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完善自我,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认真锤炼,不断强化自身的学识涵养和教学风格;学会对话,不断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学科 专业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一个教师进行理论或知识点简单的灌输的问题,而是学生要把学到的东西如何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问题,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要把空洞抽象、单调乏味的课堂,变成学生喜欢上、盼着上的课堂,教师应该是想一番办法、动一番心思的,尤为重要的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学习、不研究、不反思,“只埋头教书,不抬头看路”,不仅贻误自身,更是误人子弟。
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部分课堂教学却是死水一滩,现状令人堪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学科的重要性,上课照本宣科,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二是不能科学认识学科的特殊性,一味地与“课改”接轨,课堂华而不实,表演成分过多;三是把思想品德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混为一谈,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要么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要么实行“画线教学”,即“课上画答案,课下背答案”;四是教学过分“随意化”,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不知所云,不考虑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年龄的特点,任意对教材进行“拔高”和拓展,思想品德课变成了“清谈课”,学生如入云里雾里等等。我们应该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的深远影响。我们的教育既要为学生的升学和发展做准备,更要为学生的未来和一生打好一抹亮丽的底色。
1、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力。自我欣赏、唯我独尊、闭门造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我们提倡教学的百花齐放,应该是在高起点、宽视野的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多元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要多向书本请教,多向同行学习;要多向经典致敬,多向时代问路;要多和理论亲近,多听实践指导。不仅要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和学生一起成长,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有所建树,一个不甘平庸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
2、完善自我,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学生之所以喜欢一个教师和他的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以归结为这个教师的良好的人格魅力。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只是起到授业解惑的作用,更应该在传道方面有所作为。教材上的语言有时是苍白的,现实中的情景有时是无力的,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最好的教科书;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包括他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我们既要让学生多看社会和生活中积极的、向上的一面,更要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理解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阴暗的现象,从而在一些事情和问题的考量上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尊敬的师长,也要成为学生可亲的兄长,更要成为学生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学生不光喜欢学、喜欢钻研你所带的课,生活中的一些烦恼,甚至自己的一些小秘密,也愿意向你倾述,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说得也就是这个道理。
3、认真锤炼,不断强化自身的学识涵养和教学风格。教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思想品德课堂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都应该是建立在这种教师丰富的学识涵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学识贫瘠的教师,课堂是不会走远的;一个没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课堂是不会得到学生长久关注的。我们的课堂不是一个“讲解+训练”程式化的场所,更不是一个“活动+讨论”拼盘式的师生表演作秀的舞台。思想品德课堂不是表面的浮华,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一切都归于沉寂之后的心灵产生的强烈的共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课堂,要把自己的灵魂融入课堂,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世界贫乏的教师,能在课堂上产生多少的激情。只有自己勤于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自己善于思考,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只有自己坚持追求,才能使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连贯性和灵活性,既不能盲目跟风、摇摆不定,也不能教条主义、冥顽不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仅仅在教法形式上采取了多少新花样,然后再去适应这些新花样,从而再形成新的程式化,学生将最终因失去新鲜感而重归产生厌倦。而是要认识到,教法变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的学法实现根本的转变,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变成“自觉学”。
4、学会对话,不断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在这个阶段,教师如果能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有效的对话机制,毫无疑问,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有很大的好处。对话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延伸到课下。课堂上,不只有学识的传承、观点的交锋,更有心灵的碰撞。我们完全可以把许多常规的课上成思想课,上成动员课,上成励志课。全班学生的共性问题、共同关心的问题,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都可以拿到课堂上去探讨、去交流。课间时间、课外活动时间,更是师生对话的最好机会。课堂上,可能因为授课环境所致,师生间良好对话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课下,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存在,只要教师能彻底放下架子,向学生敞开心扉,学生就会把教师作为自己可以倾述和信任的对象。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适宜的成长环境,教师的言传身教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一句话、一个眼神的力量,可能要胜过一大箩筐的道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生德育养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当守好这一方阵地和净土,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注重教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引领学生走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之路。这既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坚守,更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最好抉择。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九中学)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学科 专业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一个教师进行理论或知识点简单的灌输的问题,而是学生要把学到的东西如何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问题,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要把空洞抽象、单调乏味的课堂,变成学生喜欢上、盼着上的课堂,教师应该是想一番办法、动一番心思的,尤为重要的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学习、不研究、不反思,“只埋头教书,不抬头看路”,不仅贻误自身,更是误人子弟。
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部分课堂教学却是死水一滩,现状令人堪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学科的重要性,上课照本宣科,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二是不能科学认识学科的特殊性,一味地与“课改”接轨,课堂华而不实,表演成分过多;三是把思想品德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混为一谈,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要么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要么实行“画线教学”,即“课上画答案,课下背答案”;四是教学过分“随意化”,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不知所云,不考虑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年龄的特点,任意对教材进行“拔高”和拓展,思想品德课变成了“清谈课”,学生如入云里雾里等等。我们应该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的深远影响。我们的教育既要为学生的升学和发展做准备,更要为学生的未来和一生打好一抹亮丽的底色。
1、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力。自我欣赏、唯我独尊、闭门造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我们提倡教学的百花齐放,应该是在高起点、宽视野的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多元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要多向书本请教,多向同行学习;要多向经典致敬,多向时代问路;要多和理论亲近,多听实践指导。不仅要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和学生一起成长,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有所建树,一个不甘平庸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
2、完善自我,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学生之所以喜欢一个教师和他的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以归结为这个教师的良好的人格魅力。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只是起到授业解惑的作用,更应该在传道方面有所作为。教材上的语言有时是苍白的,现实中的情景有时是无力的,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最好的教科书;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包括他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我们既要让学生多看社会和生活中积极的、向上的一面,更要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理解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阴暗的现象,从而在一些事情和问题的考量上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尊敬的师长,也要成为学生可亲的兄长,更要成为学生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学生不光喜欢学、喜欢钻研你所带的课,生活中的一些烦恼,甚至自己的一些小秘密,也愿意向你倾述,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说得也就是这个道理。
3、认真锤炼,不断强化自身的学识涵养和教学风格。教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思想品德课堂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都应该是建立在这种教师丰富的学识涵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学识贫瘠的教师,课堂是不会走远的;一个没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课堂是不会得到学生长久关注的。我们的课堂不是一个“讲解+训练”程式化的场所,更不是一个“活动+讨论”拼盘式的师生表演作秀的舞台。思想品德课堂不是表面的浮华,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一切都归于沉寂之后的心灵产生的强烈的共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课堂,要把自己的灵魂融入课堂,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世界贫乏的教师,能在课堂上产生多少的激情。只有自己勤于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自己善于思考,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只有自己坚持追求,才能使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连贯性和灵活性,既不能盲目跟风、摇摆不定,也不能教条主义、冥顽不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仅仅在教法形式上采取了多少新花样,然后再去适应这些新花样,从而再形成新的程式化,学生将最终因失去新鲜感而重归产生厌倦。而是要认识到,教法变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的学法实现根本的转变,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变成“自觉学”。
4、学会对话,不断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在这个阶段,教师如果能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有效的对话机制,毫无疑问,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有很大的好处。对话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延伸到课下。课堂上,不只有学识的传承、观点的交锋,更有心灵的碰撞。我们完全可以把许多常规的课上成思想课,上成动员课,上成励志课。全班学生的共性问题、共同关心的问题,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都可以拿到课堂上去探讨、去交流。课间时间、课外活动时间,更是师生对话的最好机会。课堂上,可能因为授课环境所致,师生间良好对话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课下,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存在,只要教师能彻底放下架子,向学生敞开心扉,学生就会把教师作为自己可以倾述和信任的对象。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适宜的成长环境,教师的言传身教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一句话、一个眼神的力量,可能要胜过一大箩筐的道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生德育养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当守好这一方阵地和净土,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注重教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引领学生走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之路。这既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坚守,更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最好抉择。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