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民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明珠,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本文以湖北咸宁刘家桥民居为例,对咸宁刘家桥民居的景观元素进行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从而为民居的建设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湖北古民居;刘家桥;景观元素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一、咸宁刘家桥民居基本概况
(一)咸宁简介
湖北省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的咸宁市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是江西、安徽、湖南三省交界处,同时享有“桂花、楠竹、茶叶、苎麻、温泉之乡”之誉。正因为咸宁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历史遗存丰富,所以才为刘家桥村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刘家桥民居简介
刘家桥,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桂花镇内,被称为“桂花之乡”的桂花镇是一个聚族而居四个世纪的古民居群落。多年来,刘家桥获得多种美誉:“楚天第一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第一徽庄”“湖北旅游名村”等。同时,桂花镇内盛产桂花、茶叶、木材、楠竹,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现在的桂花镇是一个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小镇,而刘家桥民居同样处于这样一种开发之下。
二、咸宁刘家桥民居景观元素发展现状
刘家桥民居多为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为主要特色,利用黑、白、灰作为主色调,运用石雕、木雕、砖雕为装饰艺术。为了更好地方便生活,当地居民建造了一些公共的生活设施。近些年,刘家桥民居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遭到了大大小小的破坏。
(一)刘家廊桥、石堰、水车、土地庵
刘家廊桥: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座青石木质单孔石拱桥,宽5米,长15米,桥面用青石铺成,桥的两侧是用小青砖堆砌的方孔拦护墙,桥内梁上雕刻着龙凤八卦图纹样,桥内设置长凳,方便来往的人们休憩。作为整个古民居中最为古老的一个建筑,它成了整个民居的代表。
石堰:位于刘家桥不远处的秀嫂饭庄旁边,方面人们在水位较低的情况下在上面行走。供村妇们洗衣服,雨季充沛的时候起到泄洪作用。石堰的设立既满足了水利灌溉的需要,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景观小品。
水车:石堰和水车共同构成了最简单的一项水利工程,水车的功能是给农田灌溉,并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但是现在只有景观审美作用。
土地庵:位于刘家桥的西门和下厂的南面,属于村落的风水龙脉处,没有任何的装饰来修饰。保佑整个民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景观总体格局
刘家桥民居的景观总体格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山水和居民和諧统一的自然景观,古民居的地理环境以自然山水为主,气候宜人,植被比较丰富,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二是体现地域文化的人文景观,以前还有很多民俗活动,如祭祀祖先、杀年猪等。关于刘家桥民居的传说故事也被村民津津乐道地来谈论,比如《王侯吐剑听鼓鸣》《刘冬木巧断界水岭》等。
刘家桥民居的周边山体绿化较好,但民居内部的绿化较缺乏。除了朴树、枫杨这两种老树种外,很多树种比如桂花树、杨树、柳树等都是近些年才种植的。除此之外,周边的山上也种有桂花树、板栗树、楠竹、松树、果树等。
(三)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刘家桥民居的公共设施并不完善。根据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乡村型公共设施应该配置完善的公共设施,比如村委会、幼儿园、文化活动站、老年活动室、门诊所、卫生站、健身场地等为必须配置,而刘家桥民居的公共设施只有餐馆、商店、村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侨乡新村临时指挥部这几个公共设施,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必要的公共设置基本没有。
除此之外,刘家桥民居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环卫工人也只有5名,垃圾运输三轮车一辆,垃圾堆放场一处,位于郊外。民居现在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卫车辆配备少,清运能力不足,垃圾滞留等现象,垃圾渗滤液未经收集、处理,渗入地下,对地下水质构成污染,对民居内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整个民居的美观。
三、咸宁刘家桥民居景观元素主要问题人为成因分析
(一)建筑风格不统一
刘家桥民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新旧建筑风格不统一,二是新建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三是整体规划没有讲究,使得整个民居显得非常凌乱。原因为村民自发建造房屋,政府难管制。比如农家饭庄随意搭建厨房,破坏了整体的建筑高度;农业生产工具如石磨、吊锅,室内家具如八仙桌、太师椅等传统家电家具已被现代家电家具所取代;居民自发修建现代化的门窗,让传统意义的古民居失去了原汁原味。
(二)文化内涵缺失
刘家桥民居作为大汉皇族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以前民居里面逢过年会有敬神、杀猪等民俗活动,但是随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像一些制作米醋、酿酒等传统手工艺已经逐渐消失,婚庆嫁娶的礼仪也简化了很多。现在民居的生活方式有开餐馆、种桂花、做土特产、打家具、制作棺材,从文化方面来看基本没有弘扬自己民居的特色表演与演出,也没有能够表达自己民居文化价值的一套系统,发挥不出独有的特色,归其原因就是民居为了发展旅游破坏了这种文化内涵。
(三)整体景观环境被破坏
刘家桥民居最重要的三个景观为刘家廊桥、石堰、水车,这三个景观现在已经成了独立的景观,以前它们的实用价值大于观赏价值,现在只能供人们欣赏。但是它们也遭到了大大小小的破坏,有游客在刘家桥廊上参观时不慎跌入水中,刘家桥风景区附近也曾出现山体滑坡。虽然现在刘家桥民居建造了旅游景观,政府对道路进行整修,对停车场、饭店、卫生间等旅游设施开始兴建,但这些旅游景观占用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使村落整体的景观环境受到了损害。
四、咸宁刘家桥民居景观元素主要问题自然成因分析 (一)水体受到污染
白泉河水体遭到污染,河上到处都是垃圾,村民自用水和游客用水对水体的超负荷使用使水体自洁能力不如以前。首先是生活习惯难改,很多居民还保持着随地泼水、随手扔垃圾的生活习惯,导致街道河流环境遭到双重污染;其次是用水取水困难,現在还有部分居民通过打井取水,而这些水源没有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水程序,水质得不到卫生保障;最后是净水措施不完善,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先进的污水处理手段,比如生物浮岛、污水净化池、人工湿地、地埋式污水处理等技术。
(二)植被遭到破坏
刘家桥民居绿化面积少,室外活动的绿地空间更是寥寥无几,公共休闲空间几乎没有。虽然有杉木、马尾松、毛竹、枫香等植物,但是由于环境保护不足,有些山体遭到破坏,有的甚至被挖空。政府不重视绿化、人口密集以及居民没有环境保护意识都是使得植被群落面积缩小、土层裸露、土壤表面硬化和土壤寸草不生的原因。
(三)空气及噪音污染
交通一方面给周边城市带来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咸安公路的开通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给刘家桥村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噪声和空气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分析其原因则为政府为了带动周边经济开发金桂湖低碳示范区,使来往的车辆发出的声音导致噪声污染,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又引来空气污染,绿化隔离带也没有建设,平时也不注意这方面的控制,居民只能忍受这种环境。除此之外,旅游车进入景区,导游的讲解声、游客的讨论声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噪音污染。
五、结束语
古民居是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是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自然文化空间”。湖北咸宁古民居作为众多古民居中的一个分支部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咸宁子孙。对于湖北古民居的探索远远不止这些,以咸宁刘家桥为例进行景观元素的分析既有利于湖北古民居的良性发展,又有利于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2001(4):53-55.
[2]张英,冯骥才.官员是保护文化遗产第一责任人[N].南方周末,2011(4):7.
[3]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5]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6]文静.城镇化进程中刘家桥古村落的人居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7]龙瑛.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
[8]胡舒娟.咸宁刘家桥景观建筑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2.
作者简介:倪畅(1992-),女,湖北荆州,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古村落;王萍(1970-),女,湖南益阳,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湖北古民居;刘家桥;景观元素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一、咸宁刘家桥民居基本概况
(一)咸宁简介
湖北省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的咸宁市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是江西、安徽、湖南三省交界处,同时享有“桂花、楠竹、茶叶、苎麻、温泉之乡”之誉。正因为咸宁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历史遗存丰富,所以才为刘家桥村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刘家桥民居简介
刘家桥,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桂花镇内,被称为“桂花之乡”的桂花镇是一个聚族而居四个世纪的古民居群落。多年来,刘家桥获得多种美誉:“楚天第一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第一徽庄”“湖北旅游名村”等。同时,桂花镇内盛产桂花、茶叶、木材、楠竹,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现在的桂花镇是一个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小镇,而刘家桥民居同样处于这样一种开发之下。
二、咸宁刘家桥民居景观元素发展现状
刘家桥民居多为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为主要特色,利用黑、白、灰作为主色调,运用石雕、木雕、砖雕为装饰艺术。为了更好地方便生活,当地居民建造了一些公共的生活设施。近些年,刘家桥民居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遭到了大大小小的破坏。
(一)刘家廊桥、石堰、水车、土地庵
刘家廊桥: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座青石木质单孔石拱桥,宽5米,长15米,桥面用青石铺成,桥的两侧是用小青砖堆砌的方孔拦护墙,桥内梁上雕刻着龙凤八卦图纹样,桥内设置长凳,方便来往的人们休憩。作为整个古民居中最为古老的一个建筑,它成了整个民居的代表。
石堰:位于刘家桥不远处的秀嫂饭庄旁边,方面人们在水位较低的情况下在上面行走。供村妇们洗衣服,雨季充沛的时候起到泄洪作用。石堰的设立既满足了水利灌溉的需要,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景观小品。
水车:石堰和水车共同构成了最简单的一项水利工程,水车的功能是给农田灌溉,并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但是现在只有景观审美作用。
土地庵:位于刘家桥的西门和下厂的南面,属于村落的风水龙脉处,没有任何的装饰来修饰。保佑整个民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景观总体格局
刘家桥民居的景观总体格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山水和居民和諧统一的自然景观,古民居的地理环境以自然山水为主,气候宜人,植被比较丰富,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二是体现地域文化的人文景观,以前还有很多民俗活动,如祭祀祖先、杀年猪等。关于刘家桥民居的传说故事也被村民津津乐道地来谈论,比如《王侯吐剑听鼓鸣》《刘冬木巧断界水岭》等。
刘家桥民居的周边山体绿化较好,但民居内部的绿化较缺乏。除了朴树、枫杨这两种老树种外,很多树种比如桂花树、杨树、柳树等都是近些年才种植的。除此之外,周边的山上也种有桂花树、板栗树、楠竹、松树、果树等。
(三)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刘家桥民居的公共设施并不完善。根据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乡村型公共设施应该配置完善的公共设施,比如村委会、幼儿园、文化活动站、老年活动室、门诊所、卫生站、健身场地等为必须配置,而刘家桥民居的公共设施只有餐馆、商店、村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侨乡新村临时指挥部这几个公共设施,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必要的公共设置基本没有。
除此之外,刘家桥民居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环卫工人也只有5名,垃圾运输三轮车一辆,垃圾堆放场一处,位于郊外。民居现在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卫车辆配备少,清运能力不足,垃圾滞留等现象,垃圾渗滤液未经收集、处理,渗入地下,对地下水质构成污染,对民居内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整个民居的美观。
三、咸宁刘家桥民居景观元素主要问题人为成因分析
(一)建筑风格不统一
刘家桥民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新旧建筑风格不统一,二是新建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三是整体规划没有讲究,使得整个民居显得非常凌乱。原因为村民自发建造房屋,政府难管制。比如农家饭庄随意搭建厨房,破坏了整体的建筑高度;农业生产工具如石磨、吊锅,室内家具如八仙桌、太师椅等传统家电家具已被现代家电家具所取代;居民自发修建现代化的门窗,让传统意义的古民居失去了原汁原味。
(二)文化内涵缺失
刘家桥民居作为大汉皇族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以前民居里面逢过年会有敬神、杀猪等民俗活动,但是随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像一些制作米醋、酿酒等传统手工艺已经逐渐消失,婚庆嫁娶的礼仪也简化了很多。现在民居的生活方式有开餐馆、种桂花、做土特产、打家具、制作棺材,从文化方面来看基本没有弘扬自己民居的特色表演与演出,也没有能够表达自己民居文化价值的一套系统,发挥不出独有的特色,归其原因就是民居为了发展旅游破坏了这种文化内涵。
(三)整体景观环境被破坏
刘家桥民居最重要的三个景观为刘家廊桥、石堰、水车,这三个景观现在已经成了独立的景观,以前它们的实用价值大于观赏价值,现在只能供人们欣赏。但是它们也遭到了大大小小的破坏,有游客在刘家桥廊上参观时不慎跌入水中,刘家桥风景区附近也曾出现山体滑坡。虽然现在刘家桥民居建造了旅游景观,政府对道路进行整修,对停车场、饭店、卫生间等旅游设施开始兴建,但这些旅游景观占用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使村落整体的景观环境受到了损害。
四、咸宁刘家桥民居景观元素主要问题自然成因分析 (一)水体受到污染
白泉河水体遭到污染,河上到处都是垃圾,村民自用水和游客用水对水体的超负荷使用使水体自洁能力不如以前。首先是生活习惯难改,很多居民还保持着随地泼水、随手扔垃圾的生活习惯,导致街道河流环境遭到双重污染;其次是用水取水困难,現在还有部分居民通过打井取水,而这些水源没有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水程序,水质得不到卫生保障;最后是净水措施不完善,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先进的污水处理手段,比如生物浮岛、污水净化池、人工湿地、地埋式污水处理等技术。
(二)植被遭到破坏
刘家桥民居绿化面积少,室外活动的绿地空间更是寥寥无几,公共休闲空间几乎没有。虽然有杉木、马尾松、毛竹、枫香等植物,但是由于环境保护不足,有些山体遭到破坏,有的甚至被挖空。政府不重视绿化、人口密集以及居民没有环境保护意识都是使得植被群落面积缩小、土层裸露、土壤表面硬化和土壤寸草不生的原因。
(三)空气及噪音污染
交通一方面给周边城市带来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咸安公路的开通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给刘家桥村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噪声和空气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分析其原因则为政府为了带动周边经济开发金桂湖低碳示范区,使来往的车辆发出的声音导致噪声污染,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又引来空气污染,绿化隔离带也没有建设,平时也不注意这方面的控制,居民只能忍受这种环境。除此之外,旅游车进入景区,导游的讲解声、游客的讨论声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噪音污染。
五、结束语
古民居是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是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自然文化空间”。湖北咸宁古民居作为众多古民居中的一个分支部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咸宁子孙。对于湖北古民居的探索远远不止这些,以咸宁刘家桥为例进行景观元素的分析既有利于湖北古民居的良性发展,又有利于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2001(4):53-55.
[2]张英,冯骥才.官员是保护文化遗产第一责任人[N].南方周末,2011(4):7.
[3]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5]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6]文静.城镇化进程中刘家桥古村落的人居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7]龙瑛.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
[8]胡舒娟.咸宁刘家桥景观建筑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2.
作者简介:倪畅(1992-),女,湖北荆州,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古村落;王萍(1970-),女,湖南益阳,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