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要偏爱,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儿童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
【关键词】幼儿自卑克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0-0019-02
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自卑心理在幼儿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所以幼儿的自卑心理应当引起教师和父母的足够注意,应当及时地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自信心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幼儿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自己、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
自卑心理与性格内向是有区别的,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与性格内向的幼儿,在表现形式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存在明显区别。这两类幼儿的相似之处是,都害怕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他们的区别是: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并没有这种感觉;在行为上,存有自卑心理的幼儿不仅在公开场合不能大胆表现自己,而且在父母和其他亲人面前也不能大胆表现自己,性格内向的幼儿则不同,在父母和其他亲人面前并不胆怯;在交往中,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不愿意与所有人交往,包括自己的父母,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在家庭中还是比较活跃的。下面,我将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1了解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
为了更好的判断一名幼儿是否具有自卑心理,首先要了解幼儿心理的表现,下面我先谈一下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幼儿的自卑心理大致有以下四种表现:
1.1不敢在公开场合做事(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在公开场合做任何事情,都显得拘束和谨小慎微,往后缩,而不是往前冲。如当教师让这种幼儿带头做游戏时,他们就面露难色,没有别的幼儿那种自告奋勇的精神,有的马上说“我不会”、“我不行”之类的话,个别的还会哭起来。)
1.2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害怕在陌生人面前及集体活动中说话,甚至平时也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
1.3没有主见(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许多事情不敢自己做决定,回答问题思前想后,犹柔寡断,要么不吭声,要么轻轻地回答“不知道”。)
1.4不愿与别人交往(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地提出问题。)
2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教师的话在幼儿心目中就象真理一样,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2.1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要偏爱,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平常,我们教师总是偏爱一些“好孩子”。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只是与那几位“好孩子”对话,外出比赛也是那几位“好孩子”为代表,游戏中的主角也是那几位“好孩子”来担任。偏爱对被偏爱的和不偏爱的幼儿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这样就很容易使那些没有被老师偏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说,我们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消灭幼儿自卑的心理。2.2钟爱孩子、悦纳孩子。
师生关系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教师的亲切照顾、理解、悦纳使儿童产生“我是好孩子”的感觉,老师、他人对儿童的关爱和喜欢会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接受。反之,教师的拒绝、责骂、惩罚会使孩子产生“我是坏孩子”、“我让人讨厌”的感受,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会阻碍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2.3正确运用评价这一教育手段促进幼兒心理的健康发展,克服自卑心理。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受成人评价的影响,教师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经常给幼儿以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当对幼儿多一些积极性评价,以产生教育上的期望效应。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幼儿每天都有所进步,在评价幼儿,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幼儿时,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们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从而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树立起自信心,久而久之,幼儿的自卑心理就会被克服。
3给每个幼儿以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3.1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
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他律性“镜像自我”。即他人、特别是与儿童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根据。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及时地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不要给孩子贴上消极的(如“笨孩子”、“坏孩子”)标签。即使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孩子,也要多肯定他的优点,用放大镜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自我接受,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3.2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进些年来,功利主义的教育对人们影响很大,家长也往往特别关心孩子的名次、位置,计较孩子某项活动的结果。其实更重要的是过程——培养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从失败、成功中汲取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磨练坚韧自信的性格,克服自卑心理。
3.3帮助儿童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
积极的接纳、尊重儿童固然重要,但内在的实力、能力更是自信最可靠的根基。因此了解孩子的弱点和优势,积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克服自卑心理是及其重要的。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要偏爱,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儿童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愿我们为祖国培养更多健全人格的人才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幼儿自卑克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0-0019-02
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自卑心理在幼儿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所以幼儿的自卑心理应当引起教师和父母的足够注意,应当及时地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自信心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幼儿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自己、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
自卑心理与性格内向是有区别的,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与性格内向的幼儿,在表现形式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存在明显区别。这两类幼儿的相似之处是,都害怕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他们的区别是: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并没有这种感觉;在行为上,存有自卑心理的幼儿不仅在公开场合不能大胆表现自己,而且在父母和其他亲人面前也不能大胆表现自己,性格内向的幼儿则不同,在父母和其他亲人面前并不胆怯;在交往中,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不愿意与所有人交往,包括自己的父母,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在家庭中还是比较活跃的。下面,我将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1了解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
为了更好的判断一名幼儿是否具有自卑心理,首先要了解幼儿心理的表现,下面我先谈一下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幼儿的自卑心理大致有以下四种表现:
1.1不敢在公开场合做事(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在公开场合做任何事情,都显得拘束和谨小慎微,往后缩,而不是往前冲。如当教师让这种幼儿带头做游戏时,他们就面露难色,没有别的幼儿那种自告奋勇的精神,有的马上说“我不会”、“我不行”之类的话,个别的还会哭起来。)
1.2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害怕在陌生人面前及集体活动中说话,甚至平时也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
1.3没有主见(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许多事情不敢自己做决定,回答问题思前想后,犹柔寡断,要么不吭声,要么轻轻地回答“不知道”。)
1.4不愿与别人交往(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地提出问题。)
2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教师的话在幼儿心目中就象真理一样,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2.1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要偏爱,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平常,我们教师总是偏爱一些“好孩子”。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只是与那几位“好孩子”对话,外出比赛也是那几位“好孩子”为代表,游戏中的主角也是那几位“好孩子”来担任。偏爱对被偏爱的和不偏爱的幼儿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这样就很容易使那些没有被老师偏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说,我们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消灭幼儿自卑的心理。2.2钟爱孩子、悦纳孩子。
师生关系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教师的亲切照顾、理解、悦纳使儿童产生“我是好孩子”的感觉,老师、他人对儿童的关爱和喜欢会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接受。反之,教师的拒绝、责骂、惩罚会使孩子产生“我是坏孩子”、“我让人讨厌”的感受,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会阻碍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2.3正确运用评价这一教育手段促进幼兒心理的健康发展,克服自卑心理。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受成人评价的影响,教师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经常给幼儿以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当对幼儿多一些积极性评价,以产生教育上的期望效应。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幼儿每天都有所进步,在评价幼儿,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幼儿时,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们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从而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树立起自信心,久而久之,幼儿的自卑心理就会被克服。
3给每个幼儿以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3.1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
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他律性“镜像自我”。即他人、特别是与儿童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根据。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及时地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不要给孩子贴上消极的(如“笨孩子”、“坏孩子”)标签。即使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孩子,也要多肯定他的优点,用放大镜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自我接受,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3.2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进些年来,功利主义的教育对人们影响很大,家长也往往特别关心孩子的名次、位置,计较孩子某项活动的结果。其实更重要的是过程——培养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从失败、成功中汲取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磨练坚韧自信的性格,克服自卑心理。
3.3帮助儿童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
积极的接纳、尊重儿童固然重要,但内在的实力、能力更是自信最可靠的根基。因此了解孩子的弱点和优势,积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克服自卑心理是及其重要的。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要偏爱,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儿童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愿我们为祖国培养更多健全人格的人才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