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历史上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改革家王安石的教育改革思想“崇 实”和“尚变”,新形势下研究和探讨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有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王安石教育改革崇实尚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52-0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县盐埠岭人。他不仅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而且是集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于一身的震动北宋社会的重要历史人物。
王安石从小就爱好读书,二十二岁中进士后,作过十多年的判官、县令等地方官吏,对当时的腐朽政治和王朝危机有进一步的认识,他留心民生疾苦,努力实践他改革政治的理想,在局部地区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宋仁宗嘉佐五年(1060),王安石奉召入京,宋仁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翌日任宰相。他在农民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理财、整军为中心实行变法,对内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势力,对外反抗辽和西夏的侵扰。这次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北宋的封建统治。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农民的负担的作用。新法的实施,抑制兼并,奖励耕战,有效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使北宋王朝一度出事兴盛的气象。从此,王安石以著名的改革家而载入中国史册。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创新的、改革的,他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改革家。他一生虽未从事过职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他从实行变法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的先进教育思想,大大超过他同时代的许多人物。他把改革教育,兴办学校作为整个社会政治改革的一方面。他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和措施,充满了创新精神,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崇实”和“尚变”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的教育事业,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崇实,是王安石教育思想的一大突出特征。他主张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实用性和政治功利性。他要求培养经世致用、文武兼备、学有专长、学用一致、能推行新法、理财整军、富国强兵的有用人才。他常说没有人才,不能变法革新,有了法令,要靠人来执行,否则便是一纸空文,毫无作用。他看到了政治要改革,教育必须先行,培养人才是政治革新的关键。
当时人才相当缺乏,里外才荒,上下无人,所以王安石猛烈地抨击当时教育的根本弊病在于只能造就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为贯彻其教育目的,王安石提出一系列改革教育内容的措施。他反对学校讲授专门分析儒家经典著作的章节句读,他认为用古人的陈言旧说,过时文章,束缚今人的手脚,禁锢活人的思想,极不合理。他还反对用儒家的经典内容来考试,他认为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学懂了也毫无用处,因为它既不能让你成为治理天下国家大事,做制定法令制度的决策人,也不能提高办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做推行政令的执行人,结果变成腐儒废物,做什么也不行。王安石注重实学的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他敢于冲破那种死板的拘泥于儒学经典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走联系实际,博学广闻,不耻下问的治学道路。对儒家以外的书,包括被儒家视为异端的各种学说,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这些从政的知识,还包括自然科学、民间文学,以及生产实践知识这些历来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轻视的“旁门”“杂学”也必须无所不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人,他这种开放眼光,恢宏气度和务实精神,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卓然不群的。
尚变,是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出特征。为了使教育合于当世之需,王安石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了改革的措施。一是改造科举考试制度。北宋中叶以前,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大体上仍沿袭隋唐之旧,因而弊病越来越多,内容空疏无用,只重文辞、诗赋,不看实际才能。考试方法死记硬背,往往使那些无才无学之辈捞取高官显位。那些具有真才实学之士却因终日受困于无用的文藻、诗赋之中,十有八九是不得尽其才的,王安石早就看到这种只重文辞、诗赋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他认为这是不能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他建议废罢经试科而增进士额。进士考试,废除诗赋、帖经及墨义。经义考试须有文采方能及格。同时又设新科明法,以当时学者耻于学习的律令刑法大义为考试项目,这实际上是考核实际能力的现场公开考试方法。二是改革教育体制。首先是扩充太学规模,改革太学教育,增加生员名额并实行“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按照学生的程度,进行分舍分级教育,学生升舍,必须经过严格的月考、岁考,成绩优良的才能以次升舍。优等直接受官,中等也可直接推荐。层层筛选,逐级提升,以此广泛地吸收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到元丰二年(1079),又增置太学生员,总共超过三千人,如此宏大规模的高等学校,不仅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高峰突起,就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门第观念,使有真才实学的庶族士子有上升的机会。“三舍法”使办学正规化、标准化,把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统由学校来完成。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又是选拔人才的机构,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地位。其次是开设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培养种类专门人才。同时又兴各级地方学校,从而形成一个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三是统一太学用书。王安石认为: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只有无所不读,无所不问,才能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为了使更多的人才纳入信奉科学,推行新法的轨道,王安石用他所训释的《诗》、《书》、《周礼》,即《三经新义》颁为学校教科书,代替了唐朝钦定,已经沿用了三百多年的《五经正义》,废弃“先儒旧说”,独创新义,以达到统一道德统一思想的目的。这在经学史上是一种创造,在教学内容上也是一次大胆革新。由此可见王安石的“尚变”从实质上来说,仍然是为了达到“崇实”的目的,即把教育引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道路,使之成为推行新法,实现其政治思想的重要手段。这无疑给当时那种以死记硬背,学用脱节为特征的僵化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
封建时代反抗传统的旧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旧教育制度,摒弃传统的旧教育内容,是被认为离经叛道,违反祖宗成法的。改革者是要冒极大风险的,非有大无畏精神的人,决不敢搏风击浪,独树一帜,倡言改革的。王安石正是这样勇敢的弄潮儿。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育改革家这顶桂冠,只有他才戴之无愧。王安石对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提出了自己一整套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有破有立,切中时弊。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教育,培养人才,来为当时的变化革新服务,使积贫积弱的北宋变成富强的王朝。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唯书,唯上,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而在历史上凡对人民做出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多少都突破了这种教育思想,王安石正是历史上敢于突破这种教育思想的政治家思想家中的一个姣姣者。他那种坚持创新改革的执着态度,在封建的政治家、教育家中则尤其是难能可贵,值得赞扬的。当然从其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历史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方面而言,前代的改革是可以为后代的改革提供或多或少的有益借鉴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全国人民正在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利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的今天,研究和探讨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王安石教育改革崇实尚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52-0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县盐埠岭人。他不仅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而且是集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于一身的震动北宋社会的重要历史人物。
王安石从小就爱好读书,二十二岁中进士后,作过十多年的判官、县令等地方官吏,对当时的腐朽政治和王朝危机有进一步的认识,他留心民生疾苦,努力实践他改革政治的理想,在局部地区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宋仁宗嘉佐五年(1060),王安石奉召入京,宋仁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翌日任宰相。他在农民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理财、整军为中心实行变法,对内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势力,对外反抗辽和西夏的侵扰。这次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北宋的封建统治。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农民的负担的作用。新法的实施,抑制兼并,奖励耕战,有效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使北宋王朝一度出事兴盛的气象。从此,王安石以著名的改革家而载入中国史册。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创新的、改革的,他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改革家。他一生虽未从事过职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他从实行变法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的先进教育思想,大大超过他同时代的许多人物。他把改革教育,兴办学校作为整个社会政治改革的一方面。他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和措施,充满了创新精神,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崇实”和“尚变”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的教育事业,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崇实,是王安石教育思想的一大突出特征。他主张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实用性和政治功利性。他要求培养经世致用、文武兼备、学有专长、学用一致、能推行新法、理财整军、富国强兵的有用人才。他常说没有人才,不能变法革新,有了法令,要靠人来执行,否则便是一纸空文,毫无作用。他看到了政治要改革,教育必须先行,培养人才是政治革新的关键。
当时人才相当缺乏,里外才荒,上下无人,所以王安石猛烈地抨击当时教育的根本弊病在于只能造就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为贯彻其教育目的,王安石提出一系列改革教育内容的措施。他反对学校讲授专门分析儒家经典著作的章节句读,他认为用古人的陈言旧说,过时文章,束缚今人的手脚,禁锢活人的思想,极不合理。他还反对用儒家的经典内容来考试,他认为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学懂了也毫无用处,因为它既不能让你成为治理天下国家大事,做制定法令制度的决策人,也不能提高办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做推行政令的执行人,结果变成腐儒废物,做什么也不行。王安石注重实学的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他敢于冲破那种死板的拘泥于儒学经典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走联系实际,博学广闻,不耻下问的治学道路。对儒家以外的书,包括被儒家视为异端的各种学说,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这些从政的知识,还包括自然科学、民间文学,以及生产实践知识这些历来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轻视的“旁门”“杂学”也必须无所不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人,他这种开放眼光,恢宏气度和务实精神,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卓然不群的。
尚变,是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出特征。为了使教育合于当世之需,王安石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了改革的措施。一是改造科举考试制度。北宋中叶以前,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大体上仍沿袭隋唐之旧,因而弊病越来越多,内容空疏无用,只重文辞、诗赋,不看实际才能。考试方法死记硬背,往往使那些无才无学之辈捞取高官显位。那些具有真才实学之士却因终日受困于无用的文藻、诗赋之中,十有八九是不得尽其才的,王安石早就看到这种只重文辞、诗赋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他认为这是不能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他建议废罢经试科而增进士额。进士考试,废除诗赋、帖经及墨义。经义考试须有文采方能及格。同时又设新科明法,以当时学者耻于学习的律令刑法大义为考试项目,这实际上是考核实际能力的现场公开考试方法。二是改革教育体制。首先是扩充太学规模,改革太学教育,增加生员名额并实行“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按照学生的程度,进行分舍分级教育,学生升舍,必须经过严格的月考、岁考,成绩优良的才能以次升舍。优等直接受官,中等也可直接推荐。层层筛选,逐级提升,以此广泛地吸收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到元丰二年(1079),又增置太学生员,总共超过三千人,如此宏大规模的高等学校,不仅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高峰突起,就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门第观念,使有真才实学的庶族士子有上升的机会。“三舍法”使办学正规化、标准化,把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统由学校来完成。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又是选拔人才的机构,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地位。其次是开设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培养种类专门人才。同时又兴各级地方学校,从而形成一个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三是统一太学用书。王安石认为: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只有无所不读,无所不问,才能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为了使更多的人才纳入信奉科学,推行新法的轨道,王安石用他所训释的《诗》、《书》、《周礼》,即《三经新义》颁为学校教科书,代替了唐朝钦定,已经沿用了三百多年的《五经正义》,废弃“先儒旧说”,独创新义,以达到统一道德统一思想的目的。这在经学史上是一种创造,在教学内容上也是一次大胆革新。由此可见王安石的“尚变”从实质上来说,仍然是为了达到“崇实”的目的,即把教育引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道路,使之成为推行新法,实现其政治思想的重要手段。这无疑给当时那种以死记硬背,学用脱节为特征的僵化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
封建时代反抗传统的旧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旧教育制度,摒弃传统的旧教育内容,是被认为离经叛道,违反祖宗成法的。改革者是要冒极大风险的,非有大无畏精神的人,决不敢搏风击浪,独树一帜,倡言改革的。王安石正是这样勇敢的弄潮儿。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育改革家这顶桂冠,只有他才戴之无愧。王安石对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提出了自己一整套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有破有立,切中时弊。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教育,培养人才,来为当时的变化革新服务,使积贫积弱的北宋变成富强的王朝。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唯书,唯上,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而在历史上凡对人民做出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多少都突破了这种教育思想,王安石正是历史上敢于突破这种教育思想的政治家思想家中的一个姣姣者。他那种坚持创新改革的执着态度,在封建的政治家、教育家中则尤其是难能可贵,值得赞扬的。当然从其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历史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方面而言,前代的改革是可以为后代的改革提供或多或少的有益借鉴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全国人民正在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利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的今天,研究和探讨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