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眼行走美利坚(十)
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写过一首隽永的老歌,《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
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都被姑娘们摘走了;
那些姑娘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姑娘都去哪儿了?都被丈夫们娶走了;
那些小伙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小伙都去哪儿了?他们全都是战士了;
那些战士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战士都去哪儿了?他们安息在坟茔下;
那些坟茔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坟茔都去哪儿了?坟茔上开着鲜花。
美国是一个历史不长的国家,但与其他地方一样,在葛底斯堡古战场,历史清晰得几乎可以触摸得到。我们走到公园北边的一片高地上,远处小镇一览无余。阅读文字介绍,你会知道这是第一天战斗中的炮兵阵地所在。纵然没有多少历史和军事知识,我们也能理解到在这里架设大炮可以如何控制战场局面。登上一座叫作“小圆顶”的多石小丘,你会知道这里发生了战役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斗。北军沃伦准将在山顶一块石头上远眺,发现丛林中南军的刺刀反光。南军计划曝光,北军严阵以待,挡住了南军多次冲锋。现在,在当年沃伦站立的地方,他的塑像仍然在眺望远处的丛林。走到一小块开阔的平地,你会知道这片现在长满野花野草的地方,当日是一片麦田,两军在这一小片麦田上反复拉锯,伤亡4000余人,这里因此被称作“血腥麦田”。葛底斯堡战役发生时,摄影技术已诞生20余年,因此尸横遍野的景象我们今天可以通过照片准确了解。
3天的战斗结束后,人们先是把阵亡者的尸体简单地就地掩埋。当年11月,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3512名北军阵亡官兵被埋葬于此。在大片的青草地上,一排排墓地以半圆形围绕着纪念碑。亡者以州为单位被组合在一起,一排排长条石块埋在草地上,石块上镌刻着亡者的姓名与军衔。这些人当中,有979名无名将士。他们的墓地上一人一个白色石块,仅以数字标识。
这里纪念的不是战争,
而是阵亡官兵
在葛底斯堡的墓园里走了几个来回,我并没有看到南军阵亡将士的墓地。1863年11月,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公墓的落成典礼上留下了一篇传世演讲。他颂扬那些安葬在葛底斯堡公墓的北军战士,并以“民有、民治、民享”来归纳政府的性质,从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林肯并没有认为“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显然,他与他的同侪离历史还太近,尚不能如今日美国人那样从“悲剧”的视角出发看待那场战争。在葛底斯堡阵亡的南军人数比北军更多,作为失败者,他们的尸骨到7年后才由南方的民间组织挖出,安葬于南方的里士满、罗利、萨凡纳、查尔斯敦。
淡化战争的性质与胜负,纪念和尊崇每一个为国效力的战士,在美国是近几十年才成为主流思想。生活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上林肯纪念堂两侧的越战纪念地与朝鲜战争纪念地我们不知道去了多少次。对美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两场特别值得炫耀的战争。在这两个纪念地,重点不在于战争,而在于阵亡官兵。在越战墙上,你可以触摸到每一个阵亡者的名字,猜测名字背后那曾经鲜活的生命。在另一侧的朝鲜战争纪念地,地面上的一段话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的国家纪念她的那些儿女。他们响应号召,去保卫一个他们未曾听说的国家,一个他们未曾谋面的民族。”
从林肯纪念堂向西,跨越波光粼粼的波托马克河,就是阿灵顿国家公墓。这是河边的丘陵地带。在半山腰面向林肯纪念堂的最显著的位置,是一座叫做阿灵顿老宅的建筑。葛底斯堡的失败者、南军统帅罗伯特·李将军与家人曾在此居住30多年。如今,这里是李将军纪念馆。这位南方叛军的统帅,在美国南北方都广受尊敬。在阿灵顿老宅前,则是肯尼迪总统及其夫人的陵墓。从这里,可以远眺纪念堂大桥、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以及美国国会。这些宏伟的建筑共同穿起了华盛顿国家大草坪的轴线,也穿起这个国家的精神脊梁。
阿灵顿公墓方圆只有2.5平方公里,却埋葬了29万名美国历次战争中的死难官兵及老战士。从美国独立战争到最近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大片的青草地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白色墓碑,大多数墓碑的格式都是统一的,姓名、部队番号、军衔、出生时间、死亡时间、故乡、参加的战争名称,多数人再加上十字架。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值守陵园的陆军战士会给每一个墓碑前插一面小国旗。
陵园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无名战士墓。这是另外一个山包上可以远眺华盛顿市区的地方。地面上安放着一个白色大理石棺,在石棺前的地面下,安葬着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阵亡的4名无名战士的骸骨。1998年,越战无名战士的身份依靠DNA被辨别出来。按照家属意愿,他被移葬家乡,但越战无名战士的无人墓穴仍旧保留下来。
无名战士墓由绰号“老卫兵”的美国陆军第三团永久守卫。每天每逢整点,卫兵换岗总会吸引大批的游客。我们赶在下午3点之前赶到无名战士墓,虽然不是周末、节假日,但墓前的石阶上已经坐满了游客。一名士兵正在执行日常警戒任务,在4个无名战士的墓地前来回走动。他走到一端后停下来一分钟,然后再向另一端走去。卫兵的皮鞋颇为特殊,走在石板上,会发出“喀、喀、喀”的声响。每当他向左或者向右转时,会夸张地靠拢双脚,发出“啪”的清脆声响。卫兵身材高大、军装笔挺、表情严肃,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派头,正合“老卫兵”第三团的团训:“别碰我!”
整点钟声敲响,一名军官带着换岗的卫兵来到墓前。经过一套非常复杂夸张的程序,军官仔细检查了卫兵全身及其携带的步枪。虽然只是仪式,“老卫兵”要刻意展现的则是这支军队的悠久传统与严明的军纪。
不一会儿,军官拿着一个绿色的花环又走回来。一个不再英姿飒爽的老年文职军人穿着大衣、拎着一个小皮箱,跟着他一起走回来。这时,全体游客起立,保持绝对安静,停止摄影摄像。4名中学生代表从观众的台阶上走下来,与军官一起更换无名战士墓前的花环。随后,所有人退后,老军人一人走到墓旁,打开皮箱,那是一把军号。在无名战友的身旁,老兵吹响了熄灯号。
那一刻,在熄灯号声中,大概不会有人在意战争的对错与胜负。天地间只有地下的无名战士与活着的战友在共同的军号中对话。我想起因艾森豪威尔的引用而广为人知的那句话:“老战士不死,他们只是慢慢隐去。”
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写过一首隽永的老歌,《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
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都被姑娘们摘走了;
那些姑娘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姑娘都去哪儿了?都被丈夫们娶走了;
那些小伙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小伙都去哪儿了?他们全都是战士了;
那些战士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战士都去哪儿了?他们安息在坟茔下;
那些坟茔都去哪儿了?已经过了那么久;那些坟茔都去哪儿了?坟茔上开着鲜花。
美国是一个历史不长的国家,但与其他地方一样,在葛底斯堡古战场,历史清晰得几乎可以触摸得到。我们走到公园北边的一片高地上,远处小镇一览无余。阅读文字介绍,你会知道这是第一天战斗中的炮兵阵地所在。纵然没有多少历史和军事知识,我们也能理解到在这里架设大炮可以如何控制战场局面。登上一座叫作“小圆顶”的多石小丘,你会知道这里发生了战役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斗。北军沃伦准将在山顶一块石头上远眺,发现丛林中南军的刺刀反光。南军计划曝光,北军严阵以待,挡住了南军多次冲锋。现在,在当年沃伦站立的地方,他的塑像仍然在眺望远处的丛林。走到一小块开阔的平地,你会知道这片现在长满野花野草的地方,当日是一片麦田,两军在这一小片麦田上反复拉锯,伤亡4000余人,这里因此被称作“血腥麦田”。葛底斯堡战役发生时,摄影技术已诞生20余年,因此尸横遍野的景象我们今天可以通过照片准确了解。
3天的战斗结束后,人们先是把阵亡者的尸体简单地就地掩埋。当年11月,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3512名北军阵亡官兵被埋葬于此。在大片的青草地上,一排排墓地以半圆形围绕着纪念碑。亡者以州为单位被组合在一起,一排排长条石块埋在草地上,石块上镌刻着亡者的姓名与军衔。这些人当中,有979名无名将士。他们的墓地上一人一个白色石块,仅以数字标识。
这里纪念的不是战争,
而是阵亡官兵
在葛底斯堡的墓园里走了几个来回,我并没有看到南军阵亡将士的墓地。1863年11月,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公墓的落成典礼上留下了一篇传世演讲。他颂扬那些安葬在葛底斯堡公墓的北军战士,并以“民有、民治、民享”来归纳政府的性质,从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林肯并没有认为“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显然,他与他的同侪离历史还太近,尚不能如今日美国人那样从“悲剧”的视角出发看待那场战争。在葛底斯堡阵亡的南军人数比北军更多,作为失败者,他们的尸骨到7年后才由南方的民间组织挖出,安葬于南方的里士满、罗利、萨凡纳、查尔斯敦。
淡化战争的性质与胜负,纪念和尊崇每一个为国效力的战士,在美国是近几十年才成为主流思想。生活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上林肯纪念堂两侧的越战纪念地与朝鲜战争纪念地我们不知道去了多少次。对美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两场特别值得炫耀的战争。在这两个纪念地,重点不在于战争,而在于阵亡官兵。在越战墙上,你可以触摸到每一个阵亡者的名字,猜测名字背后那曾经鲜活的生命。在另一侧的朝鲜战争纪念地,地面上的一段话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的国家纪念她的那些儿女。他们响应号召,去保卫一个他们未曾听说的国家,一个他们未曾谋面的民族。”
从林肯纪念堂向西,跨越波光粼粼的波托马克河,就是阿灵顿国家公墓。这是河边的丘陵地带。在半山腰面向林肯纪念堂的最显著的位置,是一座叫做阿灵顿老宅的建筑。葛底斯堡的失败者、南军统帅罗伯特·李将军与家人曾在此居住30多年。如今,这里是李将军纪念馆。这位南方叛军的统帅,在美国南北方都广受尊敬。在阿灵顿老宅前,则是肯尼迪总统及其夫人的陵墓。从这里,可以远眺纪念堂大桥、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以及美国国会。这些宏伟的建筑共同穿起了华盛顿国家大草坪的轴线,也穿起这个国家的精神脊梁。
阿灵顿公墓方圆只有2.5平方公里,却埋葬了29万名美国历次战争中的死难官兵及老战士。从美国独立战争到最近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大片的青草地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白色墓碑,大多数墓碑的格式都是统一的,姓名、部队番号、军衔、出生时间、死亡时间、故乡、参加的战争名称,多数人再加上十字架。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值守陵园的陆军战士会给每一个墓碑前插一面小国旗。
陵园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无名战士墓。这是另外一个山包上可以远眺华盛顿市区的地方。地面上安放着一个白色大理石棺,在石棺前的地面下,安葬着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阵亡的4名无名战士的骸骨。1998年,越战无名战士的身份依靠DNA被辨别出来。按照家属意愿,他被移葬家乡,但越战无名战士的无人墓穴仍旧保留下来。
无名战士墓由绰号“老卫兵”的美国陆军第三团永久守卫。每天每逢整点,卫兵换岗总会吸引大批的游客。我们赶在下午3点之前赶到无名战士墓,虽然不是周末、节假日,但墓前的石阶上已经坐满了游客。一名士兵正在执行日常警戒任务,在4个无名战士的墓地前来回走动。他走到一端后停下来一分钟,然后再向另一端走去。卫兵的皮鞋颇为特殊,走在石板上,会发出“喀、喀、喀”的声响。每当他向左或者向右转时,会夸张地靠拢双脚,发出“啪”的清脆声响。卫兵身材高大、军装笔挺、表情严肃,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派头,正合“老卫兵”第三团的团训:“别碰我!”
整点钟声敲响,一名军官带着换岗的卫兵来到墓前。经过一套非常复杂夸张的程序,军官仔细检查了卫兵全身及其携带的步枪。虽然只是仪式,“老卫兵”要刻意展现的则是这支军队的悠久传统与严明的军纪。
不一会儿,军官拿着一个绿色的花环又走回来。一个不再英姿飒爽的老年文职军人穿着大衣、拎着一个小皮箱,跟着他一起走回来。这时,全体游客起立,保持绝对安静,停止摄影摄像。4名中学生代表从观众的台阶上走下来,与军官一起更换无名战士墓前的花环。随后,所有人退后,老军人一人走到墓旁,打开皮箱,那是一把军号。在无名战友的身旁,老兵吹响了熄灯号。
那一刻,在熄灯号声中,大概不会有人在意战争的对错与胜负。天地间只有地下的无名战士与活着的战友在共同的军号中对话。我想起因艾森豪威尔的引用而广为人知的那句话:“老战士不死,他们只是慢慢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