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记类文本在遵循史实的前提下,在叙事过程中,可能会蕴含着作者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是推断。读者如果不深入阅读,仅停留在了解一些基本情节、显见的人物形象特征这一层面,就无法解读出文本中蕴含的真意。笔者提出的比较阅读,是指在同一文本中,发现相似、相联、乃至“矛盾”之处,根据文本内容(或适当拓展的相应内容)的比较分析,全面了解文中的人物,发现情节中隐藏的信息,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笔者以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淮阴侯列传(节选)》为例,尝试探究传记文本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1.有饭吃就赖着不走——挖掘人物不易察觉的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特征有显见的,也有不易察觉的,但文中若出现相似的情节时,其中必定蕴含着某种深意。《淮阴侯列1专》为说明韩信无行,列举了相似的两件事——怒绝亭长和漂母饭信。在这两件事中,韩信在同一处蹭饭的时间都很长:
“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有饭吃就吃定你了,前者“数月”,后者“数十日”,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其实,依据这两件事,笔者试着从另一面解读韩信这一人物。第一,韩信虽说无行,但还是有底线的。第一件事中,韩信“知其意”后,没有打闹,只是愤怒地离开,而且是永久地离开:第二件事中,韩信很饿,但不偷不抢,估计钓鱼也只是为了觅食充饥。第二,韩信似乎有点不通人情世故。懂点人情世故的人哪会赖在一处,吃这么长时间都不走啊?脾气再好的人也受不了啊!第三,韩信安于现状、随事而安。韩信是能吃一次是一次,能多待一天是一天。要么是被变相赶走,要么是漂母在漂絮工作完成后要走,自己也不得不走。解读到此,再纵观《淮阴侯列传》就不难发现,这些不易察觉的性格对韩信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2.“同是天涯沦落人”——体会作者对人物暗藏的态度
如果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有着某种相似遭遇时,那文中必定会蕴含着作者的某些情感。后人在评说韩信“胯下之辱”时,赞扬了他忍辱负重的精神,但当时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这种看法和时人对司马迁受辱的看法是否又有相似之处?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报任安书》)
两人的遭遇何其相似!整个集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畏死胆怯;周围的人也都在嘲笑司马迁,认为他畏死辱没先人。他们畏死吗?他们不是畏死,是因为心中都有一个志向:他们珍惜生命,是因为这个志向尚未完成。所以,笔者认为司马迁在叙述“胯下之辱”这件事时,一定蕴含着赞美之意,同时又以此事自我激励。行文之此,司马迁就是韩信,韩信就是司马迁。韩信终名扬天下,世人终会理解他为何甘心受辱,司马迁不也正希望如此吗?
1.从“孰视”到“间视”——理解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文本中前后的情节之间,会存在照应关系。若理清情节内在的联系,对文中的人物有着深刻的认识,那么就会理解情节发展的必然性。《淮阴侯列传》中,韩信两次观察、了解对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胯下受辱”时,韩信并不是一受到言语威胁,就甘心受辱,而是先“孰视之”,要仔细观察思考一番。清代吴见思认为韩信“孰视之”,表明“筹划已定”。而笔者从中看到了一个冷静谨慎的韩信,一个不轻易拿自己生命冒险的韩信。因为冷静,所以韩信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与”):因为谨·慎,所以才会“使人间视”,了解敌军动态。如果陈余采用了李左车之策,韩信当如何?笔者认为韩信一定不会冒险进军,因为爱惜自己生命的将军绝不会拿自己士兵的生命冒险。
2.从“报母”到“不用蒯通之计”——探寻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情节之间有时也暗含关联,而这又常被读者忽视,比如:
“信喜,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信方斩,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是懂得知恩图报的。“吾必有以重报母”,今日无以为报,他日飞黄腾达,定不忘舍饭之恩。后来韩信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可这与“不用蒯通之计”有关联吗?从整篇《淮阴侯列传》我们可以得知,在楚汉相争最胶着的时候,韩信当时是齐王,在整个战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羽派人游说,蒯通多次劝他自立,但他始终不忍背叛刘邦,因为刘邦曾给予自己莫大的恩惠(“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所以,读懂了“漂母饭信”,就明白了韩信“不用蒯通之计”,放弃摆脱刘邦、自立为王,乃至争夺天下的机会是必然的,因为韩信始终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
1.是数万还是数千——辨别细节的虚实
文本中的细节有时会有“矛盾”之处,“背水一战”一战中,汉军士兵的数量究竟是多少,就让人费解。文中两次介绍了汉军士兵的数量: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从中可见,司马迁在叙述时,认为汉军有数万:成安君陈余在分析形式时,认为汉军只是号称几万,其实只有数千。那么,汉军的实际数量究竟是多少呢?其实,从下文中韩信的兵力部署就可以知道真相。“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这里就已经有一万二千人,更何况那先行的万人还只是先行部队。
看来,陈余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他是按照惯例判断。古代军队出征之前,统帅对外宣称军队数量时,常成倍多报,以壮声势,以震敌胆。这似乎成为双方统帅的一种默契,彼此心照不宣。实际上,陈余也是这么做的(“聚兵井陉口,号稱二十万”),而韩信却打破了这种惯例,号称数万,实际上就是数万。这种违反常规而示弱的做法就是为了麻痹敌军统帅,诱使他做出主动出击的错误决策。 读懂了这些,我们就能窥探到韩信用兵的特点——不按常理出牌,而这次战役更是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不按照兵法列阵,以二千军旗充当千军万马,每一次违背常规的做法,都收效显著,难怪陈余在面对韩信时会一败涂地、身首异处,也难怪司马迁在记录本次战役时会浓墨重彩、不惜笔墨。
2.时而有礼,时而傲慢——分析人物反差言行的缘由
传记中人物的言行有时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韩信对待手下败将的态度,和对待战友的态度就是如此的大相径庭: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羞与绛、灌等列。”“生乃与哙等为伍。”
对待李左车,韩信放下身段、礼厚辞谦;对待绛、灌、哙,韩信傲慢无礼、一脸鄙夷。为何韩信的态度会有如此的反差?韩信和李左车那是惺惺相惜,李左车的计策没有打动陈余,却打动了韩信,有如此谋略的人理当值得敬重:绛、灌、哙只是一群勇猛的武夫,就算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也不配与之同列。所以,有礼或傲慢,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无关,主要的依据是是否有谋略,是否有才华。
3.无行之人也有大志——看清人性的本真
人不是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人性是复杂的,韩信为布衣时,就让人读不懂他究竟是一个怎樣的人: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韩信“志与众异”,如何得知?从母亲去世后的安排可知,那是王侯将相才会做的安排(“令其旁可置万家”),韩信当时虽然贫穷,其志却不小。但韩信又是一个看似“眼高手低”的人,他不能被举荐为吏,不会也不愿意“治生商贾”。他的“无行”,并不是道德低下,而是不会谋生,“常从人寄食饮”。普通百姓没有看清韩信的本真,只看到他“无行”的一面,更无法理解他的大志,所以“多厌之”。
一篇《淮阴侯列传》,师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探究出那么多有意义的趣味。举一反三,师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品读出《史记(选读)》之美。比如,通过发现《高祖本纪》中高祖的狎辱诸客、踞见郦生、戏谑老父等相似情节,就可以探究高祖不易察觉的形象特征:通过比较屈原和司马迁都不被世人理解这一相似之处,就可以探究作者对屈原隐藏的态度:比较《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不肯竟学”和不听范增之言的相联之处,就可以探究出情节发展和项羽人物悲剧的必然性:比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赵王必须参加渑池会,但临行时却只有廉颇一人向赵王进言这一“矛盾之处”,就可以探究廉颇人性的本真……
一篇传记,比较探究的策略不局限于上文所列举的。因为司马迁坚持事理,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所以要指导学生发现人物身上的优缺点,运用辩证思维探究一个人身上复杂的人性,比如《高祖本纪》中刘邦的傲慢与有礼,《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睚眦必报和爱兵如子等:因为司马迁擅长刻画人物,能达到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效果,所以要指导学生在分析人物时通过发现文中人物前后的变化,探究人物改变的缘由,比如《项羽本纪》中项羽的誓灭刘邦、犹豫不定、放走刘邦等:因为司马迁善叙事理,其文疏荡,所以要指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详略不同之处,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缘由。比如《淮阴侯列传》中“背水一战”为详写,其他战役皆为略写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这一评价概括出《史记》最显著的特点——严谨性和文学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研习文本时,大可利用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发现有价值的比较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比较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各种思维方法探究比较点,挖掘文本真意,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相似之处,探究蕴含的深意
1.有饭吃就赖着不走——挖掘人物不易察觉的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特征有显见的,也有不易察觉的,但文中若出现相似的情节时,其中必定蕴含着某种深意。《淮阴侯列1专》为说明韩信无行,列举了相似的两件事——怒绝亭长和漂母饭信。在这两件事中,韩信在同一处蹭饭的时间都很长:
“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有饭吃就吃定你了,前者“数月”,后者“数十日”,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其实,依据这两件事,笔者试着从另一面解读韩信这一人物。第一,韩信虽说无行,但还是有底线的。第一件事中,韩信“知其意”后,没有打闹,只是愤怒地离开,而且是永久地离开:第二件事中,韩信很饿,但不偷不抢,估计钓鱼也只是为了觅食充饥。第二,韩信似乎有点不通人情世故。懂点人情世故的人哪会赖在一处,吃这么长时间都不走啊?脾气再好的人也受不了啊!第三,韩信安于现状、随事而安。韩信是能吃一次是一次,能多待一天是一天。要么是被变相赶走,要么是漂母在漂絮工作完成后要走,自己也不得不走。解读到此,再纵观《淮阴侯列传》就不难发现,这些不易察觉的性格对韩信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2.“同是天涯沦落人”——体会作者对人物暗藏的态度
如果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有着某种相似遭遇时,那文中必定会蕴含着作者的某些情感。后人在评说韩信“胯下之辱”时,赞扬了他忍辱负重的精神,但当时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这种看法和时人对司马迁受辱的看法是否又有相似之处?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报任安书》)
两人的遭遇何其相似!整个集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畏死胆怯;周围的人也都在嘲笑司马迁,认为他畏死辱没先人。他们畏死吗?他们不是畏死,是因为心中都有一个志向:他们珍惜生命,是因为这个志向尚未完成。所以,笔者认为司马迁在叙述“胯下之辱”这件事时,一定蕴含着赞美之意,同时又以此事自我激励。行文之此,司马迁就是韩信,韩信就是司马迁。韩信终名扬天下,世人终会理解他为何甘心受辱,司马迁不也正希望如此吗?
二、相联之处,探究其发展的必然性
1.从“孰视”到“间视”——理解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文本中前后的情节之间,会存在照应关系。若理清情节内在的联系,对文中的人物有着深刻的认识,那么就会理解情节发展的必然性。《淮阴侯列传》中,韩信两次观察、了解对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胯下受辱”时,韩信并不是一受到言语威胁,就甘心受辱,而是先“孰视之”,要仔细观察思考一番。清代吴见思认为韩信“孰视之”,表明“筹划已定”。而笔者从中看到了一个冷静谨慎的韩信,一个不轻易拿自己生命冒险的韩信。因为冷静,所以韩信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与”):因为谨·慎,所以才会“使人间视”,了解敌军动态。如果陈余采用了李左车之策,韩信当如何?笔者认为韩信一定不会冒险进军,因为爱惜自己生命的将军绝不会拿自己士兵的生命冒险。
2.从“报母”到“不用蒯通之计”——探寻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情节之间有时也暗含关联,而这又常被读者忽视,比如:
“信喜,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信方斩,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是懂得知恩图报的。“吾必有以重报母”,今日无以为报,他日飞黄腾达,定不忘舍饭之恩。后来韩信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可这与“不用蒯通之计”有关联吗?从整篇《淮阴侯列传》我们可以得知,在楚汉相争最胶着的时候,韩信当时是齐王,在整个战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羽派人游说,蒯通多次劝他自立,但他始终不忍背叛刘邦,因为刘邦曾给予自己莫大的恩惠(“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所以,读懂了“漂母饭信”,就明白了韩信“不用蒯通之计”,放弃摆脱刘邦、自立为王,乃至争夺天下的机会是必然的,因为韩信始终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
三、“矛盾”之处,探究其合理性
1.是数万还是数千——辨别细节的虚实
文本中的细节有时会有“矛盾”之处,“背水一战”一战中,汉军士兵的数量究竟是多少,就让人费解。文中两次介绍了汉军士兵的数量: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从中可见,司马迁在叙述时,认为汉军有数万:成安君陈余在分析形式时,认为汉军只是号称几万,其实只有数千。那么,汉军的实际数量究竟是多少呢?其实,从下文中韩信的兵力部署就可以知道真相。“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这里就已经有一万二千人,更何况那先行的万人还只是先行部队。
看来,陈余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他是按照惯例判断。古代军队出征之前,统帅对外宣称军队数量时,常成倍多报,以壮声势,以震敌胆。这似乎成为双方统帅的一种默契,彼此心照不宣。实际上,陈余也是这么做的(“聚兵井陉口,号稱二十万”),而韩信却打破了这种惯例,号称数万,实际上就是数万。这种违反常规而示弱的做法就是为了麻痹敌军统帅,诱使他做出主动出击的错误决策。 读懂了这些,我们就能窥探到韩信用兵的特点——不按常理出牌,而这次战役更是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不按照兵法列阵,以二千军旗充当千军万马,每一次违背常规的做法,都收效显著,难怪陈余在面对韩信时会一败涂地、身首异处,也难怪司马迁在记录本次战役时会浓墨重彩、不惜笔墨。
2.时而有礼,时而傲慢——分析人物反差言行的缘由
传记中人物的言行有时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韩信对待手下败将的态度,和对待战友的态度就是如此的大相径庭: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羞与绛、灌等列。”“生乃与哙等为伍。”
对待李左车,韩信放下身段、礼厚辞谦;对待绛、灌、哙,韩信傲慢无礼、一脸鄙夷。为何韩信的态度会有如此的反差?韩信和李左车那是惺惺相惜,李左车的计策没有打动陈余,却打动了韩信,有如此谋略的人理当值得敬重:绛、灌、哙只是一群勇猛的武夫,就算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也不配与之同列。所以,有礼或傲慢,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无关,主要的依据是是否有谋略,是否有才华。
3.无行之人也有大志——看清人性的本真
人不是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人性是复杂的,韩信为布衣时,就让人读不懂他究竟是一个怎樣的人: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韩信“志与众异”,如何得知?从母亲去世后的安排可知,那是王侯将相才会做的安排(“令其旁可置万家”),韩信当时虽然贫穷,其志却不小。但韩信又是一个看似“眼高手低”的人,他不能被举荐为吏,不会也不愿意“治生商贾”。他的“无行”,并不是道德低下,而是不会谋生,“常从人寄食饮”。普通百姓没有看清韩信的本真,只看到他“无行”的一面,更无法理解他的大志,所以“多厌之”。
四、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篇《淮阴侯列传》,师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探究出那么多有意义的趣味。举一反三,师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品读出《史记(选读)》之美。比如,通过发现《高祖本纪》中高祖的狎辱诸客、踞见郦生、戏谑老父等相似情节,就可以探究高祖不易察觉的形象特征:通过比较屈原和司马迁都不被世人理解这一相似之处,就可以探究作者对屈原隐藏的态度:比较《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不肯竟学”和不听范增之言的相联之处,就可以探究出情节发展和项羽人物悲剧的必然性:比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赵王必须参加渑池会,但临行时却只有廉颇一人向赵王进言这一“矛盾之处”,就可以探究廉颇人性的本真……
一篇传记,比较探究的策略不局限于上文所列举的。因为司马迁坚持事理,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所以要指导学生发现人物身上的优缺点,运用辩证思维探究一个人身上复杂的人性,比如《高祖本纪》中刘邦的傲慢与有礼,《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睚眦必报和爱兵如子等:因为司马迁擅长刻画人物,能达到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效果,所以要指导学生在分析人物时通过发现文中人物前后的变化,探究人物改变的缘由,比如《项羽本纪》中项羽的誓灭刘邦、犹豫不定、放走刘邦等:因为司马迁善叙事理,其文疏荡,所以要指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详略不同之处,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缘由。比如《淮阴侯列传》中“背水一战”为详写,其他战役皆为略写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这一评价概括出《史记》最显著的特点——严谨性和文学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研习文本时,大可利用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发现有价值的比较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比较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各种思维方法探究比较点,挖掘文本真意,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