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莫喜生,壮族,供职于桂林市临桂区文联。广西民族大学毕业,桂林市作协、民协和古村文化研究会会员,临桂区作协副主席,国内多家报刊旅游和民俗文化栏目特约作者。在《人民日报》《越南华文文学》《中华文化画报》《中国艺术报》《东方散文》《散文时代》《广西文学》《南国早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等海内外130多种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作品等近75万字。
“哪子咿嚯嗨——”
在广西,在桂北,有人的地方就有它。从古到今,穿越时空;生老病死,满月做寿,新屋落成,婚丧娶嫁;兴奋的时候唱它,沮丧的时候唱它;得意的时候唱它,失意的时候也唱它;过年过节,秋冬农闲;街头巷尾,走村串户,搭戏棚,摆擂台,短到三天三夜,长到十天半月。声情并茂,音色优美,振云霄,荡山谷。
这就是广西有名的剧种——彩调。
彩调是在桂北地区农村民间歌舞和说唱文艺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1996年版《临桂县志》日:临桂彩调约在明末清初形成,最早流传于桂北地区的乡镇农村,后传播到广西各地,融入民间艺术“打春牛”、“跳神”(傩舞)的大量曲调和乐句,吸收旧时桂北流行的“板凳龙”调子戏中《看花调》、《十二月花》等曲。历代移民迁徙而传入的外来文化,如湖南花鼓戏及江西采茶戏,对彩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彩调窝调子多
临桂是广西彩调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清代,彩调已经在境内风行。因为其老少皆宜,诙谐幽默,活泼欢快,被当地群众称为“快乐的剧种”。
时至今日,临桂区仍然存有许多传统彩调剧目,被当地群众视如家珍,如《杨京带小》,《王三打鸟》,《娘送女》等,几乎全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爱情的喜剧,并揭露鞭挞旧社会的弊端,也有少数正剧和悲剧。新中国成立后编写的现代彩调剧,引进话剧的表演形式;彩调人物扮相,行体动作,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彩调传统剧种主要有:独角戏(丑角一人表演),对子调(即小调子,小丑、小旦同歌同舞同台表演),三十六出江湖戏(即大调子),三小戏(单出),出头戏(中型),整本戏等。临桂彩调使用的道具,主要有:扇子、手绢和彩带,俗称彩调“三宝”;彩调乐器有:二胡、板胡、调胡、司鼓、六锣、小锣等。
临桂彩调行当以旦、丑、生为主,少有净行。脸谱有大花脸、老脸、草脸、小花脸等。其中,小花脸名目繁多,据人物性格特征,在鼻梁中间,用白底黑边勾画出蜻蜓、蝴蝶、虾子、青蛙、乌龟、蛇或葫芦、梅花等不同动物或花草形象。彩调是平民艺术,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平常日子里,在街头巷尾随便搭就简单的戏台即可开演,重大节假日演大戏,演员们才浓墨重彩画出各种不同脸谱,才把各种乐器全用上。表演过程中,男女角色各有一百多种基本动作,分:步法类、扇花类、转身类、手花类等。
解放后,临桂县彩调艺术蓬勃发展,业余剧团和彩调队遍及村村寨寨。1951年,全县仅有业余剧团50个,到1956年就发展成为250个(含灵川县)。县文化馆干部一年四季,走村串寨,开办彩调培训班,著名民间艺人谢济舟任教师,培养业余演员200多人。1959年,业余剧团发展到337个。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80年,临桂彩调活动处于低潮。期间虽然有一些彩调队重新组建,但是,县文艺宣传队和仅存的少量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只能演出“革命样板戏”(移植为彩调)和自编的现代彩调剧。
调为媒调联宗
数百年来,作为民间文娱活动主要形式,彩调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表达得淋漓尽致;彩调又是月老,是桥梁,是男女青年喜结良缘的红丝线。
两江镇民间艺人周火荐一生酷爱彩调艺术,其功底扎实,演戏动作精致逼真,虽是虚拟,却惟妙惟肖。他和妻子大毛的美好婚姻就是因彩调缔结的。婚后的大毛,也爱上丈夫的事业;表演彩调,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奔波在不同的村寨之间,但是两人夫唱妇随,相亲相爱,感情与日俱增。
上世纪,位于两江镇、五通镇、临桂镇三镇交界的谢家村,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村子。自古村民就有唱桂剧演彩调、挑龙灯舞狮子的传统,每代都涌现出几个文武双全的人。五十年代开始,谢家文艺队在大路村组建,表演彩调剧《刘三姐》。扮演莫怀仁和陶、李、罗三秀才的演员,过硬的基本功,惟妙惟肖的表情,幽默风趣的台词,至今仍一直被当地群众传颂。
“文革”中后期,彩调表演处于低潮时期。但临桂县文化馆仍然对谢家文艺宣传队进行重点扶持,并派出名叫邱龙玉的干部,常年在谢家村蹲点,辅导文艺队演员吹拉弹唱跳。年纪三十多岁,身材高大,但略显单薄的邱龙玉,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其颇有鲁迅先生的遗风,身着布扣衣服,蓄着青幽幽的八字胡,嘴里含着黑色的烟斗。他真不愧为科班出身,由其编写并辅导的《大路朝阳》、《千方百计》、《春风》等曲目,一直在临桂县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传唱不休。来自柳城县的回乡知青唐凤初,只有十五六岁就初中毕业,他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天赋高悟性好,吹拉弹唱及编写剧本一点就通,是文艺队有名的台柱子;在邱龙玉辅导下,唐凤初演奏了相当难度的笛子、二胡独奏及合奏曲,如《二泉映月》、《赛马》、《送公粮》,他为文艺队编写的《铁工棚里战歌飞》不但多次获奖,还被邻近县乡的文艺团队借去排练表演;1977年2月26日,谢家文艺队参加桂林地区业余文艺调演大会,四个节目都是压轴戏。十多年里,谢家宣传队代表渡头公社和临桂县三次参加桂林地区调演,还拿回名次,并多次在县里为各种大型会议作专场汇报演出。当地老人们说,当时的临桂县,曾经流行一不成文的口号:“农业学大寨,文艺学谢家”。
那时,虽然是举国上下“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不止的非常时期,但作为文艺队员还是颇受优待的。白天,他们不须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工地上、农田里劳作,而把排练场所安排在砖瓦厂,树荫里,草坪上。远远地,就能看到青年男女的优美舞姿,就都能听到他们嘹亮的歌声。夜幕降临,大路村晒谷坪上,巨大的气灯挂在篮球架上,发出“嘶嘶”的响声,亮晃晃的如同白昼,开场的锣鼓声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连同附近村的男女老少召集过来,大家该唱就唱,该跳就跳,无缘表演的村民则在一旁评头点足,这就是大路村的“夜生活”。秋冬农闲,或者正月天,是大路人最高兴的日子。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洋溢着欢快的心情,一同来凑热闹的,还有两三里之外的村民,不为别的,就为看到一场精彩的彩调表演。
莫喜生,壮族,供职于桂林市临桂区文联。广西民族大学毕业,桂林市作协、民协和古村文化研究会会员,临桂区作协副主席,国内多家报刊旅游和民俗文化栏目特约作者。在《人民日报》《越南华文文学》《中华文化画报》《中国艺术报》《东方散文》《散文时代》《广西文学》《南国早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等海内外130多种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作品等近75万字。
“哪子咿嚯嗨——”
在广西,在桂北,有人的地方就有它。从古到今,穿越时空;生老病死,满月做寿,新屋落成,婚丧娶嫁;兴奋的时候唱它,沮丧的时候唱它;得意的时候唱它,失意的时候也唱它;过年过节,秋冬农闲;街头巷尾,走村串户,搭戏棚,摆擂台,短到三天三夜,长到十天半月。声情并茂,音色优美,振云霄,荡山谷。
这就是广西有名的剧种——彩调。
彩调是在桂北地区农村民间歌舞和说唱文艺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1996年版《临桂县志》日:临桂彩调约在明末清初形成,最早流传于桂北地区的乡镇农村,后传播到广西各地,融入民间艺术“打春牛”、“跳神”(傩舞)的大量曲调和乐句,吸收旧时桂北流行的“板凳龙”调子戏中《看花调》、《十二月花》等曲。历代移民迁徙而传入的外来文化,如湖南花鼓戏及江西采茶戏,对彩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彩调窝调子多
临桂是广西彩调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清代,彩调已经在境内风行。因为其老少皆宜,诙谐幽默,活泼欢快,被当地群众称为“快乐的剧种”。
时至今日,临桂区仍然存有许多传统彩调剧目,被当地群众视如家珍,如《杨京带小》,《王三打鸟》,《娘送女》等,几乎全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爱情的喜剧,并揭露鞭挞旧社会的弊端,也有少数正剧和悲剧。新中国成立后编写的现代彩调剧,引进话剧的表演形式;彩调人物扮相,行体动作,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彩调传统剧种主要有:独角戏(丑角一人表演),对子调(即小调子,小丑、小旦同歌同舞同台表演),三十六出江湖戏(即大调子),三小戏(单出),出头戏(中型),整本戏等。临桂彩调使用的道具,主要有:扇子、手绢和彩带,俗称彩调“三宝”;彩调乐器有:二胡、板胡、调胡、司鼓、六锣、小锣等。
临桂彩调行当以旦、丑、生为主,少有净行。脸谱有大花脸、老脸、草脸、小花脸等。其中,小花脸名目繁多,据人物性格特征,在鼻梁中间,用白底黑边勾画出蜻蜓、蝴蝶、虾子、青蛙、乌龟、蛇或葫芦、梅花等不同动物或花草形象。彩调是平民艺术,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平常日子里,在街头巷尾随便搭就简单的戏台即可开演,重大节假日演大戏,演员们才浓墨重彩画出各种不同脸谱,才把各种乐器全用上。表演过程中,男女角色各有一百多种基本动作,分:步法类、扇花类、转身类、手花类等。
解放后,临桂县彩调艺术蓬勃发展,业余剧团和彩调队遍及村村寨寨。1951年,全县仅有业余剧团50个,到1956年就发展成为250个(含灵川县)。县文化馆干部一年四季,走村串寨,开办彩调培训班,著名民间艺人谢济舟任教师,培养业余演员200多人。1959年,业余剧团发展到337个。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80年,临桂彩调活动处于低潮。期间虽然有一些彩调队重新组建,但是,县文艺宣传队和仅存的少量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只能演出“革命样板戏”(移植为彩调)和自编的现代彩调剧。
调为媒调联宗
数百年来,作为民间文娱活动主要形式,彩调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表达得淋漓尽致;彩调又是月老,是桥梁,是男女青年喜结良缘的红丝线。
两江镇民间艺人周火荐一生酷爱彩调艺术,其功底扎实,演戏动作精致逼真,虽是虚拟,却惟妙惟肖。他和妻子大毛的美好婚姻就是因彩调缔结的。婚后的大毛,也爱上丈夫的事业;表演彩调,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奔波在不同的村寨之间,但是两人夫唱妇随,相亲相爱,感情与日俱增。
上世纪,位于两江镇、五通镇、临桂镇三镇交界的谢家村,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村子。自古村民就有唱桂剧演彩调、挑龙灯舞狮子的传统,每代都涌现出几个文武双全的人。五十年代开始,谢家文艺队在大路村组建,表演彩调剧《刘三姐》。扮演莫怀仁和陶、李、罗三秀才的演员,过硬的基本功,惟妙惟肖的表情,幽默风趣的台词,至今仍一直被当地群众传颂。
“文革”中后期,彩调表演处于低潮时期。但临桂县文化馆仍然对谢家文艺宣传队进行重点扶持,并派出名叫邱龙玉的干部,常年在谢家村蹲点,辅导文艺队演员吹拉弹唱跳。年纪三十多岁,身材高大,但略显单薄的邱龙玉,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其颇有鲁迅先生的遗风,身着布扣衣服,蓄着青幽幽的八字胡,嘴里含着黑色的烟斗。他真不愧为科班出身,由其编写并辅导的《大路朝阳》、《千方百计》、《春风》等曲目,一直在临桂县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传唱不休。来自柳城县的回乡知青唐凤初,只有十五六岁就初中毕业,他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天赋高悟性好,吹拉弹唱及编写剧本一点就通,是文艺队有名的台柱子;在邱龙玉辅导下,唐凤初演奏了相当难度的笛子、二胡独奏及合奏曲,如《二泉映月》、《赛马》、《送公粮》,他为文艺队编写的《铁工棚里战歌飞》不但多次获奖,还被邻近县乡的文艺团队借去排练表演;1977年2月26日,谢家文艺队参加桂林地区业余文艺调演大会,四个节目都是压轴戏。十多年里,谢家宣传队代表渡头公社和临桂县三次参加桂林地区调演,还拿回名次,并多次在县里为各种大型会议作专场汇报演出。当地老人们说,当时的临桂县,曾经流行一不成文的口号:“农业学大寨,文艺学谢家”。
那时,虽然是举国上下“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不止的非常时期,但作为文艺队员还是颇受优待的。白天,他们不须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工地上、农田里劳作,而把排练场所安排在砖瓦厂,树荫里,草坪上。远远地,就能看到青年男女的优美舞姿,就都能听到他们嘹亮的歌声。夜幕降临,大路村晒谷坪上,巨大的气灯挂在篮球架上,发出“嘶嘶”的响声,亮晃晃的如同白昼,开场的锣鼓声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连同附近村的男女老少召集过来,大家该唱就唱,该跳就跳,无缘表演的村民则在一旁评头点足,这就是大路村的“夜生活”。秋冬农闲,或者正月天,是大路人最高兴的日子。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洋溢着欢快的心情,一同来凑热闹的,还有两三里之外的村民,不为别的,就为看到一场精彩的彩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