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美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但当时只是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引自《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审美教育的设施可分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三大范围。以下就学校美育方面来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如何去开展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美学又被一些人叫做审美学,在美学领域里的美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所以,很多美学家们大都认为,美术领域里的艺术审美是审美实践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中学里的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中学审美教育就是在总结美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艺术”的新理念,主张要从审美的高度审视艺术教育,要把艺术教育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力求达到“审美”与“艺术”的有机统一。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一、明确中学美术课审美教育的根本目和任务
我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美育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明确中学美术课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要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学美育的任务,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2、审美情趣的培养。 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校园风景的写生,可以激发学生对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是无可非议的。如校园风景的写生,可以激发学生对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 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来培养学生对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三、明确审美教育实施的手段
并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处理教材方面,中学美术课本要以《大纲》的精神为指导,既要注重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又要突出审美教育的主线,要打破了过去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基础为主的技能训练传统,要强调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的教材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1、贯彻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到美术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即要求教师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辅导课外美术活动及教学总结,都应该注意给学生传授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认识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
2、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如何激起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上下工夫。例如:(1)利用好欣赏课这一环节,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他们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像毕加索、塞尚、凡高、马 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潛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2)利用好色彩课这一环节,在美术课中我们可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3、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探索中学美术教学审美教育之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的审美知识水平相对较差,应多角度、多元化向广大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和审美技能,全面提高美育教学水平。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为审美教育的提高和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美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但当时只是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引自《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审美教育的设施可分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三大范围。以下就学校美育方面来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如何去开展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美学又被一些人叫做审美学,在美学领域里的美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所以,很多美学家们大都认为,美术领域里的艺术审美是审美实践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中学里的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中学审美教育就是在总结美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艺术”的新理念,主张要从审美的高度审视艺术教育,要把艺术教育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力求达到“审美”与“艺术”的有机统一。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一、明确中学美术课审美教育的根本目和任务
我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美育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明确中学美术课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要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学美育的任务,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2、审美情趣的培养。 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校园风景的写生,可以激发学生对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是无可非议的。如校园风景的写生,可以激发学生对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 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来培养学生对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三、明确审美教育实施的手段
并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处理教材方面,中学美术课本要以《大纲》的精神为指导,既要注重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又要突出审美教育的主线,要打破了过去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基础为主的技能训练传统,要强调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的教材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1、贯彻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到美术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即要求教师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辅导课外美术活动及教学总结,都应该注意给学生传授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认识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
2、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如何激起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上下工夫。例如:(1)利用好欣赏课这一环节,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他们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像毕加索、塞尚、凡高、马 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潛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2)利用好色彩课这一环节,在美术课中我们可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3、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探索中学美术教学审美教育之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的审美知识水平相对较差,应多角度、多元化向广大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和审美技能,全面提高美育教学水平。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为审美教育的提高和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