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学案的信息技术理论课设计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课应该脱离软件应用技术培训,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网络的功能与构造》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功能,掌握网络的形成,才能为他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打下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呢?笔者尝试在课堂中利用电子导学案,从目标问题设计、情境设计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理论中学习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这样做,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电子学案理论课的特色,而且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 目标问题梯度化
  一般来说,目标问题可分为基础问题和提升问题两个梯度。教师首先要考虑全体学生必须达成的目标,并依据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有效探索,获得提升的空间。
  例如,在本课学习中,笔者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上发布了如下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跟“网络”相关的词,如“上网”“因特网”“网络电视”“WiFi”“物联网”等,你了解吗?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画出来。大部分学生由于对网络中的设备了解较少,不知道需要使用哪些设备,更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用方框或圆圈来表示,只有极少数学生对某些网络设备有所了解,但对其功能和使用却一知半解。因此,笔者依据学情,分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把了解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构成网络的主要硬件、软件作为基础层次目标,把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软硬件构成作为提高层次的目标,并在导学案中以不同层次的问题呈现出来。
  ● 情境資源多样化
  教学中,笔者利用电子学案的特色,依据学习内容,借助各种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中,笔者先将视频链接到电子学案的学习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广义网络的含义;再利用三个不同的场景(情境一:网络聊天QQ、发送电子邮件;情境二:网上下载歌曲、软件、图片、资料等;情境三:处理“神舟”号宇宙飞船升空及飞行这一问题时,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共同协作完成数据处理的任务)让学生认识网络的功能。
  对硬件部分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硬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比较,笔者在电子学案中加入了图片和短视频,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反复观看、比照学习。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①工作站和服务器的特点,一台计算机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服务器软件;②双绞线和光缆的区别,实际的应用情况;③常见的通信连接设备,如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桥等。在图片了解环节后,笔者还创设了采购小组,让他们生成采购清单,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硬件设备,使其在运用中也更加得心应手。
  ● 学法指导最优化
  在电子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凸显学法设计,注重学法指导,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构建知识体系。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笔者将本课内容分为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两部分(如上图)。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大致结构。另外,在学习中间连接设备时,笔者在导学案中将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分端口数、网络类型等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快速构建知识体系,而且能使他们通过类比、梳理知识,获得实际应用经验。当然,信息技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法指导上还可以根据学情,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指导的多样化还体现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选择典型题型供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只有优化学法,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激活,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 媒体使用恰当化
  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使用媒体,既要注意多样化和综合性,又要注意适度性和恰当性。例如,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请学生观察手机上网、家庭上网中设备的设置,进一步了解相关硬件组成,同时描绘网络拓扑结构图。学生研究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上传到平台,笔者根据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问题,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网络的了解,也为下节课局域网的设置和连接打下了基础。电子学案平台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需要哪些帮助,教师都一目了然。
  ● 学习过程评价导向化
  现代评价理论强调多元化,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主导到主体的评价导向化,充分发挥诊断、调节、反馈、激励的强大作用,注重学生的学习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笔者通过技术手段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笔者根据在线测试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漏洞,从而进行集中讲授,也可以发现个别学生的知识偏差,给予积极指导。这样因材施教,可以充分体现评价学习过程的导向性,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基于电子学案的理论学习,可以让教师有效地对全过程进行记录,将一些重要信息记录在学习平台上。例如,通过学生分析网络的组成,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关键信息的获取能力如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学生的操作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推送相关的学习材料。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并不简单地指计算机。信息技术更强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本文尝试将促进加工、处理、应用的,有一定工具性的表格、文本、图形等归类为软工具。以软工具的不同形
【正】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基本情况,探索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笔者对86、87两届毕业生335人在校学习的四年中所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
苏轼《潇湘竹石图》真伪,迄今尚无定论.吴湖帆、徐邦达先生认为,元明二十六家题跋均系真迹,但此画非真.而邓拓、杨仁恺、谢稚柳先生的观点与之相左.笔者研究发现,不仅此画非
水体底泥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养殖水体底泥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以及植物修复,通过测定养蟹塘底泥中Cr、Cu、Zn、As、Cd、Pb的含量,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
本研究课题为系统研究泡桐属各树种各部位的化学组分及其经济价值,从综合利用角度提出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确定生产价值。本文只报导了泡桐属白花泡桐和毛泡桐药用成分综合利用的
高分辨雷达成像系统在当今的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着广泛的需求,高分辨率成像需要发射宽带的雷达信号,然而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信号带宽的增加又使得雷达系统面临高采样率、高传
铁电聚合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具有可兼容硅基元件和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在未来可擦写式非易失存储领域极具应用前景.构建多级存储态是提高存储密度和降低生产成
<正>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单元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利用Scratch绘图、讲故事、动画创作、简单游戏创作的编程基础上,综合运用Scratc
在多摄像机视频融合过程中,需要对多个摄像机获取的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进行大量诸如特征提取、图像配准、图像融合等高复杂度的计算,占用大量的运算时间,这对视频融合的实时
《翻转课堂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生物教师周祥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翻转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上执教《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