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当代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当代教育,更是语文教育一个新的课题,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一直注重从我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上实施创新。力求换学生一个新奇、有趣而生动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创新 语文 教育 理念 方法 内容
越来越开放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这一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自然落到教育的肩上,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而言,最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即我们教师就应该实施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包括创新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教材以至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几乎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但与我们一线教师相关的,在我们能力范畴之内的无外乎我们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结合我的工作,谈谈我是怎样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
一、创新我的工作理念
我经常这样对自己说:我不愿意做这样的老师,以为学生的成绩就是一切。我会告诉他们,人生其实很长,每个阶段的要求都不同,即使现在成绩不好,只要你能好好做一个人,你就会收获很多;我不愿意做这样的老师,不顾一切地占用学生的时间,恨不得他们睡觉都能梦到上我的课。我会告诉自己,不管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我教的专业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他们需要的是整个世界,我应该给他们开一扇窗户。
当我读到《一句话改变人生》书中的一段话时,我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找到了支撑——“我们不要只盯着分数,不要只注重名次,要善于把春光送进青少年的心田。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乐观活泼的情感,这样他们学习会更努力更刻苦,成绩自然会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从他(指儿童)开始过学校生活的最初日子起,我们就把他眼前那扇通往周围大自然的迷人世界的门关闭了,他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听不到春雪融化时水滴的丁冬响,听不到云雀的婉转鸣唱了……不,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读到张万祥老师的这句话,我的心灵为之一怔,细细品味,是的,这才是我想追求的教育。教育的结果不是分数,教育的最后,我们要看到一个个鲜活生动、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人。只有一个思维健康的人才可能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那么我们如何在教育中点滴实施呢?
1.近看考试 远看人生
一位读者指出,老师之所以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普通学生,与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点率的价值取向有关。升学率上去了,老师的名气响了,学校生源好了,形成“良性循環”。
但如果老师只盯着少数成绩好的学生,结果就会耽误一大批本有其他潜质的学生,他们本可以成为成功的商人、优秀的运动员或者是享誉国际的音乐家,我们又真可用同一把尺子量不同的材质呢?所以我们要与家长沟通,育人才是教育的长远目标,希望家长对学校育人提出更多建议,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发展。
2.教学有趣 师生有情
师生间除了教学任务关系,其实还可以有很多情感交流:“教学要有趣,师生要有情,教学要有意。教学要有情有意。”有些孩子喜欢某个老师,这门课就认真上、学得好,有些孩子却会因为讨厌某老师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可见,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学生也会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感受到老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热情开朗之人。
二、创新我的教育方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说这样一句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学。提倡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反对灌输的教学方法。明确的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我们要做到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更要立志引导学生达到的“不得不愤,不得不悱”。
首先我从改革课堂模式做起,每节语文课上,我都会严格按照我们学校的“25310”课堂教学模式来上课,5分钟复习巩固,5分钟达标测评。10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交流,10分钟展示点拨。先从时间上最大化地保证学生的学,限制老师的教。
其次,我在点拨指导过程中也尽量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最近,我刚刚上完《草船借箭》这一课,更深刻地理解了问题探究式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好处。
三、创新我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已是如今教育的必然趋势,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更为广阔的前景。多款新型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为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今,白板的配备使用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还有我校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络覆盖,更是让我们能随时随地更直接、及时的索取网络上的海量教学资源。
其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方面的转变。由此来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
四、创新我的教育教学内容
增删调补是我对教材创新运用的常用策略。增:我经常会有选择的引导学生探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阅读一些《读者》《意林》上的优秀文章,将其与语文课本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解读文本,开阔他们的视眼。删:大胆取舍教材,实现长文短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实践的教学尝试。调: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版块的先后顺序;补:及时补充有力佐证教学目标的课外资料更是我经常性的举动。创新教学内容让我的教学更灵活。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和丰富。
联系生活,为学生开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时文”要读,广播要听,中外名著要看,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总之,只有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与生活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都能学得又快又好,才能不断地扩大知识面,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强化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创新教育的这条路上我还将不断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2]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关键词】创新 语文 教育 理念 方法 内容
越来越开放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这一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自然落到教育的肩上,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而言,最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即我们教师就应该实施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包括创新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教材以至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几乎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但与我们一线教师相关的,在我们能力范畴之内的无外乎我们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结合我的工作,谈谈我是怎样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
一、创新我的工作理念
我经常这样对自己说:我不愿意做这样的老师,以为学生的成绩就是一切。我会告诉他们,人生其实很长,每个阶段的要求都不同,即使现在成绩不好,只要你能好好做一个人,你就会收获很多;我不愿意做这样的老师,不顾一切地占用学生的时间,恨不得他们睡觉都能梦到上我的课。我会告诉自己,不管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我教的专业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他们需要的是整个世界,我应该给他们开一扇窗户。
当我读到《一句话改变人生》书中的一段话时,我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找到了支撑——“我们不要只盯着分数,不要只注重名次,要善于把春光送进青少年的心田。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乐观活泼的情感,这样他们学习会更努力更刻苦,成绩自然会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从他(指儿童)开始过学校生活的最初日子起,我们就把他眼前那扇通往周围大自然的迷人世界的门关闭了,他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听不到春雪融化时水滴的丁冬响,听不到云雀的婉转鸣唱了……不,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读到张万祥老师的这句话,我的心灵为之一怔,细细品味,是的,这才是我想追求的教育。教育的结果不是分数,教育的最后,我们要看到一个个鲜活生动、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人。只有一个思维健康的人才可能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那么我们如何在教育中点滴实施呢?
1.近看考试 远看人生
一位读者指出,老师之所以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普通学生,与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点率的价值取向有关。升学率上去了,老师的名气响了,学校生源好了,形成“良性循環”。
但如果老师只盯着少数成绩好的学生,结果就会耽误一大批本有其他潜质的学生,他们本可以成为成功的商人、优秀的运动员或者是享誉国际的音乐家,我们又真可用同一把尺子量不同的材质呢?所以我们要与家长沟通,育人才是教育的长远目标,希望家长对学校育人提出更多建议,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发展。
2.教学有趣 师生有情
师生间除了教学任务关系,其实还可以有很多情感交流:“教学要有趣,师生要有情,教学要有意。教学要有情有意。”有些孩子喜欢某个老师,这门课就认真上、学得好,有些孩子却会因为讨厌某老师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可见,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学生也会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感受到老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热情开朗之人。
二、创新我的教育方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说这样一句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学。提倡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反对灌输的教学方法。明确的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我们要做到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更要立志引导学生达到的“不得不愤,不得不悱”。
首先我从改革课堂模式做起,每节语文课上,我都会严格按照我们学校的“25310”课堂教学模式来上课,5分钟复习巩固,5分钟达标测评。10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交流,10分钟展示点拨。先从时间上最大化地保证学生的学,限制老师的教。
其次,我在点拨指导过程中也尽量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最近,我刚刚上完《草船借箭》这一课,更深刻地理解了问题探究式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好处。
三、创新我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已是如今教育的必然趋势,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更为广阔的前景。多款新型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为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今,白板的配备使用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还有我校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络覆盖,更是让我们能随时随地更直接、及时的索取网络上的海量教学资源。
其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方面的转变。由此来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
四、创新我的教育教学内容
增删调补是我对教材创新运用的常用策略。增:我经常会有选择的引导学生探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阅读一些《读者》《意林》上的优秀文章,将其与语文课本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解读文本,开阔他们的视眼。删:大胆取舍教材,实现长文短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实践的教学尝试。调: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版块的先后顺序;补:及时补充有力佐证教学目标的课外资料更是我经常性的举动。创新教学内容让我的教学更灵活。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和丰富。
联系生活,为学生开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时文”要读,广播要听,中外名著要看,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总之,只有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与生活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都能学得又快又好,才能不断地扩大知识面,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强化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创新教育的这条路上我还将不断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2]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