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性、现实、现场看当代底层人物的生存命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贾璋柯执导的影片《三峡好人》是一部富有思想性的艺术片,该片以自然、冷静、稳实的风格,从现代性、现实、现场三个方面讲述了三峡工程期间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变迁,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反思、对现实的关注、对底层人物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现代性 现实 现场 底层人物 命运
  
  国内电影艺术正在面临这样的事实,一方面一批曾经优秀的国内电影人纷纷抛弃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向市场和票房投降,另一方面艺术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影片又逐渐被观众挤出自己的眼球。在电影人和观众的双重抛弃之下,艺术电影的命运可想而知。“第六代新锐导演”贾璋柯一样要面对国内票房的冷酷无情,一部《三峡好人》在尤其不爱看艺术片的长沙人和其它国人面前遭遇了“滑铁卢”。在长沙原华纳影院两天票房仅950元,王府井一天只有500多元。有趣的是同期开播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满城尽戴黄金甲》仅仅在长沙票房就超过300万,有意思的是进军国际电影市场的黄金甲默默无闻,而在国内不被市场看好的贾璋柯却凭借此片先后获得2006年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金狮奖”,首届亚洲电影大奖中的“最佳导演奖”。一个是有心栽花花不开。一个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引人思索,为什么张艺谋的“乳房大餐”、“黄色盛宴”不被外国评论家看重,贾璋柯的沉闷缓慢、自然简单却获得荣誉呢?有人说《三峡好人》露了中国人的丑,迎合了国外评论家审丑的阴暗心理,所以才得奖。这种说法和张艺谋当年执导的影片《红高梁》在国外获“金熊奖”之后受到的批评如出一辙,反映出来的都是一种虚弱而且保守的自尊。其实并非如此,《三峡好人》展现给所有观众的除了真实、艺术与思想之外,还有更多对现实的反思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要真正理解《三峡好人》这部片子,真正咀嚼影片对现实的反思,真正捕获电影背后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现代性、现实、现场去着眼。这样能更好的摄其魂,领其神、解其意。
  电影讲述了黄河壶口附近的挖煤人韩三明,为了看望十六年前被公安从自己身边解救出去的妻女.从山西汾阳来到古老的奉节城。他并不知道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已经轰轰烈烈展开,妻子十六年前留下的住址早已淹没江心。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人间蒸发”接近两年的丈夫,她也遭遇了三峡工程的尴尬。她以一段双人舞的形式凄美地结束了与被富婆“包养”的丈夫之间的法定婚姻关系。电影向观众展现了两个素不相识、也不曾谋面的山西人各自在三峡找人的经历,暗示了众多下层人物坎坷的命运历程。
  整个影片真正体现的是对现代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对中国底层民众生存命运的现实叙述,不是纯粹的艺术虚构。而是纪录片似的现场展现。当中华文明在前进、中国社会在跨越、中国人民正在翘首仰望的时候,一群被远远落在后面的底层人们遭遇了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就是《三峡好人》。一个为了艺术和思想的导演遭遇了当年热火朝天的三峡工程,这个导演就是贾璋柯。于是三峡找人的序幕拉开了。
  片子以自然、平实、简单、缓慢、稳健和超现实的手法,向世人展现了当代中国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身体素质、地域性格和想象力。这种叙述方式是该片的最大特色、也是该片的一个弱点。没有复杂缠绕的叙事线索、没有戏剧性极强的故事情节、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催人泪下的场面、没有吸引眼球的情爱、几乎只是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两个故事收集在影片之中,甚至还不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讲述》等栏目的节目做得吸引人,让人禁不住怀疑贾璋柯这个新锐导演的想象力和艺术修养。这也许是该片失去国内票房的主要原因.但又确确实实是获得国外艺术认可的最好理由。因为没有一部艺术片,在失去这些重要的艺术元素之后能够成功展现其思想,《三峡好人》却做到了。它就像一个没有心机的孩子,向世人讲述了现代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境遇。它以隐藏现代的方式来反映现代性,以现实为题讲述另一面的现实,以类纪录片的现场感来追求真实,尽管不很完美.却耐人寻味。
  
  一、欲露却藏的现代性
  
  如果不对整个影片做宏观考察,很难把这个找人的故事和主人公找人的经历,以及剧中人物的命运与现代性联系起来,因为影片中几乎没有刻意显示现代性的镜头,很多地方都是轻描淡写。轻描淡写并不是要脱离现代,有意去营造被现代生活边缘化的生存群体,刻意表现现代社会对底层人们的远离。这恰恰是影片表现手法的高明之处——于有声处无声.于无声处更有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科学、技术、文化、物质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竞争加剧,社会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出现了多层级分离与阶层断裂,最底层人们自然处于竞争的劣势。底层人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他们的未来在哪里?这既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又被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视为己任。对底层人们的关怀,理所当然成为整个影片要表现的灵魂。正如贾璋柯所言,他的电影延续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关怀。现代社会如此广阔,底层人们散布各地,知识分子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呢?此时,个人的想象力和政府的想象力在长江三峡交汇了。贾璋柯把自己的想象力托付给了三峡工程,一个最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一个最能显示现代性威力的地方。他把目光投向了库区人们,一个被长江天险自然阻隔的人群,一个在现代生活边缘却被现代性的巨大力量推向风口浪尖的底层群体。影片没有虚构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制造生活场境,政府是导演。库区人是演员,镜头是记录者,于是影片与现代性具有了无法割舍的血肉联系。一个真实强大的现代社会在影片中作为背景浮现。
  然而,作为背景的现代性在影片中却是隐藏的、含而不露的。观众在影片中找不到大块现代性的特征,甚至会怀疑从这个视角看影片的合理性。是不是强加给影片的?不是的!贾璋柯面对上海媒体时说,中国内地影片没有年代,没有真实生活的背景,电影只有娱乐而没有思想。给观众一个真实的年代。还观众一个真实场境,赋予电影思想,这正是贾璋柯所追求的,也是《三峡好人》展现出来的。其实影片表现现代性的意图很明确,但是手法却非常隐蔽,除非仔细追究才看出其中的蛛丝马迹。首先,影片没有调转镜头去聚焦三峡之外的任何一个富有现代性的地方,没有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讲述库区生活与发达城市生活的差距。整个影片的镜头始终对准库区,而且从头到尾镜头语言相当单调、缓慢、甚至沉闷,给观众一种时空凝滞的错觉,极易让人在影片的叙述中缺失现代感。其次,影片中没有用现代生活气息很强、现代味浓郁的形象派演员。而是起用生活在拍摄现场的库区人,他们的衣、食、住几乎不具有现代感,犹如凝固在古典油画中的静物,这也是让观众容易缺失现代感的一个 因素。这些因素造成了影片对现代性的隐蔽。
  但是,影片又明确地向观众展示了现代性。在整个影片中有三个地方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1)影片中始终出现在眼前的那些残垣断壁。不是战火、没有天灾,却有如此众多的废墟,这些废墟从直观上给人残缺、破败、伤感、震撼。观众非常容易在这些废墟面前忘却现代性而陷入一种别离的伤感之中,此时需要提醒观众的是,影片并不是要带你陷入另一类情感。而是要观众看到和思考现代性的伟大威力。这不是一次破坏,而是一个新的建设。底层人们不是走投无路,而是另有安排。废墟显示的不是悲哀,而是现代政府的魄力和现代性巨大威力的完美结合。没有这两者或者两者缺一,库区废墟都不可能在和平和没有天灾的情况下产生,库区的底层人们仍将会生活在原来的轨迹之中。(2)跨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梦想。这个梦想伟人没有实现.却在现在成为现实,这无疑是影片要向观众展现的一个现代性元素。巨额费用、优美的造型、绚丽的霓虹灯,没有现代社会的支撑只能是梦想。(3)定向爆破。麻幺妹和三明在破楼中相会的时候,镜头远处有一座大楼委顿于地。这是威力巨大、技术要求相当高的定向爆破,一个真正只是在现代社会才有的技术。虽然只是短短几秒钟,却彰显了现代性也暗示了观众那些扛着铁锤拆房子的农民工已经远远落后了,他们的生存手段和生存方式已经面临冲击。
  于是,影片通过对这些现代性的描写。向观众展现了底层人们在强大的现代性面前只有无奈地承受和被边缘化的事实.自然引起了观众对底层人物生存命运的思索与关怀。
  
  二、另一面的现实
  
  现代性是影片设问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底层人们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呢?影片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这正是《三峡好人》要告诉观众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电视、报纸等政府主导的媒体了解三峡工程,一个耗资巨亿元,110多万人搬迁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人们随时可以看到关于工程进度与质量的报道、现场施工状况、库区搬迁人们得到政府妥善安置的报道、搬迁人们重新开始美好生活的报道等等.这些既是真实的,也是现实的。这些政府主导的报道从正面向世人展现了三峡工程的事实和结果。然而,过程又如何呢?库区人们在离开故土时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和选择态度呢?《三峡好人》从另一面向观众讲述了这个现实。
  有人批判影片是有意露丑,这个批判并不恰当。影片始终是在忠于现实,并不夸张,没有歪曲,可以说库区人们的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如果说主流媒体报道的是库区人们生活现实的一面,影片叙述的就是库区人们生活现实的另一面。这两面都是不够完全的,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是库区人们完整的生活现实。这个现实正如一枚钱币,只有两面结合才看得完整。
  影片主要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底层人物的生存状况来展现现实,通过他们的矛盾心态和艰难抉择来激发观众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他们命运的关怀。他们的心态和生存状况实际上就是底层人物的一种心态和生存状况,他们的命运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的命运。
  三明忠厚老好、吃苦耐劳、珍惜友情、勇于承担、信守诺言、从他身上几乎看不到愚昧,但绝对没有现代意识。命运对三明非常不公平,十六年前“买妻”花三千元,十六年后“赎妻”要三万。十六年前不合法的婚姻被取消之后,没有想到用合法的手段重新争取。十六年后仍然不会用法律武器去解救麻幺妹。在这里。影片告诉观众现代生活观念和现代思想意识仍然没有启蒙底层人们。
  麻幺妹一个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怎样的生活,一个逆来顺受。却非常温和善良的农家妇女形象,农村底层不幸妇女的代表。有自己的渴望却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被拐卖、被解救、被当作哥哥麻老大的还债工具、再次等待与三明团聚,这一切都是被动甚至被迫的,她根本无能选择或者没有选择的可能。在她的心中生活就是那样——自己不去改变,也没有其它力量真诚地去帮她改变。最发人深思的是她始终是一个被解救的对象,居然在现代社会两次失去了人身自由。观众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社会怎么哪?她怎么哪?
  沈红是都市女性不幸婚姻的代表,与麻幺妹不同的是,她生活在都市,她始终在主动争取。影片中她既是自己命运的期待者又是主宰者。等待自己的丈夫,空守~个并不存在的电话号码整整两年。然而命运弄人.她等待的丈夫不是在外面做了一件现代众多男人都热衷的事——“包二奶”.而是被女大款“包养”。现实生活是如此残酷,一个坚守传统道德和良心的都市女性被抛弃了。走访到丈夫不回家的理由之后,在尚未完工的大坝上用一段没有节拍的双人舞和丈夫告别。这个具有“冷”浪漫的告别方式多少有些让人心酸,也告诉观众现代都市女性在婚姻面前的无奈。
  影片中对未来生活寄托盲目幻想的人物代表是小马哥——一个值得同情的小混混,模仿发哥在电视中潇洒帅气的动作,拿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充满江湖习气、参与帮派打斗、希望被人尊重,这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既真实又滑稽。一个类似阿Q的角色在影片中具有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的传神表现。他就是底层人物中缺乏人生阅历、没有专业技能、不懂生活却对生活寄托幻想的代表。他被“江湖”抛弃两次,直到失去宝贵的生命。这一类人这样的生存方式注定要被现实抛弃。
  和三明在一起的拆房农民工,在影片中并不是主角,但是他们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善良友好、埋头苦干、身体健壮,他们是底层人物中劳动主力的代表,他们的心态就是这个群体的一种心态,他们的生存状态就是这个群体的一种生存状态。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家庭的支撑,都是社会底层的支撑。拆房到挖煤,从一个危险到另一个更危险,现实没有给他们更多可能的选择余地。他们走出去的命运,恰如影片结尾的画面——战战兢兢地走在遥远天幕上,随时可能坠落。
  而变戏法的那一群人、摩的驾驶员、旅店何老板、麻老大、郭斌,他们推脱、自私、狡诈、贪心、缺乏责任感。与三明这类人比较,他们似乎更具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意愿和手段。整个影片中唯一一句最流行的词语——“知识产权”,是从这一类人嘴里说出来的,可见他们并不缺乏想象力,而是把想象力用上了歧途。他们是一群道德素质低下的底层人物代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随处可见。
  至此,影片向观众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底层人物中的各色代表和他们的现实性格特征,也比较全面向地观众讲述了另一面的现实——封闭在库区的人们在独自承受着巨变带来的诸多困难与生存压力,封闭、匮乏已经把他们推向现代生活边缘。这些底层人物无论是坚忍努力还是泛起沉渣,都无法越过现实命运和现实性格的符咒。
  
  三、真实的现场
  
  记得有一个哲人曾经说过,文学的生命 是真实,但文学在真实生活面前却又苍白无力。影片《三峡好人》讲述的虽然不完全是原生态的故事,但可以看到它在尽力用故事向观众说真话,尽可能运用原生态的生活素材来讲述底层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该片是如何凸现底层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的呢’把以下六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给予较好的回答。
  第一:以一种类纪录片的创作构思给观众以近距离现场感,是该片表现底层人们真实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法。《三峡好人》没有采用倒叙、插叙而是以自然甚至单调的顺序方式,按照时间先后单独展开两条找人的线索,将故事与纪录结合起来,从头到尾一以贯之。这种类纪录片的讲述手法很容易获得观众的现场感和对剧情真实性的认同。
  第二:群众演员的“出镜”,增强了反映底层人们精神面貌的真实性。影片中大量的群众演员都是库区人,这一点从他们的举止、肤色、口音、穿着、身体等可以看出。起用没有经验的人做演员,有一大坏处就是破坏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但它的一大好处却是可以增加影片对剧情真实性的表现力。影片中有两处群众演员失误而被保留下来的镜头,这两个镜头从侧面反映了该片追求真实的勇气和给观众以真实的事实,也增强了它的现场时空感。影片一开始在渡船上,小姑娘一直随着镜头移动的眼神破坏了这部分剧情的完整性,却让人相信她是一个真正封闭在库区的孩子,她对外界事物的陌生和好奇是合理的,也是真实的。三明和麻幺妹第一次在岸边竹棚见面时,一个抄着双手的中年妇女突然出现在镜头里.张望、犹豫、之后迅速避开.这显然不是剧情的安排,而是误撞。她的出现破坏了剧情.却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性和现场感。
  第三:大量使用原景和实物,重现库区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性和现场感。《三峡好人》一片中绝大多数景象、场境、器物都是库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遇、所用的,除了一些表现超现实的器物之外。镜头把观众带进峡江山路、码头、渡口、渡轮、囤船、库区生活圈、库区家庭、库区工厂,随着镜头观众可以看到库区人们生活在一个逼仄、杂乱、无序、破旧、节奏缓慢的山区里,他们的物质条件相当匮乏,没有象样的家具、没有精美的饭菜、没有洁净的被褥,可以说影片真正全面、完整、公开地向观众讲述库区移民艰苦的生存环境和相当匮乏物质条件,这是在其它主流媒体上不容易看到的一次真实现场全景大展现。
  第四’推动剧情发展的情节和人物个性具有生活真实性和人物个性的真实性,这给人亲身经历的现场感。摩的驾驶员有意赚三明钱的行为和他与旅店何老板讨价还价的过程以及向何老板索要介绍费时“流里流气”的举止和洋洋自得的心态.何老板贪图小利的宰客行为.这些人和事在库区甚至在四川的很多小地方满地都是,毫不虚构地讲述了一个地域性格和心理的真实。大桥亮灯一节,地方官员贪功自傲的介绍、不容违背的发令,真实反映了某些地方官员的骄矜心态和执政的随意性,既有现场感又有可信性。
  第五:群体矛盾的暴露和剧中人处理矛盾的方式具有真实性和现场感。库区群众因为拆迁补偿和地方官员的矛盾和激烈争吵、职工因为伤残补偿和厂长的矛盾和剧烈争吵、拆迁办郭斌与外界的矛盾和组织械斗,这些既是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矛盾,又展现了底层人物的焦虑心理和四川农民解决矛盾的惯用方式——争吵、打斗。这些几乎看不到表演痕迹的镜头极具真实性和现场感。
  第六:服饰、口音和生活习性的原貌展现让人具有现场感。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是通过服饰来表达年代,口音来表明地域,生活习性来反映地域文化《三峡好人》把这三个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用镜头把观众带进底层人们的真实文化圈,让人犹如亲历。简陋的衣着、川音、川剧、旱烟袋、折纸扇、背篓、赤裸的上身、凑堆玩扑克牌打麻将、大瓷碗吃面条、看节目时腼腆的笑态、大茶缸当酒杯、饭碗作菜盘、倒在床上抽烟、简单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底层川人文化生活的原貌。这一切既在电影里展现,又是库区底层人们文化生活的现场。
  这些真实的现场展示,让观众不自觉地怀疑现实、怀疑那些完全美好的报道,启发了观众的思考和产生对现实的追问。难道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群人如此生存着?
  《三峡好人》通过反映现代、讲述现实、走进现场,真实再现了库区底层人们的生存状况.暗示了他们的未来命运,很好地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下层人们的人文关怀。与其它类似主题的影片相比,这部影片显得自然、温和、平实、缓慢、中性,却较好的点击了现代中国的一个现实,简单的故事能够让人在看后心情变得丰富。这是一部不依靠剧情和台词,而是凭借演员的心理活动和现实生活场境来取得成功的影片。影片中的一些插曲《浪奔、浪流》、《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潮湿的心》、《酒干倘卖无》在相应的情节中通过不同的形式唱出来,表达了一种潜藏的追问,深化了影片主题思想。影片的摄影同样比较成功,运用自然光和逆光拍摄,略微模糊的镜头效果,很好地表现了现场环境、人物心境和主题思想。美中不足的是单调的情节、缓慢的镜头、缺乏焦点和非专业的表演显然无法生动深刻地展现其人文关怀思想。凌空而起的怪物、身着川剧服装的三个人这些情景显得诡异,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方式让人难以理解,无法明确体现其思想。总的来说,《三峡好人》是一部好的思想片、艺术片、现实片,值得玩味。
其他文献
[摘要]家庭电影是世界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近几年,韩国的类型片发展让世界瞩目其中,家庭电影正在迅速崛起,并获得商业和艺术的双赢。本文以韩国家庭电影《冰棍》为代表,以好莱坞的家庭电影为源头,探析韩国家庭电影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韩国家庭电影 冰棍    2006年8月,MK Pictures推出的《冰棍》(Ice Bar,2006),在韩国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是一部为家庭而生的家庭电影。
索尼公司正式发布了新款全画幅微单TMA7M3(型号名:ILCE-7M3),一时间引起了业界热议,很多影友闻讯也欣喜不已。为何此次一款新机这么引人注目,全因新机的性能指標之高甚至超越了其他品牌更高级别的热销主力机型,由此索尼也为新款全画幅微单。MA7M3打出了“全画幅新基准”的称号。  性能惊艳的影像传感器  新机在像素数量上虽然并没有提高,但索尼特别指出A7M3配备的是新研发的2420万像素Exm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村民在乡村运动会上滚南瓜。 王涛 摄王涛  2017年9月我就任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在职期间,我常常在想,能否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平台,发动大家的积极性,打破心理上的樊篱,沟通交流,凝聚力量。我和村支两委在征求村民意见后,决定举办一场乡村趣味运动会,对比赛项目、时间地点进行了设计,突出村民的参与性和项目的趣味性,打破原有的村社分组限制,现场抓阄组
使用28mm端配合F2大光圈定格的香港天星小轮,不仅船上文字机位清晰,海面波涛也极具质感,甚至还能看到烟囱冒出的黑烟。机身:佳能EOS R;镜头:佳能RF28-70mm F2L USM;焦距:28mm;光圈:F2;快门:1/25秒;感光度:ISO800。在香港中环拍摄的摩天轮,即使光圈全开,也能获得清晰锐利的图像。机身:佳能EOS R;镜头:佳能RF28-70mm F2L USM;焦距:70mm;
拍摄前细心观察,寻找菊花吸引人的看点。做到一远观、二近看、三品、四拍摄,这样我们的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仅仅选择一目了然的美是不够的,更需要大家能看到的事物之外的美,挖掘被隐藏着的美,让它成为你的拍摄主题。菊花品种百态,亮点迥异,各有长短,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婀娜多姿,有的高矮肥瘦。勤观察、多思考,在寻找新意、谋求变化上多下功夫。
位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贯穿其全境。  在古希腊语中,埃塞俄比亚意指被太阳晒黑的人群居住之地,文明史长达3000多年。埃塞俄比亚共有80余个民族,而最具非洲特色和原始魅力的大约50个部落,大多分布于南部的奥莫河谷。这里与肯尼亚接壤,地处边陲,交通闭塞。一条奧莫河蜿蜒近千公里,将埃塞俄比亚南部两个最大、最偏远、最具野性的自然保护区——奥莫及马果国家公园一分为二
[摘要]无疑,人们今天的经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人们更加关注视觉文化。人们如今就生活在视觉文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了区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分水岭。电影作为创意产业之一也毫不例外。而作为非线性叙事影片的又一力作一《罪恶之城》,直接运用了色彩这一元素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官,对黑白两极的运用,淋漓尽致地渲染着这座城市的罪恶,直接而又委婉地表达着它的创意概念。  [关键词]电影 创意概
[摘要]钢琴演奏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它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不间断地、完美地表达自己的音乐。但是,在现实中,大部分的演奏者在上台演奏前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怯场,无论是自己的演奏技巧还是平时练习中的完美处理都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大打折扣。情绪紧张是在钢琴演奏中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本文试从演奏者演奏前的准备和临场发挥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演奏时获得轻松稳定的情绪,使音乐完美的体现。  
[摘要]电影语言现代化诉求带有启蒙性质,贯穿了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电影的重大课题之一,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先天不足,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应该是掌握电影叙事的基本规律,好莱坞电影叙事代表了电影叙事的主要规则,而这正是我们谈论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时必须要正视的基本事实和前提。  [关键词]电影语言 现代化 中国电影 好莱坞电影
時至今日,“山”这个如此熟悉、如此大众的题材,怎样才能拍出新意、拍出陌生感?也许通过本期专题中4位摄影师的经历与经验,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用最当代的数字手段,打造水墨黄山的段岳衡;将西部山岳以抽象色块表现的满恒顺;拨开云雾,为山峰拍摄肖像的潘玮浩;在雪线之上,以现代风光摄影的理念进行高山摄影的张焰。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