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博物馆的现代化,博物馆已经打破过去单纯以文物陈列为中心的简单方式,无论是在内容主题还是在展示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围绕着观众而生的,完成了从“藏品”到“大众”的转变,其中互动体验的设计促成了这种转变,让博物馆变成了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从以往单纯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大众参与。这种新的定位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也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之中,成为娱乐休闲学习的综合性功能的新存在。
关键词:博物馆;现代化博物馆;互动体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28-2
博物馆在国人的印象中多是严肃,学术性强的地方,对博物馆的认识以前多局限于人们学习、认识感官历史的地方。的确,博物馆有着这样的固有形象,如果让人们定义博物馆的优点,大多数人往往会指向于博物馆固有的功能和优势,即其展示着的过去历史生活中的种种器物藏品,以及其鲜明形象的描述历史的功能。而在这其中我们似乎很少谈及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谈及博物馆设计的美感,谈及博物馆的互动参与等等,但是现代化的博物馆加入了互动体验设计,重视与参观者的联系,这让传统被动学习型的博物馆,转变为大众参与。从“藏品”到“大众”即“物”到“人”的转变,让现代化博物馆走入大众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新存在。
一、中国的现代化博物馆之路
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所为各方面利益而经营的常设机构,以保存、研究为目的,特别是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强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对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成群对象与标本,如艺术的、历史的、科学的、人类学的、技艺的收藏、及植物园、动物园与水族馆等”。①可见,博物馆是一个功能意义非常多样的存在,并非仅仅是教育,还具有保存,研究,展示,娱乐等目的,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场所。1983年中国成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开始积极参与博物馆的现代发展事业。尽管如此,在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和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
通常意义上认为中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近百年的事情,尽管我们从古代就已经有了收藏、陈列文物的活动,但由于博物馆被定义为是个面向大众的场所,并非小团体的活动,即非阶级的大众参与,所以追溯中国博物馆研究及创办的起源是以1905年张骞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为最早。在这之前,即鸦片战争之后已经有很多外国人在华建立博物馆,但是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以张骞为最早。可见,中国创办博物馆的时间较短,对博物馆的认识和发展自然也是从落后中慢慢前进的。在吕济民的《中国博物馆史论》中谈到张骞办博物馆的目的,即是为了教育,其中谈到张骞认为要办好教育,必须办好博物馆②,这可以看作是国人创办博物馆的最初的目的和对博物馆的早期认识。
在其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遵循着中国历史的走向,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历史的大事件,这些历史的走向直接间接的影响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认识的变迁,比如新中国时提出的“博物馆是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研究机构和宣传机构,要为广大人民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③,可见在这些时间里对博物馆的认识仍是局限于收藏,研究文物,以及培养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等,功能性较为单一,还是困囿于传统博物馆的认识和发展。
而在近几年,随着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发展也积极采取新技术来丰富展览形式,改变展览重心,将大众作为中心来作为展陈的重点,带来了现代化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现代化博物馆的道路对于中国是近几年眼前的事情。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博物馆都开始注重互动体验设计,带来了博物馆的转变,让现代化博物馆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新存在。比如南京博物院在重新修整开放之后,鲜明的变化是更加考虑关注公众,增添了很多互动设计,在介绍展示历史及器物的时候增强观众的参与,如多媒体互动答题机等等,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活动的乐趣,更是对人的关注、对历史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新的思考和理念,从“物”到“人”的转变,是中国现代化博物馆之路呈现的最鲜明的转变。
二、互动体验设计与现代化博物馆
(一)互动体验设计下的人与物的关系
互动体验设计重视人的参与,人的体验的感受,不仅从生理上,还有心理上的需求,互动体验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具象的设计,可能是一种理念,启发着你与其进行互动交流,我们也将此种看做为“人”与“物”的关系。在谢佐夫的《体验设计》中谈到“它是将消费者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④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体验设计希望给人们一个美好的感受,物只是类似工具的存在,更多的是人的体验经历和收获。
(二)互动体验设计与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转变
传统型博物馆即过去大多数人记忆中的旧有的博物馆,主要是以教育型为主,展示内容严肃,呈现方式大多是将文物等展品简单的摆放在展柜或展架上,形式单一,内容专业化,造成了其受众面较少,反而没有很好的完成其教育、研究的功能。现代化博物馆借鉴信息技术,不仅展示形式充满新意,而且展示内容也更为丰富,在互动体验的新定位之下,相比传统型博物馆,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更加综合:
1.寓教于乐
传统型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主要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和政府某一方面的立场和倾向。而现代化博物馆在考虑了以上基本的内容之外,打破了展示内容的单一和固定化,加入了民俗以及科技等贴切大众生活的的内容和娱乐性的活动,考虑到了观众参观展览的视觉感受、疲劳程度等,在内容上的安排与观众的生理、心理进行呼应。这点也反映了互动体验设计的加入为博物馆内容的扩充及内容的细腻化带来的新变化。
除此之外,在陈列方式上,传统型博物馆只是完成了将文物等展品“摆放”在展架的基本功能,形式较为枯燥,容易造成观者疲劳。现代化博物馆陈列方式精致且多样,不仅在展柜摆放的简单方式中配合展板、LED显示屏等辅助性设计来更好地呈现展品,延伸展品的内容,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空间陈列等动态展示,将信息更好地呈现和传达。 2.娱乐休息场所
现代化博物馆打破了过去中国传统博物馆的沉闷气氛,将很多娱乐活动加入其中,比如小游戏、有趣的视频、有趣的民俗活动等等,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将技术、美学、环境美妙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娱乐场所。同时,在现代化博物馆中也非常注重公共休息区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于座椅的设计,在其中充分加入了设计者对观众的启示,比如有趣的座椅排列、有趣的灯光照射、别有用心的视频宣传,都是与观众的一种交流,让其在舒适的休息过程中,仍然在与博物馆进行交流互动。
3.创造
没错,这也是现代化博物馆的新功能之一。现代化博物馆打破了单一的展示,新型的互动体验设计的加入让现代化博物馆的氛围更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激发创造性思维,而不是过去只单方面传输展品信息,缺乏对展品的互动以及思考。很多现代化博物馆的展示非常有趣,可以带着问题意识慢慢进行参观思考,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寻觅”之旅,就是以古今对话的互动交流体验性设计让观众领略了短短时间内中国城市营建的变化及智慧,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会让观众在参观之中就轻松地产生思考。
现代化博物馆体现的不仅是物的传达,更是人们在这其中感悟思考体验到了什么,更多的是人的收获和感受,而不再是仅仅对展品的收藏和研究。它是大众的活动,是大众休闲娱乐学习场所,这种新的存在让博物馆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很学术枯燥的地方,它甚至可以成为人们疲劳时休闲的场所。
三、总结
博物馆依靠其藏品在传达着过去的种种信息,走进了博物馆,你就走入了时间的旅程。在这其中我们不可能忽略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展示路线,因为他们会影响着这一段旅程,而互动体验性设计的加入,让这个旅程因为有互动参与,有发现会变得更加精彩。正是这样的一个转变,让现代化博物馆走进了中国大众的生活,也带来了我们对“人”与“物”的思考以及“人”与“历史”的关系的思考。
注释:
①桂雅文:《爱上博物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②③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④戈柳维:《体验设计在博览会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
参考文献:
[1]桂雅文.爱上博物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2.
[3]戈柳维.体验设计在博览会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张晓婷,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关键词:博物馆;现代化博物馆;互动体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28-2
博物馆在国人的印象中多是严肃,学术性强的地方,对博物馆的认识以前多局限于人们学习、认识感官历史的地方。的确,博物馆有着这样的固有形象,如果让人们定义博物馆的优点,大多数人往往会指向于博物馆固有的功能和优势,即其展示着的过去历史生活中的种种器物藏品,以及其鲜明形象的描述历史的功能。而在这其中我们似乎很少谈及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谈及博物馆设计的美感,谈及博物馆的互动参与等等,但是现代化的博物馆加入了互动体验设计,重视与参观者的联系,这让传统被动学习型的博物馆,转变为大众参与。从“藏品”到“大众”即“物”到“人”的转变,让现代化博物馆走入大众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新存在。
一、中国的现代化博物馆之路
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所为各方面利益而经营的常设机构,以保存、研究为目的,特别是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强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对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成群对象与标本,如艺术的、历史的、科学的、人类学的、技艺的收藏、及植物园、动物园与水族馆等”。①可见,博物馆是一个功能意义非常多样的存在,并非仅仅是教育,还具有保存,研究,展示,娱乐等目的,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场所。1983年中国成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开始积极参与博物馆的现代发展事业。尽管如此,在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和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
通常意义上认为中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近百年的事情,尽管我们从古代就已经有了收藏、陈列文物的活动,但由于博物馆被定义为是个面向大众的场所,并非小团体的活动,即非阶级的大众参与,所以追溯中国博物馆研究及创办的起源是以1905年张骞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为最早。在这之前,即鸦片战争之后已经有很多外国人在华建立博物馆,但是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以张骞为最早。可见,中国创办博物馆的时间较短,对博物馆的认识和发展自然也是从落后中慢慢前进的。在吕济民的《中国博物馆史论》中谈到张骞办博物馆的目的,即是为了教育,其中谈到张骞认为要办好教育,必须办好博物馆②,这可以看作是国人创办博物馆的最初的目的和对博物馆的早期认识。
在其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遵循着中国历史的走向,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历史的大事件,这些历史的走向直接间接的影响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认识的变迁,比如新中国时提出的“博物馆是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研究机构和宣传机构,要为广大人民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③,可见在这些时间里对博物馆的认识仍是局限于收藏,研究文物,以及培养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等,功能性较为单一,还是困囿于传统博物馆的认识和发展。
而在近几年,随着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发展也积极采取新技术来丰富展览形式,改变展览重心,将大众作为中心来作为展陈的重点,带来了现代化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现代化博物馆的道路对于中国是近几年眼前的事情。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博物馆都开始注重互动体验设计,带来了博物馆的转变,让现代化博物馆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新存在。比如南京博物院在重新修整开放之后,鲜明的变化是更加考虑关注公众,增添了很多互动设计,在介绍展示历史及器物的时候增强观众的参与,如多媒体互动答题机等等,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活动的乐趣,更是对人的关注、对历史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新的思考和理念,从“物”到“人”的转变,是中国现代化博物馆之路呈现的最鲜明的转变。
二、互动体验设计与现代化博物馆
(一)互动体验设计下的人与物的关系
互动体验设计重视人的参与,人的体验的感受,不仅从生理上,还有心理上的需求,互动体验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具象的设计,可能是一种理念,启发着你与其进行互动交流,我们也将此种看做为“人”与“物”的关系。在谢佐夫的《体验设计》中谈到“它是将消费者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④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体验设计希望给人们一个美好的感受,物只是类似工具的存在,更多的是人的体验经历和收获。
(二)互动体验设计与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转变
传统型博物馆即过去大多数人记忆中的旧有的博物馆,主要是以教育型为主,展示内容严肃,呈现方式大多是将文物等展品简单的摆放在展柜或展架上,形式单一,内容专业化,造成了其受众面较少,反而没有很好的完成其教育、研究的功能。现代化博物馆借鉴信息技术,不仅展示形式充满新意,而且展示内容也更为丰富,在互动体验的新定位之下,相比传统型博物馆,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更加综合:
1.寓教于乐
传统型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主要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和政府某一方面的立场和倾向。而现代化博物馆在考虑了以上基本的内容之外,打破了展示内容的单一和固定化,加入了民俗以及科技等贴切大众生活的的内容和娱乐性的活动,考虑到了观众参观展览的视觉感受、疲劳程度等,在内容上的安排与观众的生理、心理进行呼应。这点也反映了互动体验设计的加入为博物馆内容的扩充及内容的细腻化带来的新变化。
除此之外,在陈列方式上,传统型博物馆只是完成了将文物等展品“摆放”在展架的基本功能,形式较为枯燥,容易造成观者疲劳。现代化博物馆陈列方式精致且多样,不仅在展柜摆放的简单方式中配合展板、LED显示屏等辅助性设计来更好地呈现展品,延伸展品的内容,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空间陈列等动态展示,将信息更好地呈现和传达。 2.娱乐休息场所
现代化博物馆打破了过去中国传统博物馆的沉闷气氛,将很多娱乐活动加入其中,比如小游戏、有趣的视频、有趣的民俗活动等等,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将技术、美学、环境美妙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娱乐场所。同时,在现代化博物馆中也非常注重公共休息区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于座椅的设计,在其中充分加入了设计者对观众的启示,比如有趣的座椅排列、有趣的灯光照射、别有用心的视频宣传,都是与观众的一种交流,让其在舒适的休息过程中,仍然在与博物馆进行交流互动。
3.创造
没错,这也是现代化博物馆的新功能之一。现代化博物馆打破了单一的展示,新型的互动体验设计的加入让现代化博物馆的氛围更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激发创造性思维,而不是过去只单方面传输展品信息,缺乏对展品的互动以及思考。很多现代化博物馆的展示非常有趣,可以带着问题意识慢慢进行参观思考,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寻觅”之旅,就是以古今对话的互动交流体验性设计让观众领略了短短时间内中国城市营建的变化及智慧,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会让观众在参观之中就轻松地产生思考。
现代化博物馆体现的不仅是物的传达,更是人们在这其中感悟思考体验到了什么,更多的是人的收获和感受,而不再是仅仅对展品的收藏和研究。它是大众的活动,是大众休闲娱乐学习场所,这种新的存在让博物馆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很学术枯燥的地方,它甚至可以成为人们疲劳时休闲的场所。
三、总结
博物馆依靠其藏品在传达着过去的种种信息,走进了博物馆,你就走入了时间的旅程。在这其中我们不可能忽略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展示路线,因为他们会影响着这一段旅程,而互动体验性设计的加入,让这个旅程因为有互动参与,有发现会变得更加精彩。正是这样的一个转变,让现代化博物馆走进了中国大众的生活,也带来了我们对“人”与“物”的思考以及“人”与“历史”的关系的思考。
注释:
①桂雅文:《爱上博物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②③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④戈柳维:《体验设计在博览会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
参考文献:
[1]桂雅文.爱上博物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2.
[3]戈柳维.体验设计在博览会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张晓婷,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