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正所谓教育是百年大业,国之根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制度的优劣、教育资源的多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重心。
近年来,教育方面动作不断。分科制度的改革;学科比例的调整,考试大纲反复变动。这一切都无疑向我们透露出一个消息:教育制度的改革不再是一席空谈。作为处于中学教育最后阶段的高三学生,我们并不是教育制度改革的直接受众。诚然,这些改革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影响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求学,然而站在中学时代的尾羽上,我们依旧为教育制度改革的曙光而欣喜感动。应试教育制度多年以来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相较于欧美施行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显得古板,生硬。批判的形势愈演愈烈;改革的呼声愈来愈大,应试教育的不足与弊端日益显现。改革,众望所归。
古往今来,任何制度都是逐渐发展的;任何改革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循序渐进的。在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错误与牺牲不可避免,相对先进的欧美教育制度同样经过了多年的探索改进。正如革命先烈曾说:改革是要流血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制度的改革。总要有被耽误,被牺牲的一批人,也许有不世之材被掩埋在书山题海;也许与众不同被打磨得泯然众人,这也正是应试教育制度为人诟病的原因所在。然而有一点毋庸置疑:没有哪个惊才绝艳有所建设的天才是由一个完美的制度精雕细琢而成的。世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可以批量打造人才的制度。教育与教育制度不能等同。教育是全人类社会不断进行的,没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断言其完成了教育。而教育制度则是一种引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方向与发展。教育制度固然举足轻重,然而真正决定个体发展的是来自社会,生活,与自我修养的多方教育,而并非仅仅是教育制度。
处于改革与发展进程的社会中的机会与挑战远胜于其在平缓稳定时期,既然有因教育制度被耽搁的一批人,自然也有一部分人恰为教育制度所成就。乱世出英雄,正是因为制度还尚未完善,还在不断摸索前行,所以许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才有了用武之地,才更有机会脱颖而出。制度的探索与发展给了更多人思考与参与的机会,如前文所述,没有单纯因为制度而成就的人才。勿论教育制度的优劣,教育的受众只有深入地思考与切实地行动才能真正有所得,一味地承受或批判只会导向可以预见的庸碌。个体无法决定其所处的教育制度,却可以一定程度上选择其所受到的教育。除却引导,个体的教育历程绝大部分是独自完成的。欧美地域施行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与此相对的,“学校不组织”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生不创新、不探索的理由。应试教育的课业任务固然相对繁重,然而占据学生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的依然是无所事事,与大量无意义的重复思考。当创新、探索需要在他人的安排下进行时,再将之称为创新与探索不可不谓名孚其实。那么此时真正敢于创新且勇于实践的人在如此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自然理所当然——这便是发展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不应该被制度框死,教育制度应与地域经济文化相适应。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直接关联。对于沿海发达城市,教育资源集中;教学设施先进;教育理念开放。这样的地区当然更加希望教育制度大力改革,向世界一流教育看齐以培养能力更加均衡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相对于地处内陆的二、三线城市,县城,甚至农村,全面素质教育显然行不通。在这些发展缓慢,教育资源落后的地方,刻板无味的应试教育反而显得更加宽容,更有人情味儿。
在内蒙古,许多学生考到寄宿制高中之前,在旗县、农村老家长大,大都市的繁荣富丽对他们来讲是网络上的一片霓虹魅影。他们的家庭没有培养孩子学习网球、游泳、乐器的意识,也并不认为这些学习是有必要的,更没有经济能力支付高昂的培训费用。而要求这些习惯了家长里短、讨价还价;看淡了星空低垂、稻田牧野的学生组织开展“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得到的回应也无疑是一片尴尬的沉默。因为应试教育只看高考分数,这些寒门学子只要肯努力付出,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资源的差异,就有机会进入国内一流学府诸如清华、北大,获得进一步的高等教育,享受更加优良的教育资源。更勿论大学根据各地教学水平的不同而设置的不同录取分数线。
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人均素质水平下大范围实施欧美式素质教育无疑是不切合实际的。倘若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一流学府录取学生“唯人才论”,竭尽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特长爱好、演讲口才,那么来自偏远地区的学子们面对这样的“高标准”也只有望洋兴叹了。毋庸置疑,应试教育制度有其长处。在应试教育下,寒门学子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简单明了的,走向更高层次的渠道。应试教育也许扼杀了一些人的想象创造力,可也正是面对全阶层施行的应试教育制度打开了一扇大门,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衣食富足的,更好的生活。
当年上海的哈佛女孩汤玫捷,她最为人乐道的,被美国社会所看重的便是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将更加先进的欧美式教育带回国。她确实在这一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做了许多尝试。汤玫捷将哈佛中美学生峰会引入中国,她曾多次回国组织上海、北京的学生参加夏令营、演讲辩论活动。这些活动与举措的的确确使当时的教育现状有了新的起色,为教育及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作为一名内蒙古的高三应届生,我只能默默一笑,将这一页轻轻翻过不提。
教育的改革永远不单只是教育制度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也不是可以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不过一百年左右。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的教育与教育制度已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知识竞争可能影响自由精神和独立思想的养成;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使得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些都是应试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教育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制度需要经过一代代人的探索与改进;需要不断地同社会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相磨合。
在经济、科技领域有目共睹的高速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上,我国的教育无疑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变革应当尊重教育本身,“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近年来,教育方面动作不断。分科制度的改革;学科比例的调整,考试大纲反复变动。这一切都无疑向我们透露出一个消息:教育制度的改革不再是一席空谈。作为处于中学教育最后阶段的高三学生,我们并不是教育制度改革的直接受众。诚然,这些改革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影响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求学,然而站在中学时代的尾羽上,我们依旧为教育制度改革的曙光而欣喜感动。应试教育制度多年以来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相较于欧美施行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显得古板,生硬。批判的形势愈演愈烈;改革的呼声愈来愈大,应试教育的不足与弊端日益显现。改革,众望所归。
古往今来,任何制度都是逐渐发展的;任何改革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循序渐进的。在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错误与牺牲不可避免,相对先进的欧美教育制度同样经过了多年的探索改进。正如革命先烈曾说:改革是要流血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制度的改革。总要有被耽误,被牺牲的一批人,也许有不世之材被掩埋在书山题海;也许与众不同被打磨得泯然众人,这也正是应试教育制度为人诟病的原因所在。然而有一点毋庸置疑:没有哪个惊才绝艳有所建设的天才是由一个完美的制度精雕细琢而成的。世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可以批量打造人才的制度。教育与教育制度不能等同。教育是全人类社会不断进行的,没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断言其完成了教育。而教育制度则是一种引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方向与发展。教育制度固然举足轻重,然而真正决定个体发展的是来自社会,生活,与自我修养的多方教育,而并非仅仅是教育制度。
处于改革与发展进程的社会中的机会与挑战远胜于其在平缓稳定时期,既然有因教育制度被耽搁的一批人,自然也有一部分人恰为教育制度所成就。乱世出英雄,正是因为制度还尚未完善,还在不断摸索前行,所以许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才有了用武之地,才更有机会脱颖而出。制度的探索与发展给了更多人思考与参与的机会,如前文所述,没有单纯因为制度而成就的人才。勿论教育制度的优劣,教育的受众只有深入地思考与切实地行动才能真正有所得,一味地承受或批判只会导向可以预见的庸碌。个体无法决定其所处的教育制度,却可以一定程度上选择其所受到的教育。除却引导,个体的教育历程绝大部分是独自完成的。欧美地域施行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与此相对的,“学校不组织”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生不创新、不探索的理由。应试教育的课业任务固然相对繁重,然而占据学生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的依然是无所事事,与大量无意义的重复思考。当创新、探索需要在他人的安排下进行时,再将之称为创新与探索不可不谓名孚其实。那么此时真正敢于创新且勇于实践的人在如此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自然理所当然——这便是发展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不应该被制度框死,教育制度应与地域经济文化相适应。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直接关联。对于沿海发达城市,教育资源集中;教学设施先进;教育理念开放。这样的地区当然更加希望教育制度大力改革,向世界一流教育看齐以培养能力更加均衡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相对于地处内陆的二、三线城市,县城,甚至农村,全面素质教育显然行不通。在这些发展缓慢,教育资源落后的地方,刻板无味的应试教育反而显得更加宽容,更有人情味儿。
在内蒙古,许多学生考到寄宿制高中之前,在旗县、农村老家长大,大都市的繁荣富丽对他们来讲是网络上的一片霓虹魅影。他们的家庭没有培养孩子学习网球、游泳、乐器的意识,也并不认为这些学习是有必要的,更没有经济能力支付高昂的培训费用。而要求这些习惯了家长里短、讨价还价;看淡了星空低垂、稻田牧野的学生组织开展“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得到的回应也无疑是一片尴尬的沉默。因为应试教育只看高考分数,这些寒门学子只要肯努力付出,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资源的差异,就有机会进入国内一流学府诸如清华、北大,获得进一步的高等教育,享受更加优良的教育资源。更勿论大学根据各地教学水平的不同而设置的不同录取分数线。
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人均素质水平下大范围实施欧美式素质教育无疑是不切合实际的。倘若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一流学府录取学生“唯人才论”,竭尽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特长爱好、演讲口才,那么来自偏远地区的学子们面对这样的“高标准”也只有望洋兴叹了。毋庸置疑,应试教育制度有其长处。在应试教育下,寒门学子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简单明了的,走向更高层次的渠道。应试教育也许扼杀了一些人的想象创造力,可也正是面对全阶层施行的应试教育制度打开了一扇大门,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衣食富足的,更好的生活。
当年上海的哈佛女孩汤玫捷,她最为人乐道的,被美国社会所看重的便是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将更加先进的欧美式教育带回国。她确实在这一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做了许多尝试。汤玫捷将哈佛中美学生峰会引入中国,她曾多次回国组织上海、北京的学生参加夏令营、演讲辩论活动。这些活动与举措的的确确使当时的教育现状有了新的起色,为教育及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作为一名内蒙古的高三应届生,我只能默默一笑,将这一页轻轻翻过不提。
教育的改革永远不单只是教育制度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也不是可以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不过一百年左右。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的教育与教育制度已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知识竞争可能影响自由精神和独立思想的养成;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使得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些都是应试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教育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制度需要经过一代代人的探索与改进;需要不断地同社会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相磨合。
在经济、科技领域有目共睹的高速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上,我国的教育无疑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变革应当尊重教育本身,“皮之不存,毛将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