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照田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现代东亚有两个重要经验很值得研究:一是以韩国为代表的民主化转型经验,一是以台湾为代表的“人间佛教”经验。
韩国的情况,我所知甚少,期待能实地考察。二零一四年七月,先有机缘去台湾佛光山,两周里的所见所闻,给人很多触发,深觉要理解这些经验,绝非易事。
一般来讲,台湾佛教有四大道场,中台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和佛光山。几十年来,这四大道场都走出山林,走向社会。中台山的惟觉法师,以佛法的“五化运动”,即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弘法指归;法鼓山已经往生的圣严法师,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号召,特别突出以佛法教育为轴心,带动环保、文教、慈善事业;证严上人将“四大志业”作为慈济功德会的立身根本,即慈善志业、医疗志业、教育志业、人文志业,当前他们的慈善和医疗事业蜚声全球;星云大师则给佛光山定下“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佛光山的文教产品也最为大陆所熟悉。
看得出来,虽然这四大道场各有偏重,但无一例外地强调佛法弘扬的文教化和生活化。他们自认这是接了太虚大师的衣钵,倡导“人间佛教”。星云大师有过一个简洁的说法,可能更容易把握什么是人间佛教,他说:“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
虽然宗旨浅显,但还是容易让人云遮雾罩。不如就以个人见闻为例,谈谈佛光山的故事。
如果说台湾佛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重新建构伦理,安置人心,从而在杂病丛生的现代化进程中,切合需要,成为崛起的内在契机,那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工商社会,则是其发展到今日规模的外在契机。而“人间佛教”,则是其主动因应变化,顺势利导的成功产物。
“青灯古佛是老朽的佛教,我们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听到这样的话,出自一位比丘尼之口,你会不会暗暗吃惊?这是佛光山的妙凡法师之语。当时我特别好奇,他们要怎样来担当这四句教?
目前,常见的提法是,佛光山全面参与文化、教育、慈善、宗教等社会事业,在全球建有三百多个道场,办有五所大学,并设有电视台、通讯社、报社、出版社、基金会、诊所、博物馆、梵呗乐团、中小学等若干机构。
即使简单考察一下这些提法,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上面的所有机构,除了寺院道场外,可能没有一个是传统佛教中所拥有过的。但反过来看,又会发现,这些机构又是当今现代化(西化)之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工商社会提供了佛教组织、管理、运作的方式,也是这个社会的逐渐多元和分化,提供了佛教办如此多面向事业的可能。
而进一步将这些空洞的提法落实来考察,我们发现,现在佛光山不但举办“星云人文世界论坛”这样大型的世界文化交流活动,也举办“佛法真义”这样的日常讲座;既与各国政要热情往还,也欢迎社会大众去寺院体验短期出家生活;既去监狱、灾区弘法,也给新人举办佛化婚礼,甚至还为新生宝宝举行佛光宝宝祝福礼。说白了,它充分发挥了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处处让人觉得道不远人。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一日禅”、“三日禅”,各种义工招募,以及大学夏令营等活动,让大众直接体验佛教生活,与佛光山相遇。
再来解读一下星云大师的话,会特别有意思,他说:“过去的佛教只有在寺院而已,现在佛教能普及到家庭、社会、生活中,这都要归于‘人间佛教’的提倡。‘人间佛教’就是要与生活结合,要利益大众,要能给人受用。”为什么现在的佛教,如此强调生活化、“人间”性?为什么这种强调会给它带来如此辉煌?我们知道,过去的佛教,暂且不论追求自我解脱成佛的小乘教法,即使是追求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也是强调自身成佛之后再来普度众生。显然,现在的“人间佛教”并不特别突出这一点,而是汲汲于以通俗的佛法,或者说佛化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来走入大众、影响大众,为什么这一机之转,能够迅速“弘化五大洲”?
这当中各种深层的历史肌理暂且不表,表面上,至少我们看到突然冒出来一个传统中国并不具有的现代“工商社会”供佛教施展拳脚。传统皇权制度之下,在国家和民众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当今的此类“社会”。而政治组织,乃至人伦安排,又都被儒家占着地盘,佛教和道教,仅是在儒家空出来的个人“身心安顿”上博得一席之地,要么供士大夫进取失败之后安顿心灵,要么供普通大众生活有困难时“拜拜”。所谓“三教合一”也是在这个层面上的合一。曾几何时,欧风美雨将儒家打得七零八落,全面丧失了结构社会、安顿人生的地盘,将中国也分解成国家、社会、个人的三位一体,佛教的崛起可说是乘运而生。人间佛教的教法,乃是充分利用了这种新兴的社会形势和空隙之后的产物,也是充分面对此一社会状况中人们身心状况后的产物。
人间佛教昌隆,靠的是以社会事业来弘扬佛教。但出家人进入社会,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影响大众之前,保持本色,不被金钱名利所沾染。即如何在一个金钱名利交织的俗世社会中,保持信仰(或道义)的绝对超脱性和支配性。这可能并不仅仅是一个佛教的问题。
“念念在当下”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要体悟“缘起性空”的道理,不执著,不分别,以平等的精神看待一切所缘,也就无所谓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乃至得失荣辱等分别。而且,他们觉得,在这些事情上锻炼,也是检验有没有修行的最好标准。这忽然让人想起王阳明的“事上磨练”。就我个人体验,这一要求其实是在塑造一种全新的人格类型,这种类型在以下三个层面上都有规划:一是在世界观层面,它以“成住坏空”、“缘起性空”为基石,构建了无我、随缘的人生理念;二是在生活层面,则通过讲求身、口、意不造业,建立了一套和谐奉献的人生观;三是在身心层面,则通过强调慈悲喜舍,强调无挂碍,特别突出一种“欢喜”充实的人生过法。
在充分接触佛光山的各级法师后,我尤其觉得这是一种高明的教法,当它在法师身上落实下来的时候,会对旁人形成强大的感化力和感召力。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一次跟我们千余人的座谈中,星云大师指着身旁的慈惠法师,笑着说:“这位慈惠法师,当年可是一位唱歌很好听的美丽小姐,现在都成老太婆了。”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有人问慈惠法师生命里不快乐的事是怎么度过的,法师答道:“这一生,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快乐不快乐,反正就是做事好了,也没意识到自己就这么大年纪了,真是‘不知老之将至’。”并带领大家一起用扬州调齐唱了憨山大师的《醒世歌》:“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声音清脆悠扬,让在场的人心灵一震。 粗粗看来,佛光山目前的管理人才大概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开山的一代,大概包括星云大师及其在宜兰弘法时所收的第一代弟子,这些人后来一起创建了佛光山,包括慈惠、慈容、慈庄等。他们现在是佛光山的精神领袖,都年过八十,但还活跃在一线。第二梯队,是现任住持、副住持和总务委员等人,包括某些慧字辈的比丘和觉字辈、妙字辈的比丘尼等。这些人是佛光山实际事务的担纲者。第三梯队是目前各种海内外文化、慈善、教育、宗教机构的负责人,这批法师比较年轻,多是高学历出身,属于正在历练的后备人才。
高学历在佛光山并不罕见,如现任代理住持的洋和尚(新西兰籍)慧峰法师,是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的博士;副住持慧开法师,是美国天普大学宗教学博士;宗务委员觉培法师,是阿根廷国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建筑学博士。我一直有个疑问,吸引这些人加入佛门的力量是什么?星云大师的说法是入了佛门有大事业可做。其实社会上更有大事业可做,事业并不是佛门才有。粗浅的体会,其实还是一种人生样态。在这样的样态里,一个人真心做事,发心待人,欢喜充盈,还能了无挂碍。随即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样态会吸引如此多的人进入佛门?或者说,为什么在外面的社会里,就不能实现这样一种生活样态?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基,不得不重新走向宗教?或者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一个迅速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里,却带来了宗教的全球性复兴和原教旨化?这些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涵盖。
顺便说一句,参访归来,我深感当代佛教已经走出过去佛教所面对的二重挤压(甚至危机):一是宋明以后儒学对佛学的挤压;二是近代以来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的挤压。
传统儒者对佛教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破坏儒家伦常而带来的社会崩解之上。如最具代表性的朱熹和戴震,莫不如此,就不再繁琐引证。但当前的佛教恐怕在参与社会事务上,对社会的抟聚上,比儒家还要积极、还要深入,再来做这样批评,已经无法击中要害。
西学目前全面占领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组织管理地盘,致使儒家从一种全面制度化的话语体系,变成只能“托诸空言”的论说,丧失了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能力。用余英时的话说,就是儒学已经变成无处依附的“游魂”。但有一个地方,西学却一直没法完全占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安顿。一方面,佛教义理宏深,并非西学所讲的那些在理性范围内的道理所能涵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佛教所强调的“缘起性空”、“因果”、“苦”、“无常”、“无我”等义理,并非如漂洋过海的西学那样,仅仅是存在于真伪之下的道理,而是要紧紧和每个中国人的人生、人心相连,它要安抚人心,建设人生。这种关心人生意义,开创人生样态的佛学,是西学怎么也无法取代的。因此,我们看到的佛教不但不受新形势的束缚,甚至反而借着西方的制度和理念,如基金会制度、教育办学制度、民主管理体制等等,一再风生水起,涅槃重生;一再发挥其自古以来就离皇权远、离百姓近的优势,借着近代以来突然在国家和民众间生长出的“社会”,大展拳脚。
反观儒学,从中西遭遇以来就提过各类折中方案,比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比如儒学“国教”化、“国故”化,一直到现在的国学热,都没有找到一条稳妥的自存之道。近些年来,虽然有新一代儒者,不断提出“政治儒学”、“儒家宪政”、“人民儒学”等口号,希望儒学重归庙堂,冀图再振。然而形格势禁,从口号到现实,依旧遥遥无期。另一方面,儒家自古以来就缺乏与“社会”结合的手段,目前虽然民间国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儒家在社会上的作为,也仅局限在恢复几个书院,办些私塾、读经班等等而已,难成气候。现实政治、社会情形,尤其是西学及其所裹挟而来的西方价值、理念、制度等等,一直是压在儒学肩上的大山,难于翻越。
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看法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开始的转型,光靠硬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层面的转型恐怕还不够,还需要各种软性的文化、伦理、道德等层面一同转型,否则就无法医治当今追功逐利的社会现实。我们知道,过去的中国都是以儒家为基盘,吸收佛、道,来凝聚人心和社会。既然佛教如今和社会结合得有如此成就,且摆脱了西方的阴影,我们能否在佛教的基盘上,重新吸收儒、道,乃至“西”,来再造社会、再造人心,实现中国软环境的顺利转型?
韩国的情况,我所知甚少,期待能实地考察。二零一四年七月,先有机缘去台湾佛光山,两周里的所见所闻,给人很多触发,深觉要理解这些经验,绝非易事。
一般来讲,台湾佛教有四大道场,中台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和佛光山。几十年来,这四大道场都走出山林,走向社会。中台山的惟觉法师,以佛法的“五化运动”,即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弘法指归;法鼓山已经往生的圣严法师,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号召,特别突出以佛法教育为轴心,带动环保、文教、慈善事业;证严上人将“四大志业”作为慈济功德会的立身根本,即慈善志业、医疗志业、教育志业、人文志业,当前他们的慈善和医疗事业蜚声全球;星云大师则给佛光山定下“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佛光山的文教产品也最为大陆所熟悉。
看得出来,虽然这四大道场各有偏重,但无一例外地强调佛法弘扬的文教化和生活化。他们自认这是接了太虚大师的衣钵,倡导“人间佛教”。星云大师有过一个简洁的说法,可能更容易把握什么是人间佛教,他说:“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
虽然宗旨浅显,但还是容易让人云遮雾罩。不如就以个人见闻为例,谈谈佛光山的故事。
“人间佛教”何以可能?
如果说台湾佛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重新建构伦理,安置人心,从而在杂病丛生的现代化进程中,切合需要,成为崛起的内在契机,那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工商社会,则是其发展到今日规模的外在契机。而“人间佛教”,则是其主动因应变化,顺势利导的成功产物。
“青灯古佛是老朽的佛教,我们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听到这样的话,出自一位比丘尼之口,你会不会暗暗吃惊?这是佛光山的妙凡法师之语。当时我特别好奇,他们要怎样来担当这四句教?
目前,常见的提法是,佛光山全面参与文化、教育、慈善、宗教等社会事业,在全球建有三百多个道场,办有五所大学,并设有电视台、通讯社、报社、出版社、基金会、诊所、博物馆、梵呗乐团、中小学等若干机构。
即使简单考察一下这些提法,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上面的所有机构,除了寺院道场外,可能没有一个是传统佛教中所拥有过的。但反过来看,又会发现,这些机构又是当今现代化(西化)之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工商社会提供了佛教组织、管理、运作的方式,也是这个社会的逐渐多元和分化,提供了佛教办如此多面向事业的可能。
而进一步将这些空洞的提法落实来考察,我们发现,现在佛光山不但举办“星云人文世界论坛”这样大型的世界文化交流活动,也举办“佛法真义”这样的日常讲座;既与各国政要热情往还,也欢迎社会大众去寺院体验短期出家生活;既去监狱、灾区弘法,也给新人举办佛化婚礼,甚至还为新生宝宝举行佛光宝宝祝福礼。说白了,它充分发挥了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处处让人觉得道不远人。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一日禅”、“三日禅”,各种义工招募,以及大学夏令营等活动,让大众直接体验佛教生活,与佛光山相遇。
再来解读一下星云大师的话,会特别有意思,他说:“过去的佛教只有在寺院而已,现在佛教能普及到家庭、社会、生活中,这都要归于‘人间佛教’的提倡。‘人间佛教’就是要与生活结合,要利益大众,要能给人受用。”为什么现在的佛教,如此强调生活化、“人间”性?为什么这种强调会给它带来如此辉煌?我们知道,过去的佛教,暂且不论追求自我解脱成佛的小乘教法,即使是追求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也是强调自身成佛之后再来普度众生。显然,现在的“人间佛教”并不特别突出这一点,而是汲汲于以通俗的佛法,或者说佛化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来走入大众、影响大众,为什么这一机之转,能够迅速“弘化五大洲”?
这当中各种深层的历史肌理暂且不表,表面上,至少我们看到突然冒出来一个传统中国并不具有的现代“工商社会”供佛教施展拳脚。传统皇权制度之下,在国家和民众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当今的此类“社会”。而政治组织,乃至人伦安排,又都被儒家占着地盘,佛教和道教,仅是在儒家空出来的个人“身心安顿”上博得一席之地,要么供士大夫进取失败之后安顿心灵,要么供普通大众生活有困难时“拜拜”。所谓“三教合一”也是在这个层面上的合一。曾几何时,欧风美雨将儒家打得七零八落,全面丧失了结构社会、安顿人生的地盘,将中国也分解成国家、社会、个人的三位一体,佛教的崛起可说是乘运而生。人间佛教的教法,乃是充分利用了这种新兴的社会形势和空隙之后的产物,也是充分面对此一社会状况中人们身心状况后的产物。
佛门里才有大事业可做?
人间佛教昌隆,靠的是以社会事业来弘扬佛教。但出家人进入社会,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影响大众之前,保持本色,不被金钱名利所沾染。即如何在一个金钱名利交织的俗世社会中,保持信仰(或道义)的绝对超脱性和支配性。这可能并不仅仅是一个佛教的问题。
“念念在当下”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要体悟“缘起性空”的道理,不执著,不分别,以平等的精神看待一切所缘,也就无所谓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乃至得失荣辱等分别。而且,他们觉得,在这些事情上锻炼,也是检验有没有修行的最好标准。这忽然让人想起王阳明的“事上磨练”。就我个人体验,这一要求其实是在塑造一种全新的人格类型,这种类型在以下三个层面上都有规划:一是在世界观层面,它以“成住坏空”、“缘起性空”为基石,构建了无我、随缘的人生理念;二是在生活层面,则通过讲求身、口、意不造业,建立了一套和谐奉献的人生观;三是在身心层面,则通过强调慈悲喜舍,强调无挂碍,特别突出一种“欢喜”充实的人生过法。
在充分接触佛光山的各级法师后,我尤其觉得这是一种高明的教法,当它在法师身上落实下来的时候,会对旁人形成强大的感化力和感召力。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一次跟我们千余人的座谈中,星云大师指着身旁的慈惠法师,笑着说:“这位慈惠法师,当年可是一位唱歌很好听的美丽小姐,现在都成老太婆了。”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有人问慈惠法师生命里不快乐的事是怎么度过的,法师答道:“这一生,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快乐不快乐,反正就是做事好了,也没意识到自己就这么大年纪了,真是‘不知老之将至’。”并带领大家一起用扬州调齐唱了憨山大师的《醒世歌》:“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声音清脆悠扬,让在场的人心灵一震。 粗粗看来,佛光山目前的管理人才大概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开山的一代,大概包括星云大师及其在宜兰弘法时所收的第一代弟子,这些人后来一起创建了佛光山,包括慈惠、慈容、慈庄等。他们现在是佛光山的精神领袖,都年过八十,但还活跃在一线。第二梯队,是现任住持、副住持和总务委员等人,包括某些慧字辈的比丘和觉字辈、妙字辈的比丘尼等。这些人是佛光山实际事务的担纲者。第三梯队是目前各种海内外文化、慈善、教育、宗教机构的负责人,这批法师比较年轻,多是高学历出身,属于正在历练的后备人才。
高学历在佛光山并不罕见,如现任代理住持的洋和尚(新西兰籍)慧峰法师,是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的博士;副住持慧开法师,是美国天普大学宗教学博士;宗务委员觉培法师,是阿根廷国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建筑学博士。我一直有个疑问,吸引这些人加入佛门的力量是什么?星云大师的说法是入了佛门有大事业可做。其实社会上更有大事业可做,事业并不是佛门才有。粗浅的体会,其实还是一种人生样态。在这样的样态里,一个人真心做事,发心待人,欢喜充盈,还能了无挂碍。随即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样态会吸引如此多的人进入佛门?或者说,为什么在外面的社会里,就不能实现这样一种生活样态?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基,不得不重新走向宗教?或者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一个迅速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里,却带来了宗教的全球性复兴和原教旨化?这些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涵盖。
顺便说一句,参访归来,我深感当代佛教已经走出过去佛教所面对的二重挤压(甚至危机):一是宋明以后儒学对佛学的挤压;二是近代以来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的挤压。
传统儒者对佛教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破坏儒家伦常而带来的社会崩解之上。如最具代表性的朱熹和戴震,莫不如此,就不再繁琐引证。但当前的佛教恐怕在参与社会事务上,对社会的抟聚上,比儒家还要积极、还要深入,再来做这样批评,已经无法击中要害。
西学目前全面占领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组织管理地盘,致使儒家从一种全面制度化的话语体系,变成只能“托诸空言”的论说,丧失了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能力。用余英时的话说,就是儒学已经变成无处依附的“游魂”。但有一个地方,西学却一直没法完全占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安顿。一方面,佛教义理宏深,并非西学所讲的那些在理性范围内的道理所能涵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佛教所强调的“缘起性空”、“因果”、“苦”、“无常”、“无我”等义理,并非如漂洋过海的西学那样,仅仅是存在于真伪之下的道理,而是要紧紧和每个中国人的人生、人心相连,它要安抚人心,建设人生。这种关心人生意义,开创人生样态的佛学,是西学怎么也无法取代的。因此,我们看到的佛教不但不受新形势的束缚,甚至反而借着西方的制度和理念,如基金会制度、教育办学制度、民主管理体制等等,一再风生水起,涅槃重生;一再发挥其自古以来就离皇权远、离百姓近的优势,借着近代以来突然在国家和民众间生长出的“社会”,大展拳脚。
反观儒学,从中西遭遇以来就提过各类折中方案,比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比如儒学“国教”化、“国故”化,一直到现在的国学热,都没有找到一条稳妥的自存之道。近些年来,虽然有新一代儒者,不断提出“政治儒学”、“儒家宪政”、“人民儒学”等口号,希望儒学重归庙堂,冀图再振。然而形格势禁,从口号到现实,依旧遥遥无期。另一方面,儒家自古以来就缺乏与“社会”结合的手段,目前虽然民间国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儒家在社会上的作为,也仅局限在恢复几个书院,办些私塾、读经班等等而已,难成气候。现实政治、社会情形,尤其是西学及其所裹挟而来的西方价值、理念、制度等等,一直是压在儒学肩上的大山,难于翻越。
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看法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开始的转型,光靠硬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层面的转型恐怕还不够,还需要各种软性的文化、伦理、道德等层面一同转型,否则就无法医治当今追功逐利的社会现实。我们知道,过去的中国都是以儒家为基盘,吸收佛、道,来凝聚人心和社会。既然佛教如今和社会结合得有如此成就,且摆脱了西方的阴影,我们能否在佛教的基盘上,重新吸收儒、道,乃至“西”,来再造社会、再造人心,实现中国软环境的顺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