的律师,一般不办民商事案子。但是,在1998年,我却做了一次轰动全国的“屈臣氏搜身案”中屈臣氏方的代理人,算是我律师生涯中的一次例外吧。  屈臣氏搜身案引广泛关注  1998年7月8日上午10点左右,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女大学生钱缘带着她的小侄子走进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四川北路店。当钱缘离开时,店门口警报器鸣响,女保安走出来查看,看到钱缘手里提了一个马甲袋。于是,女保安就拦住了钱
期刊
在广东文化界,韩英是个名人,他才华横溢著作丰硕。他曾经是官员,退休前当过佛山市委副书记、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是作家,业余写作出版了多部小说集、散文集。  我对韩英之所以有所了解,主要来源于我的两位好朋友:谢常青与黄落尘。谢常青,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退休后定居佛山,他和韩英合作写过书;黄落尘,佛山市老作家,他与韩英相交数十年,惺惺相惜感情深厚。他们给我讲述过韩英许多故事,令我对这个学
期刊
台湾自从1979年元旦与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后,对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寻找未来的出路与生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岛内“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斗争,双方互不相让,激烈的程度,超出外界所能想象的范畴。  其实,所谓“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的区别,一言以蔽之,差别就在“安定”与“进步”两者,究竟以何为先、为重。  “保守派”的立场,总是祭出“台湾安全与安定”高于一切的大旗,坚持
期刊
江青亲口向戚本禹等人讲述廖沫沙对其有非分之想  在上海,我跟戚本禹见过两次,听他回忆史事。时间虽短促,但感到他记忆力强,连细节都表述清晰,独具价值。所以一听说《戚本禹回忆录》在他辞世之际于香港出版,就尽快找来读了。  政治人物回忆录大概都难免争议的吧,何况戚本禹经历如此奇特复杂。这一回,我的眼光停留在第二部分的一段——  “文革”中有一次江青对我、王力、关锋、文元和穆欣几个人,谈过她的早年历史,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