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语文阅读要具有自主性、丰富性与思政性。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还要发挥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创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获得全方面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形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积累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充语文修养;另一方面,还能够对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进行锻炼。同时还能够受到文本思想情感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培养人文情怀。因此,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创新语文教学的方法,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思路引导,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新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强化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路的指引,让学生按照明确的方向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本信息的总结,对文本内容进行明确的梳理,提高独立阅读的效果。
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教师可以秉承经略得当的阅读理念,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精读法和略读法,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鲁滨逊经过了哪些地方?”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抓住“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等语句,总结出了鲁滨逊分别经过了海岛边、岸上、山坡上等地方,对文本的主体内容获得了宏观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更为细致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精读:“鲁滨逊为什么要选择居住在山坡上?鲁滨逊是怎样离开荒岛的?”在第一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课文第四段展开细致阅读,并勾画出“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这一句子,认识到了这座山坡上拥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可以供鲁滨逊安全生活。在第二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课文第八段和第九段进行细致的阅读,并通过“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原来有一艘英国船只正在附近停泊着”等文段了解到了鲁滨逊遇到星期五的过程和鲁滨逊离开荒岛的原因。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阅读思路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阅读信心,提高学生阅读的投入性。
二、鼓励拓展质疑,培养广泛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要广泛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提出各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课外书籍等资源展开探究活动,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体会语文学习的丰富乐趣。
例如,在学习《暮江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修养。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自由探究。比如,一些学生会对于“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等诗句中的“瑟瑟”“可怜”等词汇的含义难以理解。因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流览古诗文网中的注释,从而了解到“瑟瑟”本意是指绿色的珍宝,在诗歌中指的是江面上的水十分碧绿。“可怜”在古代汉语中有“可爱”的含义。由此,学生能够对诗歌内容进行准确翻译。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进行广泛探究。比如,一些学生可以对诗歌的作者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进行广泛了解,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歌进一步丰富文学修养。一些学生可以对李白、王维的诗人写作的风景诗歌进行阅读,进一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展开多方面的探究活动,广泛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怀。
三、强化思政意识,塑造学生精神品质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对文本中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例如,在进行《慈母情深》一课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进行了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获得提高。首先,在阅读描写作者母亲工作的场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工作场景进行了联想。学生结合“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等文段,一方面能够体会到作者描写的细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感受到了作者母亲劳动的辛苦。而在阅读作者母亲拿给作者一些零花钱的文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向母亲要钱时的经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盲目消费行为的不合理之处,体会到母亲工作的辛劳,强化对长辈的感恩意识。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课文中的寫作方法描写自己亲人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活的感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可以写作出“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在那个寒冷的早晨,母亲将仅有的一双手套轻轻地戴在我的手上,防止我被冷风吹到”等文段,细腻体会亲情的温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不断强化语文阅读的思政性,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语文教学理念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学生尝试进行自主阅读与广泛探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教育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精神品质的塑造,提升语文阅读的思政性。
参考文献
[1]张晗.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孙振平.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1):61-62.
[3]王永成.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03.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形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积累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充语文修养;另一方面,还能够对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进行锻炼。同时还能够受到文本思想情感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培养人文情怀。因此,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创新语文教学的方法,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思路引导,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新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强化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路的指引,让学生按照明确的方向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本信息的总结,对文本内容进行明确的梳理,提高独立阅读的效果。
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教师可以秉承经略得当的阅读理念,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精读法和略读法,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鲁滨逊经过了哪些地方?”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抓住“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等语句,总结出了鲁滨逊分别经过了海岛边、岸上、山坡上等地方,对文本的主体内容获得了宏观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更为细致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精读:“鲁滨逊为什么要选择居住在山坡上?鲁滨逊是怎样离开荒岛的?”在第一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课文第四段展开细致阅读,并勾画出“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这一句子,认识到了这座山坡上拥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可以供鲁滨逊安全生活。在第二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课文第八段和第九段进行细致的阅读,并通过“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原来有一艘英国船只正在附近停泊着”等文段了解到了鲁滨逊遇到星期五的过程和鲁滨逊离开荒岛的原因。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阅读思路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阅读信心,提高学生阅读的投入性。
二、鼓励拓展质疑,培养广泛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要广泛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提出各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课外书籍等资源展开探究活动,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体会语文学习的丰富乐趣。
例如,在学习《暮江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修养。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自由探究。比如,一些学生会对于“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等诗句中的“瑟瑟”“可怜”等词汇的含义难以理解。因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流览古诗文网中的注释,从而了解到“瑟瑟”本意是指绿色的珍宝,在诗歌中指的是江面上的水十分碧绿。“可怜”在古代汉语中有“可爱”的含义。由此,学生能够对诗歌内容进行准确翻译。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进行广泛探究。比如,一些学生可以对诗歌的作者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进行广泛了解,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歌进一步丰富文学修养。一些学生可以对李白、王维的诗人写作的风景诗歌进行阅读,进一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展开多方面的探究活动,广泛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怀。
三、强化思政意识,塑造学生精神品质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对文本中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例如,在进行《慈母情深》一课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进行了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获得提高。首先,在阅读描写作者母亲工作的场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工作场景进行了联想。学生结合“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等文段,一方面能够体会到作者描写的细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感受到了作者母亲劳动的辛苦。而在阅读作者母亲拿给作者一些零花钱的文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向母亲要钱时的经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盲目消费行为的不合理之处,体会到母亲工作的辛劳,强化对长辈的感恩意识。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课文中的寫作方法描写自己亲人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活的感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可以写作出“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在那个寒冷的早晨,母亲将仅有的一双手套轻轻地戴在我的手上,防止我被冷风吹到”等文段,细腻体会亲情的温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不断强化语文阅读的思政性,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语文教学理念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学生尝试进行自主阅读与广泛探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教育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精神品质的塑造,提升语文阅读的思政性。
参考文献
[1]张晗.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孙振平.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1):61-62.
[3]王永成.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