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供给侧”概念的提出,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应用效能,给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和创业环境的维系提供了一个全新且高效的角度。大学生是创业的主体,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精神的产生环境需要有效的创业教育的培养,并借助各类软硬件环境资源得以存续。所以,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生存环境分析有助于实施有的放矢的辅助资源的配给,最终实现创业目标,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业精神;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032-02
创业精神的培养是为了培育信息获取、分析、整合最终发现创业路径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信息灌输过程;人的认识过程都秉承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通过学习和实践,对一项事物产生从表面到立体的认知结果。创业精神的培育同样符合这一认识规律。最初的创业精神仅仅体现在创业的想法上,但这也是绝大部分创业者的最终状态,所以,真正将创业付诸实践的尚属小部分。一方面是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导致创业意愿本身偏低,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各种对创业的错误文化认识,总体说来,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维系需要从学校到社会的整体环境给予良性的影响。
一、创业环境研究综述
1997年,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发起了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主张创业环境应从政策法律、培训、金融、商业及网络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国内众多学者侧重于软条件维度的影响分析,从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比较一致的创业环境供给优劣的指标(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2006;周丽,2006;朱燕空、赵磊,2008)。
(一)政府政策供给侧现状
现有的创业研究普遍认同政策法规和网络关系的互动行为对创业精神有影响作用。Jennifer W. Spencer, Thomas P. Murtha和 Stefanie Ann Lenway(2005)从社团与个人两个方面对社会组织进行结构分析,认为政府要针对不同的社会形态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角色履行。Kay Harman(2004),Friederike Welte和David Smallbone(2011)在对澳大利亚大学科学技术转移的过程进行分析时总结出,制度与创业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政府是创业环境的主要推动者之一。Tatiana S. Manolva,Aimin Ya(2002)以及Heike Grimm(2006)、宁亮(2009)等学者以多国国内经济转型时期为例,剖析了制度环境在经济转型期所扮演的角色,并得出政策制度环境对创业有着显著影响,认为金融政策等公共政策倾向会积极改善创业环境,认为政府行为是改善创业环境的关键。
(二)網络资源供给侧现状
S.P.Premaratne(2001)提出初创企业更多的依赖于外部宏观环境,其中,社会网络环境是初创企业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组织网络环境则成为经济支持的重要资源。Peter Witt(2004)通过建立商业网络与新兴企业发展的复合关系模型对商业网络在初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认为商业网络将贯穿初创企业始终。而初创企业在创业者个人网络环境中所得到的发现,从创业者个人网络中得到的交互关系、技术交流等方面对初创企业的成长都有显著影响(Peter Witt, Andreas Schroeter,Christin Merz,2008)。
(三)创业氛围供给侧
创业氛围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与创业的心智能力、价值观念和习俗惯例相关(James & Jones,1994)。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氛围是社会关于创业一种正面和肯定的价值判断,取决于公众的态度(Mokry,1988;Vesper,1983;Samit,2005)。Rondinelli(1991)和Belussi&Pilotti(2000)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创业氛围是区域价值观念和精神模式的反映。有的学者主张将创业氛围视为创业意识对陌生环境迅速适应的能力(Wood&Bandura,1989;Keebleet al,1999;Capello&Faggian,2005;Holcomb,2009)。有的学者从习俗惯例的角度提出创业氛围将同时反映群体创业价值观念、习俗或惯例(Hodgson,1998;鲍尔斯,2003)。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氛围同样代表着一种创业习俗惯例(North,1990;Roxas,2007)。Gnyawali(1994)、蔡莉(2007)等学者则将创业氛围归于社会文化氛围、区域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创业意愿、能力和文化差异。
(四)创业教育供给侧
Mc Mullan和Long(1990)认为创业课程体系的强化有助于凸显其交叉性,实现多种学科的相辅相成。有些研究结果显示对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创业教育与机会识别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McLarty,2005;Heinomen,Hudd,& Passio,2005;Wennberg&Berglund,2008;Duval-Couetil,Nathalie,2012)。我国的创业教育经历了理论探讨,但在实践阶段显示大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机会较少,创业意愿偏低,政府资源分配不均(席升阳,2008;黄敬宝,2010;刘建中,2011)。
二、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状况梳理
(一)培养机构因素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精神培育,主要围绕创业课程的设立以及实践活动,有的学校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孵化体系,通过创业教育氛围、家庭、社会因素给学生提供从课堂到实验的系统性实践机会。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机构给予有效的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为大学生创业活动创造的硬件(实践设施和优质导师)和软件环境(实践机会等)是营造和维系创业氛围的手段。同时,通过成功案例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在强调客观、科学手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和必要的挫折教育。 (二)家庭因素
英国Mori(2000)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创业的职业选择上,父母对青年的影响最大,其他的人,如家庭成员、亲密的亲属等在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雄心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的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及期望支持成为家庭激励的主要因素。
(三)社会因素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性影响因素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开展。主要体现在:宏观整体经济环境、就业形势怎样、相应的政策以及社会性的文化意识支持等方面。对于创业的认知,社会文化中还是表现出保守和质疑的态度,将其归为就业失败的另一个选择。并未把创业视为一种人生挑战,并得以体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最终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媒体传递至大学生,让大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方能产生效果。因此,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众多创业成功人士也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创业培养体系,构建良性的政策环境
创业教育政策是创业教育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鼓励性的创业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创业热情。创业教育机构应不断完善高校关于创新教育的各项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优越的政策环境。政府应优先发展创业教育培养行为。同时,教育机构不应将创业教育设置为兴趣类课程而是应全面开展,广泛传播创业文化,活跃校园创业教育的氛围,鼓励校园内开展各种创业模拟和实战演练活动,在提供实践、知识技能和政策的支持基础上,激发师生的挫折生存意识及抗创业风险能力。
(二)保障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创业教育有助于推进综合性素质教育,包括发掘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高校的文化建设是创业精神得到维系的重要支点。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能够在实现提升学校整体竞争性的同时,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内的创业文化将创业文化融入大学文化中,可以突破固有思想,形成创新思路,将人才的培养与时代、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科研与市场联系起来,将学校与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校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来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才能够真正达到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实践地位、强调教育的实践效果
通过建立模拟场景,鼓励学生自发地进行综合性学习,是将理论认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创业教育设计过程中,课堂知识向实践的转换是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检验。通过参加多样化的科研实践活动和比赛:模拟实验、专业实习、与企业合作模拟企业活动等,可以实现教育与社会相连接,使学生从真正的实践中体验创业所需要的智商与情商,强化创造力和创造意愿。
总之,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存续要接受来自培养机构、整体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的挑战。供给侧角度的创业精神培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切入点,探索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改革路径。通过对创业宏观、微观的供给环境分析,把创业精神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从提升创业供给能力的角度开展专门知识的传授,创业品质的个性化培育,促进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其提升创业能力,实现其创业目标。
参考文献:
[1]Devi R. Gnyawali,Daniel S. Fogel,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New York: Erlbaum,1994.
[2]Kay Harman,Idiosyncratic milieu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
ch: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theori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7(18).
[3]楊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53-54.
[4]曾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13(1):111-115.
[5]Krueger,N.Reilly,M. D.,&Carsrud, A. L. (2000).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15(56):411-432.
[6]Lee,S. H.,&Wong, P. K..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echnopreneurial intentions: a career ancho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19):7-28.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业精神;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032-02
创业精神的培养是为了培育信息获取、分析、整合最终发现创业路径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信息灌输过程;人的认识过程都秉承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通过学习和实践,对一项事物产生从表面到立体的认知结果。创业精神的培育同样符合这一认识规律。最初的创业精神仅仅体现在创业的想法上,但这也是绝大部分创业者的最终状态,所以,真正将创业付诸实践的尚属小部分。一方面是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导致创业意愿本身偏低,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各种对创业的错误文化认识,总体说来,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维系需要从学校到社会的整体环境给予良性的影响。
一、创业环境研究综述
1997年,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发起了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主张创业环境应从政策法律、培训、金融、商业及网络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国内众多学者侧重于软条件维度的影响分析,从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比较一致的创业环境供给优劣的指标(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2006;周丽,2006;朱燕空、赵磊,2008)。
(一)政府政策供给侧现状
现有的创业研究普遍认同政策法规和网络关系的互动行为对创业精神有影响作用。Jennifer W. Spencer, Thomas P. Murtha和 Stefanie Ann Lenway(2005)从社团与个人两个方面对社会组织进行结构分析,认为政府要针对不同的社会形态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角色履行。Kay Harman(2004),Friederike Welte和David Smallbone(2011)在对澳大利亚大学科学技术转移的过程进行分析时总结出,制度与创业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政府是创业环境的主要推动者之一。Tatiana S. Manolva,Aimin Ya(2002)以及Heike Grimm(2006)、宁亮(2009)等学者以多国国内经济转型时期为例,剖析了制度环境在经济转型期所扮演的角色,并得出政策制度环境对创业有着显著影响,认为金融政策等公共政策倾向会积极改善创业环境,认为政府行为是改善创业环境的关键。
(二)網络资源供给侧现状
S.P.Premaratne(2001)提出初创企业更多的依赖于外部宏观环境,其中,社会网络环境是初创企业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组织网络环境则成为经济支持的重要资源。Peter Witt(2004)通过建立商业网络与新兴企业发展的复合关系模型对商业网络在初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认为商业网络将贯穿初创企业始终。而初创企业在创业者个人网络环境中所得到的发现,从创业者个人网络中得到的交互关系、技术交流等方面对初创企业的成长都有显著影响(Peter Witt, Andreas Schroeter,Christin Merz,2008)。
(三)创业氛围供给侧
创业氛围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与创业的心智能力、价值观念和习俗惯例相关(James & Jones,1994)。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氛围是社会关于创业一种正面和肯定的价值判断,取决于公众的态度(Mokry,1988;Vesper,1983;Samit,2005)。Rondinelli(1991)和Belussi&Pilotti(2000)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创业氛围是区域价值观念和精神模式的反映。有的学者主张将创业氛围视为创业意识对陌生环境迅速适应的能力(Wood&Bandura,1989;Keebleet al,1999;Capello&Faggian,2005;Holcomb,2009)。有的学者从习俗惯例的角度提出创业氛围将同时反映群体创业价值观念、习俗或惯例(Hodgson,1998;鲍尔斯,2003)。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氛围同样代表着一种创业习俗惯例(North,1990;Roxas,2007)。Gnyawali(1994)、蔡莉(2007)等学者则将创业氛围归于社会文化氛围、区域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创业意愿、能力和文化差异。
(四)创业教育供给侧
Mc Mullan和Long(1990)认为创业课程体系的强化有助于凸显其交叉性,实现多种学科的相辅相成。有些研究结果显示对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创业教育与机会识别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McLarty,2005;Heinomen,Hudd,& Passio,2005;Wennberg&Berglund,2008;Duval-Couetil,Nathalie,2012)。我国的创业教育经历了理论探讨,但在实践阶段显示大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机会较少,创业意愿偏低,政府资源分配不均(席升阳,2008;黄敬宝,2010;刘建中,2011)。
二、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状况梳理
(一)培养机构因素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精神培育,主要围绕创业课程的设立以及实践活动,有的学校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孵化体系,通过创业教育氛围、家庭、社会因素给学生提供从课堂到实验的系统性实践机会。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机构给予有效的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为大学生创业活动创造的硬件(实践设施和优质导师)和软件环境(实践机会等)是营造和维系创业氛围的手段。同时,通过成功案例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在强调客观、科学手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和必要的挫折教育。 (二)家庭因素
英国Mori(2000)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创业的职业选择上,父母对青年的影响最大,其他的人,如家庭成员、亲密的亲属等在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雄心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的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及期望支持成为家庭激励的主要因素。
(三)社会因素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性影响因素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开展。主要体现在:宏观整体经济环境、就业形势怎样、相应的政策以及社会性的文化意识支持等方面。对于创业的认知,社会文化中还是表现出保守和质疑的态度,将其归为就业失败的另一个选择。并未把创业视为一种人生挑战,并得以体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最终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媒体传递至大学生,让大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方能产生效果。因此,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众多创业成功人士也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创业培养体系,构建良性的政策环境
创业教育政策是创业教育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鼓励性的创业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创业热情。创业教育机构应不断完善高校关于创新教育的各项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优越的政策环境。政府应优先发展创业教育培养行为。同时,教育机构不应将创业教育设置为兴趣类课程而是应全面开展,广泛传播创业文化,活跃校园创业教育的氛围,鼓励校园内开展各种创业模拟和实战演练活动,在提供实践、知识技能和政策的支持基础上,激发师生的挫折生存意识及抗创业风险能力。
(二)保障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创业教育有助于推进综合性素质教育,包括发掘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高校的文化建设是创业精神得到维系的重要支点。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能够在实现提升学校整体竞争性的同时,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内的创业文化将创业文化融入大学文化中,可以突破固有思想,形成创新思路,将人才的培养与时代、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科研与市场联系起来,将学校与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校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来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才能够真正达到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实践地位、强调教育的实践效果
通过建立模拟场景,鼓励学生自发地进行综合性学习,是将理论认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创业教育设计过程中,课堂知识向实践的转换是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检验。通过参加多样化的科研实践活动和比赛:模拟实验、专业实习、与企业合作模拟企业活动等,可以实现教育与社会相连接,使学生从真正的实践中体验创业所需要的智商与情商,强化创造力和创造意愿。
总之,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存续要接受来自培养机构、整体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的挑战。供给侧角度的创业精神培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切入点,探索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改革路径。通过对创业宏观、微观的供给环境分析,把创业精神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从提升创业供给能力的角度开展专门知识的传授,创业品质的个性化培育,促进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其提升创业能力,实现其创业目标。
参考文献:
[1]Devi R. Gnyawali,Daniel S. Fogel,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New York: Erlbaum,1994.
[2]Kay Harman,Idiosyncratic milieu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
ch: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theori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7(18).
[3]楊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53-54.
[4]曾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13(1):111-115.
[5]Krueger,N.Reilly,M. D.,&Carsrud, A. L. (2000).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15(56):411-432.
[6]Lee,S. H.,&Wong, P. K..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echnopreneurial intentions: a career ancho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19):7-28.