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粤剧编剧面临困境。本文立足大量事例和详细数据来分析粤剧编剧生存现状,剖析粤剧编剧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关键词]粤剧编剧; 戏剧文化;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6-0086-03
新时期,粤剧编剧面临困境。粤剧是广东省的代表剧种,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作为群众娱乐项目,粤剧演出备受群众欢迎,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粤剧演出逐渐萎缩,免费发票也极少有人光顾剧场。2009年,粤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纵观百年历史发展,中国乃至世界开始重视粤剧,这值得欣慰,粤剧界也因此欢呼雀跃;但另一方面,又难免觉得悲哀,如此优秀的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岭南的文化瑰宝,曾风靡一时的主流艺术,竟然落到如此地位,内中是何缘故,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诸多原因之中,制约粤剧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好戏的出现,要有好戏,首先靠好剧本,而剧本靠好编剧。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粤剧编剧人才紧缺问题尝试论之。
一、粤剧编剧现状
当今,就粤剧编剧现状如何,以何种方式生存,靠什么维持生活,他们的“根”在哪里等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查。目前,广东省有粤剧团近300个,拥有众多的粤剧爱好者、庞大文化从业人员。在机构改革中,随着粤剧老编剧的退休,没有新编剧的加盟,省、市、县级粤剧编剧在剧团已基本断层,分别栖身于省、市和县各地的文化馆和文联的编剧,从事戏剧创作的人少之又少,而从事粤剧编剧者更少。因此,粤剧编剧在单位和文化事业部门已失去生存的空间。那么,不依附在单位和剧团的编剧现状又是如何呢?据笔者了解,目前能娴熟运用粤剧编剧技巧、能基本独立完成粤剧编剧创作任务的编剧,仅有20~30人。
笔者对广东全省范围内粤剧编剧人员进行调查发现,24~40岁年龄段的作者有3~5人;40~60岁年龄段的作者不超过10人;60岁以上且至今还活跃在本行业的编剧仅有20人左右。现在即使能填上一支曲的作者,在社会上也属凤毛麟角。
粤剧编剧队伍如此惨状,实让人不忍再多言谈。当然,这个现象也不单单是广东粤剧这一地方戏的“特产”,全国其他地方戏曲,包括我国国粹京剧、上海越剧,河南豫剧等,戏曲编剧也属“珍稀动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粤剧编剧紧缺的原因
一个剧种缺少编剧,就标志着该剧种新剧目推出低效,就失去了“造血”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欣赏水平普遍提高,对娱乐项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粤剧编剧由于长期缺乏,且整体水平不断下降,无法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求,导致这种局面的产生。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首先,粤剧编剧缺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能够为粤剧艺术献身的人不多。更深层次而言,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从事戏剧工作,尤其对于粤剧编剧的要求较高,不但要熟练地懂得戏曲的编剧手法和技巧,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古文、诗、词、歌、赋、曲牌的相关知识,掌握音乐韵律、舞台表演等相关技能,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这些缺一不可。
其次,目前剧本粗制滥造现象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现阶段编剧急功近利,大多数作者都希望“捞”快钱,尽快“脱贫致富”,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作者就创作什么作品,根本无质量可言,更无法谈及艺术性。任何艺术都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清晰的道理。然而,粤剧编剧缺少主观能动性,不肯甘心于清贫,就不可能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好剧本。
此外,粤剧创作行业出现“内耗”现象。同行相欺、不择手段、争名夺利等不良现象阻碍了粤剧的创作发展。近年来,整个粤剧行业艺术水平已不断下降,且行业内部不是团结一致、共同作战,而是生怕同行写出好作品,对他人的作品不是善意批评,而是恶意攻击,把他人的作品说得一无是处。道德败坏者更甚,直接剽窃别人作品。
再者,粤剧编剧受到重视不够。编剧在粤剧团地位和收入不高,剧本创作出来上了排练场后,一些剧团会分配编剧打幻灯、守门口、当搬运等跑龙套的工作。
(二)客观原因
现行的体制和社会环境也是造成粤剧编剧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史料记载,粤剧剧本最高“产量”的时代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些有实力的剧团,要求开戏师爷是一日一个新戏,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粗制滥造,但从另一侧面说明只有求新、求变,以吸引观众。而现在,编剧已属多余,在剧团不受欢迎的情况下多数已不再操持本行。据笔者了解,广东省粤剧每年没几部新戏。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省只仅有3~5个新剧目。
首先,由于国营粤剧团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省级粤剧团纷纷走上市场。为了开源节流,编剧是首当其冲被削减,更何况是市(县)级剧团,生存条件和创作环境更加恶劣。现在编剧团的编剧,不能说没有,即使有也是廖若星辰,甚至有一些粤剧团编剧已成功地被“消灭”,实现了无编剧的“宏伟目标”。同时,公益文化单位也在机构改革,粤剧编剧创作的社会效益又无一定的尺度来衡量,那么,留下来就显得无用武之地。
其次,目前私营剧团更需要编剧,它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准绳、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一个剧团的戏全体现在剧团的艺术成就和创作水平上,创作出好作品无疑能够提升其艺术品位,增加市场竞争力。剧团麾下编剧创作出好作品,花了不少心血和资金,而别人实行“拿来主义”,会使投资者欲哭无泪。何况一个剧本需要长期的投入,而不是有一个编剧就能出精品佳作,既然这样,谁也不可能拿钱来养编剧,编剧生存失去了社会保障。
再次,粤剧编剧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现行的著作权虽然有一定保护,但不能从根本上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笔者曾咨询过很多粤剧编剧,他们的作品境况比自身更难堪。作者写出的作品属于全社会,别人拿了作品去演出,赢得满堂喝彩;有比较仁义的,打上作者姓名,有的甚致连作者姓名也没有,想打官司花不起时间,取证又难,只能听之任之,造成文风衰微,盗风日益猖獗。既然无名又无利,剧作家们纷纷转行,投入电视剧或其他行业。
综上所述,粤剧现阶段正处在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老编剧搁笔,新编剧又吸引不来,没有人愿意从事编剧这一行业。因此,只能是老剧团演老戏、老演员演老戏、老观众看老戏的局面。
三、解决办法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粤剧 “把脉”,把粤剧衰落的成因说成是受互联网、影视的冲击;又说粤剧节奏缓慢,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等许多客观原因……凡此种种,无不说得有理有据、理直气壮。但剧本实为一剧之本。粤剧编剧犹如水之源、树之根,离开了编剧,再大的“老倌”也无能为力。但鉴于目前现状,粤剧编剧难以自我救赎,毕竟编剧也是人,也要谋求生存,要求编剧无偿奉献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编剧匮乏这一当务之急,使粤剧作为广东文化的“名片”,继续焕发青春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似乎这是老生常谈,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既然粤剧已列为“非遗”项目,就该出手相救,让这个民间艺术发扬光大。2010年,广东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发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召,粤剧界需抓住这一时机,解决编剧存在的问题,争取政府的支持。粤剧也的确离不开政府支持,编剧效益小,效果不明显,经济指标不可能立竿见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以尝试适当保留编剧的编制或场所,例如成立一个创作小组或研究所,这对于广东这个经济大省并不是难事。
其次,打破用人制度和政策束缚,创新、健全用人机制。即不是为养人而设,应该打破大锅饭,固定编制,不固定人,实施绩效考评办法,养剧目不养人,能者上庸者下,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又能把政府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也可实行签约、聘请编剧制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尝试,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同时,要创新粤剧编剧人才机制,根据实际建立粤剧编剧相适应的机制,营造宽松的环境,为粤剧编剧人才破土而出创造条件。
再次,要鼓励原创,对剧团新创作的剧目进行适当补贴,调动剧团创作积极性。同时,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新创作的剧目,进行版权保护,使编剧得到应得的报酬。在一些戏剧评奖活动中,加重粤剧原创的份额。笔者在观察粤剧的各类评奖里有个怪现象,就是注重捧“名角”、“名旦”,而从没有重视编剧,近年来很少对编剧进行奖励。笔者并不否认演员和导演的作用,但适当对一些新剧目实施倾斜政策,即使是不很成熟的本子,在政策、资金和资源等方给剧团在排演新剧中增加原动力,使其价值体现在新剧目创作之中。
此外,还应设立民间粤剧编剧组织。这种组织由政府倡导,政府出一点、社会集一点、个人捐一点,积少成多,用这些资金进行粤剧编剧研讨、活动和奖励优秀剧目。广东省政协曾成立过振兴粤剧基金会,举办了一次粤剧剧本征集活动,收集到大量剧本,里面有毕生精力奉献给粤剧的老作者,尤其可喜的是涌现出一批新作者,有新鲜的血液加盟,是粤剧的希望所在,希望这种类型活动继续抓下去,催生一批粤剧经典之作。
粤剧作为岭南本土文化元素的重要代表,是广东的文化品牌和名片,它体现着岭南文化韵味,蕴藏着广东博大精深的民俗内涵,是集祖辈几百年的智慧结晶。如果粤剧这一个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代人中萎缩、甚至逐渐消亡,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罪人。要振兴粤剧,需遵循戏剧科学发展规律,尊重知识,牢牢抓住编剧这个不可缺失的行业,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使粤剧发展长盛不衰。
[关键词]粤剧编剧; 戏剧文化;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6-0086-03
新时期,粤剧编剧面临困境。粤剧是广东省的代表剧种,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作为群众娱乐项目,粤剧演出备受群众欢迎,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粤剧演出逐渐萎缩,免费发票也极少有人光顾剧场。2009年,粤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纵观百年历史发展,中国乃至世界开始重视粤剧,这值得欣慰,粤剧界也因此欢呼雀跃;但另一方面,又难免觉得悲哀,如此优秀的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岭南的文化瑰宝,曾风靡一时的主流艺术,竟然落到如此地位,内中是何缘故,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诸多原因之中,制约粤剧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好戏的出现,要有好戏,首先靠好剧本,而剧本靠好编剧。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粤剧编剧人才紧缺问题尝试论之。
一、粤剧编剧现状
当今,就粤剧编剧现状如何,以何种方式生存,靠什么维持生活,他们的“根”在哪里等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查。目前,广东省有粤剧团近300个,拥有众多的粤剧爱好者、庞大文化从业人员。在机构改革中,随着粤剧老编剧的退休,没有新编剧的加盟,省、市、县级粤剧编剧在剧团已基本断层,分别栖身于省、市和县各地的文化馆和文联的编剧,从事戏剧创作的人少之又少,而从事粤剧编剧者更少。因此,粤剧编剧在单位和文化事业部门已失去生存的空间。那么,不依附在单位和剧团的编剧现状又是如何呢?据笔者了解,目前能娴熟运用粤剧编剧技巧、能基本独立完成粤剧编剧创作任务的编剧,仅有20~30人。
笔者对广东全省范围内粤剧编剧人员进行调查发现,24~40岁年龄段的作者有3~5人;40~60岁年龄段的作者不超过10人;60岁以上且至今还活跃在本行业的编剧仅有20人左右。现在即使能填上一支曲的作者,在社会上也属凤毛麟角。
粤剧编剧队伍如此惨状,实让人不忍再多言谈。当然,这个现象也不单单是广东粤剧这一地方戏的“特产”,全国其他地方戏曲,包括我国国粹京剧、上海越剧,河南豫剧等,戏曲编剧也属“珍稀动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粤剧编剧紧缺的原因
一个剧种缺少编剧,就标志着该剧种新剧目推出低效,就失去了“造血”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欣赏水平普遍提高,对娱乐项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粤剧编剧由于长期缺乏,且整体水平不断下降,无法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求,导致这种局面的产生。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首先,粤剧编剧缺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能够为粤剧艺术献身的人不多。更深层次而言,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从事戏剧工作,尤其对于粤剧编剧的要求较高,不但要熟练地懂得戏曲的编剧手法和技巧,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古文、诗、词、歌、赋、曲牌的相关知识,掌握音乐韵律、舞台表演等相关技能,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这些缺一不可。
其次,目前剧本粗制滥造现象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现阶段编剧急功近利,大多数作者都希望“捞”快钱,尽快“脱贫致富”,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作者就创作什么作品,根本无质量可言,更无法谈及艺术性。任何艺术都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清晰的道理。然而,粤剧编剧缺少主观能动性,不肯甘心于清贫,就不可能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好剧本。
此外,粤剧创作行业出现“内耗”现象。同行相欺、不择手段、争名夺利等不良现象阻碍了粤剧的创作发展。近年来,整个粤剧行业艺术水平已不断下降,且行业内部不是团结一致、共同作战,而是生怕同行写出好作品,对他人的作品不是善意批评,而是恶意攻击,把他人的作品说得一无是处。道德败坏者更甚,直接剽窃别人作品。
再者,粤剧编剧受到重视不够。编剧在粤剧团地位和收入不高,剧本创作出来上了排练场后,一些剧团会分配编剧打幻灯、守门口、当搬运等跑龙套的工作。
(二)客观原因
现行的体制和社会环境也是造成粤剧编剧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史料记载,粤剧剧本最高“产量”的时代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些有实力的剧团,要求开戏师爷是一日一个新戏,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粗制滥造,但从另一侧面说明只有求新、求变,以吸引观众。而现在,编剧已属多余,在剧团不受欢迎的情况下多数已不再操持本行。据笔者了解,广东省粤剧每年没几部新戏。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省只仅有3~5个新剧目。
首先,由于国营粤剧团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省级粤剧团纷纷走上市场。为了开源节流,编剧是首当其冲被削减,更何况是市(县)级剧团,生存条件和创作环境更加恶劣。现在编剧团的编剧,不能说没有,即使有也是廖若星辰,甚至有一些粤剧团编剧已成功地被“消灭”,实现了无编剧的“宏伟目标”。同时,公益文化单位也在机构改革,粤剧编剧创作的社会效益又无一定的尺度来衡量,那么,留下来就显得无用武之地。
其次,目前私营剧团更需要编剧,它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准绳、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一个剧团的戏全体现在剧团的艺术成就和创作水平上,创作出好作品无疑能够提升其艺术品位,增加市场竞争力。剧团麾下编剧创作出好作品,花了不少心血和资金,而别人实行“拿来主义”,会使投资者欲哭无泪。何况一个剧本需要长期的投入,而不是有一个编剧就能出精品佳作,既然这样,谁也不可能拿钱来养编剧,编剧生存失去了社会保障。
再次,粤剧编剧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现行的著作权虽然有一定保护,但不能从根本上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笔者曾咨询过很多粤剧编剧,他们的作品境况比自身更难堪。作者写出的作品属于全社会,别人拿了作品去演出,赢得满堂喝彩;有比较仁义的,打上作者姓名,有的甚致连作者姓名也没有,想打官司花不起时间,取证又难,只能听之任之,造成文风衰微,盗风日益猖獗。既然无名又无利,剧作家们纷纷转行,投入电视剧或其他行业。
综上所述,粤剧现阶段正处在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老编剧搁笔,新编剧又吸引不来,没有人愿意从事编剧这一行业。因此,只能是老剧团演老戏、老演员演老戏、老观众看老戏的局面。
三、解决办法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粤剧 “把脉”,把粤剧衰落的成因说成是受互联网、影视的冲击;又说粤剧节奏缓慢,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等许多客观原因……凡此种种,无不说得有理有据、理直气壮。但剧本实为一剧之本。粤剧编剧犹如水之源、树之根,离开了编剧,再大的“老倌”也无能为力。但鉴于目前现状,粤剧编剧难以自我救赎,毕竟编剧也是人,也要谋求生存,要求编剧无偿奉献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编剧匮乏这一当务之急,使粤剧作为广东文化的“名片”,继续焕发青春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似乎这是老生常谈,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既然粤剧已列为“非遗”项目,就该出手相救,让这个民间艺术发扬光大。2010年,广东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发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召,粤剧界需抓住这一时机,解决编剧存在的问题,争取政府的支持。粤剧也的确离不开政府支持,编剧效益小,效果不明显,经济指标不可能立竿见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以尝试适当保留编剧的编制或场所,例如成立一个创作小组或研究所,这对于广东这个经济大省并不是难事。
其次,打破用人制度和政策束缚,创新、健全用人机制。即不是为养人而设,应该打破大锅饭,固定编制,不固定人,实施绩效考评办法,养剧目不养人,能者上庸者下,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又能把政府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也可实行签约、聘请编剧制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尝试,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同时,要创新粤剧编剧人才机制,根据实际建立粤剧编剧相适应的机制,营造宽松的环境,为粤剧编剧人才破土而出创造条件。
再次,要鼓励原创,对剧团新创作的剧目进行适当补贴,调动剧团创作积极性。同时,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新创作的剧目,进行版权保护,使编剧得到应得的报酬。在一些戏剧评奖活动中,加重粤剧原创的份额。笔者在观察粤剧的各类评奖里有个怪现象,就是注重捧“名角”、“名旦”,而从没有重视编剧,近年来很少对编剧进行奖励。笔者并不否认演员和导演的作用,但适当对一些新剧目实施倾斜政策,即使是不很成熟的本子,在政策、资金和资源等方给剧团在排演新剧中增加原动力,使其价值体现在新剧目创作之中。
此外,还应设立民间粤剧编剧组织。这种组织由政府倡导,政府出一点、社会集一点、个人捐一点,积少成多,用这些资金进行粤剧编剧研讨、活动和奖励优秀剧目。广东省政协曾成立过振兴粤剧基金会,举办了一次粤剧剧本征集活动,收集到大量剧本,里面有毕生精力奉献给粤剧的老作者,尤其可喜的是涌现出一批新作者,有新鲜的血液加盟,是粤剧的希望所在,希望这种类型活动继续抓下去,催生一批粤剧经典之作。
粤剧作为岭南本土文化元素的重要代表,是广东的文化品牌和名片,它体现着岭南文化韵味,蕴藏着广东博大精深的民俗内涵,是集祖辈几百年的智慧结晶。如果粤剧这一个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代人中萎缩、甚至逐渐消亡,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罪人。要振兴粤剧,需遵循戏剧科学发展规律,尊重知识,牢牢抓住编剧这个不可缺失的行业,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使粤剧发展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