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现行的小学数学中差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提出一些提高数学差生成绩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差生 原因 教育 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94-01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方式以及生活背景不一样,在每个学校中,肯定都会存在差生,如何有效转化差生,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校的素质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这就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审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1 小学数学差生形成原因
(1)学生基础不一。
每年的新学期开始,学校总会有很多转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在之前的班级中,可能学习的课程进度不一样,那么有些转学生无法跟上学习的步伐,导致成绩下降;再加上每个班级,由于学生自身问题,如:智力、学习积极性等,都会导致学生成绩出现差异。而且,如今小学的课程设置中,一般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程,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四门功课压在身上,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如果学生不能好好处理学习中的压力,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体上说,数学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学习中,比较注重科学性以及严密性;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学习数学中,很多差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导致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很多障碍,再加上数学学习比较枯燥,很多学生无法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导致学习成绩落后。
(3)缺少自信。
有些学生被冠上“差等生”的名称之后,认为自己在学习上真的不如人、缺少天分,不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布置的习题都显得漠不关心,不肯动脑筋;上课听课的效率也不高,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无法听懂,无法抓住重难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习障碍,缺少学习的信心。
(4)自控能力差。
差生一般都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贪玩,注意力不够集中,这往往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决定的;很多时候,在作业与游戏面前,由于自控能力差,差生往往在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的情况下,就和别的朋友出去玩了,当天的学习内容没有在课后及时弄清楚,以后在课堂上又会有新的学习内容,日积月累,不明白的知识越积越多,由于数学是前后相连性非常大的学科,环环相扣,如果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没有弄懂旧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上停滞不前,还会不进则退。
(5)教师未能因材施教。
很多老师在小学数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一样,老师并没有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尤其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老师很少考虑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只是一味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新的内容,导致差生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
(6)教学进度过快。
在考试之前,有很多老师为了挤出时间来为学生复习,在接近考试的时候,上课进度比平时上课进度快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全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无法充分吸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提高差生成绩的措施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兴趣。
數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以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上课的时候,创设一个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由去探讨知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主动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创设的课堂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如今的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电脑上课,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展现学习的内容,达到声形兼备的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自学能力,把握学习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习惯于运用讲解例题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授课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讲解提出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忽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适应实际没有太大的帮助,还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了固定的框架,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思考方法以及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在解决数学习题的时候,运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性的。
例如:有三个朋友去图书馆的日期不同,A每三天去一次,B每四天去一次,C每五天去一次。上一次他们在图书馆相遇的日子是某个星期二,问多少天后他们还会在图书馆相遇?
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时这样的:
迅速从1写起,写下一连串的连续数,在每逢第三个数上画一条线,第四个数上画一个点,第五个数上画一个圆,结果,他算出答案是60天,并算出这一天是星期六。
另一个学生的方法是这样的:
这是最小公倍数,于是他开始计算:3×4×5=60,60/7=8……4,算出这一天是星期六。
两人都解题正确,但从两人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两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有差异的。
在学习中,教师担当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学的是什么以及要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这个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自主分配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
(3)要合理安排课程。
在数学教学方法上,教师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课程的安排,因材施教,实现有层次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进度的安排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学期课程安排表的安排,根据上课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在课堂中,每次开始新内容的时候,要适当地重温旧知识,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在数学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单方面地为了完成规定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定要在数学知识讲解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互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对集体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教育个人,通过借助集体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良性发展。如果一个班级,学习数学的气氛浓厚,数学成绩总体优秀,那么,差生在这样的一个班集体中,受到班集体的压力,再加上老师从旁鼓励,化压力为动力,必定也会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讲解中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热切关注差生的成绩情况,从而提高差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邱星球.试论大学生挫折教育—— 大学生挫折应对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
[2] 李辰.家庭中幼儿挫折教育策略[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差生 原因 教育 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94-01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方式以及生活背景不一样,在每个学校中,肯定都会存在差生,如何有效转化差生,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校的素质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这就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审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1 小学数学差生形成原因
(1)学生基础不一。
每年的新学期开始,学校总会有很多转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在之前的班级中,可能学习的课程进度不一样,那么有些转学生无法跟上学习的步伐,导致成绩下降;再加上每个班级,由于学生自身问题,如:智力、学习积极性等,都会导致学生成绩出现差异。而且,如今小学的课程设置中,一般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程,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四门功课压在身上,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如果学生不能好好处理学习中的压力,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体上说,数学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学习中,比较注重科学性以及严密性;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学习数学中,很多差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导致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很多障碍,再加上数学学习比较枯燥,很多学生无法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导致学习成绩落后。
(3)缺少自信。
有些学生被冠上“差等生”的名称之后,认为自己在学习上真的不如人、缺少天分,不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布置的习题都显得漠不关心,不肯动脑筋;上课听课的效率也不高,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无法听懂,无法抓住重难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习障碍,缺少学习的信心。
(4)自控能力差。
差生一般都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贪玩,注意力不够集中,这往往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决定的;很多时候,在作业与游戏面前,由于自控能力差,差生往往在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的情况下,就和别的朋友出去玩了,当天的学习内容没有在课后及时弄清楚,以后在课堂上又会有新的学习内容,日积月累,不明白的知识越积越多,由于数学是前后相连性非常大的学科,环环相扣,如果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没有弄懂旧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上停滞不前,还会不进则退。
(5)教师未能因材施教。
很多老师在小学数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一样,老师并没有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尤其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老师很少考虑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只是一味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新的内容,导致差生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
(6)教学进度过快。
在考试之前,有很多老师为了挤出时间来为学生复习,在接近考试的时候,上课进度比平时上课进度快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全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无法充分吸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提高差生成绩的措施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兴趣。
數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以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上课的时候,创设一个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由去探讨知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主动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创设的课堂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如今的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电脑上课,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展现学习的内容,达到声形兼备的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自学能力,把握学习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习惯于运用讲解例题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授课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讲解提出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忽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适应实际没有太大的帮助,还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了固定的框架,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思考方法以及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在解决数学习题的时候,运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性的。
例如:有三个朋友去图书馆的日期不同,A每三天去一次,B每四天去一次,C每五天去一次。上一次他们在图书馆相遇的日子是某个星期二,问多少天后他们还会在图书馆相遇?
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时这样的:
迅速从1写起,写下一连串的连续数,在每逢第三个数上画一条线,第四个数上画一个点,第五个数上画一个圆,结果,他算出答案是60天,并算出这一天是星期六。
另一个学生的方法是这样的:
这是最小公倍数,于是他开始计算:3×4×5=60,60/7=8……4,算出这一天是星期六。
两人都解题正确,但从两人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两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有差异的。
在学习中,教师担当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学的是什么以及要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这个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自主分配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
(3)要合理安排课程。
在数学教学方法上,教师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课程的安排,因材施教,实现有层次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进度的安排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学期课程安排表的安排,根据上课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在课堂中,每次开始新内容的时候,要适当地重温旧知识,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在数学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单方面地为了完成规定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定要在数学知识讲解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互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对集体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教育个人,通过借助集体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良性发展。如果一个班级,学习数学的气氛浓厚,数学成绩总体优秀,那么,差生在这样的一个班集体中,受到班集体的压力,再加上老师从旁鼓励,化压力为动力,必定也会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讲解中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热切关注差生的成绩情况,从而提高差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邱星球.试论大学生挫折教育—— 大学生挫折应对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
[2] 李辰.家庭中幼儿挫折教育策略[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