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73-01
高中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国以来,我们在高中语文学科的定位上走着一条曲折、反复、发展的道路:1956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的是思想性,摒弃的是工具性;1963年的教学大纲强调的是工具性,摒弃的是思想性;1978年的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2000年的教学大纲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高中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转变高中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
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高中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1转变高中语文教学理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前提
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认为,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比重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教师水平的提高更为艰巨,编得再好的教科书,如果让一些观念陈旧甚至顽固的老师去使用,也是没有办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少数教学思路比较僵化的老师,对于新的东西,有一种很强的排异心理,面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他们依然把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课堂上,他们凌驾一切,俨然是一切知识的代言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学生,学生只有老实听,老实学,惟他马首是瞻的份了,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在老师的嘴皮子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教学的态度来说,这些老师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惟恐讲得不透、不全,导致学生考得不好。十几二十年前(改革开放后标准化试题一度受到钟情),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才会使他们感觉良好,乐此不疲,应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行家里手;然而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后的标准化试题,二十世纪末的研究性学习,二十一世纪初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些老师是落伍的、不负责任的、不称职的,他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固守一隅,他们看不到考试这一指挥棒在悄悄地发挥着它的引导功能,转变它的角色,只能在历次不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前埋怨学生是如何如何的死板与不听话。如今看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怎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呢?不变应万变的思路已经过时,固守一隅只能失败,只有变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潮流。
2优化课堂教学是建构人文性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开展多方面对话的舞台,是人文性最集中的展现场所,离开课堂教学而大谈建构人文性亦如梦人说痴也。国人似乎爱走极端,时而反右,时而反左,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不因提倡人文性而走人文性这个极端,忽视淡化高中语文的工具性,教师应注意平衡教学目标,做到功利性与人文性两者兼顾,或随着教学进程而有所侧重,但不能弃其一端。任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目的性,这可称之为功利性。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尤为如此。然而课堂教学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是具有不同思想、禀赋、经历的人所折射出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师生双边活动,其人文性的显现、碰撞与交汇自不待言。美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就包含了三个目标:认知、情感和动作,它体现了功利性与人文性的兼顾。把“情感”居中,更显示了人文性的特殊纽带作用。杨绛的《老王》是初二年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在教学中,本人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以善良体察善良的朴实真情,并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语段外,还着力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究文中所蕴含的关注贫苦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力求做到功利性与人文性的兼顾。在讨论交流人生观与价值观时,本人引导学生展开充分联想,由文革时期的老王到穷乡僻壤的父母(本校学生都来自农村),一下子拉近了情感,学生顿生共鸣,发言踊跃,由文中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关注联想到当今世人大多看上不看下,看辉煌而不看平淡的现实,并提了自己的感想与看法。两节课下来,我感到学生不仅基本上掌握了写人的方法,还提高了思想上的认识,我相信这种提高一定会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阅读。一句话,为实现人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发展,高中语文课堂上就不能对人文性有丝毫的忽视。
3完善评价制度是建构人文性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将在新课程改革下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内部因素的解决还有待与外部环境的改善。教师不能为学校创造高分数,学校必然满足不了家长对子女望子成龙的期待,完成不了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升学率、高分率、名牌率的期望。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怎样评价学校,学校就会怎样评价教师。评价观念不改变,再好的评价机制也会受到制约,一线教师也就不敢放松应试教育这根救命稻草,考试分数依然是大家的命根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真实的空话,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必将依旧无影无踪。
高中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国以来,我们在高中语文学科的定位上走着一条曲折、反复、发展的道路:1956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的是思想性,摒弃的是工具性;1963年的教学大纲强调的是工具性,摒弃的是思想性;1978年的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2000年的教学大纲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高中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转变高中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
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高中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1转变高中语文教学理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前提
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认为,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比重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教师水平的提高更为艰巨,编得再好的教科书,如果让一些观念陈旧甚至顽固的老师去使用,也是没有办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少数教学思路比较僵化的老师,对于新的东西,有一种很强的排异心理,面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他们依然把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课堂上,他们凌驾一切,俨然是一切知识的代言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学生,学生只有老实听,老实学,惟他马首是瞻的份了,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在老师的嘴皮子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教学的态度来说,这些老师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惟恐讲得不透、不全,导致学生考得不好。十几二十年前(改革开放后标准化试题一度受到钟情),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才会使他们感觉良好,乐此不疲,应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行家里手;然而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后的标准化试题,二十世纪末的研究性学习,二十一世纪初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些老师是落伍的、不负责任的、不称职的,他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固守一隅,他们看不到考试这一指挥棒在悄悄地发挥着它的引导功能,转变它的角色,只能在历次不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前埋怨学生是如何如何的死板与不听话。如今看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怎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呢?不变应万变的思路已经过时,固守一隅只能失败,只有变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潮流。
2优化课堂教学是建构人文性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开展多方面对话的舞台,是人文性最集中的展现场所,离开课堂教学而大谈建构人文性亦如梦人说痴也。国人似乎爱走极端,时而反右,时而反左,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不因提倡人文性而走人文性这个极端,忽视淡化高中语文的工具性,教师应注意平衡教学目标,做到功利性与人文性两者兼顾,或随着教学进程而有所侧重,但不能弃其一端。任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目的性,这可称之为功利性。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尤为如此。然而课堂教学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是具有不同思想、禀赋、经历的人所折射出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师生双边活动,其人文性的显现、碰撞与交汇自不待言。美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就包含了三个目标:认知、情感和动作,它体现了功利性与人文性的兼顾。把“情感”居中,更显示了人文性的特殊纽带作用。杨绛的《老王》是初二年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在教学中,本人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以善良体察善良的朴实真情,并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语段外,还着力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究文中所蕴含的关注贫苦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力求做到功利性与人文性的兼顾。在讨论交流人生观与价值观时,本人引导学生展开充分联想,由文革时期的老王到穷乡僻壤的父母(本校学生都来自农村),一下子拉近了情感,学生顿生共鸣,发言踊跃,由文中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关注联想到当今世人大多看上不看下,看辉煌而不看平淡的现实,并提了自己的感想与看法。两节课下来,我感到学生不仅基本上掌握了写人的方法,还提高了思想上的认识,我相信这种提高一定会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阅读。一句话,为实现人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发展,高中语文课堂上就不能对人文性有丝毫的忽视。
3完善评价制度是建构人文性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将在新课程改革下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内部因素的解决还有待与外部环境的改善。教师不能为学校创造高分数,学校必然满足不了家长对子女望子成龙的期待,完成不了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升学率、高分率、名牌率的期望。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怎样评价学校,学校就会怎样评价教师。评价观念不改变,再好的评价机制也会受到制约,一线教师也就不敢放松应试教育这根救命稻草,考试分数依然是大家的命根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真实的空话,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必将依旧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